以下內容純屬扯淡。
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過了兩次工業革命,世界資本主義大國的經濟都得到迅速發展,為擴大市場,各國積極推行殖民擴張政策,但他們佔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那些後來居上的帝國主義國家認為是時候重新洗牌了。
世界大戰完美的詮釋了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普法戰爭結束後,俾斯麥聯合俄國、奧匈帝國孤立法國,為了各自的利益,德、俄、奧三國籤訂同盟協議,史稱「三皇同盟」。後來俄國退出,德、意、奧三國又建立同盟關係,史稱「同盟國」,德國想幹法國,奧匈帝國想辦俄國,義大利想辦法國,法國慌了!1892年,法、俄籤訂協約,協約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德國支持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後來,英國也加入這個協約,於是兩大對峙團體形成,大戰一觸即發。
1914年6月,塞拉耶佛事件,是一戰爆發的導火索。奧匈帝國的皇太子費迪南被一名塞爾維亞人刺殺,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對塞爾維亞宣戰。戰爭爆發後,有兩條主線,英、法等國的軍隊同德軍在西線對抗,俄國軍隊同奧匈帝國、德國軍隊在東線對抗。義大利很快就反了水,投到了協約國一方,隨著戰事的深入,相繼有國家加入戰鬥。1917年,俄國先後發生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先是資產階級推翻了沙皇的統治,後是工人階級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於是與德國講和,退出了戰爭。而一直悶聲發大財的美國宣布參戰,站到了協約國一方。雙方的陣容如下:
同盟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
協約國:大英帝國、法國、俄羅斯、塞爾維亞、比利時、黑山、義大利、羅馬尼亞、希臘、美國、日本、中國等27個國家。
到了最後,德國四面楚歌,支持不住,1918年,首都柏林又發生了資產階級推翻帝制的「十一月革命」,一系列因素促使德國在一戰中潰敗。
一戰結束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會,籤訂了《凡爾賽合約》。戰敗國割地賠款,受到了非常嚴厲苛刻的制裁:奧匈帝國被分裂為多個國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被瓜分,德國被割掉了13.5%的領土和所有海外殖民地,賠款另算。一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了改變,英、法等國雖然勝利了,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兩個歐洲強國被極大削弱,而美國和日本崛起。說起美國,它在一戰剛爆發時宣布中立,坐山觀虎鬥,同時給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出售軍火,等到了快結束時,給德國補刀。日本,是為了爭奪德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對德宣戰,勝利後獲得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地盤。
一戰的性質屬於以暴制暴,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贏的人不是什麼仁義之師,輸的人也並不服氣,所以此戰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任何問題。戰爭結束後,英、法由於分到了不少戰利品,故而經濟慢慢恢復,但義大利很失望。它本是同盟國成員,但在很早的時候就已棄暗投明,加入了協約國,按理說戰爭勝利了,應該能分點真金白銀吧,竟然毛都沒有。義大利內外交困,民族情緒高漲,墨索裡尼趁機上臺。他建立了「法西斯黨」,專門與「布爾什維克黨」相對立,並開始侵略非洲國家。
德國也很不服氣。巨額的賠款壓得德國抬不起頭,且國內也是鬥爭激烈,人心思變,希特勒趁機建立「納粹」黨,為了獲取大資本家的支持,希特勒承諾在德國境內根除共產黨。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凡爾賽合約》規定,德國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不得擁有海軍,不得擁有空軍。而希特勒一上臺,就立馬徵兵,德國陸軍迅速擴充到了100萬人,海軍、空軍一併重建。《凡爾賽合約》還規定,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併。而1938年3月,德國直接吞併了奧地利。
面對德國公然撕毀《凡爾賽合約》的種種行徑和義大利的侵略行為,英、法兩國召集德、意兩國在慕尼黑開會討論,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希望他們不要把戰爭擴大。
此時遠在亞洲的日本,軍國主義抬頭,也在上演著「蛇吞象」的大戲。於是以德、意、日三國為主的「軸心國」成立了,戰爭的另一方是以美、蘇、英、中、法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二戰爆發。雙方陣容如下:
軸心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同盟國: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聯邦、英屬印度、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烏拉圭、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厄瓜多、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菲律賓聯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
二戰經典戰役有波蘭閃擊戰、法國閃擊戰(這兩場閃擊戰直接滅了波蘭和法國,每場戰役僅用了一個月零幾天的時間!)、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空戰、蘇聯衛國戰爭、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阿拉曼戰役、諾曼第登陸、柏林會戰、衝繩島登陸等,這場戰役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諸多的第一次:敦刻爾克大撤退是史上最大規模軍事撤退,不列顛空戰是史上最大規模空戰,庫爾斯克會戰是史上最大規模坦克戰,諾曼第戰役是史上最大規模海上登陸作戰,衝繩島登陸戰是史上最大規模兩棲登陸行動,而且此戰還用到了原子彈!
二戰的規模遠超一戰,持續時間更長,參戰國家更多,傷亡人數也更多。據統計,一戰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而二戰約有1億多人參戰,7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戰後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為聯合國常任理事。東歐在蘇俄的影像下,成立了華約,西歐在美國的影響下,成立了北約,世界進入冷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