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歐洲地圖,知歐洲歷史之世界大戰

2021-01-21 靜夜思學

以下內容純屬扯淡。

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過了兩次工業革命,世界資本主義大國的經濟都得到迅速發展,為擴大市場,各國積極推行殖民擴張政策,但他們佔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那些後來居上的帝國主義國家認為是時候重新洗牌了。

世界大戰完美的詮釋了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普法戰爭結束後,俾斯麥聯合俄國、奧匈帝國孤立法國,為了各自的利益,德、俄、奧三國籤訂同盟協議,史稱「三皇同盟」。後來俄國退出,德、意、奧三國又建立同盟關係,史稱「同盟國」,德國想幹法國,奧匈帝國想辦俄國,義大利想辦法國,法國慌了!1892年,法、俄籤訂協約,協約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德國支持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後來,英國也加入這個協約,於是兩大對峙團體形成,大戰一觸即發。

1914年6月,塞拉耶佛事件,是一戰爆發的導火索。奧匈帝國的皇太子費迪南被一名塞爾維亞人刺殺,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對塞爾維亞宣戰。戰爭爆發後,有兩條主線,英、法等國的軍隊同德軍在西線對抗,俄國軍隊同奧匈帝國、德國軍隊在東線對抗。義大利很快就反了水,投到了協約國一方,隨著戰事的深入,相繼有國家加入戰鬥。1917年,俄國先後發生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先是資產階級推翻了沙皇的統治,後是工人階級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於是與德國講和,退出了戰爭。而一直悶聲發大財的美國宣布參戰,站到了協約國一方。雙方的陣容如下:

同盟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

協約國:大英帝國、法國、俄羅斯、塞爾維亞、比利時、黑山、義大利、羅馬尼亞、希臘、美國、日本、中國等27個國家。

到了最後,德國四面楚歌,支持不住,1918年,首都柏林又發生了資產階級推翻帝制的「十一月革命」,一系列因素促使德國在一戰中潰敗。

一戰結束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會,籤訂了《凡爾賽合約》。戰敗國割地賠款,受到了非常嚴厲苛刻的制裁:奧匈帝國被分裂為多個國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被瓜分,德國被割掉了13.5%的領土和所有海外殖民地,賠款另算。一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了改變,英、法等國雖然勝利了,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兩個歐洲強國被極大削弱,而美國和日本崛起。說起美國,它在一戰剛爆發時宣布中立,坐山觀虎鬥,同時給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出售軍火,等到了快結束時,給德國補刀。日本,是為了爭奪德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對德宣戰,勝利後獲得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地盤。

一戰的性質屬於以暴制暴,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贏的人不是什麼仁義之師,輸的人也並不服氣,所以此戰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任何問題。戰爭結束後,英、法由於分到了不少戰利品,故而經濟慢慢恢復,但義大利很失望。它本是同盟國成員,但在很早的時候就已棄暗投明,加入了協約國,按理說戰爭勝利了,應該能分點真金白銀吧,竟然毛都沒有。義大利內外交困,民族情緒高漲,墨索裡尼趁機上臺。他建立了「法西斯黨」,專門與「布爾什維克黨」相對立,並開始侵略非洲國家。

德國也很不服氣。巨額的賠款壓得德國抬不起頭,且國內也是鬥爭激烈,人心思變,希特勒趁機建立「納粹」黨,為了獲取大資本家的支持,希特勒承諾在德國境內根除共產黨。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凡爾賽合約》規定,德國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不得擁有海軍,不得擁有空軍。而希特勒一上臺,就立馬徵兵,德國陸軍迅速擴充到了100萬人,海軍、空軍一併重建。《凡爾賽合約》還規定,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併。而1938年3月,德國直接吞併了奧地利。

面對德國公然撕毀《凡爾賽合約》的種種行徑和義大利的侵略行為,英、法兩國召集德、意兩國在慕尼黑開會討論,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希望他們不要把戰爭擴大。

此時遠在亞洲的日本,軍國主義抬頭,也在上演著「蛇吞象」的大戲。於是以德、意、日三國為主的「軸心國」成立了,戰爭的另一方是以美、蘇、英、中、法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二戰爆發。雙方陣容如下:

軸心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同盟國: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聯邦、英屬印度、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烏拉圭、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厄瓜多、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菲律賓聯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

二戰經典戰役有波蘭閃擊戰、法國閃擊戰(這兩場閃擊戰直接滅了波蘭和法國,每場戰役僅用了一個月零幾天的時間!)、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空戰、蘇聯衛國戰爭、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阿拉曼戰役、諾曼第登陸、柏林會戰、衝繩島登陸等,這場戰役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諸多的第一次:敦刻爾克大撤退是史上最大規模軍事撤退,不列顛空戰是史上最大規模空戰,庫爾斯克會戰是史上最大規模坦克戰,諾曼第戰役是史上最大規模海上登陸作戰,衝繩島登陸戰是史上最大規模兩棲登陸行動,而且此戰還用到了原子彈!

二戰的規模遠超一戰,持續時間更長,參戰國家更多,傷亡人數也更多。據統計,一戰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而二戰約有1億多人參戰,7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戰後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為聯合國常任理事。東歐在蘇俄的影像下,成立了華約,西歐在美國的影響下,成立了北約,世界進入冷戰時期。

相關焦點

  • 看歐洲地圖,知歐洲歷史之冷戰時期
    二戰後,歐洲那幫人的身體都被掏空了,而蘇聯空前強大,美國也在兩次戰爭中發了家。世界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歐洲在兩股勢力的拉扯下一分為二,東歐被蘇聯控制,西歐被美國控制。1949年,美國聯合西歐國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年,蘇聯聯合東歐國家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
  • 歐洲地圖竟然可以這麼好玩,有才的人果然是每個時代的瑰寶
    對於地圖,多數人應該都會覺得相當的乏味,上面總是各種各樣的線條,讓人一看就覺得相當的無趣,除非是對於地理知識有著相當大的興趣,不然很少有人願意去好好的研究下地圖的具體內容的。但是其實地圖除了我們常見的模樣之外,還有著不少其他的模樣!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歷史課本上的一幅畫名為《時局圖》的漫畫作品,這是中國飛艇設計第一人——謝纘泰在1898年創作的一個作品。
  • 歐洲歷史上的8大重大事件
    歐洲歷史上有許多重大事件,這些事件塑造了現代世界的歷程。各國的影響力和力量遠遠超出了大陸,觸及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歐洲不僅因其政治革命和戰爭而聞名,而且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社會文化變革。文藝復興,新教改革和殖民主義各自帶來了一種新的理想主義,其影響在今天仍然存在。為了充分了解其影響,讓我們探討這些改變歐洲人類歷史進程的巨大事件。
  • 地圖看世界;美國、中國及歐洲的地緣條件
    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因為該年是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界誕生的的年份,正是他在位期間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日不落」帝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1800年的西班牙帝國控制面積達2000萬平方公裡。(西班牙及葡萄牙殖民帝國版圖)一,1500年之後,北美成了世界上地緣條件最好的地區。
  • 歐洲地圖介紹之「西歐」國家有哪些
    歐洲地圖趣事之「西歐」國家 西歐地區一般是指愛爾蘭、英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7個國家,這幾個國家的總面積不到100萬平方公裡。
  • 「企鵝歐洲史」:多卷本歐洲史高峰讀本
    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回望歐洲演進的歷史,是建立全球視野的起點,也是洞悉世界變化深層規律的開始。「企鵝歐洲史」系列,是企鵝蘭登出版集團集合歐洲史權威學者,歷時10餘年,為大眾打造的一套全景歐洲史,是企鵝蘭登的鎮社之寶。企鵝出版社是全球著名圖書出版公司,以高品質的大眾讀物聞名。
  • 一分鐘讓你記住歐洲地圖!
    這樣的地別說記憶了,看上去就讓人頭暈。
  • 了解世界歷史,從歐洲開始
    了解世界歷史,從歐洲開始 □馬淑敏歷史書給人的印象一向是枯燥無味的,除非你對古老文明有著特殊的偏好,否則很難像看故事書那樣饒有趣味。有沒有可以輕鬆了解歷史知識的書呢?全書由「歐洲,是個混合體」和「邁入文明」兩部分組成。「歐洲,是個混合體」從希臘說起,一直講到日耳曼,講述了古典時期到中世紀的歐洲概況。歐洲文明是獨特的,是唯一讓世界其他地區馬首是瞻的文明,因為今天全球所有國家普遍運用的科學發現,都起源於它。歐洲文明發端之初由三個元素組成:古希臘和羅馬文化、基督教—猶太教的一個奇特分支、對羅馬帝國侵略的日耳曼蠻族的戰士文化。
  • 德國A+A展後行程之冰島&歐洲
    一部分小夥伴在冰島邂逅「冰與火之歌」另一部分在歐洲進行「時光回溯」之旅抓緊時間來看看吧~邂逅浪漫極光,在世界盡頭上演的「冰與火之歌」你是否想過自己能夠在冰霜環繞之中享受溫泉?你是否想過僅憑自己的雙腳就能橫跨歐美大陸?你是否想過自己將會親臨傳說中的海盜藏寶地?
  • 從上帝到科學,是歐洲中世紀稱霸世界的原因
    全知的神這個世界充滿未知,這是現代人的共識,但科學革命之前卻並非如此!15世紀前,這個世界被認為全知是的世界,就算個人不知道,也是神認為一些不重要的,所以沒告訴人類。全知則無需探索,沒有探索則不會有新的發現。那時候政府和富有的贊助者雖然也會將資金投入教育和作為獎金,但一般來說只是為了維持現有能力,而不是取得新的能力。
  • 上海書展 | 企鵝歐洲史系列
    從日曆到民主,再到英語、法語、德語等西方語言,無不體現著希臘羅馬文化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之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希臘羅馬時期構建的宏偉大廈並不是由某位先知或國王靈光一現提出的,這些文化是人們同環境、其他文明、更古老的歷史問題以及自身互動,從古時的神話傳說與生活中一步步構建起來的。
  • 好書發現:推薦給所有喜歡歐洲並對歐洲歷史感興趣的朋友
    今天小編推薦五部關於歐洲國家歷史的書非常有代表性,現在的歐洲社會,其傳統與基礎是羅馬帝國;整個歐洲社會的變遷多是以羅馬帝國為基礎的;希臘則是西方文明的源頭,藝術與審美對西方世界有著很大的影響;英國曾有「日不落帝國」的稱號,英語的起源。
  • 遙想一百年前歐洲的那個夏天
    陳季冰在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周年的時候,將今日的世界格局同100年前作比較,尤其是將今日的美中關係與百年前的英德關係作比較,是一件對許多人來說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不過,雖然探究歷史能夠讓我們獲得無窮智慧,中國亦有「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古訓,但簡單的類比卻並不值得推崇,因為這門學問中的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真理——歷史從來都不會重複。
  • 歐冠球隊伊斯坦堡所在的土耳其:97%的領土在亞洲,卻徵戰歐洲賽事
    擁有死亡之組的H組中,曼聯客場1-2不敵土超球隊伊斯坦堡,送給了對方歐冠首勝。 打開地圖,我們發現伊斯坦堡是一個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其主體部分在歐洲。而伊斯坦堡所在的國家土耳其是一個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國土面積78.36萬平方公裡。
  • 從歷史看波蘭,為什麼是歐洲的擦腳布?波蘭是怎樣一個奇葩國家?
    唯獨波蘭,在歷史上三次被滅國。滅掉他的全是歐洲大哥級的人物。就是說,如果這些大哥們有一個是站在他背後的,波蘭都不可能這樣。最近,波蘭又開始拉仇恨。首先,一個他讓美國把核武器從德國撤出來,部署到他波蘭境內。就這一個提議,就把俄羅斯和德國兩個國家都給得罪了。本來德國想讓美國把核武器撤走,撤走以後就不讓在歐洲放了。一方面,減少了美國對歐洲特別是德國的控制。
  • 地圖看世界;歐洲最著名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
    (空中俯瞰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馬特洪峰登山者火炬鏈。)歐洲最大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同時也是歐洲的巨大的分水嶺;許多大河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均發源於此。各河上遊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點,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的水塔,面積雖然僅佔歐洲的11%,但提供歐洲90%以上的水源,尤其是乾旱地區與夏季。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山區覆蓋著厚達1千米的冰蓋。
  • 銘記歷史但無歷史包袱,柏林成為歐洲實力之都
    在城市中心的猶太人紀念碑,恐怖地形圖博物館……在柏林愛樂音樂廳附近的一塊銘碑,都在提醒德國人和遊人,這段歷史不能忘記。柏林 是一座曾經被人為分開的城1961年7月,柏林圍牆修建前,三萬人從東柏林遷移到西柏林;270萬人逃往東德。8月12日,柏林居民在施工的嘈雜聲中迎來新的一天,改變他們生活和國家歷史的一天,這一天,一堵並不厚的牆將柏林徹底割裂。
  • 吃雞雪地圖的現實原型,竟是這個歐洲國家,羨慕生活在地圖中的人
    吃雞雪地圖的現實原型,竟是這個歐洲國家,羨慕生活在地圖中的人最近《絕地求生》和《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的體驗服是紛紛上線了全新的雪地地圖,這一次的更新可以說是吸引人太多人的目光,這也導致了很多玩家紛紛回歸了吃雞,現在吃雞的玩家也是出於增長的趨勢了,這次雪地地圖那麼火爆,而且風景如此的美麗
  • 《企鵝歐洲史》牛津、劍橋數十位頂尖學者10年嘔心之作(下單贈英文原版Ebook)
    向遠追溯,歐洲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曾是人類社會制度和精神、信仰的起點。往近處說,從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到兩次世界大戰、冷戰,直到今天,歐洲一直是現代文明的領跑者,極大地影響了當今世界的歷史進程。
  • 歐洲的守護者——手握半個歐洲的查理五世
    U」 (奧地利是世界之王)格言的印證,這是奧地利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使得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日不落」領土的人。下圖是16世紀繪製的世界地圖。1、天生貴族公元1500年2月24日查理五世生於佛蘭德斯的根特,這是他父親勃艮第公爵菲利普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