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樂集團(00341,HK)日前發布了最新一個財年(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的業績:實現年收入84.27億港元,同比增長6.7%。值得注意的是,在內地市場,大家樂營收增幅為10%,顯著超出在香港地區6.3%的營收增長幅度。
大家樂中國區行政總裁楊斌6月28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大家樂在內地總共擁有100家門店,目前上述門店都位於廣東省內。楊斌表示,出於集團策略調整需要,大家樂去年關停了位於華東地區的11家門店,未來將聚焦以廣東、廣西、福建為主的華南市場,「預計大家樂在華南市場有300家門店的空間」。
內地市場戰略轉型
大家樂集團於1987年在港交所上市,目前集團旗下擁有連鎖快餐品牌「大家樂」、「一粥面」,機構餐飲品牌「泛亞飲食」、「活力午餐」,以及自創休閒品牌「上海姥姥」、「米線屋」等。截至2018年3月31日,「大家樂」快餐品牌在全國範圍內共擁有167間分店。6月28日,「大家樂」在內地的第100家門店於深圳深業上城開業,這家老牌香港快餐品牌的內地門店數量已經全面超過香港地區。
楊斌透露,「大家樂」預計未來一年在內地開設約20家門店,新開門店也將放在集團未來內地重點發展的華南地區。去年大家樂集團撤離了位於華東地區的共11家門店,楊斌表示系集團內地戰略調整導致,目前「大家樂」的所有門店都位於廣東省內,未來內地業務仍將聚焦華南市場。
財務數據顯示,大家樂集團上一財年共實現84.27億港元營收,其中香港地區市場貢獻73.51億港元營收、內地市場貢獻10.76億港元營收。但是在香港本地區場,大家樂集團營收主要來源於其速食餐飲及機構飲食,共佔集團財年內總收入的74.8%。
大家樂集團在財報中表示,集團對來年內地業務的發展前景保持樂觀,營運焦點也將集中於大灣區,尤其是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
港食品牌去年內地表現參差不齊
事實上在香港地區市場,大家樂在過去的十三年一直是香港最大的學生午餐供應商,其機構飲食品牌「活力午餐」為香港超過150所學校的學生每天提供超過8萬份盒飯。同時,大家樂在香港地區市場上還有「一粥面」、「意粉屋」、「利華超級三文治」等主打較為單一品類的連鎖快餐店。
楊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集團主要是通過「大家樂」單品牌快餐連鎖店的布局在內地為顧客提供服務。據介紹,目前「大家樂」的客單價在30元~40元,並根據大眾口味不斷推出季節性產品。
記者注意到,主打中高端飲食市場是許多香港品牌在內地掘金時的共同選擇,許多港商也認為應該大力經營較高檔次的業務,並以更高檔的裝修及環境吸引客人,避免跟內地同業低價競爭。例如,在香港以「大眾茶餐廳」定位的翠華餐廳進入內地後,其定位是主攻中高端茶餐廳市場。而另一家香港餐飲集團稻香控股(00573,HK)旗下的「稻香酒家」,人均消費在70元~100元。大家樂集團通過單一品牌繼續深耕內地市場,或許也是想通過快餐品牌「多品類、多價位」的靈活打法吸引不同消費層次的顧客。
楊斌表示,目前「大家樂」的產品線比以前更廣,還特別推出了19元超值套餐,讓來店顧客「高有高的選擇,低有低的選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2017年內地餐飲行業由快速回暖步入穩定發展,全國同比增速達10.7%(中國烹飪協會數據),但港食品牌在內地表現依然參差不齊。稻香集團數據顯示,由於競爭激烈,內地業績下跌3.5%。而翠華控股(01314,HK)則在去年實現內地業績同比上升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