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樂內地營收增速超香港地區 內地業務將聚焦華南市場

2021-01-09 每日經濟新聞

大家樂集團(00341,HK)日前發布了最新一個財年(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的業績:實現年收入84.27億港元,同比增長6.7%。值得注意的是,在內地市場,大家樂營收增幅為10%,顯著超出在香港地區6.3%的營收增長幅度。

大家樂中國區行政總裁楊斌6月28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大家樂在內地總共擁有100家門店,目前上述門店都位於廣東省內。楊斌表示,出於集團策略調整需要,大家樂去年關停了位於華東地區的11家門店,未來將聚焦以廣東、廣西、福建為主的華南市場,「預計大家樂在華南市場有300家門店的空間」。

內地市場戰略轉型

大家樂集團於1987年在港交所上市,目前集團旗下擁有連鎖快餐品牌「大家樂」、「一粥面」,機構餐飲品牌「泛亞飲食」、「活力午餐」,以及自創休閒品牌「上海姥姥」、「米線屋」等。截至2018年3月31日,「大家樂」快餐品牌在全國範圍內共擁有167間分店。6月28日,「大家樂」在內地的第100家門店於深圳深業上城開業,這家老牌香港快餐品牌的內地門店數量已經全面超過香港地區。

楊斌透露,「大家樂」預計未來一年在內地開設約20家門店,新開門店也將放在集團未來內地重點發展的華南地區。去年大家樂集團撤離了位於華東地區的共11家門店,楊斌表示系集團內地戰略調整導致,目前「大家樂」的所有門店都位於廣東省內,未來內地業務仍將聚焦華南市場。

財務數據顯示,大家樂集團上一財年共實現84.27億港元營收,其中香港地區市場貢獻73.51億港元營收、內地市場貢獻10.76億港元營收。但是在香港本地區場,大家樂集團營收主要來源於其速食餐飲及機構飲食,共佔集團財年內總收入的74.8%。

大家樂集團在財報中表示,集團對來年內地業務的發展前景保持樂觀,營運焦點也將集中於大灣區,尤其是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

港食品牌去年內地表現參差不齊

事實上在香港地區市場,大家樂在過去的十三年一直是香港最大的學生午餐供應商,其機構飲食品牌「活力午餐」為香港超過150所學校的學生每天提供超過8萬份盒飯。同時,大家樂在香港地區市場上還有「一粥面」、「意粉屋」、「利華超級三文治」等主打較為單一品類的連鎖快餐店。

楊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集團主要是通過「大家樂」單品牌快餐連鎖店的布局在內地為顧客提供服務。據介紹,目前「大家樂」的客單價在30元~40元,並根據大眾口味不斷推出季節性產品。

記者注意到,主打中高端飲食市場是許多香港品牌在內地掘金時的共同選擇,許多港商也認為應該大力經營較高檔次的業務,並以更高檔的裝修及環境吸引客人,避免跟內地同業低價競爭。例如,在香港以「大眾茶餐廳」定位的翠華餐廳進入內地後,其定位是主攻中高端茶餐廳市場。而另一家香港餐飲集團稻香控股(00573,HK)旗下的「稻香酒家」,人均消費在70元~100元。大家樂集團通過單一品牌繼續深耕內地市場,或許也是想通過快餐品牌「多品類、多價位」的靈活打法吸引不同消費層次的顧客。

楊斌表示,目前「大家樂」的產品線比以前更廣,還特別推出了19元超值套餐,讓來店顧客「高有高的選擇,低有低的選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2017年內地餐飲行業由快速回暖步入穩定發展,全國同比增速達10.7%(中國烹飪協會數據),但港食品牌在內地表現依然參差不齊。稻香集團數據顯示,由於競爭激烈,內地業績下跌3.5%。而翠華控股(01314,HK)則在去年實現內地業績同比上升7.8%。

相關焦點

  • 大家樂大快活中期利潤大跌 華南市場與外賣或是突圍抓手
    除了營收和,大家樂和大快活的毛利率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大家樂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3.4%下滑至11.7%;大快活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3.7%下滑至11.3%針對利潤下滑,大家樂表示,這主要是市場氛圍疲軟,香港業務收入減弱所致。再加上為維持市場份額,集團推出了更多超值套餐和促銷,影響了利潤率,再加上經營成本增加,導致旗下主要業務——香港區域的速食餐飲利潤下滑。
  • 大家樂、大快活、翠華:香港老餐飲一線城市「撈金記」
    大家樂和大快活作為兄弟公司,經營的菜品和服務相似,但大家樂在站穩香港市場後,將業務進一步擴展到口味相同的深圳和廣州,開啟了新一輪的增長,而大快活則停留在香港,繼續緩慢的開店計劃,業績緩慢增長。至於翠華餐廳,雖然與大家樂一樣,也將目光瞄準到中國內地,但卻自提身段加價不加量,結果不僅市場所拋棄,還讓自己被高昂的經營成本壓垮。
  • 從兩地餐飲業務看大家樂集團的優與劣
    值得留意的是,大家樂2018/19年中期的淨利潤增幅達到14年以來的新高,在香港餐飲市場表現不佳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達到16.25%的增速,對大家樂來說實屬不易。來源:港交所財報顯示,大家樂於香港及內地的業務收入都取得分別取得0.8%及7.7%的增長。 1992年正式進軍內地以來,大家樂在內地市場的業績表現喜憂參半,整體較為疲弱。
  • 大家樂預計年度盈利下降85%至90%
    事實上,近年來,大家樂的香港業務已經出現飽和的狀態,主要進行門店整合優化資源。為了提振業績,大家樂已將更多目光投向內地市場。但疫情下大家樂的內地突圍計劃同樣變得更加不明朗,短期內已無法實現突破。大家樂盈利下降疫情疫情衝擊下,香港連鎖速食餐廳龍頭大家樂正遭遇上市30多年來最大的挑戰。
  • 聚焦峰會 | 香港及華南郵輪市場,協同發展更長遠
    這是今天在香港召開的由北星旅遊集團旗下《Travel Weekly China 旅訊》與《Travel Weekly Asia》聯合主辦的首屆香港郵輪峰會傳遞出的訊息。毋庸置疑,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以及港珠澳大橋的相繼開通,為香港的郵輪市場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香港、廣州、深圳三大港口在華南區三足鼎立。未來,加強融合與協作將成為做大華南郵輪市場蛋糕的不二法門。
  • 公司觀察|港式餐飲市場突圍,大家樂的大灣區戰略有何不同?
    港股中的餐飲股大致分兩類,一是業務紮根內地僅僅是赴港IPO的公司,比如海底撈、呷哺呷哺、味千(中國)等;二是從香港本地發家、近年來開始在內地拓展市場的港式風味餐飲,包括大家樂集團、大快活、太興集團、稻香控股、唐宮中國等。但無論屬於哪一類,這些餐飲股未來市場廝殺的主要戰場必然在內地。
  • 香港專家看好內地寵物市場
    新華網香港4月22日電(記者林建楊)近年來內地飼養寵物的家庭迅速增加。香港寵物行業人士日前表示,內地寵物用品市場較歐美地區小,但發展空間龐大。
  • 莎莎國際中期內地市場銷售轉弱 將加大網絡銷售投入
    業績的增長,莎莎國際稱,集團業績繼續受惠於香港及澳門核心市場的持續穩健表現。不過,與港澳兩地銷售業績良好相比,內地市場則表現略為差勁。  數據顯示,港澳地區零售額30.74億元,升19.9%;經營溢利3.75億元,升32.4%;同店銷售升13%,每宗交易的平均銷售總額增加7.2%;內地業務營業額,按當地貨幣計,下跌3.3%至1.67億元;經營虧損由1982.6萬元,擴大至2715.5萬元;同店銷售按當地貨幣計算下跌6.9%。
  • 香港葡萄酒市場:法國、澳洲持續走強,中國內地退出前十
    數據顯示,從2015年6月開始,澳大利亞就超過英國,和法國一同在香港葡萄酒進口量和進口額中佔據領跑地位,而中國內地則從2014年的第四名下滑退出了前十。,香港的法國葡萄酒進口量達到了17.25百萬升,佔整個市場的32.9%。
  • 史美倫:香港的市場是大家的市場 也是內地的市場
    原標題:史美倫:香港的市場是大家的市場,也是內地的市場   12月20日,香港交易所董事會主席、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史美倫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上表示
  • 雙手伸向內地人「口袋」,耀才證券(01428)「借糧」或道阻且長
    公司 雙手伸向內地人「口袋」,耀才證券(01428)「借糧」或道阻且長2019年6月23日 14:05:22智通財經網僅700多萬人口的香港卻擁有500餘家券商搶食證券業市場,競爭之殘酷可想而知,佣金戰早已將小型券商壓得喘不過氣來。
  • 內地支持香港深化發展的新政策措施出臺
    ,公布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和香港經貿、金融等方面合作的六大政策措施:一、大幅提升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開放程度。內地將採取更積極措施,擴大對香港傳統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的開放,包括業界關注的醫療服務、律師服務、建築服務、檢測驗證等。在「十二五」末,實現內地和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二、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繼續支持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允許內地港資法人銀行參與共同基金銷售業務。三、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
  • 港媒稱內地就業市場堅挺:2015年新增崗位超希臘人口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25日報導,中國內地去年增加了約1300萬個新的就業崗位——比希臘的全部人口還要多,超過了政府設定的目標1000萬個。去年首次佔到了中國內地經濟逾半壁江山的服務業,推動了保姆、銀行僱員、快遞員和程式設計師的招聘。在經濟增速放緩之際,人口老齡化正在導致勞動力總量減少,因此雖然其對經濟活力構成拖累,但卻在幫助阻止失業率上升。
  • 10月起向香港同胞開放內地行動支付服務
    就在今天下午,騰訊攜手銀聯對外公布了一項合作:為香港同胞提供在內地的行動支付服務。從今年10月起,港人將可在內地商戶暢通無阻地使用微信香港錢包進行付款,覆蓋衣、食、住、行等多領域商戶。同時,微信香港錢包將接入銀聯轉接清算系統,保障微信香港錢包用戶跨境行動支付的安全、合規。首批接入的商戶則包括了滴滴、美團外賣、大眾點評以及12306。
  • 順豐也要來香港了?王衛內地富豪第九,快遞出海加速!
    知情人士透露,順豐控股正考慮通過在香港發行股票籌集資金,該公司一直在考慮多種選項,包括在港二次上市,可能募資約50億美元,或者將快遞業務在港IPO。據悉,順豐已經與潛在顧問就擬議的交易進行初步討論,但相關考慮仍處於初步階段,順豐可能決定不實施任何計劃。順豐未回應置評請求。
  • 中央政府出臺加強內地與香港合作的政策措施
    經貿合作方面,將籤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補充協議九;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支持珠三角地區港口、機場、軌道交通之間的銜接與合作等。金融合作方面,支持第三方利用香港辦理人民幣貿易投資結算,進一步豐富香港人民幣離岸產品;為香港有關長期資金投資內地資本市場提供便利;推動滬深港交易所聯合設立合資公司,推出內地與香港兩地市場互相掛牌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產品等。教育交流方面,擴大內地與香港高校師生交流;鼓勵香港高校到廣東省合作辦學;在廣州和深圳分別建立粵港青少年交流活動基地、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
  • 比慘,香港餐飲才是真的慘……
    許留山創立於1960年代的香港,憑藉芒果西米撈、芒椰奶西等甜品聞名,巔峰時期在香港擁有逾40間分店。自2008年開始在內地和東南亞發展,於2015年被收購併開放加盟,在世界各地一度有接近280間分店。隨後,許留山通過官方微博「許留山中國」回應:香港地區個別門店關店,大陸地區未受影響,目前大陸地區的許留山門店已陸續恢復堂食和外賣業務。
  • 內地植物人造肉市場熱度再升級,開家「全素店」是個突圍好辦法嗎?
    近日,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香港植物基品牌Green Common綠客門(後簡稱"綠客門")在上海開設一家門店。對此,綠客門告訴藍鯨財經記者,這是其通過天貓國際觸達內地市場後,在內地落地的第一家門店,將同時提供植物基餐飲以及產品零售。此外,後續綠客門還將在上海、北京以及廣州陸續開出多家門店。
  • 南豐集團超246億港元刷新香港地王 24載內地打拼史
    據港媒最新消息,5月31日,香港地政總署公布,九龍啟德第1F區2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6號用地,以超過246億港元批予南豐發展,批租期為五十年。   自此,香港史上最貴地價被默默無聞的港資企業南豐集團所打破,締造了香港新地王。
  • 史美倫:香港與內地市場的發展不是零和遊戲 未來合作空間廣闊
    在「高峰對話」環節,香港交易所主席、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史美倫作為對話嘉賓圍繞「資本市場三十年回顧與展望」這一主題與孫冶方基金會理事長、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李劍閣,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屠光紹展開對話。她表示,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給香港市場帶來了多元化的角度,促進了香港金融市場國際化,同時也推動了國有企業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