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1月4日,中國人大網發布消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日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了審議。目前草案已在中國人大網公布,面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國家層面為一個地區立法,屬於較為罕見的現象。此前,我國只有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享受過這種待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海南自由貿易港在國家開放戰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海南自由貿易港對標的是全球最高的開放水平、最優的營商環境、最全面的政策扶持。未來,要成為最開放、最便利、最具有要素稟賦自由流通的戰略高地。
「這些在長期探索中形成的開放舉措、先進經驗、引資政策,通過法律的形式進行明確,一方面凸顯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在開放戰略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將這些先進經驗更好地落實。」陳文玲說。
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
《草案》指出,國家分步驟、分階段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高水平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以各類生產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動和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撐,以特殊的稅收制度安排、高效的社會治理體系和完備的法治體系為保障,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草案》提出,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清單之外的跨境服務貿易,按照內外一致的原則管理,並實施相配套的資金支付和轉移制度。
此外,《草案》對通關手續和海關監管方面均進行了程序簡化。
比如《草案》指出,對由境外啟運,經海南自由貿易港換裝、分揀集拼,再運往境外的中轉貨物,簡化辦理海關手續。進出口貨物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不設存儲期限,在符合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自由選擇存放地點。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表示,中國積極推動對外開放,以負面清單方式在跨境服務貿易領域作出開放承諾,清單之外的領域不作額外限制,表明中國持續推動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是當前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一個體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於2020年12月31日發布第39號令,全文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
2020年版自由貿易港負面清單共27條,與2020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33條、30條相比進一步縮減,還有一些條目部分放開,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率先開放。
對港內企業和個人實行所得稅優惠
《草案》指出,對註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內符合條件的個人,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
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的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其在全島封關運作、簡併稅制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
《草案》提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立優化高效統一的稅收徵管體系,提高稅收徵管科學化、信息化、國際化、便民化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稅收徵管合作,提高稅收徵管質量和效率,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的驅動下,不僅企業能夠享受到政策利好,海南也將成為消費者購物的「天堂」。
2020年12月30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對外發布《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交通工具及遊艇「零關稅」政策的通知》,發布了包括小客車、房車、飛機、汽球、飛艇、遊艇、帆船等共100項8位稅目商品的「零關稅」交通工具及遊艇清單。
該通知提出,「零關稅」政策所包括的9座及以下小客車,涉及排氣量從1升以下到4升以上不等,進口綜合稅率範圍為31.26%到116.58%不等。
有業內人士測算,比如進口一輛排氣量3.5升的汽車,首先可以節省15%的進口關稅,還可以免除13%進口環節增值稅及25%的進口環節消費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