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能轉換看煙臺】中集來福士由「油」轉「漁」 進軍布局全球「大...

2021-01-10 大眾網

  編者按:今年是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為充分展現煙臺市企業創新創造、勇爭一流的精神面貌以及在破解技術瓶頸制約、搶佔產業鏈高端,推動「煙臺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方面作出的貢獻,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動能轉換看煙臺】專欄,將走進煙臺市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品牌創新等方面的優秀企業,展示煙臺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與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力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屈晨晨 煙臺報導

  因為掌握了核心技術,一個又一個「大國重器」的誕生,讓中集來福士不斷亮相於世界舞臺,成為高端海工裝備領域的一顆閃亮明星。站在行業之巔,中集來福士繼續挖掘潛力,創新求變。近年來,中集來福士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洋強國」戰略,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的歷史機遇,匯聚中國海工力量,形成產業生態圈,在鞏固海洋油氣領先地位的基礎上,向海洋漁業裝備進軍,積極布局全球「大海洋」產業,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藍鯨1號

  大國重器!打響海洋高端裝備的「金字招牌」

  2017年5月份,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的「藍鯨1號」作為最核心裝備,在我國成功試採可燃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向全球展示了「大國重器」的實力,助力中國在深遠海核心裝備領域彎道超車實現領跑。

  「藍鯨1號」是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平臺長117米,寬92.7米,甲板面積相當於一個標準的足球場,從船底到頂端有37層樓那麼高。它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作業,最大鑽井深度15250米。15250米是啥概念?地球上已知的最深點位於馬裡亞納海溝,深度也不過11000多米。這意味著對於「藍鯨1號」來說,就算是「鑽」到地球最深點也不在話下。

  只有超強的裝備,才能創造超級奇蹟。「藍鯨1號」的順利交付得益於中集來福士引以為傲的「泰山吊」(2萬噸橋式起重機)。這個金氏世界紀錄「世界提升能力最大的起重機」保持者,革新了半潛式鑽井平臺的生產方式。

  利器加持,「藍鯨1號」「藍鯨2號」「維京龍」「興旺號」「仙境煙臺」相繼誕生,2010年以來,中集來福士開始陸續交付鑽井平臺,截至目前,中集來福士已累計交付80餘座各類海洋工程裝備,其中包括11座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所交付的平臺覆蓋了全球主要的產油區。即使在海況條件最為惡劣的挪威北海,中集來福士的裝備也以先進的技術和可靠的硬體成為當地海域「明星平臺」。隨著在全球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中集來福士還培育了一批中國的海工專業人才,為高端海工裝備中國製造進行了豐厚的積澱。

JOSTEIN ALBERT深水養殖工船

  海上「巨無霸」!全球最大深水養殖工船奔赴挪威

  2020年3月31日,中集來福士為Nordlaks Oppdrett AS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深水養殖工船「HAVFARM 1」舉行命名暨離港儀式,她被命名為JOSTEIN ALBERT,並在中集物流的協同下,通過全球最大運輸船BOKA VANGUARD以「幹拖」形式運輸至挪威哈德瑟爾區域,進行深遠海三文魚養殖作業。

  JOSTEIN ALBERT由 Nordlaks、NSK Ship Design共同開發設計,中集來福士進行基礎設計、詳細設計和總裝建造。工船全長385米,型寬59.5米,總面積約等於4個足球場首尾相接,由6座深水智能網箱組成,養殖規模可達1萬噸,約合200多萬尾三文魚,是全球首條通過單點系泊系統進行固定的養殖裝備。工船符合全球最嚴苛的NORSOK標準,適應挪威峽灣外的極寒氣候和惡劣海況。由於其體積大、配置高、標準嚴,堪稱漁業裝備中的「巨無霸」。

  「JOSTEIN ALBERT的誕生,融合了挪威的先進海工設計能力和中國的高端裝備建造能力,在船東、設計公司、船級社、供應商等各方充分協同下,我們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和工藝改善,豐富了在深遠海養殖網箱領域的經驗和能力。」中集來福士相關人員介紹。

  JOSTEIN ALBERT是中集來福士在深遠海養殖網箱領域的首個國際訂單,克服首制船無先例可循、嚴格的設計建造標準等挑戰,突破網衣整體設計及計算方案等多項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在相關領域的空白。而這只是中集來福士開展「油轉漁」新動能培育後的重大成果之一。

全國首個智能化多功能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

  創新求變!向大海洋產業延伸

  作為中國海工行業的領軍企業,中集來福士擔負著改善國計民生的重任,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中集來福士不僅保持了在傳統海工領域的優勢,更利用這些技術和經驗積累,向大海洋產業延展,求新求變、改革創新,海洋牧場平臺應運而生。

  海洋牧場平臺是中集來福士根據海洋漁業需求,按照自升式鑽井平臺的技術標準自主設計建造的最新產品。平臺與魚礁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海洋牧場體系,使海藻附著,聚攏魚群並為其提供食物,成為海底魚群的家。平臺可搭載各種系統進行升級改造,並裝修成不同的風格,適用於海上水質觀測科研、海上養殖、海上旅遊休閒、海上觀光酒店、海上垂釣娛樂等廣泛領域,真正形成海岸陸地的延伸。

海洋牧場平臺「長漁一號」交付使用

  今年6月份,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的海洋牧場平臺「長漁一號」交付使用,該平臺率先搭載了5G通訊基站,成為全國首個示範應用5G技術的海洋牧場平臺。現已於煙臺長島北部的南隍城島周邊海域安裝,為打造南隍城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提供助力。

  7月10日,由中集來福士為山東海洋集團設計建造的全國首個智能化多功能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在煙臺正式開業迎客,首批200餘名遊客登上平臺,暢遊體驗「漁夫垂釣」休閒樂趣,品嘗「海洋主題」餐飲美食,欣賞「海上看煙臺」醉人美景,觀看「海上電影院」科普影片,領略「耕海牧漁」海洋文化。

  「耕海1號」總直徑80米,分為三個子網箱,國產化率可達95%以上,通過融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5G通信、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環保化的生態養殖,年可產魚15萬公斤,是全國首座綜合性、示範性、集成性的智能化大型現代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猶如一朵海上花綻放在煙臺美麗的「四十裡灣」海域。「耕海1號」採取一、三產業深度融合的運營模式,在國內首次將漁業養殖、智慧漁業、休閒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在同一平臺,年可接待遊客5萬人次以上。該項目全面提升了海洋牧場建設水平,助力煙臺打造全國一流的海洋牧場示範之城,同時也助推山東省「仙境海岸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成為「煙臺城市名片」。

  信之愈深,行之愈篤。2016年中集來福士建造了全國第一個鋼製海洋牧場平臺,形成了中國第一個海洋牧場的標準。近兩年,中集來福士不斷創新變革,研發製造深海平臺、智能網箱和養殖工船等海洋漁業裝備,建造了24座自主研發的海洋牧場平臺,這對現代漁業裝備轉型升級具有裡程碑意義,也為山東省海洋漁業走在全國前列提供了助力。

中集來福士研發建造的「長鯨一號」深水智能網箱

  「海工+牧場」聯動模式!打造海上牧場示範區

  煙臺是全國最早開展海洋牧場建設的城市之一,2005年煙臺啟動實施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在全國率先統籌謀劃海洋牧場建設,推動傳統海洋漁業轉型升級。

  目前,煙臺是擁有國家級海洋牧場最多的城市,全市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1處,建成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達到23處。海洋牧場總面積達100萬畝,佔全市海水養殖面積的近1/3。海洋牧場水產品產量達到60萬噸,綜合收入達到300億元。

  在大力發展海洋牧場的實踐過程中,煙臺市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闖出了具有煙臺特色的海洋牧場發展新模式、新路子。其中,「海工+牧場」聯動模式,將中集來福士的科研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僅提高了牧場裝備化水平,更加快了現代漁業向深遠海域拓展的步伐。

  日前,總投資過百億元的海洋牧場項目正式註冊落戶煙臺開發區。該項目將分批次投放100個中集來福士「長鯨一號」深遠智能化網箱,年產值預計突破50億元,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海洋漁業規模化養殖基地。「百箱計劃」也將實現漁業養殖的規模效應、拉動區域經濟、增加就業崗位、拓展當地產業結構。

  從海上油氣田,再到海上糧倉,中集來福士正在繪製一張大海洋產業藍圖。通過加快推進「油轉漁」、「油轉遊」進程,積極培育海洋漁業、滾裝船、海上風電、海上綜合體等新動能,中集來福士將不斷助力海洋強市、海洋強省、海洋強國建設,為把海洋新經濟打造成為中國發展最強勁的新動能而努力前行。


相關焦點

  •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副總經理滕瑤:技術型企業家的海洋精神
    作為致力於打造海上重器的企業,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集來福士)的高管必然具備搏擊風浪的海洋精神。這一點,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副總經理滕瑤——這位具有專家和高管雙重身份的企業家——身上有著明確的體現。
  • 新舊動能轉換試驗三年,山東「騰籠」後「換」來哪些「鳥」?
    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的經濟大省,山東從人文地理、經濟結構、發展布局等方面來看,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山東省生產總值52186億元,全國排名第三,同比增長1.9%,比上半年提高2.1個百分點。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一、二、三產業均實現正增長,產業結構升級持續推進。
  • 【「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觀察】煙臺,給工業設計以「靈魂」
    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煙臺先後誕生了著名的張裕葡萄酒、北極星鐘錶、三環鎖、飛輪罐頭等一批家喻戶曉的名牌產品。後來,煙臺工業門類逐漸齊全、規模逐步擴大,形成了電子信息、食品加工、裝備製造、高端化工等為特色的產業集群,湧現出一大批以煙臺萬華、東嶽汽車、中集來福士、南山集團、傑瑞石油、東方電子等為代表的領軍企業。
  • ...攜手共創未來 總投資107億元的12個項目在新舊動能轉換專題推介...
    「今天是個好日子,煙臺迎來入冬首場降雪。」昨日下午,位於萊山區的皇冠假日酒店紅寶石廳,洋溢著熱情友好的氛圍。山東省工商聯十三屆四次執委會議在煙臺召開前夕,我市舉行新舊動能轉換專題推介會。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作了題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代表市委、市政府先後發出五次真誠邀請,「歡迎大家明年來煙臺參加國際技術交易大會」「煙臺敞開大門歡迎廣大企業參與我市國企混改」「歡迎大家參與煙臺新城建設」等,分享煙臺發展機遇,攜手共創美好未來。來煙參加山東省工商聯十三屆四次執委會議的470名領導和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推介會。
  • 王忠林六字詮釋動能轉換,濟南贏得氣象萬千
    在致辭中,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用「苦與甜」「新與舊」「舍與得」新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贏得氣象萬千。  本次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發展出版社、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與新舊動能轉換」。
  • 山東如何走出尷尬:在新舊動能轉換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這樣說
    堅持梯次擴散與節點輻射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集中集約相協調,加快形成「三核引領、多點突破、融合互動」的新舊動能轉換總體布局。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濟南、青島、煙臺市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資源富集等綜合優勢,率先突破輻射帶動,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
  • 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交付
    龍de船人 舉報   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
  • 以改革「衝擊鑽」推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青島市即墨區獲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專項先進縣  中工網訊 近日,青島市即墨區獲山東省政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專項評價先進縣表彰。  根基——產業培育夯實動能轉換動力  城市「韌性」的基點是產業。
  • 山東煙臺區劃調整 設立蓬萊區 在下一盤什麼棋
    山東唯一海島縣成歷史調整後煙臺轄5區6市蓬萊是山東省縣級市,由煙臺市代管。位於煙臺市境北部,北臨黃海、渤海,與大連、天津隔海相望,轄區陸域面積1007平方公裡,總人口41萬人。轄5個街道、6個鎮和1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處省級經濟開發區。蓬萊多年位列中國百強縣,2019年GDP為356.9億元。
  • 中集冷雲醫藥保溫箱,為疫苗全球轉運提供解決方案
    這些裝有疫苗和試劑盒的保溫箱是由中集集團旗下中集冷雲自主研發和生產的,採用了一種發泡成型的獨特生產工藝配合相變冰排技術,保溫時效長達120小時以上,可以調整攝氏零下25度至攝氏25度多個溫度段。保溫箱上的溫度計窗口,方便隨時查看箱內溫度。77000次「零超溫」 滿足疫苗冷鏈配送的關鍵環節疫苗對溫度控制要求極高,其冷鏈配送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
  • 淄博助推「雙招雙引」為新舊動能轉換「加油」
    2月11日,淄博市委、市政府召開「雙招雙引」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大會,認真貫徹全省「擔當作為 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精神,動員全市廣大幹部群眾闖字當頭、幹字為先,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全力推動「雙招雙引」和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奮力開創淄博轉型發展、全面振興、走在前列新局面。
  • 新舊動能轉換先行一步,百龍創園趟出後發趕超之路
    禹城作為「中國功能糖城」,當地功能糖領域群星璀璨、行業巨頭眾多,是國內品種全、質量好、規模大、市場佔有率高的功能糖生產基地。生根於禹城的百龍創園作為其中一家年輕的企業,異軍突起,後發趕超,如今已成為禹城市功能糖 產業的骨幹企業之一。
  •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鑽井平臺「藍鯨1號」
    據中央電視臺3月4日報導,兩周後,藍鯨1號就要交付使用了,交付之前,中集來福士的項目負責人柯俊要接受業主中石油的檢查。 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上的一個鑽井平臺發生原油洩漏和爆炸起火事故 實際上,防噴器功能好不好用,最終還要看海上調試的結果。
  • 青島樂都音樂谷:「轉」出來的文化新動能
    原標題:青島樂都音樂谷:「轉」出來的文化新動能   這是一個區域產業發展轉型「轉」出來的文化產業新動能、新高地——位於即墨經濟開發區的青島樂都音樂谷因其音樂全產業鏈的日益豐滿,愈發引人注目。
  • 金龍魚加速海外市場布局 旗下稻米油進軍北美市場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12月11日訊(記者 陳瓊)在旗下稻米油在日本市場上市一年之後,金龍魚宣布旗下稻米油將進入北美市場。作為健康食用油的新生代表,稻米油含有谷維素、植物甾醇、維生素E等多種穀物活性營養。益海嘉裡集團包裝油事業部副總監兼消費品事業部副總監趙紅梅表示,稻米油目前已經成為包裝油中增長最快的油種,其中華東市場增長最快,渠道上,僅沃爾瑪2019年的銷售量同比增長了三倍。稻米油是業界公認難煉的油品,工藝複雜成油不易。
  • 【萊蕪新舊動能轉換】德國客商的最高禮節
    改革動力篇 深化企業改革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破除新舊動能轉換體制機制障礙,為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提供良好的體制機制環境,推動形成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圖為萊城工業區(口鎮)山東匯金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對生產的汽車零部件進行嚴格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