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溝河大戰後,朱棣為何要把陣亡將士的頭蓋骨製成念珠、天靈碗

2021-01-08 洗劍讀史

明朝建文二年(1400)四月,建文帝派大將軍李景隆率軍60萬,號稱百萬,進抵白溝河,欲意攻打燕王朱棣所在的大本營——北平(今北京)。

燕王朱棣聞訊,率騎兵、步兵共計10萬人迎戰。

明代萬曆年間的鎧甲

四月二十四日,燕軍從蘇家橋(今河北保定東北方向)沿著白溝河河道進軍,中了李景隆部將平安所部萬餘人的埋伏。

平安及瞿能父子督師奮戰,諸將勇猛作戰,燕王朱棣所率兵將死傷極為慘重,倉皇敗退。

明成祖朱棣

次日,朱棣氣憤不已,再次率軍渡河做戰,平安再次迎戰,又擊敗了燕軍後軍將領房寬的部隊。

朱棣眼見兵敗如山倒,為了壓住陣腳,親自率精銳數千人冒著箭雨殺入陣中,一時間李景隆軍中大亂,死傷甚重。

此時,李景隆突然揮師繞到燕軍的背後,進行前後夾擊,燕軍大亂,死傷無數。

畫作:明代軍隊

朱棣率軍攻打,雙方混戰,飛矢如雨,朱棣在軍中三易其馬,射光了三筒箭,寶劍也砍斷,數次差點被瞿能生擒。可惜昏庸的建文帝下達了聖旨: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致使士兵畏首畏腳,不敢將其射殺,朱棣多次死裡逃脫。

靖難之役形勢圖

傍晚時候,瞿能率兵多次殺入燕軍陣中,俞通淵、滕聚等將領也領兵縱橫廝殺,燕軍驚懼,軍中陣腳大亂。

正在作戰形勢向著有利於建文帝大將李景隆方面發展時候,詭異的一幕出現了。

此時,戰場上猛然颳起了一陣旋風,居然把李景隆中軍的將旗給刮斷了!

軍中士兵看到,人心惶惶,皆無心繼續作戰。

李景隆

朱棣敏銳的捕捉到戰機,火速派精騎繞到李景隆軍後面乘風縱火,揮師猛攻,形勢瞬間逆轉。

瞿能父子被斬殺於陣中,俞通淵、滕聚、平安諸將被朱棣的兒子朱能率軍擊敗。

李景隆軍隊旋即潰散敗退,大軍死傷約10萬餘人。

朱棣揮師窮追不捨,至月樣橋,再次大敗李景隆,李景隆手下士兵自相踐踏,掉入河中溺死者數萬人。

李景隆捨棄了軍中全部輜重,部將投降十萬餘人。

明代士兵

五月初七,李景隆逃往濟南。初九,燕軍進入德州,獲得大量糧食儲備。

五月十五,燕軍攻濟南,六十萬大軍在李景隆的指揮下,僅殘存十餘萬兵,也毫無戰鬥力,紛紛敗退,李景隆再次倉惶逃走。

白溝河之戰是靖難之役中決定性的戰役。

僅此一役,建文帝心驚膽戰,此後再也未能組織起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朱棣由此轉守為攻,取得戰事上的主動權。

天靈碗

此戰結束後,由於打的實在是驚心動魄,雙方士兵均傷亡慘重,即使是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朱棣,也在心中深深的留下了陰影。

朱棣登基後,想起當年為自己靖難之役中賣命的軍士,為了安撫亡靈,聽從了法師的建議,特地下旨,命人在戰場開挖陣亡將士的頭骨,將其磨成念珠,賜給了宮中的宦官,用以誦經念佛,以超度亡靈輪迴。

有一部分又深又大的頭骨,則被製成「天靈碗」,在其中盛上清水以供佛。

人骨念珠、天靈碗

直到成化年間,兵部有個叫陸容的官員,奉命前往寧夏勞師,到庫中領取軍士的冬衣,還曾見到有負責管理庫房的太監手持一串頭骨念珠,經過長期的盤玩,這串頭骨珠的顏色要比象牙的盤出來念珠還要成色好。

明代陸容《菽園雜記》卷一:「太宗皇帝白溝河大戰,陣亡軍士積骸遍野。上念之,命收其頭骨,規成數珠,分賜內官念佛,冀其輪迴。

天靈碗

相關焦點

  • 佛教弟子為何要敲木魚、念珠?其意義非同凡響
    佛教弟子為何要敲木魚、念珠?其意義非同凡響在不少影視和小說當中,都會有佛教弟子敲木魚和念珠的情節,例如《西遊記》當中便多次出現過和尚敲木魚和念珠的情景,不過對於很多不信佛或對佛教了解不深的人來說,並不明白佛教弟子為何要敲木魚念珠,也不明白佛教的這種傳統來源為何,凡事必有因果,關於佛教木魚和念珠的由來是有故事的。
  • 仁慈博愛心懷正義的朱允炆為什麼鬥不過順昌逆亡心狠手黑的朱棣?
    總之,朱棣為造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正是因為朱棣長年累月的為燕地軍民做好事,所以他宣布造反時才會獲得屬地軍民的一致愛戴和鼎力支持;正是因為朱棣長期的不斷提高軍隊待遇、嚴格訓練軍隊、細心體恤將士,所以他宣布造反時才會獲得軍隊的強力聲援和拼死效命;正是因為朱棣不惜裝瘋賣傻也要爭取時間的大規模籌備軍需物資,所以他宣布造反後才會具備長期與建文帝角力的雄厚實力和充實資源儲備。
  •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老兵向陣亡將士敬獻花籃
    新華網廣州9月3日電 (記者張建華)3日上午,廣東省各界在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舉行隆重的敬獻花籃儀式,參加過十九路軍淞滬抗戰的老戰士曾暉等老同志和各界代表1000多人冒雨出席了紀念儀式,深切緬懷為抗日戰爭英勇獻身的先烈。受「獅子山」熱帶風暴的影響,廣州當天大雨不止。
  • 朱棣為何在國力並不強盛時敢於橫掃韃靼?一個細節說出成敗原因
    他還在奏疏中建議,在北邊關隘要「高其城垣,深其壕塹,屯田儲積,操兵養馬,以備不虞」。朱棣對顧誠如此成熟的戰略眼光深為讚許。鮮不殄滅蕩除有罪,掃清沙漠,撫綏顛連,疆場義安,人民無轉輸之苦,將士無戰鬥之虞,可以解甲而高矣!"
  • 朱棣把朱高熾立為太子,為何又急著立朱瞻基為皇太孫,用心良苦
    幼年聰穎,深得祖父明成祖朱棣喜愛。永樂九年(1411年),冊立皇太孫,多次跟隨朱棣徵討蒙古。在明代,朱瞻基是繼朱元璋和朱棣之後,鮮有有作為的皇帝,因為他為大明朝貢獻了一個「仁宣之治」。朱棣為何那麼喜愛朱瞻基呢?歷史資料記述,這是由於朱瞻基文武雙全,比只有文不會武的朱高熾,及其只有武不會文的朱高煦,更讓朱棣喜歡。除開這類後面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前面的原因。
  • 抗日戰爭這場長達3小時戰鬥,沒開一槍1500將士陣亡,日本人卻慫了
    今天的話題:抗日戰爭這場3小時戰鬥,沒開一槍1500將士陣亡,日本卻慫了 1943年,日本為迫使國民政府投降,集中10餘萬人西進,意圖攻陷重慶,5月,日軍攻陷宜昌,兵鋒直指石牌要塞,面對日本陸軍中野戰能力最強悍的11軍,中國軍隊主防石牌的正是日後成為五大王牌主力之一18軍下屬的11師。
  • 明軍向朱棣進攻,李景隆受到錯誤指示,朱棣逃離危險
    明軍準備向朱棣發動最後攻勢的時候,領隊的突然看見了李景隆中軍那裡的令旗,要求他們馬上撤退!這李景隆瘋了嗎?還是他真是朱棣在朝廷的臥底?都不是,是他看到了朱棣的舉動。朱棣騎了匹傷馬,渾身是血,站在河堤高處,形象十分突出,這時候誰要是帶了三眼火銃,可以一銃把他轟下馬去,可惜沒人敢這麼做。
  • 明成祖朱棣為何要活剮三千宮女?
    明成祖朱棣應該算是歷史上爭議比較大的皇帝了,一是創造了明初盛世;二是好大喜功,殺戮成性,所以這裡就不評價他了,省的被噴。這裡要談到的一件事就是朱棣為什麼要活剮三千宮女,這其中到底是有著什麼不可告人的原因?
  • 朱棣稱帝前,發生過哪些日怪事?
    監正匯報說:「 武英殿起火,皇城地基下沉,宮內的地勢前高后低,預示著皇上的接班人要發生變化。根據雨後的天象,煞星直指燕地! 」燕地就是北平一帶。燕王就是朱棣。欽天監監正作出「科學」論斷,朱元璋有些不信。奈何天象不吉,不得不防。於是,朱元璋就派出第17個兒子,帶領軍隊駐紮到北平以北的赤峰寧城,監視燕王朱棣。旁觀者清。
  • 朵顏三衛幫助朱棣奪取皇位,朱棣在北伐韃靼時,為何滅了朵顏三衛
    永樂大帝朱棣創業初期,他內心很著急。為啥?因為他身邊的那個兄弟寧王,是個實力強悍的傢伙。尤其是寧王朱權手裡的朵顏三衛,那更是戰鬥力兇猛的蒙古騎兵。因此朱棣很清楚,朱權倒向哪邊,哪邊勝算就更大。因此朱棣必須要爭取朱權的支持,至少要將朱權手裡的兵權給爭取過來。
  • 本來姓馬的鄭和,為何被朱棣賜姓鄭,鄭和父親墓志銘上說了什麼
    (朱棣劇照)因此,對鄭和的身世,我們依然是一團謎。除了以上兩個謎之外,就是鄭和被賜姓「鄭」的謎。其實《明史》上並沒有說它被賜姓一事。《明史》只是說:「初事燕王於藩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由於後來他在七次下西洋,立下大功後,並沒有被賜姓的事跡記載。因此,可以判斷,鄭和被賜姓,應該與他跟隨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功勞有關。但是究竟有什麼關係,卻又說不清。後世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鄭和在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鄭和在「鄭」這個地方出過計策,幫助朱棣的軍隊打敗朱允炆的軍隊。
  • 崑崙關陣亡將士安葬雞母嶺 賓陽村民:希望能紀他們立個碑!(附無人機視頻)
    附近設有建成貴隆高速賓陽服務區  在崑崙關戰役時間,有近百名官兵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在醫院,村民們便將犧牲抗日將士們的遺體抬到村後的一座名叫雞母嶺的山上集中掩埋。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
  • 朱厚熜為何要把朱棣的牌位扔出太廟?他太強勢,沒有人能駕馭得了
    按照禮儀來說他確實是要先承太子位,再行登基大禮。但是當時的朱厚熜在見到東華門的時候,拒不入宮。直言道:遺詔中說我是承嗣帝位,不是承嗣太子位!當時東華門前的場面十分尷尬,雙方互不妥協。最後還是皇太后令群臣勸進,朱厚熜才在受箋後以皇帝之禮由大明門進,於奉天殿繼位,正式登基稱帝。為何會這樣呢,實際上這是朱厚熜與首輔文臣集團的第一次交鋒。
  • 京雄謀定 白溝機遇 ——2020白溝產業新城高峰價值論壇即將盛啟
    雄安新區的未來,更多的是一個產業之都、矽谷之城,定位於高新高端技術產業的聚集之地。今年以來,雄安新區建設再迎新進展,將目光聚焦這片京南大地,一同見證新區蝶變的歷史時刻 。協同發展,交通先行。京雄城際鐵路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交通支撐,是京津冀城際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通車無疑是白溝坐享利好的一個生動縮影。白溝產業新城,作為環雄都市圈第一要塞,蘊藏著巨大機會,亦被賦予重要的戰略定位,尤其是白溝交通路網越發密集,未來這裡將成為城市發展新的經濟永動機,區域發展紅利不可限量。
  • 朱棣下令囚禁2歲皇子,57歲才被釋放,出來後六畜不分如同痴兒
    自己最喜愛的太子因病去世了,皇位暫時沒有設有繼承人,而其他兒子都在躍躍欲試,等待著在他面前顯露自己的才華,特別是朱棣。 這個做法讓他其他的兒子都非常不滿,特別是才華出眾的朱棣。 朱棣一直不滿這個決定,無奈朱元璋知道其他皇子虎視眈眈,所以對朱允炆進行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朱棣也無奈無從下手,直到朱元璋死後。公元1402年,朱棣早就想起兵造反了,他帶著自己早就訓練有素的士兵們,以一個莫須有的藉口就攻入京城,而自此,皇帝也失蹤了,不知是死是活。
  • 朱棣篡了朱允炆皇位,為何其他幾十個藩王不反對,對皇位沒興趣?
    但在建文帝削藩後,朱棣發起了靖難之役,以「清君側」名義當上皇帝,讓人奇怪的是,為何其他幾十個藩王不反對呢?  一、馬皇后生了幾個兒子,朱棣就是四子,而長子英年早逝,二子、三子因數次犯錯受到了責罰,且他們在靖難之役前就離世了。如此來看,朱棣是嫡系,還是眾多藩王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因此大家都擁護他。
  • 中國遠徵軍:途徑野人山,女兵被擄走幾十人,野人把頭蓋骨當水瓢
    總有人要代替百姓前去戰鬥,中國遠徵軍曾在外徵戰數年,足足前僕後繼的犧牲了6.7萬人。而最令他心痛、悲痛欲絕的,便是一塊頭蓋骨。段生馗說他當初探訪一個原始部落看到眾人都在用一個頭蓋骨喝水,不問不知道,一問才得知,這頭蓋骨竟是一名遠徵軍女兵的,這些愚笨的土著們,認為部落女人難產之時,用遠徵軍的頭蓋骨舀水喝能順利生產
  • 只狼散落念珠位置在哪
    只狼散落念珠位置在哪?只狼念珠散落在各個位置,玩家總共需要收集40個,那具體都在哪兒可以獲得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只狼散落念珠位置介紹,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