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歲的時候,爸媽離婚了,從此媽媽音信全無,把我和姐姐留給了爸爸。
長到很大的時候,我才知道大我2歲的姐姐並非我親生姐姐,而是生母大姐家的女兒,也就是我的表姐。
媽媽和爸爸結婚後好幾年沒有孩子,大姨已經有了個女兒,想生個兒子,偷著找人做B超看到是個女孩,就和生母商量,把未出世的姐姐送給爸爸媽媽養。
姨媽覺得這樣對自己的孩子好,可以保證不被虐待,還可以時時看到自己的孩子。而且我們那還有一種「帶子」的說法,不懷孕的夫婦收養別人的孩子,自己也會懷孕開懷。最終,爸爸媽媽同意了這一方案。
媽媽假裝懷孕數月,之前不對外說是因為胎像不穩,爸爸配合演戲,姐姐出生後直接來到了我們家。
在姐姐來到我們家後1年,媽媽就懷孕了,生下了我。按說一家四口生活應該其樂融融,但爸爸媽媽之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感情破裂,在我1歲的時候就離婚了,媽媽從此就和我們斷絕了聯繫。
爸爸一個男人帶著兩個小孩子很難生活,不說別的,當時農村孩子的衣服鞋子都靠母親手工做,爸爸就搞不來,雖然有奶奶幫襯,可是叔叔伯伯家都有孩子,奶奶也不可能把全部的時間精力花在我們姐妹倆身上,給兩個孩子再找一個媽成了剛需。
於是我後來的媽媽來到了我們家裡,也就是世俗意義上的後媽。
後媽來我家的時候,我太小一點印象也沒有,一直管她叫媽媽,等到我長到很大了才知道她不是我的親生媽媽。
媽媽來我家一年後生下了弟弟。姐姐、我、弟弟我們仨各差兩歲,一起長大,感情非常好。特殊父母特殊的人生經歷造就了我們仨的親生父母都不一致,但感覺比很多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還要好。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我和我姐屬於從小就沒有親媽照看落在後媽手裡的人,指不定有多麼悲慘,尤其是姐姐,她實際上和我爸爸及後來的媽媽都沒有血緣關係,爸媽有足夠的理由不管她,但是我爸媽沒有,對姐姐比我和弟弟還要好。
小時候家裡生活困難,爸爸為了養活這一大家子人,外出打工,做很辛苦的工作,捨不得花,都攢著寄回家。媽媽一個人照顧我們三個年齡相仿的小孩子,非常辛苦,還要下地幹活,為了增加收入,還開了一個很小的小賣部。
爸媽從來都沒有抱怨過生活艱難,盡最大的可能給我們提供好的生活條件,家裡雖然不富裕,但是總充滿歡聲笑語。
我小時候有一次被鄰居家一條惡狗咬到了腿,血往外淌,我媽當時就哭了,哭著抱著我去找醫生打針處理傷口。晚上我在家疼的哭,她拿起種地的鋤頭就去那家砸門拼命,這是我見過她最厲害的一次,就像剛生了小狗的母狗那樣性情大變護崽。
我們姐弟三人是我們村裡唯一一家三個孩子都讀大學的,一是負擔很重,二是很多人認為女孩子上學沒多大用,早晚要嫁人,說不定找工作留在很遠的地方,娘家得不到好處,還不如讓她打工攢錢給家裡。
我爸媽在這一點上態度堅決,他們說只要我們有能力上大學,砸鍋賣鐵也會把我們供下來。爸爸經常把他在外打工因為沒文化經常吃虧的事情講給我們聽,告訴我們,上學才有出路,上學不是為了給父母上,是為了我們自己。
山東的升學壓力很大,高考錄取率很低,有一段時間,姐姐產生厭學情緒,不想上學,爸爸沒說啥,他說正好家裡缺錢,我帶你去打工。
他帶姐姐去他打工的屠宰場讓姐姐跟著阿姨們學給鴨子拔毛,拔完一隻鴨子毛可以賺2毛四分,不能有一點破皮的地方,有一點破皮扣10塊,大半天白幹。
姐姐幹了不到一天就要求回家,乖乖上學,再也沒有要求過退學。
其實,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聽到了關於我和我姐身世的很多風言風語,有些事情你不想知道,也總有一些好事之人來挑撥。
不是沒有想法,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時候,我和我姐都曾經說過很難聽的話,傷過爸媽的心,往事不堪回首。
非常幸運感動的是,我們有天底下最好的父母,他們用無私的愛和寬廣的心胸來包容我們的少不更事,吞下了委屈,讓時間來讓我們長大成熟去慢慢明白他們的苦心。
等到後來我自己有了感情經歷之後,才明白爸爸媽媽有多麼不容易,對三個孩子尤其是姐姐和我有多麼愛護。
畢竟姐姐和他們毫無血緣關係,而我也非媽媽親生,這一定是很愛爸爸,心地十分寬厚善良,才會愛屋及烏,將我和姐姐視若己出,一如既往疼愛了30年,後媽難當,換做我自己,我自認為做不到這樣。
血緣很重要,但是付出和愛才更牢靠。
很多人問過我和生母還有聯繫沒有,我只能說,也許我和生母母女情緣淺,她從我一歲過後就沒在我的生命中出現過,姐姐也是,她的親生父母沒有來找過她。
爸爸媽媽曾經就這個問題和我們交流過,說我們都已經長大了,如果親生父母找來,他們支持我們相認。
我和姐姐都覺得,一切都隨緣吧,我們已經有了世上最疼愛我們的父母和家人,在親情上並不缺失,爸爸媽媽在,我們就永遠有家。
其實,我們家屬於典型的再婚組合家庭,甚至比一般的再婚組合家庭情況還要複雜些,但是這些年從未出現過很多新聞報導裡的再婚組合家庭糾紛矛盾,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爸爸媽媽都屬於非常寬厚善良的人。
爸爸和生母在分手的時候,選擇了獨自撫養我和姐姐,這需要巨大的責任感和勇氣,一個二十幾歲的男人帶著兩個小孩子,再婚是很難的,尤其是姐姐和他並無血緣關係,但爸爸早已把她當作親生女兒。
媽媽也是,很勇敢很善良,媽媽當時是大齡未婚,找爸爸其實挺虧的,負擔很重,但她看中了爸爸的這份善良擔當,就嫁了,爸爸賺到了。
第二,組合家庭經營不易,需要長久的付出和巨大的感情投入。
我們家能夠幾十年其樂融融親密無間,爸爸媽媽付出了太多太多,媽媽需要比親生母親付出的還要多,人心都是捂熱的。
媽媽這些年的付出,眾人都是看在眼裡的,我和我姐心裡從未把她當作「後媽」來看待,她就是我們的母親,唯一的母親。
第三,對待孩子一視同仁。
爸爸媽媽對我們仨一視同仁,所有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為我們自己好,姐姐因為讀的藝術類學校,是花錢最多的,但是爸爸媽媽從來沒有說過一個不字。
仨人誰犯了錯誤,該糾正就糾正該懲罰就懲罰,不好考慮太多。正因為爸爸媽媽的一視同仁,我們姐弟仨從來就沒覺得爸爸媽媽更偏心誰,也就減少了組合家庭的一些常見糾紛。
第四,給孩子空間,尊重人性。
爸爸媽媽從來沒有迴避過我和姐姐的身世問題,也不阻礙我們認親,我不知道他們心裡有沒有痛過,即便痛過,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尊重我們,尊重血緣天性,給我們空間,讓我們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
感謝爸爸媽媽,尤其是我的媽媽,正是他們無私的愛,讓我擁有了溫暖的家,而且對於感情、家庭都特別有安全感,陽光開朗,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