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4000隻!陝西就有2000隻!「吉祥鳥」安新家

2020-10-03 渭南網

和大熊貓一樣,

朱䴉是大家熟知的動物「國寶」,

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被譽為「東方寶石」。

隨著馴養籠的打開,

20隻朱䴉逐個飛向藍天……

9月26日,秦嶺國家植物園裡,20隻人工飼養的朱䴉被放飛大自然,這也是在秦嶺北麓的第四次集中放飛。

朱䴉是一個古老的物種,素有「東方寶石」「吉祥鳥」之稱。曾經的朱䴉種群也是極為繁盛,然而在進入20世紀之後,生存環境的改變,讓古老的朱䴉遭遇了空前的生存危機。1981年,全世界只有秦嶺深處的陝西洋縣棲息著7隻朱䴉,秦嶺成為了朱䴉的最後棲息地。

陝西省林業局副局長 昝林森:「從最開始的7隻,我們進行了保護性搶救,到現在陝西有2000隻,全世界有4000隻 , 從7隻到4000隻,這是我們在朱䴉保護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這次放飛的20隻朱䴉,屬於不同年齡段的朱䴉個體,都是人工飼養。 其中有5隻來自漢中朱䴉自然保護區,剩下的都來自陝西省林科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

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朱䴉管理部 張軍風:「我們這次選擇放飛的朱䴉都是體格健壯,而且經過了野化訓練的,秋季是朱䴉的集群期,在這個時期朱䴉在集群裡容易覓食和找到棲息地,根據野外朱䴉雄性多的狀態,我們這次放飛了11隻雌性,9隻雄性。

朱䴉的成功拯救,讓我們不僅看到了古老生命的頑強,也看到了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陝西省林業局副局長 昝林森:「這次放飛的朱䴉,其中5隻佩戴了衛星追蹤器 , 我們將根據監測數據,及時掌握放歸朱䴉的生存狀態,為將來大規模放飛奠定基礎,也為了讓更多的人能看到東方寶石、 吉祥之鳥。」

新聞來源:陝西二套融媒中心

相關焦點

  • 39年,從7隻到4000餘只,「吉祥鳥」朱䴉從秦嶺飛向世界
    已經成為全世界生態保護工作者最深沉的思考和最熱切的期待。早在1972年,日本政府就曾向中國政府提出過尋找野生朱䴉的請求。當時中國林業部、中科院給國務院答覆:1930年以前,中國14個省份普遍見到朱䴉;1950年前後,陝西、甘肅部分地方稻田、河壩可見朱䴉;1960年代,鳥類學家在秦嶺採集過標本;1970年代,已無朱䴉消息。
  • 朱䴉是如何從全球只剩7隻繁衍到如今的4000多隻的
    不過有一個物種其實比大熊貓更為稀少更為瀕危——這個物種就是朱䴉。早在距今6000多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朱䴉這個物種就已出現,這比我們人類的歷史要悠久得多。朱䴉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類,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吉祥的象徵。20世紀50年代之前朱䴉曾廣泛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更是將朱䴉奉為國鳥,事實上朱䴉的英文學名Nipponia nippon直譯過來就是「象徵日本的鳥」。
  • 這隻「吉祥鳥」,從秦嶺飛向世界
    陝西寧陝寨溝兩隻新繁殖的朱䴉雛鳥在巢裡等待被餵食(2012年5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栖綠樹。樹下,是村民吉成軒家的兩層小樓。在洋縣,這樣的大樹可不止一棵。溢水鎮劉莊村老漢任萬枝家門口有一棵松樹,樹上繁殖成活的朱䴉有40多隻。任萬枝和他的父親、兒子,20多年來一直守護著家門口的朱䴉。每到朱䴉繁育的季節,鄰居總能看到任家老少在傍晚搬來床,睡在朱䴉棲息的大樹下看護。「我爸怕朱䴉幼鳥從樹上掉下來,還在周邊拉起了『安全網』。」
  • 野生動植物保護|陝西:20隻朱䴉在秦嶺北麓秦嶺國家植物園放飛
    本號訊(9月28日)為繼續擴大陝西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實現種群持續健康發展。陝西秦嶺北麓朱䴉放飛活動近日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舉行。朱䴉是一個古老的物種,素有「東方寶石」「吉祥鳥」之稱。1981年,全世界只有秦嶺深處的陝西洋縣棲息著七隻朱䴉,秦嶺成為朱䴉的「諾亞方舟」。
  • 全球朱䴉種群數量超4000隻
    新華社西安4月12日電(記者劉彤)在12日舉行的陝西省第39屆「愛鳥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陝西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表示,經過多年持續保護,目前全球朱䴉種群數量超過4000隻。曾經瀕臨滅絕的「東方寶石」朱䴉,從秦嶺腹心飛向了黃土高原,從陝西洋縣飛向了世界各地,成為全球鳥類保護的成功典範。
  • 陝西朱䴉保護區今年累計救助朱䴉158隻
    新華社西安7月28日電(記者劉彤)隨著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日前放歸17隻人工救助康復的朱䴉幼鳥,今年以來,這個保護區共組織了11次救助放歸活動,共放歸救助朱䴉51隻。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張躍明說,截至目前,保護區今年累計救助朱䴉158隻,與往年相比,今年救助任務明顯增加,救助範圍涉及漢中、安康兩市。
  • 全世界只有50隻的中華鳳頭燕鷗 浙江一下子多了13隻
    一群來自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和國際鳥盟的科學家,與4000多隻大鳳頭燕鷗,包括43隻世界瀕危品種中華鳳頭燕鷗待在一起,見證了被稱為「神話之鳥」的鳳頭燕鷗們在這裡繁殖、孵化、養育雛鳥。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鳥類學博士陳水華剛剛完成今年中國鳳頭燕鷗的招引工作,回到杭州後,他馬上向錢江晚報記者報告了一個好消息:這次在韭山列島上,一共成功孵化出了1000多隻大鳳頭燕鷗,其中有13隻中華鳳頭燕鷗雛鳥。全世界只有不到50隻 中華鳳頭燕鷗比大熊貓還珍貴「一下子孵化出了13隻中華鳳頭燕鷗雛鳥,非常令人興奮啊!」
  • 全世界僅剩五隻的北方白犀牛
    北方白犀牛1960年尚有2360隻左右,但2003年4月調查發現僅存30隻。到了今天,全世界僅剩5隻北方白犀牛:聖地牙哥動物園有一隻雌性北方白犀牛,肯亞的動物保護區有3隻,另外一隻則在捷克的動物園裡。而這幾頭白犀牛也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繁育了。
  • 時隔11年再現朱䴉「大使」 中國吉祥鳥跨洋棲息日本山林
    去年8月到9月,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上海歌舞團原創舞劇《朱䴉》赴日本巡演19場,中日政治、經濟、文化界人士近2000人觀看了8月29日的東京首演,安倍晉三也發來賀辭。該劇曾於2014年和2015年赴日本演出61場,反響熱烈。舞臺劇《朱䴉》朱䴉是與傳說中的仙鶴最相像的鳥,在中國有「吉祥之鳥」的稱號。
  • 魯山首次迎來「鳥中熊貓」黑鸛棲息越冬 全世界僅存兩千多隻
    仔細一打量,某某忽然想到了這些外來者的身份——鳥中皇后、鳥中熊貓黑鸛。「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與大熊貓、東北虎同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中國約有1000隻,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
  • 寧陝「吉祥鳥」
    寧陝「吉祥鳥」朱䴉俗稱吉祥鳥、美人鳥,被譽為「東方寶石」,它棲息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溼地、沼澤和水田。朱䴉的棲息地不是很多,洋縣是一個,更靠近西安的寧陝寨溝,也算是朱䴉的一個棲息地,準確地說,它是朱䴉的一個野化放飛基地。周末的一天,我們跟隨雪豹戶外,踏上了前往寧陝的路程,去尋找心目中的「吉祥鳥」,欣賞朱䴉修長纖瘦的優美體態,飄飄如仙的驚豔飛姿。
  • 寧陝吉祥鳥
    寧陝「吉祥鳥」朱䴉俗稱吉祥鳥、美人鳥,被譽為「東方寶石」,它棲息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溼地、沼澤和水田。朱䴉的棲息地不是很多,洋縣是一個,更靠近西安的寧陝寨溝,也算是朱䴉的一個棲息地,準確地說,它是朱䴉的一個野化放飛基地。周末的一天,我們跟隨雪豹戶外,踏上了前往寧陝的路程,去尋找心目中的「吉祥鳥」,欣賞朱䴉修長纖瘦的優美體態,飄飄如仙的驚豔飛姿。
  • 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馬祖現蹤 全世界不到50隻
    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馬祖現蹤 全世界不到50隻 2008年06月06日 14: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6月6日電 被稱為「神話之鳥」的瀕危黑嘴端鳳頭燕鷗
  • 罕見白腹軍艦鳥現身三門峽 全世界僅1600對
    它從海邊來,可離巢飛行數千公裡,全世界僅1600對  □記者 房琳 通訊員 張明雲 文圖  本報三門峽訊 8月22日,三門峽市民張先生在三門峽溼地公園拍攝鳥類時,發現一隻罕見的大型熱帶海鳥:白腹軍艦鳥。
  • 「國鳥」評選 朱䴉不敵丹頂鶴(組圖)
    最新進展  丹頂鶴成為準「國鳥」  1960年第12屆國際鳥類保護會議上,與會代表曾建議世界各國都選出本國的「國鳥」,以此作為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目前全世界已有40多個國家確定了「國鳥」。  為此,國家林業局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2003年啟動了「國鳥」評選活動,並於2004年聯合全國20多家新聞網站舉辦了網上推選「國鳥」活動。首次發現於我省洋縣的稀世珍禽———朱䴉,也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提供的10個候選鳥類的名單之列。  網上「國鳥」推選活動共收到包括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東南亞華僑、華人在內的300萬網民投票510多萬張。
  • 陝西漢中現大群「紅鶴」,十分珍稀堪比熊貓,還是一種「愛情鳥」
    國人對朱䴉這種鳥都比較熟悉,它一度被認為比大熊貓還要珍貴和稀有,最少的時候全世界僅有7多隻,幾乎被認為註定要滅絕,不過在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單位的努力下,這個鳥類種群竟然起死回生,如今已經多達數千隻。近日人們發現陝西漢中市一處溼地公園來了數百隻野生朱䴉(別稱紅鶴),如此龐大的朱䴉鳥群十分少見,這些鳥類時而在湖面上翱翔,時而降落到樹木枝頭,經常是一大群飛在一起,場面相當壯觀。
  • 陝西藍田縣臧曉博:愛鳥護鳥更懂鳥
    順著他指的方向,記者果然發現一隻鳥。「那隻灰色的就是夜鷺,一般在晚上活動,屬於留鳥。你看,河道上飛的是家燕,屬於候鳥,是最近飛來的。」臧曉博說。不一會兒,車外蘆葦叢中傳來「吱-吱-吱」清脆的鳥叫聲。臧曉博忙踩剎車,拿出相機拍照,憑聲音,判斷這是棕頭鴉雀。「我觀察野鳥已經10年了,一開始憑眼力找鳥,後來發現那些藏在樹林裡的就難看到。
  • 20隻「東方寶石」放飛秦嶺北麓
    為繼續擴大陝西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實現種群持續健康發展,9月26日,陝西秦嶺北麓朱䴉放飛活動在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王健 攝記者在秦嶺國家植物園楓葉湖畔看到,20隻朱䴉被陸續放飛,透亮紅的臉頰、潔白如雪的羽毛、朱紅色的尾羽,或展翅高飛或停落棲息或水畔嬉戲,姿態優雅美麗。此次放飛的20隻朱䴉,屬於不同年齡段的朱䴉個體。
  • 德國國鳥白鸛,為何被稱為「吉祥鳥」?
    其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成鳥具細長的紅腿和細長的紅喙。嘴長而粗壯,在高樹或巖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頭頸伸直。壽命26年左右。白鸛為食肉動物,食性廣,包括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小型哺乳動物和小鳥。覓食地大部分為具低矮植被的淺水區。一夫一妻制,但非終生。分布於歐洲,非洲西北部,亞洲西南部和非洲南部。
  • 這種鳥來浙江過冬了 全球數量不到4000隻
    此次發現的琵鷺共有15隻,其中4隻為黑臉琵鷺,其餘為白琵鷺。相較2016年,今年它們的越冬時間提早了近半個月。據了解,黑臉琵鷺作為珍稀程度僅次於朱䴉的瀕危水禽,2016年全球數量不到4000隻,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均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