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在《詩經》中的鳥兒有哪些?

2021-01-08 趣味動物集

近些年,觀鳥活動風靡全球。2000年以後,在中國,觀鳥愛好者群體也開始迅速壯大。凡是觀鳥愛好者,都喜歡給自己見過的鳥類列一個清單,每增加一個新的目擊記錄,則欣欣然頗為自得。古達如何觀鳥呢?仔細查看《詩經》中提到的鳥類,結果發現,這個清單所顯示的成績是頗為驕人的。要知道,那是古人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看到的鳥兒。

《詩經》305篇,明確提到鳥兒的地方累計多達76處。合併重複的鳥類,整部《詩經》中實際提到的鳥兒至少有33種(類)。當然,以上統計很難嚴格依照現代鳥類分類學來進行,也只是一個大致情況。今天我們來看看《詩經》中的鳥兒。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燕燕於飛」、「鶉之奔奔」、「雄雉於飛」、「七月鳴鵙」、「瞻烏爰止,於誰之屋」、「脊令在原」等詩句中提到的鳥包括喜鵲、斑鳩、白鶺鴒等鳥兒。其中白鶺鴒是城市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小鳥。這種鳥喜歡在淺水邊活動,在離水源較近的草坪上也比較容易看到。

白鶺鴒長約16-20釐米,通體黑白灰相間,身體纖小輕盈,線條簡潔明快,易於識別。不過,白鶺鴒在我國一共有4個亞種,想把它們一一區分開來可沒那麼容易。白鶺鴒的動作行為很有特點。詩經朱公遷疏義云:「鶺鴒,飛則鳴,行則搖」,準確而又簡潔地描繪出白鶺鴒的行動特徵。

白鶺鴒飛行速度很快,成波浪式向上飛的時候,常常連聲鳴叫,鳴聲尖銳清脆,聲音好像「鶺鴒、鶺鴒」,「鶺鴒」這兩個字就是對它們鳴叫聲音的描述。在地上的時候,白鶺鴒幾乎是在不停地走動,走路時尾部經常上下左右做有規律的擺動。

這種飛鳴行搖,互相聯繫的特性,常被古代人視為兄弟友悌的象徵。《詩經》中既有「鶺鴒在原,兄弟急難」一語,後又以「鶺鴒在原」比喻兄弟友愛之情。據稱唐詩中有30多首詩提到了鶺鴒,多與兄弟之情相關。

「短耳鴞是什麼?」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但對「貓頭鷹」「夜貓子」沒幾個人感到陌生。俗語「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說的是人們認為夜貓子進宅,家裡就會發生不幸的事。而在日本,一些鴞類(主要是沒有耳羽簇的種類)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其實這完全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人的好運或者厄運不會由一隻鳥來決定。

「夜貓子」「貓頭鷹」是鴞形目鳥的俗稱。鴞形目鳥多數具有一個比較大的面盤,兩隻眼睛向前看,很多種類還具有耳羽簇,又因為它們的臉很像貓的臉,所以人們就把鴞類叫貓頭鷹。同時,大部分鴞類為夜行性,因此又被稱為「夜貓子」。《詩經》中,「墓門有梅,有鴞萃止。」(《陳風·墓門》)提到的鴞,其實就是俗稱的貓頭鷹。

其中,短耳鴞是分布最廣的鴞類之一,屬鴟鴞科。體長38~40釐米,黃褐色。它的頭頂兩側染有黑褐色,兩簇耳羽簇短小、不甚顯露,腹部羽毛具有縱紋。嘴和爪均為黑色。短耳鴞與一般的鴞類不同,喜有草的開闊地,不喜歡上樹,主要棲息在山林的灌木叢和草叢中,愛結成小群集居。它們常貼近地面滑翔,悄然無聲。

它是控制鼠害的能手,主要以鼠類為食,也吃小鳥、蜥蜴、昆蟲等,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有人曾對40隻短耳鴞及其幼鳥的食量進行了研究,發現它們在100多天中,共吃掉了44000多隻鼠類。為此,必須大力開展宣傳鴞類的益處,切實做好保護工作。

「鳧鷖在涇,公屍來燕來寧。」(《大雅·鳧鷖》)這句詩大意是說,野鴨、鷗鳥棲息在流淌的水中,(受祭的)神主前來赴宴,多麼安詳平和。目前已知有好多鷗類在秋冬時節會進行遷徙,主要飛向南方沿海地區,如銀鷗、黑尾鷗、紅嘴鷗等。

其中,銀鷗作為冬候鳥,常常千裡迢迢在每年10月從遙遠的北方飛來南方,度過寒冬,來年開春了再飛回北方,一年又一年。長江口灘涂溼地或大型水庫都是它們的越冬地之一。它們又名黑背鷗、魚鷹子和叼魚狼等,全長約60釐米。銀鷗體型厚重,頭部平坦,數量較普遍,主要消滅有害嚙齒類的益鳥。銀鷗一般會在陸地上或懸崖上生蛋,通常為三隻。

銀鷗一般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水面上,或者翱翔在天空。銀鷗的飛行輕快敏捷,極為優雅,一般輕輕煽動翅膀利用氣流滑翔在海面的上空。銀鷗善於遊泳,發現獵物,可俯衝而下,一頭扎入水中捕獵,飛翔時腳向後伸直或懸垂於下。

銀鷗亦善遊泳,在地上行走亦很好,休息時多棲於懸巖或地上。由於銀鷗主要以魚、蝦和腐食為主食,因此被稱為「大自然的清道夫」。銀鷗的叫聲響亮,不同於紅嘴鷗的「啾、啾」聲,而是發出像家鵝或大天鵝般的「嘎嘎」聲,響亮而悠長!

相關焦點

  • 《詩經·國風·邶風》中兩種鳥兒的狀態
    描寫其飛翔姿態時用「洩洩其羽」,不同於《燕燕》中「差池其羽」。同時,上下二字本身就是鳥兒的運動狀態特點,所以,看到這四個字,僅僅就是這四個字,眼前仿佛真有鳥,或是一隻雉,或是幾隻燕子,在那上上下下的飛舞著,唱著歡快的歌,歌聲時遠時近,聽歌的人的心也跟著飛向深空。
  • 盤點《詩經》中的那些鳥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分別是《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和《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
  • 《詩經》裡的飛鳥今天還能看到嗎?
    相信很多人在吟誦《詩經》名句時,心中不免提問。自然攝影師張海華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但他坦言自己在求學期間,並未讀過多少《詩經》裡的篇什。直到2016年,多年沉迷自然攝影和寫作的他,忽然冒出個點子,想寫一篇關於「古詩中的鳥兒」的文章。計劃中,文章不要太長,剛好可以在報紙副刊上發一個整版。在構思過程中,他繼而發現,光《詩經》就提到了那麼多鳥!
  • 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分別代表著什麼寓意?小編帶您一同探尋
    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分別代表著什麼寓意?很多詩句中 都不乏它們的身影 「兩個黃鸝鳴翠柳」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黃鸝又名黃鶯、倉庚 羽色鮮黃可愛 鳴聲清亮婉轉 常常出現在歌詠春天的詩裡
  • 詩經楚辭起名:詩經中靈動的女孩名字,楚辭裡有典故的男孩名字!
    《詩經》的美,不落俗套,至今在流行玄幻劇和仙俠劇,譬如《花千骨》裡面的主人公的名字既古典又新潮,最有名的莫過於「花千骨」、「殺阡陌」這些名字,因為電視劇的影響力,傳播效果也非常好,其實在《詩經》裡也有此類的名字。那麼有哪些呢?江南易林分享的名字除了看起來美外,還會結合寓意,字形,字音,避免名人的名字等因素。再分享給大家。
  • 《詩經》裡「飛」著30多種鳥 它們在浙江幾乎都有
    》中提到的鳥類進行了梳理,結果發現了一個相當有趣的事情:原來,在如此高大上,甚至可謂「冷豔」的《詩經》裡,竟「飛翔」著那麼多的鳥兒,而且在咱浙江,這些鳥兒幾乎都有分布!我把《詩經》中有關鳥類的詩都摘抄出來,然後根據各家注釋及自己十年的野外觀鳥經驗,試著儘可能準確地推斷出具體鳥種,最後也像觀鳥愛好者一樣列出清單。結果發現,這個清單所顯示的成績是頗為驕人的,要知道,那是古人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看到的鳥兒呀!《詩經》305篇,明確提到鳥兒的地方累計多達76處。合併重複的鳥類,整部《詩經》中實際提到的鳥兒至少有33種(類)。
  • 寧波野外,藏著《詩經》裡的大多數鳥!你見過哪些?
    《詩經》中有62首詩明確提到了鳥兒,所涉及的鳥類名字有42個。有趣的是,這些鳥中的大多數,在寧波都可以見到。一起來認識一下!溼地中的野鴨群水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關雎》)雎鳩,傳統認為是魚鷹,但在現代看來,最可能是白胸苦惡鳥(或東方大尾鶯之類)。
  • 《詩經》裡的伯勞鳥
    螢火蟲開始出現了,《詩經》裡的小鳥——伯勞也開始鳴啾起來。勞燕分飛的勞字,指的便是它。伯勞在古籍中有多個名字。《易緯.通卦驗》解釋伯勞,夏至感應陰氣而開始鳴叫,冬至而止。伯勞也叫鵙(jú音 橘)。《禮記.月令》上說:仲夏之月,鵙始鳴。《詩.豳風.七月》有歌曰:「七月鳴鵙」。說的是:伯勞在七月仍在鳴叫。
  • 喜報丨寧波出版社《詩經飛鳥》入圍百本好書!
    喜報丨寧波出版社《詩經飛鳥》入圍百本好書!》是一部以博物學視野觀照《詩經》「鳥類」的專著。作者全面搜羅了《詩經》中涉及「鳥」的詩句文本,參照歷代注釋、解讀《詩經》的研究論著,對《詩經》中出現的鳥以及與鳥相關的字詞章句進行了細緻考證和辨析,力圖為《詩經》中的「鳥」找到現代科學分類體系中的坐標,揭示這些鳥類名稱的演變過程、歷史文化背景,甚至文學視野中相關詩歌的創作指歸,展現鳥類物種本身的興衰發展及人類與鳥類關係的變化過程。
  • 《詩經》《楚辭》中的「美人」是什麼?
    歷代以來,均有文人學者對先秦文學中呈現出的女性形象、女性文化等以女性視角進行著或深或淺、多角度的研究,甚至上升到女性思想、女性主義分析等;但有系統的關於《詩經》、《楚辭》中女性形象比較、總結的專著較少,具體到有關"美人"意象的研究更為罕見。本文將針對《詩經》與《楚辭》中"美人"意象的異同展開討論研究。
  • 9月,哪些鳥兒開始南遷了?
    當然,它長相最「酷」的地方,在於常年蒙著一副濃黑的眼罩,很有蒙面大俠之風,因此有「佐羅鳥」的美稱。棕背伯勞而有一種會遷徙的伯勞,與常見的棕背伯勞長得有點像,特別是在遠看的時候—那就是紅尾伯勞。每年9月,南遷的紅尾伯勞會大量經過華東,在海邊開闊草地或小樹叢中最容易見到它們,在城市公園中也不難見到。
  • 燕子、黃鸝、杜鵑: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麼寓意?
    不同的鳥兒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 有的鳥兒代表喜悅,有的鳥兒透著悲傷。 今天,說一說詩詞裡的那些鳥兒, 它們有什麼寓意,寄託了什麼情感呢?
  • 鴻雁、杜鵑、黃鸝: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麼寓意?
    經常能讀到與鳥兒有關的詩句然而,不同的鳥兒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有的鳥兒代表喜悅,有的鳥兒透著悲傷。今天,隱娘要來說一說詩詞裡的那些鳥兒,它們有什麼寓意,寄託了什麼情感呢?,唐代以後,方有烏鴉主兇兆的學說出現。
  • 詩經中的南山,大多與愛情有關
    詩經女孩非常喜歡民謠歌手馬頔的歌,「南山南,北秋悲, 南山有谷堆。」他在《南山南》這首歌中唱出了一種詩歌的滄桑感懷的意境,而且在這首歌的MV中也演繹出了青梅竹馬卻又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說起南山,我們總覺得和愛情有關。這是為什麼呢?追本溯源,詩經女孩帶你來看看《詩經》中的南山,你就會知道了。
  • 你嚮往鳥兒般自由自在的飛翔嗎?你知曉哪些類型的鳥兒呢?
    一有空閒,那真是一刻都閒不住呢,現在想想小孩兒的精力真是旺盛耶。常常呼朋引伴的向鄉下的樹林子奔去。如果說和現在的生活相比,那童年在姥姥家度過的時光,可以說如鳥兒般自由自在、快樂無比,現在時常回想那一段時光,不禁羨慕鳥兒般的自由自在飛翔,更是嚮往鳥兒般的自由自在飛翔。
  • 人文課堂|《詩經》民俗故事(一):《詩經》中的魚文化
    在《詩經》時代,也就是西周、春秋時期,我國已進入農耕社會,農業生產有了相當大的發展,魚類在人們的菜餚中已成為常見而重要的美食。同時,捕魚、養魚的方法也都有了長足的改進。《大雅·靈臺》中有這樣的詩句:王在靈沼,於牣魚躍。靈沼,是周文王的養魚池。這句詩的意思是,周文王到靈沼養魚池去遊玩,滿池的魚兒歡遊又跳躍。
  • 鳥作為原始先民的圖騰,在《詩經》中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詩經》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詩經》中提到的鳥的種類非常多,每種鳥都寄予了不同的感情與寓意。從中我們可以窺視出原始先民的愛恨,生活狀態等有意義的事情。(一)與婚戀嫁娶相關的鳥意象《詩經》之始《關雎》,這是一個採荇菜的女子端莊溫柔,深深打動了一個男子的心。開篇即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起興。
  • 詩經中的婚戀詩
    詩經中的婚戀詩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內容十分豐富,考點也十分多。這些婚戀詩主要集中在《國風》,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徵人思婦詩 《詩經》還有12首徵夫思婦詩,從側面反映出國家的動蕩不安。其中包括《國風》中的《周南·卷耳》《周南·汝墳》《召南·草蟲》《召南·殷其雷》《邶風·雄雉》《衛風·伯兮》《衛風·有狐》《王風·君子於役》《秦風·小戎》《秦風·晨風》和《小雅》中的《杕杜》《採綠》。
  • 有一隻鳥兒,它在天空中飛翔
    有一隻鳥兒,它在天空中飛翔這是一隻嬌憨可愛的小鳥長著一雙美麗修長的翅膀白色的羽翼像純潔的希望黑色雙眸閃著熠熠的星光它的雙腿矯健而有力量它的頭顱一直望向遠方有一隻鳥兒,它在天空中翱翔它的飛翔,像個長長的驚嘆號划過高高的天幕帶著無盡孤獨藍色的長空更像一大段的虛無
  • 《詩經》中最美的句子,都跟它們有關
    孔夫子曾告誡弟子,人不可不讀《詩》,《詩》也就是《詩經》。讀《詩經》有三個好處,一可以從中學習寫作方法,因為《詩經》中有很多比興的手法,非常生動精彩;二可以學到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治理國家的道理;第三,《詩經》中有很多動植物名稱,讀了可以長見識,增長知識。這本我國古代的經典流傳到日本之後,也聚集了一大批的擁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