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能否解決「孤兒作品」版權難題

2021-01-09 人民論壇網

【摘要】在新興的網絡、數據、人工智慧相關的法律前沿問題背後,蘊含著技術與法律關係的基本理論問題,技術與法律之間並非單一的挑戰關係,而可以成為互動關係。以當代版權制度的困境——「孤兒作品」的利用難題為例,在其困境的形成上存在技術與法律的互動,信息網絡和數位化技術的發達使得這一難題暴露無遺。解決方案可遵循技術與法律的互動之道,求得最優解,區塊鏈技術的引入將有望破解「孤兒作品」的利用難題,這本質上是一種技術驅動型的解決方案。以此表明技術可以作為法律方案的輔助和補充,與法律方案形成良性互動。

【關鍵詞】技術 法律 版權制度 孤兒作品 區塊鏈

【中圖分類號】 TP311.13/D92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5.009

 

引 言

當今,技術尤其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達引發了一系列法律問題。在技術與法律交叉的各種具體前沿問題背後,都隱藏著技術與法律之關係這一基本理論問題。技術與法律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新技術發展將對法律構成挑戰?甚至破壞現有法律?如果有挑戰甚至破壞,法律該如何回應?兩者是否產生一種矛盾關係?擬或可以形成互動關係?本文試以區塊鏈在解決當代版權制度的一大困境和難題——「孤兒作品」問題中的應用為例,闡明和分析技術與法律之間不是簡單的破壞或挑戰關係,而是存在互動。「孤兒作品」版權利用困境的形成不僅具有法律制度上的深層次原因,還被技術因素影響。在困境的產生上,存在著法律和技術的互相作用。循著法律和技術的互動之道,區塊鏈技術將有望破解「孤兒作品」的版權利用難題。一般意義上,新技術發展會引發或者加劇法律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但其解決又可以得到新技術發展的支撐或輔助。技術與法律的互動將構成科技法學中的一個基本原理。

當代版權制度的困境:「孤兒作品」難題

版權制度由客體制度、主體制度、權利內容制度、取得和期限制度、權利限制制度、利用制度和法律保護制度等各部分組成。縱觀各個制度的主要內容,數百年來,具有繼承性和延續性,唯獨版權的取得制度在百餘年前發生重大變革,這也導致了當代版權制度的內在困境,即「孤兒作品」難題。

「孤兒作品」問題源於當代版權法中奉行的權利自動產生原則。20世紀見證了版權取得的強制登記制度的消亡,從而,以自動產生原則為核心的版權取得制度成為當代版權制度的特徵。這一變化也完整地體現在國際條約之中。《伯爾尼公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著作權公約,最初也曾規定版權取得的形式或程序要求,但是自1908年修訂之後,改採自動產生原則。[1]美國是版權取得的形式主義之最有力堅守者,長期以來施加版權獲取的形式和程序要求,施行強制性的登記制度,直到1976年才開始動搖。由於《伯爾尼公約》主要體現了大陸法系的著作權法特色,美國並不是《伯爾尼公約》的最初成員。1976年,美國修訂版權法,逐步向《伯爾尼公約》靠攏。1988年,美國正式加入《伯爾尼公約》,採用公約規定的自動產生原則。[2]《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制定於改革開放後,當然也是體現了當代著作權法的特色,採用自動產生原則,完全沒有強制性的登記制度。從全球層面而言,在時間節點上,可以將二十世紀初的《伯爾尼公約》修訂作為當代著作權法的分界點。

版權自動產生原則和強制登記制度的缺失可謂當代版權制度的特徵。這一特徵不僅與版權法的歷史相對,也可從與其他智慧財產權類型的比較中得出。專利權和商標權的取得都依賴於申請或登記程序,其原理在於通過登記確定無形財產的界限,並公之於眾,使專利權和商標權具有公眾可感知的確定邊界,促使社會公眾尊重這種得到國家公權力認可和保障的私有財產權。換言之,就公眾角度而言,在無形財產上設置權利實際上是將本屬於公共領域的共有財產進行分割和私有化,這需要滿足實體和程序上的公平正義,同時又不至於過分侵蝕公共領域和他人行為自由。專利的申請審查制度和商標的註冊制度都旨在促進這些價值和目標的實現。

版權自動產生原則和強制登記制度的缺失雖然不利於財產權邊界的確立和公示,卻擁有理論支撐。理論上的正當性依據主要在於自然權利理論,依此,作品作為人的智力勞動成果,一旦完成,就應自動產生權利。實踐上的理由主要在於,隨著時代變遷,創作不再成為文學藝人的專享活動,而成為大眾化的社會現象,作品的數量急劇增加,確權登記制度對申請人和行政機關而言都是很大的負擔,造就較大的社會成本。[3]因此,當代著作權法放棄了強制登記制度,改採權利自動產生原則,看似方便,卻潛伏著危機,引發了當代版權制度的困境。

登記制度的缺失,不僅危及無形財產權的公示公信,還造成權利人信息的缺失、權利人難以查找或不易聯繫等問題,進而影響作品的傳播和利用,造就了所謂「孤兒作品」難題。

「孤兒作品」是一個形象的術語,譯自英文「Orphan Works」,特指尚處於版權保護期內,但其權利人難以確定或處於失聯狀態的作品。「孤兒作品」並非無主財產,其主人是存在的,只不過無法確定或無法取得聯繫。「孤兒作品」的真正問題不在於權利人的失聯,如果權利人一直失聯,不再復出,這一作品就屬於真正的「孤兒作品」,他人對之的傳播和利用在事實上並不存在問題,法律上也可掃清「孤兒作品」利用的障礙。真正存在問題的是處於灰色地帶的「孤兒作品」。作品上不存在權利人信息,或者權利人信息不真實,或者權利人不易查找,但權利人隨時可能復出,主張權利,甚至進行要挾,這從一開始就對作品的利用和傳播產生威懾和阻礙作用。

在排他性的財產權之中,無論是物權,還是專利權或商標權,都很難出現類似於「孤兒作品」的問題。物權擁有可靠的權利外觀,他人可藉由登記、佔有等外觀確定權利人。專利權和商標權也都可藉由登記的權利外觀確定權利人。並且,專利權和商標權的官方資料庫通常明確包含著正確的權利人信息,不易發生難以確定和查找權利人的情形。

「孤兒作品」問題挑戰著著作權制度。著作權是一種排他權,屬於民事權利體系中的絕對權。權利人就複製、傳播等特定行為上的利益享有專有權,他人不得侵害。基於絕對權理念,他人若要複製、傳播作品,需要事先取得權利人許可,但問題在於,權利人難以查找或者不易確定,這就導致兩種結果:他人要麼冒險侵權,未經許可使用;要麼受法律之約束,放棄使用。前者將導致大規模侵權,後者將阻礙作品的傳播和利用,這兩種結果都非著作財產權制度架構的初衷。正如國外學者所言,「『孤兒作品』也對整個版權體系的合法性構成挑戰,其原因在於,任何無法找到大部分權利人的財產體系幾乎肯定會破裂」。[4]「孤兒作品」問題是當代版權法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5]被認為是「版權制度需要調整解決的最為顯著的失敗」。[6]

相關焦點

  • 百度搜索用上了區塊鏈技術,圖片版權的問題會得到有效解決麼?
    原標題:百度搜索用上了區塊鏈技術,圖片版權的問題會得到有效解決麼? 「區塊鏈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應用非常廣泛的技術,在溯源、防偽、商業、零售等行業裡,可能會看到更多更有價值的案例。」 人們多多少少都聽到過這樣的觀點,但並不了解區塊鏈技術在實地落地後的應用,尤其是在大公司的體系裡。
  • 區塊鏈技術在出版業的三種應用
    原標題:區塊鏈技術在出版業的三種應用 區塊鏈技術是近期持續的熱門話題。好像自從網際網路出現以來,還沒有哪個技術術語像區塊鏈這樣能夠吸引人們如此多的討論和想像。當然,出版業也不例外,隨著越來越多初創公司和投資者都在談論區塊鏈技術為出版業帶來的好處,開始有人懷疑,區塊鏈是否真的具備傳說中的那些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與金融、音樂等產業不同,區塊鏈技術在出版業的應用還處在起步階段。為此,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的資料庫形式,是不屬於任何單個實體的交易分帳。每個區塊鏈的參與方都有該區塊鏈的副本。
  • 萬字解讀|「區塊鏈+文娛」:雲養明星、網紅直播、鏈上遊戲、版權交易
    【星鏈未來】基於區塊鏈的內容IP孵化投資平臺,提供全面的區塊鏈技術支持,讓用戶參與IP製造產業鏈,音樂人、電影製作人等可以通過區塊鏈,將自己的「粉絲」聚集在一起,也可籌集資金進行內容製作,星鏈未來將發布基於音樂、電影IP、文學、名人的側鏈,創作人可以直接通過作品播放次數收取報酬。
  • 騰訊蔡弋戈:區塊鏈自帶解決信用技術,在金融科技富含潛力
    當供應鏈金融遇到區塊鏈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區塊鏈技術被業內認為是破解供應鏈金融當前困境的解決方案,「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實際業務中。  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騰訊金融科技、深圳前海聯易融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組織編寫的《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白皮書》也指出,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能確保數據可信、互認流轉、隱私保護,解決供應鏈上存在的信息孤島難題,釋放核心企業信用到整個供應鏈條的多級供應商,提升全鏈條的融資效率,降低業務成本,豐富金融機構的業務場景,從而提高整個供應鏈上資金運轉效率。
  • 區塊鏈技術發展任重道遠
    在一片混沌中,潛心研究區塊鏈技術的鏈圈披風踏浪漸呈向榮之態,從政策支持到應用場景的開發,區塊鏈技術逐步落地。但如果說全面享受區塊鏈技術成果還為時尚早,其因代碼漏洞等所造成的安全問題也是當下需要攻克的難點。與其說區塊鏈是一場革命,不如說區塊鏈是一次「長徵」。
  • 加分象聯合眾安科技共同創新區塊鏈存證
    原標題:加分象聯合眾安科技共同創新區塊鏈存證在當下,智慧財產權已成為是產業生命的核心,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大到宇宙飛船、高鐵飛機,小到飲料外包裝、書著版權、生活用品等等之間的專利,都與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發展息息相關。
  • 基於DAG技術 眾安科技新一代區塊鏈公鏈基礎協議首次發布
    在 9 月 12 日的眾安開放日中,眾安科技首次向外界發布了新一代區塊鏈公鏈基礎協議眾安鏈(Annchain),眾安科技區塊鏈工程總監瞿爭認為,相較於現在的主流區塊鏈技術,眾安鏈的DAG公鏈升級融合了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提供更強大、更安全的分布式計算能力,將引領區塊鏈底層技術升級,助力區塊鏈應用落地。
  • 山西「原醋」將螞蟻區塊鏈技術用於溯源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今日塊訊(ChinaZ.com) 3 月 12 日消息:據齊魯網消息,山西「原醋」利用螞蟻區塊鏈技術和淘鄉甜溯源解決方案在這之前,螞蟻區塊鏈已經應用到多個場景中,比如與上上籤合作推出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籤約平臺;全國首單區塊鏈理賠、首張「一條龍」區塊鏈電子發票均引入了螞蟻區塊鏈技術等等。
  • 專業解答:「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和「區塊鏈應用操作員」是做什麼...
    最近,人社部等三部門發布了9個新職業,其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和「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兩個區塊鏈職業,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新增的區塊鏈職業到底是做什麼的?在人社部網站《關於發布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信息的通知》中,明確了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具體定義和主要工作任務。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是指從事區塊鏈架構設計、底層技術、系統應用、系統測試、系統部署、運行維護的工程技術人員。
  • 這些開發者的區塊鏈作品,藏了大大的腦洞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領導人提出,將區塊鏈打造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塊鏈這一先進的技術,隨之進入大眾視野。 但區塊鏈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仍讓不少人困惑。公開資料顯示,趣鏈科技是國內最早的區塊鏈技術服務商之一,創立於 2016 年,擁有國產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底層平臺與區塊鏈開放服務平臺「飛洛」,目前已為數十家政府及企業客戶提供服務,內容涵蓋供應鏈金融、司法存證、商品溯源、政務互聯、數據交換等。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區塊鏈項目遍地開花魚龍混雜 監管成為難題
    而區塊鏈之所以能夠顛覆傳統,在於其「兩種結構、兩種算法、一個合約」五大要素集成後形成的數據不可篡改、數據集體維護、並且可溯源和多中心化決策三大特徵以及其「全空域、全流程、全場景、全解析、全價值」五全基因。不過要發揮區塊鏈的最大價值,關鍵還要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三元悖論問題:即可擴展性、分布式和安全性三者平衡尋優的問題。二是安全監管問題:即區塊鏈項目遍地開花、魚龍混雜,監管成難題。
  • 「萬向區塊鏈小課堂」DAG:一個號稱可以取代區塊鏈的技術
    有人稱它為下一代區塊鏈技術,認為它能解決區塊鏈的短板還能大規模應用。準確地說,區塊鏈屬於分布式帳本技術,DAG也是一種分布式帳本技術。一些人認為DAG為全球性的去中心化解決方案奠定了技術基礎,因此也有人稱DAG為「區塊鏈3.0」。有一些區塊鏈項目也使用了DAG協議,DAG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今天的萬向區塊鏈小課堂就給大家講講這個知識點。
  • 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深圳開出 實現稅務數據不可篡改
    在吃完金錢肚、艇仔粥等廣式早茶之後,來自深圳薩摩耶金服的小姑娘走到前臺買單,微信支付後自行獲取了一張198元的電子發票,這意味著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正式亮相!深圳成為全國區塊鏈電子發票首個試點城市,也意味著納稅服務正式開啟區塊鏈時代。
  • 尋找區塊鏈的「太陽」
    說得難聽一些,區塊鏈市場的這種熱情似火的狀態頗有幾分自嗨的味道,而非市場的真實情況所致。究其原因,還是由於人們對於區塊鏈技術本身不甚了解所導致的。 所以,我們看到區塊鏈市場的狂歡更像是一個人的狂歡。沉浸在技術研發裡的技術極客們,不斷強調著自己的技術多麼具有顛覆性,多麼具有創新性;沉浸在發幣迷夢裡的夢想家們,不斷用看似完美的概念來詮釋著他們的財富夢想。
  • 一隻數字貓咪賣11萬美元,區塊鏈將如何改變娛樂業的未來?
    在對區塊鏈感興趣的眾多行業中,媒體和娛樂業是一個比較引人注目的領域,因為這個行業目前存在的諸多弊端都可以依靠區塊鏈得到解決,能夠通過這種新技術獲得極大的好處。 事實上,一些專家也認為,這個行業已經為新市場的到來做好了準備,正在迫不及待地採用新技術。或許,不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而是貧窮的想像力限制了我們。
  • 吳聲穩:區塊鏈遊戲的本質是價值重建 | 區塊鏈十人談
    這個網際網路人搭臺、幣圈人唱戲的平臺,最終更多談的是區塊鏈的理念和信仰,以及如何將區塊鏈落地到實際應用中。在剛過去的2017年,由於加密貨幣的火熱,大多數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也集中在加密貨幣上,當現在大部分區塊鏈團隊從加密貨幣齊齊轉向其他領域的應用,大多的項目還在摸索解決技術難題,或是「紙上談兵」的階段。而在討論最多的幾個領域,遊戲被認為是最有機會落地的行業之一。
  • 幣圈狂歡後,鏈圈崛起時,區塊鏈能否重啟網際網路下一個20年?
    騰訊雲在北京大數據行動計劃諮詢項目中,為北京市設計了目錄區塊鏈系統。騰訊雲區塊鏈業務負責人邵兵告訴記者,這個目錄鏈的作用在於,解決了數據交換過程中存在的共享難、協同散、應用弱等問題。有了區塊鏈之後,基於目錄鏈上的數據,可以在彼此信任下共享交換,進而提高政務服務的效率。
  • 區塊鏈SBaaS引關注 蘇寧金融入選區塊鏈金融科技領先100強
    2020 年以來,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的範疇。以產業區塊鏈和DeFi為代表的區塊鏈3.0能否成為行業的新曙光?8月28日,"2020新區勢---區塊鏈科技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辦。各大基金、證券、銀行、理財等機構知名金融人士以及行業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區塊鏈科技金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 龍貓TOC區塊鏈學院——以太坊的分片擴容技術
    2.分片技術是什麼區塊鏈開發人員Raul Jordan解釋說,分片技術的構想是每一筆交易只讓一小部分節點看到和處理,所有的節點可以同時平行處理更多的交易。3.分片技術解決問題分片技術將以太坊分成幾個並發網絡,從而達到整個網絡更加高效地擴展,以緩解網絡面臨的擁塞,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
  • 區塊鏈技術類力作《aelf區塊鏈應用架構指南》橫空出世
    區塊鏈領域知識一直是艱澀難懂的,不少新手翻閱了工具書也摸不清思路。但《aelf區塊鏈應用架構指南》一書,經過三位專家作者(杜行舟、孟繁軻、郝玉琨)的潛心打磨,將精華知識點總結分展,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在闡釋知識點時,儘可能的避免公式、代碼和術語等概念,幫助初學者能輕鬆get到全書的知識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