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百略網
近日,博主馬銳拉在社交軟體發布內容,「堅果的故事——致淘寶蔣凡的公開信」,其中提到網購的堅果產品中很多存在短斤少兩的現象,引起熱議。
該博主在淘寶購買了若干種堅果,進行拆封、稱重、記錄,以一盒開心果為例,在堅果包裝正面上標示著重量250克,在側邊用小字寫著淨含量150克。該博主稱重後顯示開心果實際重量148克,塑料罐重量67克,「脫氧劑」重量為30克。據該博主表示「脫氧劑」目測為砂礫與泥土的混合物。類似現象也出現在腰果、碧根果等商品上。
該博主認為,這些商家以「重量250克」罐裝為噱頭,製造低價錯覺,實際販售淨含量不足100—150克的堅果類商品,還有一些商家使用各種小石子碎渣製成所謂的「脫氧劑」、「乾燥劑」,對堅果進行「配重」。
有網友表示,不僅是堅果,自己買的牛肉乾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也有人表示,在水果方面也是重災區,號稱10斤,一般是帶包裝10斤,淨重不到9斤的比比皆是。從第三方投訴平臺可以看出,缺斤少兩的現象在拼多多、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上比比皆是,涉及水果、堅果和肉類等產品。
臨安市市場監管局針對馬銳拉提出的問題表示,鎖定淘寶商家開展線下核查,對現場發現的同款產品組織抽樣送檢,並根據檢定結果依法從嚴查處。
在微信公眾號上也有相關熱門文章提到電商平臺「拼XX」中存在商品質量貨不對板、產品假冒偽劣等問題,也提到了在平臺上拼了10萬加的堅果,250克的堅果零食,罐子100克,堅果淨重150克,質疑商品虛假宣傳。該文章還提及「拼XX」上的商品包裝上顯示的是松茸,配料表中成了「食用菌」,平臺上乳膠漆暢銷榜排在前列的包裝上沒有十環認證等問題,這種現象在下沉市場尤為嚴重。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缺斤少兩、虛假宣傳的問題頻頻發生,消費者頻頻投訴,平臺是否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督促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