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腹滑龜,拉丁學名為Trachemys scripta scripta,屬於脊椎動物、龜鱉目、澤龜科的一種動物。
黃腹滑龜是近幾年國內市場火起來的觀賞龜種。眼睛後面長有眼斑,為明黃色,且眼斑與耳斑,頰斑均不粘連,顏色均為明黃色,如有粘連,橙色,紅色出現,為國內與密西西比紅耳龜雜交品種。背甲橢圓形,稜突微弱,橄欖色至軍綠色,其上的花紋為黃色的短紋和線條,眼睛顏色除瞳孔為純黑色外,其餘部分均為明黃色,其他狀態顏色可認定為雜交品種。腹甲顏色為純黃色,只有靠近頸部的兩塊盾甲存在兩個黑色斑點,其餘部分均無斑點,如有斑點,為雜交品種。
該物種在三月至六月交尾,六月和七月營巢產卵。產卵1-3窩,每窩4-23枚,卵橢圓形,長1 3/8 ,產在1-4 深的巢穴內,巢穴的位置離開水有一段距離。稚龜經2-2 1/2 月出殼,但常會在巢內越冬。雄性2-5年性成熟。
其棲息在底部鬆軟,植被茂密,流速緩慢的河流、淺溪、沼澤、池塘、和湖泊。
黃腹滑龜指名亞種,眼睛後方長有明顯的縱向黃斑,每一枚肋盾上亦長有黃色的縱紋,僅在腹甲靠近頸部兩塊盾甲長有兩個圓形的深色斑漬;分布於維吉尼亞州的東南部至佛羅裡達州的北部。紅耳龜,眼睛後方長有寬闊的紅色條紋,腹甲每一枚盾片上都長有深色的斑漬;分布於自伊裡諾州北部至墨西哥灣之間的密西西比流域。坎伯蘭亞種,分布於從肯塔基州東南部和維吉尼亞州西南部到阿拉巴馬州東北部間,坎伯蘭和田納西河流域上部的地區。大本德亞種,頭部兩側長有大型的橙色斑點,斑點周圍鑲以黑邊,眼睛後面則有較小的橙色斑點,背甲上有網狀的圖案;分布於德克薩斯州的大本德地區及鄰近的墨西哥,新墨西哥州的中南部亦有分布。
此物種喜愛曬背,時常可以在一根合適的圓木上,看到它們一個一個地疊在一起。幼龜採食水生昆蟲、甲克類、軟體類,和小魚,成年後有一定的植食性。喜深水,水性好。
它天性活潑,膽大,與飼養者互動性較好,體質遠超同類龜種,龜苗時期保證了溫度和食物的情況下,成長非常迅速,成活率極高。人工餵養務必要保證食物的充足,如沒有新鮮的食物來源,小魚乾,小蝦幹,以及合格的龜糧就足以滿足日常的需求。曬臺必不可少,本種喜愛曬背,曬背是合成龜甲鈣質必不可少的途徑。曬臺旁需要有一定的遮陰部分,以防脫水。每日3-4個小時即可,夏季嚴禁暴曬。喜深水,水性極好,在條件允許下,儘可能的保證水深,你會看到一隻如遊龍般矯健的身影在水中恣意徜徉。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