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是瑞典品牌,在中國有著超高的口碑和人氣,中國沒有哪一家家居企業的店面能夠像宜家那樣,一年四季、一天到晚都門庭若市,甚至人滿為患。
宜家之所以成功,很多人認為是贏在了用戶體驗上。也確實如此,去過宜家的人幾乎都說過同樣的話:宜家的體驗很好。比如你累了困了,可以在宜家裡休息和睡覺。在中國的宜家商場裡,總能看到這樣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一家人,爸爸、媽媽、孩子、奶奶,一起躺在宜家的床上玩手機
和閨蜜逛街累了,一起靠坐在宜家的沙發上、抱著宜家的抱枕倒頭就睡
還可以自己實在困得不行的時候,躺到宜家床上,蓋上被子,呼呼大睡
甚至熊孩子不乖了,就扔到宜家玩玩具去……
在中國,能夠這樣忍受用戶如此肆無忌憚地體驗的,能夠使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得到滿足的,也就宜家了。很多人也都在疑問,中國為什麼沒有一個像宜家這樣的企業?
是的,我們必須承認中國家居在很多方面做得確實沒有宜家好。但是,宜家體驗好歸好,有一個方面,宜家卻不如中國家居企業。那就是上門服務!
很多人只到了宜家體驗,只有真正買了宜家的家具才知道,宜家在上門服務這一塊真的有點讓人無奈。在中國,那些需要搬運的不太方面的家居產品,商家會很主動地提出送貨上門。
但是在宜家很多產品反而全是自助式的。周末有時候長長的排隊,還需要自己全自助式服務,幾乎找不到一個幫助服務的對象,你很難說它的服務已經真的就很完美了。
反觀中國家居上門服務這一塊,不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送貨上門、包安裝幾乎成了標配。說他們有自己的配送團隊嗎,非也,80%以上的店鋪沒有專門的配送團隊,靠的是在這條產業鏈上的外包企業。
外包配送、安裝,上門服務一條龍,這在中國家居領域一點都不稀奇,尤其是電商家居發達的今天,像奇兵到家這樣的甚至都升級到售後全託管的模式了。買的可以是不同店鋪不同品牌的家具,最後上門安裝的可能是同一批人,在解決最後一公裡的上門服務問題上,中國家居企業確實完勝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