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朝陽市鴿協了解到,由朝陽市 「火車頭鴿協」組織的300、400、500和700千米的春賽中,臺灣「泰中花」品系的花臺鴿(腳環號:99——219848)的子代勇奪冠軍,這已是臺灣信鴿在朝陽市舉辦的大賽中第二次折桂。筆者是涉臺工作幹部,受臺灣信鴿取得優異成績的鼓舞,現通過遼寧神韻網頁發布該喜訊,一定會讓海峽兩岸的熱愛和平、喜愛信鴿、關心家鄉發展的的朝陽人為之振奮,為之自豪,為之慶賀吧。
筆者有一位信鴿愛好者的好友,此次的信鴿奪冠,就是他的傑作。他介紹說,鴿賽分季賽、錦標賽、公棚賽、世錦選撥賽等。信鴿曾在戰爭年代因「雞毛信」立下汗馬之功,而被人寵愛;因它聰明絕倫,口銜橄欖枝為人類傳送福音,且不吃「喘氣兒」的食物,被世人稱為和平鴿。
臺灣「泰中花」品系能用眼睛和肢體語言與你交流心語,它有閃閃發光的羽毛,火山爆發般的眼睛,大力神般的翅膀,山嶽般的骨架,沃野般的肌肉,流水般的體形。它的背部象躍起的海豚,有著平滑美麗的波紋;它在空中如大鵬凌空,日行三千裡。它機敏靈動,善於在大風中翱翔,在大霧中辨向,在陰雨中搏擊,在烈日下展翅。它休息時如同維納斯的雕像,矜持、靜謐,神聖不可侵犯。尾部如同即將離地的火箭,凝聚著強大的動力;飛羽如同后羿射日展開的大弓,繃滿了精、氣、神。它們伺機開籠騰飛。它行動起來又如同出升的朝陽,充滿活力。它愛家勝過愛惜自己的生命,寧可羽毛凋零,殘肢斷臂,也要飛回心中的愛巢。
我問朋友,信鴿出籠為何不直奔「跑道」,卻在上空盤旋兩周?友答,這兩周飛旋是辨別方向的導航過程。朋友說,放飛不管東西南北中,它都能找著「家」。科學家曾對信鴿的目的性做過導航研究,著有太陽羅盤說、磁性羅盤說、嗅覺主因說、視覺導航說等7種說法,但都沒弄出個正經「說道」,還是以「戀巢欲」而蓋論。據說一羽開家了的成鴿,如果給它換了一個主人,安了新「居」,只能採取措施把它「囚禁」起來,一旦給它自由,即使三年五載也會飛回它的「老家」去。因它戀的是「老家」。我很不解,鴿協組織者把它們拉出來,放出去,它們為何不趁機觀光兜風,自由自在地「蕭灑一回」,卻爭先恐後地去拼飛、去爭先,難道它們是「回家心切」麼?我想,不盡然,它們在心理上肯定有一定競爭意識,由此我產生了很多聯想。
今年4、5月間,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率團對大陸取得了成功訪問,首站都選在西安,因為這裡有黃帝陵,是中國人「根」和「本」的發源地,連宋來這裡就是訪根尋本覓祖,在兩岸關係迎來柳暗花明的春天裡,和平之勢、溝通之勢、反獨之勢、復興之勢將勢不可擋。據了解,朝陽市在50多年前曾有千餘人去臺,朝陽人(在臺灣也稱為熱河人)在臺灣的後代將有幾萬之眾,這些人正在受連宋訪大陸熱絡態勢的影響,爭相做好回家鄉觀光、旅遊、探親、訪友、投資、置業的準備工作,這種懷戀家鄉、關心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懷與信鴿的「戀巢欲」不正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我由鴿而思,古人說「葉落歸根」,鴿子能有那麼強的「戀巢欲」,那麼生活在海峽峽兩岸的朝陽340萬的人呢,熱愛家鄉,建設家鄉,打造信心朝陽,讓來者戀,欲去者留,振興朝陽老工業基地不正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麼!臺灣信鴿那種「入道」而競飛的爭搶意識,難道不能激勵我們比學趕幫超麼 !如果我們與鴿子等論,朝陽有340萬羽,我們在打造信心朝陽,振興朝陽老工業基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競賽中,每個人都應有信鴿那種競爭意識,有那麼一股氣、一股勁、較量、較實、較板,奔上小康就會如願已償。如果把朝陽人視為一羽賽鴿,在全省、全國的競賽中,始終保持那種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發揚那種不甘他後的拼搏精神,我們完全可以躋身先進行列。(張振峰 王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