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指騾子不想幹活跳崖自盡

2020-11-25 央視網

    浙江在線01月04日訊 溫州永嘉羅東鄉陳家坑村,最近傳著一件離奇事:村裡有戶人家養的騾子,平時不願乾重活。20多天前,這頭騾子不堪忍受勞苦,尋短見「跳崖自盡」了。

    陳家坑村是一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騾子是村裡用來駝貨的重要工具。

    說起騾子「自殺」一事,村裡還真有不少人知道。

    前天,在陳家坑村村口,一名正在往騾背筐子裡裝石塊的湖北婦女說,她親眼見到那頭騾子「自盡」。當時,主人也是要給騾子上貨,但那頭騾子脾氣很倔,無論如何不肯就範,結果就在一處10米多深的山崖邊,縱身跳了下去。

    說話間,她指著3米開外的一處斷崖頭,說那裡就是騾子「自盡」的地方。

    這名婦女說,他們共有8頭騾往山上運建築材料,一頭騾每趟要背三四百斤貨物,來回一趟要一個多小時。那頭騾子是他們花8000元買來的,從湖北運過來沒幾天。

    在附近修建房子的徐老伯,也目睹了事發經過,他告訴記者,事發時,天剛蒙蒙亮,當時有人一手抓著韁繩,一手往騾背籮筐內裝東西,結果騾子不肯背,使勁往前掙扎,並縱身跳了下去,差點把抓韁繩的男子也拖下去。

    面對村民們這些說法,浙江省動物學會理事劉鳴認為,自殺是種高智商行為,動物自殺的可能性為零,由於騾子脾氣往往較倔,在受到驚嚇或者幹擾時,會奮起掙扎,發生失足跌落山崖的事情並不奇怪。

責編:樊靜

相關焦點

  • 村民傳開離奇故事:騾子不想幹活跳崖自殺?
    此處為騾子落崖處,而它的同伴似乎也不太情願幹活 蔣文廣 攝  二十幾天前,一個故事傳遍了全村,並成了村民茶餘飯後的談資。故事的內容是:一頭騾子不堪勞累之苦跳崖「自殺」。   騾子自殺的消息是真的嗎?昨日,記者來到陳家坑村,並在村口撞見一名正往騾背上籮筐內裝石塊的湖北婦女。她告訴記者,他們目前有8頭騾往山上運建築材料,一頭騾每趟要背三四百斤左右貨物,來回一趟要一個多小時。距裝石塊地點3米開外,正是10多米深的山崖。該婦女說,此處,正是騾子自殺的地方,那頭騾子脾氣倔得很,無論如何都不肯就範,一時想不開走了不歸路。
  • 騾子跑到北山路上散起步 原來是在寶石山上幹活的
    浙江在線01月08日訊這是一隻在杭州寶石山上幹活的騾子。不知道是因為心情不好還是幹活幹累了,昨天,它竟然跑到了北山路上,悠然自得地散起了步,賞起了西湖邊的美景。  剛開始,大家都不知道這隻騾子是從哪裡跑出來的。市民劉先生最早看到它的時候,是在北山路嶽廟附近,當時大概是中午11點半。
  • 騾子白天幹活晚上出走 「大搖大擺」走上高速
    待交警將動物帶到高速出口時,附近的村民周師傅正好在找自己的牲口。一經詢問,原來這頭既不像馬又不像驢的動物是一頭騾子,正是周師傅家丟失的牲口。周師傅介紹,這頭騾子白天都是在農田裡幫自己幹體力活,晚上沒留意,它就向著光亮的方向走上了高速公路。動物走上高速,這已不是第一次,為此,高速交警提醒高速沿線的村民,一定要注意看管好動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 不能生育的騾子竟生了「孩子」?全村人都跑來圍觀,看完漲知識了
    由於騾子有馬的力氣和驢的耐性,所以在許多人的家裡還是一直餵養騾子。圖片來源於網絡近日一位村民所餵養的騾子竟然生下了孩子,對於這麼一件稀奇的事情,村民在聽後都趕來圍觀。餵養騾子的主人表示,他很早之前就發現騾子有些不對勁,騾子每天懶懶散散的也不幹活,肚子慢慢的也變大了,開始騾子的主人並沒有注意,還以為是騾子吃得太多的緣故,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騾子過了幾天竟然生下了小騾子,這讓騾子的主人著實嚇了一跳。
  • 《荒野大鏢客2》騾子在哪 騾子刷新位置坐標點一覽
    其中就有騾子,它是草食性動物,它可以用來幹活,小編為大家帶來《荒野大鏢客2》騾子圖鑑一覽,一起來看吧! 騾子圖鑑一覽 騾... 在《荒野大鏢客2》遊戲中,出現了很多動物,玩家可以擊殺或者馴服它們。
  • 漢中佛坪:村民幹活途中偶遇羚牛
    原標題:漢中佛坪:村民幹活途中偶遇羚牛 前天,漢中市佛坪縣嶽壩鎮村民宋兆權在前往龍草坪村幹活的途中,無意間「撞上」一隻正在吃草的野生羚牛,村民隨即用手機拍下這一珍貴畫面。 漢中佛坪縣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
  • 「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農村人為什麼這麼說?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這是啥意思呢?為什麼就不吃騾子肉呢?1、驢肉香驢肉,是指驢的肉,驢肉因為比較細膩,所有口感比較好,吃起來就比較香,營養豐富,它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價值特高的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都遠遠高於豬肉、牛肉。
  • 騾子生下一駒:震驚了
    騾子是比較常見的牲口,其是馬和驢雜交的後代,由於染色體不成對而通常被認為沒有生育能力。 因此,坊間也有老話以「公雞下蛋、騾子下駒」來形容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但近段時間,承德圍場一戶村民家的騾子竟然真的誕下一駒,奇事很快傳開,引來十裡八鄉的民眾圍觀。 據介紹,公騾子和大部分母騾子是沒有生殖能力的。
  • 村民在地裡幹活,聽到野豬吼叫,尋著聲音過去讓他哭笑不得
    前段時間一位村民在出門幹活的時候,在山腳下的一條公路旁的排水溝裡,貌似聽到了野豬不斷的吼叫,尋著吼聲過來後,結果讓他驚呆了!    這位村民去幹活的路上剛開始也沒在意,但是走著走著,野豬的吼叫聲一直響徹耳邊,這村民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於是決定過去看看!他尋著野豬的聲音找了過去,他四處張望並沒有光禿禿的土地上,也沒有東西!
  • 驢和馬的後代騾子,為何不能夠繁育後代呢?
    三、騾子。母驢生的騾子叫做驢騾,母馬生的騾子叫馬騾。明白了以上的概念我們就來說一下毛驢和馬結婚之後生出的騾子。為什麼騾子不是騾子生育的呢?我們一起來進行科普。關於騾子不能生育的科學依據。關於騾子不能生育的故事。話說劉邦與項羽徵戰之間有一次敗北,在逃亡路上被農夫所救,農夫所趕馬車就是用騾子拉的,誰知道在逃亡途中,騾子嗷嗷叫了起來,農夫大呼不好,騾子將要臨產,劉邦一急,指著騾子喊了一句:不準下駒。
  • 貴州仁懷這個村野豬成群進村,村民:幹活也會碰到
    貴陽網訊這幾天,在遵義仁懷市某村幹活的村民,頻頻與野豬近距離接觸。據當地村民拍攝的視頻,這些野豬甚至還成群進村,與村民和諧共處,但也對莊稼造成傷害。當地村委會稱,這些野豬讓他們很頭疼。仁懷市火石鎮明光村,處於赤水河上遊的仁懷、習水、桐梓三地交界處,這裡山高谷深。
  • 騾子究竟是馬生的還是驢生的?看完漲知識了
    但是在以前的時候,人們幹活主要都是靠苦力,但是人的雙手畢竟也是有限的,所以家裡也要養一些牲畜來幹活。很多人在小時候家裡都養過騾子,它們雖然個頭長得小,但是幹起活來也是很賣力氣的。眾所周知,騾子並不是自然進化存在的,而是馬和驢雜交產出來的新物種,長的有點像馬但是沒有馬那麼高大,但是又比驢的個頭要大一些,不過卻繼承了驢吃苦耐勞的精神。
  • 河北村民下地幹活,曾意外挖出日軍遺留木箱,打開一看不禁動容
    曾經在我國河北地區,有一位村民在下地幹活時,意外地挖出了一個寫著日文的箱子,而在人們將這個箱子打開,看到箱子裡的物品後卻不禁動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此前在我國河北地區的一個村莊裡,有一位當地的村民正如往常一樣在自家地裡幹農活,但不想就在勞作過程中察覺到了一些異樣,於是便在自家土地中奮力挖掘,結果最後竟然挖出了一個寫滿日本的箱子,那時有路過的村民見到此情形後,也紛紛走上前來圍觀,儘管眾人都十分好奇箱子裡究竟裝著些什麼,但因為大家害怕裡面裝的是炸藥或者毒氣一類的物品,一旦打開就會有危險發生,因而村民們也只是在一旁議論紛紛,卻並未將箱子打開
  • 為啥很少有人吃馬肉、騾子肉?你知道為什麼嗎?
    村落白叟有一個說法叫做「驢肉噴噴鼻,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這有什麼根據嗎?小編今天就通知大家為何我們很少看到有人吃馬肉和騾子肉,其實其實不是因為他們的肉不好吃,最首要的啟事不才面,看看就知道!得知啟事以後,禁不住想要為村落人豎起大拇指。
  • 養牲口的老漢說:「短騾子長馬,好牛脖一柞」,啥意思?有道理嗎
    老話說:「買針看看鼻,買馬看看蹄」,還有觀馬挑選千裡良駒的說法「裡倒鬃,不如外倒鬃,外倒鬃不如分鬃」,還有:「高腿的騾馬,短腿的牛」、「長驢疙瘩牛,幹活好幫手」、「大腦袋騾子小腦袋馬,瞪眼子牛不用打」等等順口溜,從外觀上擇優挑選牲口的說法。
  • 夜讀丨八達嶺動物園熊咬人視頻曝光丨警方回應草原天路「騾子訛人...
    不過,騾子主人否認了只是因為騾子受驚就索賠一萬的說法,據他介紹,是因為遊客在嬉戲過程中嚇到騾子,並最終導致騾子受傷無法再幹農活兒才要求對方把騾子買走,目前騾子已被賣到當地肉廠。21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聯繫到了事件爆料人璐璐(化名)。璐璐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和朋友是在所住旅店周圍租用的摩託車。
  • 騾子是什麼 騾子是哪種動物
    騾子是哺乳綱、奇蹄目動物,長得像馬,叫聲似驢,體質結實,肢蹄強健,富持久力,常用於拉車和馱物,役用價值比馬和驢都高,那麼,大家知道騾子是怎麼來的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吧!騾子是馬和驢的種間雜種。
  • 吉林琿春老虎進村:已有20多頭牛失蹤,村民不敢下地幹活
    吉林琿春老虎進村:已有20多頭牛失蹤,村民不敢下地幹活 姜明明 高楠 李超/新華網 2016-08-12 15:35
  • 驢香馬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三種同類型的肉,為何被農村區別對待
    在農村,充實忙碌的日子,總是總結出了許許多多的農俗規矩;比如老人常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這到底是啥意思呢?三『打死不吃騾子肉』騾子是驢和馬的雜交品種,有著驢和馬的良好基因,個頭比馬大,好幾年才能出現一頭,比較稀缺,畢竟馬和驢的見面機會少。
  • 馬和驢做了什麼,為什麼騾子不能生育?不說你可能不知道
    馬和驢做了什麼,為什麼騾子不能生育?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小編農村出身,從小的時候在街上看到馬和驢總是「傻傻分不清楚」,總是會把馬當做驢或把驢當做馬,後來長大了聽媽媽講,一共有三類分別是馬、驢、騾子。還有就是家長都說騾子是不能生育的,那為什麼馬和驢都可以生育?下面就聽聽小編來跟你們娓娓道來,如果我不說的話,那你一定不知道的喲~這幾個動物裡,就屬馬和驢好分辨了。其中馬的體積挺大的,俗話都說「高頭大馬」就是這麼來的這個成語。和馬相比起來呢,驢的個頭相比之下還是小點的,但是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驢的耳朵可以看出來很大,而馬和驢的結合體就是騾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