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菊
洛陽市嵩縣紙房鎮馬駒嶺村48歲的農民趙水景,2016年被定為貧困戶。近幾年,趙水景因為種植鈣果成了致富帶頭人,也成了名人。他培育的鈣果苗遠銷新疆、內蒙古、雲南、貴州等地,還有不少農林科研單位來買,2018年單賣樹苗,趙水景的收入已經超過15萬元,單苗賣過35元一棵。可這種昂貴的樹苗其實是八年前,趙水景從村口的大山裡移栽下來,培育改良而來的。
他是把野果樹種在自家田地裡的「傻子」
8月1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驅車來到了洛陽市嵩縣紙房鎮,經過幾段彎彎曲曲的山路,到達了一個叫馬駒嶺的山村,只見村口就是一座大山。趙水景的鈣果種植基地就在山腳下,說是種植基地,其實不大,三個區合起來不不過五六畝地。
「八九年前,我有一次在看到中央電視臺播放的一個農業節目。上面說的是有人種植了一種稀奇的水果叫歐李,也叫鈣果,我一看,這稀奇水果不就是我們村口山裡的『牛鈴鐺』嗎?我們這山裡到處都是。」採訪中,趙水景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說。趙水景是一個認真的人,他立即去上網查資料,發現電視上說的歐李其實就是由野生的「牛鈴鐺」培育而來的,培育成功後改了學名叫歐李,也叫鈣果。趙水景想,既然電視上說種這種東西這麼值錢,為什麼我不試試呢?
說幹就幹,2011年,趙水景花了半年的時間,從山上移栽下來20多種不同品種的野生「牛鈴鐺」,有的果子大,有的果子小,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苦,有的澀,一共有1000多棵。「當時,村裡人都說我是傻子,放著好好的農田不種,卻在地裡種上野生果樹,但是我知道,幹啥都不能別人一說這說那就放棄了。」趙水景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說。
八年摸索,農民變成果木「專家」
2012年,趙水景種植的1000多棵「牛鈴鐺」開始掛果了,結果卻並不如人意。這些「牛鈴鐺」有的太酸,有的太澀,口感還是很差。怎樣才能嫁接出來口感好的歐李呢?趙水景種了一輩子地,哪裡研究過果木種植?他開始四處查找資料,並且還想辦法聯繫上了山西農大的科研專家,還多次到洛陽農林科學園找專家求助。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培育,終於在幾年後,趙水景培育出了口感較好的歐李。他說:「培育出來的哈波1號和哈波2號吃起來酸酸甜甜,顏色是鮮豔的紅色,大小就像算盤珠一樣,並且掛果率非常高,從根部十公分左右開始結果子,一直結到樹枝上,一串串,紅彤彤的,就像紅瑪瑙。」野生果樹被趙水景變成了可口的歐李,趙水景的心裡十分激動。
如今,趙水景還摸索出了果樹的繁殖方法,用泥土做地基,然後再在上面鋪上一層3公分厚的沙子,然後折下來一根半木質化的樹枝,插到沙子裡。「別看說著簡單,這裡面的門道多得很,比如扦插不能太深,我原來鋪的沙子太厚,大棚通風口也不夠,大棚內溫度過高,幼苗都燒死了。」他說。如今,趙水景新培育的一棚幼苗長勢很好,這讓他感到很自豪。
野果樹變成「致富寶」,有人坐飛機來買樹苗
「去年光樹苗賣了15萬,最貴的時候賣到35元一棵。」趙水景說。他培育的歐李因為品種良好,受到了行業內人士的青睞,不光有種植戶來買樹苗,還有不少農林科研機構來買樹苗。他說:「遠賣到新疆、內蒙古、雲南、河北等,有的人坐著飛機專門來到我們這裡買樹苗。」
如今,趙水景培育的歐李有三個品種,口感和色澤都不相同。他說:「我新培育的這一棚幼苗全部賣完的話能收入約30萬元。」趙水景不但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還經常僱用村民到他的果樹基地幹活。「現在村裡人都很羨慕我,再也不說我是傻子了。」他自豪地說。
但是,趙水景種植的歐李並不對外出售,目的只是讓來買樹苗的人觀看種植效果。「凡是來買樹苗的,我都給人家一份種植說明書,還會定期教他們種植技術,不能賣了樹苗就不管了,咱是農民,要講誠信。」他說。
隨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洛陽農林科學院的高級果樹專家李燦。他說,鈣果,原名歐李,是中國果樹專家杜俊傑教授歷經近三十年時間,從野生植物歐李中發現並選育出來的我國獨有的水果新優質品種。它的果實具有三重補鈣功效,每100克果肉含鈣量高達360毫克,被稱為「補鈣之星」「水果之王」。他還說,趙水景培育的鈣果品種是目前行業內品種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