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仔豬去勢的話題,仔豬為什麼要去勢呢?道理很簡單,所以我們也沒必要把這樣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非要整個什麼前言、導讀、摘要什麼的出來。下面就以我養殖7年香豬的實際經歷和大家嘮嘮這個事。
一、仔豬去勢的兩個必要性。
在聊兩個必要之前,先和大家說一個,這裡所說的去勢僅指公豬,不包括母豬。
一是食用的必要。不去勢的豬,在食用時就會有尿騷味。哪怕一點點的小仔公豬也會帶有這種味道。
前幾年烤乳豬時,我請的一位烤乳豬的廣東師傅,是一位年輕人,也是我的師兄弟,烤乳豬的技術倍棒,但對豬的問題一竊不通,結果在我沒在家的時候,有客戶要烤乳豬,就抓了一隻有兩個月大沒有去勢的小公豬,宰殺烤好後上桌了,客人看到品相讚不絕口,可一動筷,吃進來感覺味道不對頭,原來是禍起小公豬的那對「寶寶」。
二是作為商品豬生長和發育的必要。
養過豬的人可能都知道,仔公豬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爬胯行為,除了極小部分需要留作種公豬的仔豬外,商品用的仔公豬都需要做去勢處理,即便是與母豬分圈飼養,也必須去勢,因為如果不去勢,公豬與公豬之間也會爬胯。這種爬胯行為嚴重影響了仔公豬的採食與生長發育,容易造成早衰,抗病力差,這次的非洲豬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非洲豬瘟最先侵害與引起死亡的就是公豬和臨產的母豬。
二、仔豬去勢什麼時候最合適呢?
講了仔公豬去勢的兩個必要性,那麼再來聊一聊什麼時候去勢最合適呢?
仔豬去勢最合適的時間是在哺乳期內,通常情況下5-7天時最為合適,因為這個時候的仔豬小,容易操作,一般一個人藉助去勢臺便可操作啦,其次,對豬產生的應激反應小,這個時候的小豬傷口癒合快,創傷面小,且有充足的母乳營養,非常有利於恢復,甚至有的小豬看不出有什麼不適感,但到了斷乳期以後再作去勢的豬應激反應是非常大的,有的幾天不吃食,如果去勢的技術與消毒工作做不好的話,甚至會引起死亡。
我的小農莊放養的小香豬一般會選擇在半個月的時候去勢,因為這種豬生長速度慢,體型也太小,睪丸也相對較小,日齡太小時,由於睪丸太小,不好操作。
三、去勢時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就把我們小農莊日常給小香豬去勢的情況給大家作一分享吧。
首先,準備好去勢需要的工具和藥物。需要準備一把手術刀、一個去勢架、一把鑷子、消毒碘酒和藥棉、消炎藥粉、破傷風針劑。
其次,將需要去勢的小公仔豬放入去勢架固定,用鑷子夾住浸碘酒的藥棉擦洗去勢的部位皮膚;
第三,用刀子劃開一個小口,將兩個睪丸一一用刀劃破擠出,且記別將仔豬的小腸帶出。
第四,在刀口上撒上一些消炎藥粉,因為創傷口小,不需要作縫合處理。
第五,在小豬的頸窩部位注射破傷風針劑。
小溫馨提示:仔公豬存在以下幾種情況暫緩去勢,一是身體不適時的仔豬;二是過於瘦弱的仔豬;三是剛做過疫苗的仔豬。
聊聊三農的人和事,分享種養殖的實操經驗,歡迎關注@我和我的小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