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閹割的豬長得快,而其它家畜很少去勢的呢?

2021-01-08 豬農巴巴

豬為什麼要閹割才能長得快?其它家畜為什麼不要呢?其實,任何家畜都需要閹割的,只不過是公畜閹割得比較多,而母畜閹割得很少罷了!比如閹公羊,閹公雞等等,況且,現在的大型養豬場閹割母豬的少了,只需要閹割公豬的了!

那麼,為什麼公畜需要閹割,而母畜則不需要閹割了呢?

1.繁殖性能

一般來講,公母畜的繁殖性能都很重要,但是母畜的繁殖性能更加重要,特別是在規模養殖業發展方面上。因為母畜的體能蓄積,主要用在產仔,下蛋方面上來,比起公畜的單一配種能力經濟價值更大。然而,如果公畜沒有閹割的話,其雄性激素將會大量分泌,促使其煩躁易動,生長速度緩慢!

2.節約飼料

公畜不閹割去勢的話,其吃食進去的東西,大多數用來積蓄繁殖性能力。因此,公畜吸食很多的食物,卻沒能增加多少的體重,從而導致飼料的利用率很低,達不到養豬場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

3.豬肉品質

隨著公畜的不斷生長起來,其體內蓄積的雄性激素越來越多,身上的腥臊味也會濃鬱起來!然而,現在人們追求的是高品質的肉類,有腥臊味的豬肉沒人待見,何況沒有去勢的公畜,其豬肉含纖維素也很多,人們吃起來太費勁了!

綜上所述,任何公畜都需要去勢,不僅僅是豬只需要閹割的啊!

相關焦點

  • 牛犢到底要不要閹割,去勢後的牛更容易育肥嗎?
    養過豬的都知道,仔豬都是需要進行閹割的,小時候就看過父母找獸醫來給仔豬去勢,據說去勢後的豬養出來味道更純正,如果不去勢會有一股羶味。而且閹割豬不發情不會浪費能量,吃完睡睡完就吃更容易育肥。不少新手就以為牛犢也是需要去勢的,當發現買回來的牛犢沒有閹割後,就想著找獸醫來閹割。
  • 趣史 | 漫談動物去勢的歷史
    這種關於貓狗的結紮苦惱,在1980年代下半以前的臺灣,其實是不太會存在的,因為過去主要只為農場家畜結紮,貓狗並不在考量中。那麼究竟歷史上何時開始為貓狗結紮?又為什麼要為動物結紮?動物的節育或許不如人的生育控制受到關注,學者常會將人們的節育放在社會文化中來思考,認為有個人的考量,也有社會環境的需求。
  • 仔豬不去勢,對豬的生長有哪些影響嗎?
    仔豬去勢後育肥長得快是傳統養豬實踐的寶貴經驗,應該繼承和發揚。如果仔豬不去勢,直接影響是生長速度減慢,間接影響是飼養周期延長,進而飼料用量增大、養殖成本增加,最終是經濟效益降低。沒去勢的仔豬,隨著體重增加、個體增大,性腺也一併發育,性激素增多,沒有了去勢過的豬的溫順和安靜,多表現出躁動不寧,群居的雄性小豬常會表現出爬跨其它豬的情況。這些行為均會消耗體能,體組織的合成減少,生長當然就變得緩慢了。不僅如此,還影響同群豬的正常生長。國內的地方良種豬性腺發育快,一般四五個月就已性成熟,比國外的良種豬至少早一兩個月,當然不同種類或品種的有所不同。
  • 怎麼分辨豬是否被閹割?獸醫:有3種方法
    眾所周知,豬分為公豬和母豬,他們的去勢手術和部位卻是不一樣的,母豬進行閹割。主要是摘除子宮和卵巢器官。而公豬主要摘除睪丸。但是在實際生產中,母豬是一般不會進行去世的。而公豬的去勢方法主要有閹割法、斷精索法、激素注射法、氯化鈣注射法等四種,而最常用的是閹割法。那麼怎麼分辨豬是否被閹割呢?
  • 仔豬去勢後內出血怎麼辦?
    做育肥的養豬人多數遇到過,仔豬去勢前好好的,去勢後三五個小時突然死亡。出現這種情況除應激死亡與腦炎死亡以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失血過多造成的死亡。
  • 育肥豬催肥小竅門!
    現在生豬價格一天一個樣,豬肉的價格比去年漲了不少,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困擾,但對養豬的人來說卻是個機會,如果養得好,豬長得夠肥,每天多長一兩肉,那麼一群豬出欄就多幾萬塊!那麼怎樣餵豬才長得快些呢?生豬催肥有什麼竅門?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
  • 公豬閹割技術探討:公豬閹割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何為公豬閹割術(又名公豬去勢術),公豬閹割術對於入養豬行業半年之上的人來說,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手術, 但其閹割目的及其注意事項仍有大多數人比較模糊,下面就和大家聊一下閹割的知識。公豬閹割術的目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改善肉質;二是便於飼養管理。為什麼說改善肉質呢?
  • 眼看就到年底了,豬圈的豬還不能出欄,怎樣才能讓豬長得快
    上次有一位養豬的新手朋友說,她跟她嫂子家是同時買的,同一種品種的豬,給豬餵的是同一個牌子的飼料,豬舍環境差不多,而她嫂子養的豬,比她養的豬長得快,問我是什麼原因。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豬長得有快慢,就跟我們飼養管理有關係,根據我八九年養豬經驗來看,豬長得快慢,跟我們飼養管理也有很大的關係,在同等條件下,管理得好,豬生長速度也快,那麼怎樣管理豬會長得快些呢?
  • 有範兒寵物:聽說養公狗要閹割去勢,你懂嗎?太殘忍了
    確實,狗對人的感情而言,公和母都是一樣的,因為決定因素還在於狗的品種,而不是狗的性別,甚至有些人都沒考慮過自己養得是公狗還是母狗。可是選養公狗或者母狗這個問題真的不值得考慮嗎?小編認為,也是要好好考慮考慮的。在品種相同的情況下,公狗的性格剛毅,鬥性較強,活潑好動,而母狗相對而言是比較溫順的,容易調教,可是母狗每年兩次的發情,還可能懷孕產崽,是非常麻煩的。
  • 聊聊小仔公豬去勢的那些事,養好豬必須要掌握的其中一件事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仔豬去勢的話題,仔豬為什麼要去勢呢?道理很簡單,所以我們也沒必要把這樣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非要整個什麼前言、導讀、摘要什麼的出來。下面就以我養殖7年香豬的實際經歷和大家嘮嘮這個事。一、仔豬去勢的兩個必要性。
  • 閹豬時豬叫聲震天響,騸羊時卻非常安靜,難道羊沒有痛覺嗎?
    看到這個標題,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騸羊」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給公羊進行閹割,在農村又叫給公羊「去勢」。為何要給公羊進行閹割?那麼,為何要進行騸羊呢?事實上,在家畜的養殖方面,並不是所有的家養動物都可以配種的,一般來說,無論是豬也好,還是牛、羊也好,都會留下來體格健壯、比較純正的來進行配種,而不需要承擔配種任務的雄性動物,就會被閹割,因為這樣一來,可以儘量避免有不健康的幼仔出生。一般飼養時間超過8個月的公羊,如果沒有被選中配種,就需要進行騸羊了,否則如果它再大一點,肉質也會變得非常糟糕,吃起來羶味也會非常重。
  • 公雞閹割有哪些好處?
    那自家孵化的小雞,哪些小公雞怎麼辦呢?對於小公雞,除了會留一隻用來做公雞打鳴以外,其他的小公雞就全部會被閹割掉。一般是小雞孵化出來一個月以後,等到其長到差不多1斤左右就會找會閹割小雞的手藝人來對公雞進行閹割。在我們當地,閹割以後的公雞又被稱之為「線雞(音譯)」,它們長得和公雞差不多,但是雞冠子很小,一般和母雞的雞冠子大小差不多。
  • 「羊群日常管理技術」之去勢方法
    【羊的日常管理】之去勢在羊群的日常管理生活中,去勢一直都是頭等大事,一般來說公羊在日常養殖管理上最愛惹事,動不動就單挑幹仗,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去勢就應運而生,當然也不僅僅是這一層原因,去勢以後的公羊或者羔羊相比之前會更加的性情溫順、管理方便,而且相對於普通的未去勢的羊來說更加節省飼料
  • 公豬為什麼要進行閹割手術,手術前後要進行哪些工作呢?
    為了防止公豬打架和性發育消耗過多的營養等原因,一般公豬都要進行閹割手術。除種豬以外,一般都會在兩個月以前做閹割,大型養殖場一般都在7-10天做公豬閹割術。閹割的好處1、節約養殖成本。如果公豬不被閹割的話,會加快飼料的消耗。
  • 育肥豬怎麼長得最快?你必須知道這些常識
    大家發現沒有,有的豬場育肥豬長得很快,有的豬場長得就比較慢,是什麼造成這樣的差距呢?大家必須知道這些常識!育肥豬是生豬周期比較關鍵的階段,這個階段生豬的採食量佔豬一生總採食量的7成以上。如果我們不能採取相應的飼養管理,就會導致飼料利用不充分,造成極大的成本浪費。
  • 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家畜的由來是什麼呢?
    但是現在呢我們人類,正準備用智能設計取代自然選擇。將生命的形式會從有機的領域,延伸到無機的領域。一方面人類幾乎滅絕了地球上的各種野生動物,獨自改變全球的生態,第二方面呢我特別想談一談,人類對其他物種,尤其是家畜的冷漠表現。剛才我們提到大型動物有超過90%,不是人類就是家畜。說到家畜呢,人類開始農耕畜牧之後,導致新一波的生物大滅絕。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創造出了另外的一種全新的生命形式,就是家畜。
  • 農村搞養殖的那麼多,這種動物利潤高,為什麼很多人卻不敢碰?
    在農村搞養殖是農村人主要的創業途徑,一般養殖的都是大型家畜,比如牛、羊、豬之類的比較多,以前養殖豬、牛、羊價格相對穩定只要不出現家畜死亡基本上都是賺錢的,但是最近幾年養殖戶發現這些家畜的價格波動比較快,兩三年就是一個周期,養殖家畜已經越來越難賺錢了,於是特種養殖在農村慢慢興起,相比家畜養殖特種養殖市場廣
  • 家畜打青黴素為什麼不做試敏?牲畜不會過敏嗎?聽聽獸醫怎麼說
    在家畜養殖過程中,每個養殖戶都會準備一些藥物,以備不時之需。養殖戶經常備用的藥物多數是一些抗菌消炎類的,特別是青黴素,這種藥物抗菌效果不錯,同時價格也比較便宜,在養殖的家畜發生高燒、腹瀉或其它炎性疾病時都會用到,所以養殖戶都會在家裡準備這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