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一年,來自并州文水縣的美麗少女武則天欣欣然走進了大唐皇宮。任何一個人都想不到,這個看上去天真活潑的少女,若干年之後竟然會掘身變成為唐朝的主人,甚至整個帝國都差點因她而傾覆。武則天這次被選進後宮是帶著兩個目的來的,其是重振武家的聲望,其二是見一見多年的偶像李世民。
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本是個老實巴交的木材商,因為年輕的時候和李淵相識,又在李淵起兵的時候資助過錢財,所以在大唐建立後得以被封官加爵,享受了一時的富貴。然而武士彠這個人不僅是個草根,更要命的是沒什麼能力,所以他家中的顯貴完全只是靠著和李淵的良好關係來維持。武士獲死後,武家迅速敗落,一下子從天堂跌進了地獄。從前的親朋好友不再和他們往來,當官的種種福利也通通被取消,現在的武家和平頭百姓沒有多大的分別。小小年紀的武則天,目睹武家從興盛到衰落的過程,也因此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也許正是從那時起,她潛藏的野心開始點點膨脹,越來越對權力感到嚮往。畢竟,有了權力也就有了榮華富貴,也就不會再被人漠視。
貞觀十年,太宗深愛的長孫皇后撒手人寰,從此太宗身邊少了重要的一個精神支柱。或許是想彌補心中的空虛,或許又為了其他的什麼原因,太宗在第二年宣布全國範圍內選美--這是在長孫皇后在世時極為罕見的。朝廷選美的時候最初沒有選到武家,但武則天為了自己"出人頭地"的理想,毅然決然地主動去"自投羅網",希望被選拔進宮。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得知這件事後,哭哭啼啼地求女兒不要去。她是前朝的皇親,對後宮這個地方簡直是太熟悉了,那裡可不是什麼人間天堂。可是武則天卻對唐母親說:"侍奉聖明的天子,豈知非福,為什麼還要哭哭啼啼的,作兒女之態呢?"這一番豪邁之語,令當時在場的人瞠目結舌,而這一年的武則天僅僅只有十四歲。
楊氏夫人的苦勸無奈地成為了耳旁風,武則天最後還是執拗地選擇了進官,帶著對權力的渴望,也滿懷著即將與偶像見面的期待。進宮既能接觸到權力,又能長期留守在偶像身邊,對武則天來說當然是兩全其美的好事。武則天進宮之前是非常自信的,她相信自己的美貌,相信自己的才華,更相信自己的出眾的智慧。她以為只要自己一進宮,肯定會像那黑夜之中閃閃發光的螢火蟲,引起太宗的注意力。但是進宮後武則天才悲觀地發現,後宮之中才貌俱備的女子實在是太多太多,只是一個才人的武則天,別說得到太宗的專寵,就連想見這位天子一面都難於登天。
好在,武則天從來都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一時見不到皇上,她並不氣餒,而是用大把大把的時間在宮館裡拼命地學習。太宗喜歡詩經,她就去讀《詩經》;太宗喜歡討論國家大事,她就去翻閱歷史典籍;太宗喜歡下棋,她就去學下棋;總之,只要是太宗感興趣的事,武則天都儘可能地去學,去了解,她想以這樣的方式,來吸引皇上的關注。天道酬勤。事實證明,武則天的努力沒有白費。沒過多久,她就成為了後官中有名的才女。而終日忙忙碌碌的太宗,也終於注意到了這個才華橫溢的美女,並把她調到了身邊做貼身的侍女。
武則天如願以償地接近了太宗,卻沒能順理成章地取得這位皇帝的歡心。目光如炬的太宗,雖然很欣賞武則天的才華,但是對這位能幹且性格潑辣的美女,他更多的是顧忌而不是喜愛。不久之後發生的一件事,更讓太宗堅定了這種想法。
一天太宗下朝,突然想起很久沒有騎過馬了,於是帶著一眾隨從來到了馬場。太宗問最近有沒有良馬,太監連忙回答:"回皇上,吐蕃新貢一批千裡駒,皆已馴服,唯一匹獅子驄未及馴服。"太宗一生最好良馬,連忙說道:"牽來給朕瞧瞧。太監有些為難地回答:"皇上,此馬野性不改,恐驚聖駕。沒想到這麼一說,太宗反倒來了興致,大聲說:"你牽來就是了,我自有主意。太監領旨後憂心忡忡地走進了馬廄,牽出了一匹高頭大馬,此馬高昂著頭,口中不斷嘶鳴,四蹄翻騰,的確是一匹桀略不馴的良馬。太宗看了這馬很高興,於是對手下說:"誰能馴服此馬,賞銀百兩,絹繡十匹。這賞賜不可謂不豐厚,但是一旁的侍從們沒一個敢上去試的。太宗本來感到很失望,沒想到人群中的武則天卻突然站了出來,說道:"皇上,妾鬥膽應旨。"
太宗驚訝地看著武則天,沒想到這個柔柔弱弱的女子竟然有如此膽量,於是問道:"武才人能行嗎?你要如何馴馬,說來給朕聽聽,朕讓太監們如法馴之。武則天回答:"請皇上賜三物:鐵鞭、鐵撾、匕首。"太宗不明所以,又問道:"要這三件東西何用?武則天指著那匹馬說:"我先用鞭子抽它:如果它不服,再用鐵撾砸它的頭;如果還不服,就用匕首割它的喉嚨。"太宗聽完之後先是大笑,說道:"誠如卿言,這匹良駒不是被卿刺死了嗎?"話-說完,他心裡就一陣震驚,心想這個女子才這麼大的年紀,性格就如此剛烈,手段如此狠毒,真是出乎意料。這件事之後,本來就不太喜歡武則天的太宗對她更是疏遠。和武則天一起進官的小姐妹,有不少已經獲得升遷,唯獨她一直是個才人,在深官中空耗了十二年的青春。
這一年的五月,唐太宗病逝,武則天和李治的好日子也結束了。按照朝廷安排,武則天和太宗部分沒有子女的妃嬪們一起來到了長安的感業寺,在這裡出家為尼。這是武則天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時間,她遠離了那個讓她著迷的權力場,只能在清冷的寺廟裡吃齋念佛。但這同樣也是武則天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拐點,因為當她走出這裡時,也就意味著大唐的政壇風雨將至。
(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