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 劉廣超 實習生 張帆 文圖
「老李,在哪呢?」「在河沿這涼快呢,有風空氣還好!」「先別走,我一會也過去。」連日來,漯河氣溫居高不下,炎炎烈日下市民如何避暑?漯河坐擁沙河和澧河,兩岸綠樹成蔭,芳草依依,微風吹過,國家4A級沙澧河風景區,已成為漯河天然的納涼勝地。
【橋頭下的「避暑勝地」,備受市民青睞】
7月25日下午3時許,記者從漯河市嵩山橋來到沙澧公園的澧河景區,放眼望去,成排的樹木下面,形成了斑駁的樹蔭,三五成群的市民在這裡納涼。在嵩山橋頭底下,早上是市民跳舞的場地,現在許多市民聚集在這裡,成了避暑遊玩的好去處。
在一處健身設施旁,七八位市民圍坐在一起,一邊扇扇子,一邊聊天,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這地方是個風口,我和同村的幾個朋友,都愛來這裡玩。」市民王師傅在附近的丁灣村上住,每天都會和好友一起相約來嵩山橋底下乘涼。「我們一般早上6點多吃過早飯就過來了,上午這還有人跳交誼舞,我們看會跳舞,聊會天,比在家裡強多了。」
「對,我也是幾乎天天都來,現在人還不是最多的,再過一會,等到下午5點多的時候人更多。」陳大爺今年68歲,是崔崗村人,離這裡有4公裡的路程,每天專門騎著電動車來這裡乘涼,中午回家後,他會午休到3點多,然後再騎車過來。據了解,來嵩山橋附近納涼的人多為姬崔村、陰陽趙村、丁灣村等地方的居民。
【女兒得了空調病,專門來河堤吹自然風】
現在放暑假了,許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暑假班,市民潘先生也不例外。上午和下午都給上小學的女兒報的有興趣班。「除了上暑假班,就是在家裡吹空調,這孩子有天回家告訴我頭痛,我摸摸她的頭,又量了一下體溫,居然感冒了。」下午4點左右,記者遇到了帶著女兒來河堤的潘先生,女兒一過來就坐到了椅子上,伸著懶腰說「雖然沒空調涼快,可是這比空調屋舒服多了。」
「女兒老是吹空調,都得『空調病』了,今天下午我專門和她一起,來河堤這吹吹自然風,健康還環保。」潘先生說,女兒在家的生活可以用空調、WiFi、西瓜來概括,經常在空調屋一玩手機就是幾個小時,自從女兒感冒之後,他也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這個暑假比較閒,等女兒每天下午的輔導班結束了,準備經常帶著她一起來河提玩。」
李女士在丁灣村上的一個小區住,今天她也帶著一歲半的孫子來河堤玩。「幾乎每天下午都會過來,因為天氣太熱,在家裡肯定是要開空調的。」李女士說,之前是早上吃過飯在空調屋待一上午,下午也不出來,晚上睡得又早,就相當於在空調屋待了24個小時,老是吹空調對身體不好。「而且不是也有出汗排毒的說法嘛,每天下午出來一會,也算是告別了一段時間的空調屋。」李女士對記者說,在河堤旁,孩子也玩得高興,對身體也有好處。
【綠色長廊下,傳來一陣讀書聲】
在澧河的北岸,一處被綠色植物覆蓋的長廊下,有不少市民在此處納涼。這處長廊的旁邊,剛好有健身器材,有的人坐在長廊下看會手機,然後去健身器材上鍛鍊一會。這時,一陣讀書聲響起,循聲望去,一位女士在這裡手捧一本書,在認真的讀著。
原來,趙女士是一名退休工人,在家閒著沒事,就拿了幾本書到河堤上閱讀。「這裡很涼快,不時還有微風吹過,是個讀書的好地方。」趙女士說,漯河現在有37個暑期公益晨讀點,自己有時候早上忙,沒趕上和大家一起晨讀,就會抽時間來這裡,有時候一讀就是一下午,感到很有意境。
下午5時許,河堤兩岸納涼的人越來越多。在沙澧河風景區的河堤兩岸,碩大的楊樹下,許多居民在這裡散步乘涼,或有上了年紀的老人,或有家長帶著孩子,或有相約來此遊玩的年輕人,他們三五成群,手裡拿著一把把扇子,頭上沁出些許汗珠,微風吹過,很是涼爽。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