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親親花坊
杜鵑花別名鵑花、映山紅、滿山紅、紅部科名杜鵑花科古代神話傳說,有柱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了漫山遍野的杜鴉花。於是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將這同名的一花一鳥,吟繪於詩畫之中。唐代偉大的詩人李白有詩云「蜀國曾聞子規鳥(即杜鵑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當然,這不過是神話傳說而已。詩人們也聯想的太多了,有的真成了借題發揮。還是郭老有見地,他說:「人們說我們是杜鵑啼出的血,杜鵑是望帝的魂,他思鄉心切。咱們彼此其實沒有絲毫關聯,望帝和杜鵑也風馬牛不相及杜鵑為常綠、半常綠或落葉灌木、小喬木,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它和報春花、龍膽花合稱為「中國三大名花」。據說全世界杜鵑花有800多種,在中國就有650多種,其中雲南省就產420種之多。這些杜鵑花的顏色有紫、紅、粉、黃、白等。杜鵑花不僅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觀賞花卉,各國公園、植物園都爭相引種。
杜鵑花喜歡生長在腐殖質豐富、鬆軟的酸性土壤中(pH5~6,5),在鹼性土壤中是無法把杜鵑花栽活養好的。筆者見到有的從原產地帶土移來,但由於長期用本地的鹼水澆灌,杜鵑花就漸漸枯黃死去。平時可用經曬幾天後的雨水,再放些疏酸亞鐵的肥水來澆。有人試用淘米水效果也較好。要經常鋤松盆土,以利生長。經過多年裁培要增添盆土時,最好用經過充分腐熟的腐葉土。杜鵑花較耐寒,冬季只需入低溫溫室。夏季怕高溫,要置於蔭棚下,晚5~6點拉開葦簾,接受雨露,噴些水,增加空氣溼度,2~8天澆一次透水。春秋見光時間可以稍長。杜鵑忌施濃肥,通常是結合澆水施些淡薄的液肥。
繁殖方法,目前多採用高取壓條法,經半年左右可以生根,剪下後栽植盆內。也可採用播種或扦插等繁殖方法。播種從春分至淯眀均可進行。扦插春、夏、秋季皆可。可選取去年或當年生健壯的枝條,剪成5~7釐米長,去掉下部葉片,上部留8~5片,隨剪隨插,入土二分之一,株距行距4×4釐米,扦插後壓實。並用細眼噴壺澆透水放在蔭棚下,保持土壤及空氣溼潤,兩、三個月可生根。用士要選疏鬆、酸性、富含腐殖質的壞土。據外地經驗,此法成活率頗高,筆者多次扦插,成活率不太高,可能是有些技術還沒有掌握的緣故。
杜鵑花非常美麗,且春鵑、夏鵑相繼開放,可以延續半年左右。一般是盆栽,有的品種也可露地栽植,用來布置居室、展覽室、會議窒,點綴庭院和園林皆相宜。如經綁紮整形,配上紫砂盆缽,實在是美化環境的佳品。多種杜鵑可人藥,本書介留的主要是指紫花杜鵑或映山紅;有些品種,如毒性較大,切勿亂用,以免發生事故黃花杜鵑採集加工花初放時採摘,夏季採葉,秋冬採根,曬藥用備用或鮮用。
性味花、葉:甘、酸,平。根:酸、澀,溫。有毒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癢根:祛風功效花活血去瘀,止血參考便方治慢性支氣管炎:紫花杜鵑的花或葉60克,白酒毫開,浸7日。每服10~15毫升。日服2~8次治腸炎、痢疾:滿山紅根10克,水煎服8,治跌打疼痛:映山紅子研末1.5克,用酒吞服治白帶:杜鵑花(用白花)1.5克,和豬蹄適量同煮,喝湯吃肉。治鼻流血:映山紅花(鮮花)15~30克,水煎服。治療瘡腫毒:新鮮社鵑的枝頭和嫩葉適量,搗爛如泥,敷於患處,治眼外傷紅腫:杜鵑花嫩葉搗爛,加人乳,外敷。治外傷出血:杜鵬花鮮葉搗爛,外敷傷口治對或蜜,敷患處運:杜鮮葉和柏葉等量爛,調雞蛋制導麻社鵑鮮葉煎湯洗溶。以上就是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分享,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一起分享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