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
在深圳,這句話耳熟能詳
東門
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
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
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
今年恰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7月23日,深圳東門步行街被正式列入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老街」也將隨之迎來大範圍升級改造。
深圳市羅湖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周建軍:
「未來的『東門』將打造成為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的商業打卡地以及具有世界能級、國際化屬性的跨境旅遊消費合作區。」
01
從墟市到百萬客流商圈
嶺南謂村市為虛
墟市亦稱「墟(虛) 」
早在明末時期,以東門為中心的「深圳墟」就已發展成為當地聞名遐邇的重要市集。隨著清末廣(州)九(龍)鐵路的通車,在東門逐漸形成繁華的商業集鎮。1979年深圳市成立,市名即來源於「深圳墟」。
時至今日
東門步行街仍是
深圳唯一擁有深厚歷史底蘊
獨具嶺南風格的街區式商業步行街
東門步行街地處深圳交通大動脈深南大道、布吉河十字中軸的中心,總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乘坐深圳地鐵1號線往羅湖方向至老街站下車便到了東門。站內摩肩擦踵的人群僅是東門繁華景象的一個縮影。
從地鐵站出來
步行街沿街店鋪的叫賣聲
街邊燒烤檔的滋啦響聲、孩童們的嬉笑聲
以及街面上拍照打卡的遊客
排隊購買奶茶飲品的情侶
與商家正在討價還價的消費者等等
組成了深圳最具煙火氣息的市井畫卷
家住東門附近的張女士
和記者聊起「東門」
興致很高
張女士
東門是深圳的一個地域符號。每次親朋好友來深圳,都會帶他們來這裡逛逛。雖然深圳現在到處是大商場,不缺shopping mall與新潮的商業街,但老百姓最喜歡的繁華市井的味兒,也只有東門才有。未來希望東門還能把這種「接地氣」的精髓留住,把深圳人的回憶繼續留傳下來。
「全」是每一位到東門的人
最直接的觀感
走在東門步行街,從大牌名品到傳統老店,各種商業業態一應俱全,茂業百貨、太陽廣場、新白馬商業廣場、旺角購物廣場等各類購物商城讓人流連忘返。
如果逛街累了,還可以去廟街、東門町品嘗特色小吃,去思月書院、東江抗日遊擊指揮部舊址等地感受傳統文化薰陶,去深圳戲院品一場文化演出盛筵。
百花齊放的商貿業態
帶來的是各色消費群體
數據顯示
東門步行街單日客流量
歷史峰值達到100萬人次以上
曼婭奴東門茂業百貨店店長洪少君
在東門上班幾年來最深的體會就是這邊的客群層次很豐富,高、中、低檔都有。在類型上來看,這邊不僅有大量遊客還有很多熟客。大家普遍都認為東門的東西價格實惠,品類齊全,非常好逛。
G2000東門中路店店長鄭芬
是一位「老東門」
已在東門商圈工作10多年
鄭芬
我們店業績最好的時候,年營業額可達千萬元。遇上活動促銷時期,顧客甚至需要排長隊才能進店。相比其他封閉式的商場,大家來東門的選擇餘地很多,各類店鋪、小吃、休閒娛樂場所都很齊全,而且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例如可以去太陽廣場那邊看一看「老鍾」。聽說這片要改造升級,我們也很期待,希望未來周邊環境能夠進一步優化,帶動更多的消費者前來。我們也在謀劃相配套的促銷活動。
從老街邁向國際時尚街區
02
近兩年,由於深圳各區
大型購物綜合體的大量湧現
以及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
對東門步行街的商貿發展
帶來不小的衝擊
宜庭東門店工作人員周清
我們是做高端羽絨被的。相比前幾年,現在業績一般般。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高端產品的銷量下滑明顯。東門作為深圳一個老街區,希望未來能夠在商貿文旅方面進一步優化提升,以期帶來更大的客流量。
據了解,1998年至1999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對東門商圈進行了一輪整體改造,至今已整整20年,東門商圈的發展現狀,難以適應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新形勢,也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
東門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周建軍告訴記者:
「現在我們正在啟動東門改造2.0版」
具體而言,東門步行街和東門統籌片區將基於實際情況,並借鑑國內外知名商圈改造升級經驗做法,
擬採取「政府主導、企業參與、項目運作、文旅結合、整體經營、統一管理」的實施模式;
採取「不停業、不封街、不大拆、不大建,市場化、漸進式、微改造」的方式;
通過「內部提升改造+外圍拓展補板」,統籌步行街與周邊資源,打造「一帶兩軸三園四組團」的格局,以一帶、兩軸拓展空間、打開界面,以三園、四組團豐富業態、促進融合。
「一帶兩軸三園四組團」
● 「一帶」就是利用東門步行街以西的布吉河,打造沿河休閒帶,發展休閒產業;
● 「兩軸」是把過去老城區垂直交叉的兩條路人民北路和解放路做成兩個軸線,布局嶺南風貌和現代時尚風貌;
● 「三園」是片區內的三個公園:工人文化宮、人民公園和兒童公園;
● 「四組團」即商業、教育、文化、娛樂組團。
今年以來
隨著羅湖區推進
東門步行街升級改造規劃設計
策劃品牌促消費活動
引入龍頭企業參與並啟動一系列引爆項目
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據統計,今年5月,東門商圈日均人流量達到25萬人次,「五一」小長假期間達到34.4萬人次,5月1日當日達到51萬人次,均恢復到正常水平的8成以上。
太陽廣場是東門步行街
標誌性的商業地標
有400多個商戶、2000多個品牌
年客流高達2000多萬人次
據太陽廣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兩年,太陽廣場的年營業額均超過10億元。東門步行街的升級改造對於整個東門商圈意義重大,對深圳零售行業也將產生巨大影響。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都對此次改造寄予厚望。太陽廣場也將藉此機會推動自身業態調整、硬體升級改造,與東門步行街同步升級,並且希望通過擴大經營規模,增加體驗業態,再次引領商圈的升級。
為全面統籌東門步行街片區改造升級
2019年12月
華僑城華南集團與羅湖區政府
正式籤訂東門升級改造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共同致力於
東門步行街升級改造工作
根據概念規劃——
01
東門步行街的總體定位為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級商圈,引領傳統消費升級,培育新興消費業態;
02
構建成為深圳市井文化的時代樣本,形成深圳「根」與時代「潮」碰撞融合地;
03
建設成為商旅文融合的國際時尚街區,打造世界級能級、國際化屬性、跨境旅遊消費合作區。
記者從華僑城華南集團了解到
目前已經完成了步行街設計導則初步成果
構建了「總則+單項通則+單體細則」的控制體系
東門步行街改造
將以高品位步行街評定標準為綱
▽▽
加強街區環境與公共設施改造;
挖掘東門在地文化並進行延續;
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建築風貌街區;
以業態有機升級、適當幹預引導為主要路徑,使東門商業業態更加繁華多樣;
實現商旅文聯動發展,鼓勵新興業態入駐;
在打造智慧街區的整體要求下,實現基礎設施智慧化。
針對東門片區產權分散、租金差異較大、高層物業空置等問題,華僑城華南集團還將攜手專業的產業研究及商業策劃團隊開展東門步行街從商業規劃到落地的研究工作,未來將以延續東門業態的在地特徵為基礎,以市場自發動力為主,有效引導功能業態升級,助力新興業態引入。
期待深圳東門「老街」
煥發新活力!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 楊陽騰
攝影:文陽洋
編輯整理:新時代新羅湖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往期精彩回顧
1、
2、
3、
4、
5、
6、
原標題:《經濟日報報導 | 國際時尚街區拍了拍你,東門「老街」將大變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