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自戀是什麼樣的? 自戀為何愈演愈烈?

2021-01-17 川北在線網

病態自戀是什麼樣的? 自戀為何愈演愈烈?

時間:2016-03-30 11:0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病態自戀是什麼樣的? 自戀為何愈演愈烈?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津津樂道於自戀這個話題。而如今,社會科學家稱自戀已變成一種現代流行病。可我們該怎樣定義自戀?自戀愈演俞烈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們能治好這種病嗎? 自戀一詞源於何處? 2000多年前,古羅馬

  原標題:病態自戀是什麼樣的? 自戀為何愈演愈烈?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津津樂道於自戀這個話題。而如今,社會科學家稱自戀已變成一種現代「流行病」。可我們該怎樣定義自戀?自戀愈演俞烈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們能治好這種病嗎?

  自戀一詞源於何處?

  2000多年前,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創作了《水仙花傳說》,自此,水仙便成了自戀的代名詞。傳說中的男主人公是位俊美的希臘獵人,某日,他巧遇一灣潭水時瞥見了自己的倒影,誰知竟不可自拔地墜入了愛河。他痴迷於這驚世之美,直至死亡也不願與它分離。後來,一朵水仙花綻放於他的安息之處。

  水仙:自戀之花

  通過深入研究自我及自我與外界的聯繫,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讓自戀這個概念廣為人知;同時,他的研究也為其他自戀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病態自戀是什麼樣的?

  健康自戀和病態自戀是自戀程度的兩個極端。健康自戀是正常的,它是人體機能的一部分。現實成就、抗挫折能力及社會關係給予的支持可讓健康自戀者自愛自信。

  而病態自戀者則沉湎於自我,過度需要別人的讚美和認同,同時還會漠視他人感受。如果自戀狂沒有如願以償得到關注,就會濫用藥物、甚至患上重度抑鬱症。

  自戀狂常以驕傲自負的形象示人,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隱藏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保護自己那脆弱不堪、些許微辭就能擊碎的自尊心。因此,自戀狂們發現自己的人際關係尤為脆弱,在他們眼中,那不過是個提供他人長期關注的工具罷了。當自戀程度特別嚴重時,就會產生危害。這表明他們已成為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定義是「普遍誇大自我,需要讚美,自成年初便在各種情境下顯示出移情能力的缺失」。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極端自我,對無限的成功、權力、榮譽、美貌或理想愛情充滿不切實際的幻想,對他人的批評極度敏感,同時還會有其他方面的表現。

  年輕人和男性似乎最容易受到該病影響。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但幼年遭受虐待及漠視或許是病因之一。

  自戀為何愈演愈烈?

  在臨床環境下,約有2%至16%的人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但在普通人群中,受其影響的人不足1%。有些人認為自戀型人格障礙十分罕見,但各種研究顯示,少不少見取決於調查樣本的大小和自戀特質的評估方法。

  其他人則給自戀貼上了「現代流行病」的標籤,他們認為,工業和後工業社會的快速變遷是誘發自戀的罪魁禍首。短短數十年間,社會風氣就已由強調集體轉變為注重個人,而自尊運動正是轉變的關鍵。人們斷定自尊就是成就人生的秘訣。為了讓孩子更加自信,老師和父母們開始向其灌輸他們是如何地 的觀念。父母忙著「賜予」孩子自尊,而非鼓勵他們通過努力贏得自尊。

  在個人主義逐漸興起,社會現代化導致世風日下時,社會和父母絕不能再像原來那樣,依舊支持孩子注重自我。某項研究顯示,融入社會,譬如積極融入社區、與朋友家人建立良好關係,對健康大有裨益。

  社會結構越來越不穩定,人們也愈發難以建立有意義的社交關係。過去,人們習慣於換位思考,總是以家庭為重,但現在,他們更喜歡追求個人利益。現代社會似乎已將聲譽、財富和名氣置於 地位。除此之外,人們根本不重視社交關係。因而,自我遂變成了「失去社會意義的空虛自我」。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qingjuwang.com.cn

相關焦點

  • 最自戀的星座是什麼星座
    適度的自戀可以提高我們的自信心,但是過度的自戀可能就讓人接受無能了。你知道,最自戀的星座是什麼星座嗎?其實過度自戀的人,恰恰是內心缺乏自信,有點自卑,越是沒有就越要表現出自己強者無敵的感覺。在十二星座中,誰是自戀狂呢?自戀的人是什麼星座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下吧,看看你自己有沒有上榜。
  • 科技企業家的自戀行為啟示錄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論文中就提到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的自戀行為;面對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陰陽怪氣」,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朋友圈疑似回應「明年在中國被我們打得找不著東」。
  • 網紅與自戀
    網紅們對著屏幕賣力表演,賣力宣傳,賣力帶貨,都在說明他們除了自戀就是喜歡錢。誰不喜歡錢呢?為了錢自戀一點又有什麼不好的呢?可是整天對著屏幕賣力表演,而不知道屏幕顯示的粉絲是不是真人,那麼,還有比這更自戀的嗎?直播鏡頭就是一面照妖鏡,把一些人照出原形。自戀的人自視甚高,不屑於被人戳穿,當然也就不屑於關注周圍人了。
  • 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結論:CEO自戀可能弊大於利
    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結論:CEO自戀可能弊大於利時間:2020-11-18 19: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結論:CEO自戀可能弊大於利 近日,浙江工商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引起熱議,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66.930, -1.47
  • 自戀,一切行為的起源
    我對兒童心理研究的越多,我越發現,自戀才是孩子一切行為的起源。不僅僅是孩子,對於成人也同樣如此。這裡說的自戀,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那種自我陶醉,自以為是的自戀。而是自我關心自我愛護,以自己為首要出發點,為了自己好的自戀。正是在這種自戀思想的指導下,人才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行為。
  • 董明珠式自戀,實質上是一種自強
    浙江工商大學的某個研究生以格力電器為例,寫了篇題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的論文,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作出了「自戀」的評價。網絡上炸開了鍋,一時間眾說紛紜。董明珠,最著名的董小姐,你怎麼看?據北京晚報和澎湃新聞報導,這篇碩士論文,列舉了董明珠在格力電器CEO位置上自戀的三大表現:渴望支配性權力;採取冒險決策;固執己見。
  • 最自戀的星座是這四個,他們自戀起來,都沒有其它星座什麼事
    這四個星座自戀起來很可怕,平時生活中可能大家不怎麼觀察,但是一旦注意力集中在他們特殊的點上,你會發現,原來存在這麼自戀的星座,其實偶爾的自戀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久而久之這樣的話,難免產生不好的影響。射手座喜歡自拍。
  • 董明珠「自戀」?雷軍馬雲表示不服!
    來源:東方財富網近日,一篇碩士學位論文《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忽然在網絡「走紅」。論文以格力電器為例,深入剖析企業高管的自戀人格導致產生內部人控制問題,例如董事會權利失衡、向關聯方輸送利益。論文中指出,董明珠的自戀人格導致格力電器產生內部人控制,主要表現為:1)董事會權力失衡;2)向關聯方輸送利益。
  • 中國新歌聲鳥巢衝刺夜 導師間爆發「自戀」病毒
    中國新歌聲鳥巢衝刺夜 導師間爆發「自戀」病毒時間:2016-09-29 12:3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新歌聲鳥巢衝刺夜 導師間爆發自戀病毒 鳳凰娛樂訊 《中國新歌聲》明晚上演鳥巢衝刺夜,學員賣力演唱爭晉級,然而導師間卻爆發自戀病毒。
  • 《熊出沒》光頭強的自戀指數直達5顆星,你知道他有多自戀嗎?
    光頭強雖然說是李老闆員工,但是早期的時候,李老闆也只是光頭強的大客戶之一而已,光頭強經營狗熊嶺十幾年,早就根深蒂固,不是李老闆想炒就炒的,李老闆曾經想要派遣小光、伐木冠軍和超級伐木機器人來取代光頭強,但是都失敗了,光頭強這麼有本事,當然對自己很有信心的了,《熊出沒》光頭強的自戀指數直達
  • 自戀的人愛喝紅酒
    然後,他們完成了自戀測試。結果顯示,自戀與葡萄酒消費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自戀的消費者更頻繁地飲用葡萄酒,並且更有可能將葡萄酒與社會吸引力聯繫起來。他們也更可能認為自己是葡萄酒鑑賞專家。第二項研究在美國進行。研究人員想知道「法國結論」是否適用於美國。同時,他們也想考察自戀者是否僅為社會地位的優越感而選擇飲用葡萄酒。美國樣本包含192名參與者(女性佔55%),平均年齡32歲。
  • 《熊出沒》中最自戀的角色
    天才威 作為一個天才發明家,天才威當然是非常的自戀了,而且他對自己的要求也非常的嚴格,造型上也十分的陽光帥氣,總體來說要比男主角光頭強強上很多,因為他的發明都是非常厲害的,而光頭強的發明則都是不怎麼成功的。
  • 董明珠被指因自戀型人格耽誤格力
    近日董明珠被人懟了,而且懟得「有理有據」,浙江工商大學有一篇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的碩士學位論文,列舉了董明珠在格力電器CEO位置的自戀三大表現,1)渴望支配性權力;2)採取冒險決策;3)固執己見。
  • 「小貓咪自戀的亞子,像極了我的女朋友!」
    見過貓自戀的,沒見過貓因為自戀一炮而紅、甚至火到國外的。轉頭髮個朋友圈,文字不重要,看圖↓還有些鏟屎官想記錄小貓咪的自戀日常不過有些貓早就步入了自戀的更高境界:只要能反光,那就能自拍「背景選得好,天天在燒烤」有時候,這些自戀的小貓咪連地上的水都不放過
  • 自戀型抑鬱——屈原式的男人和女人們
    這些「屈原型」男人和女人們,到底有什麼樣的相似之處呢?一言以蔽之:都是「自戀型抑鬱」。接下來詳細分解其內涵:1、自戀。自我感覺好到不能再好,就像愛上自己倒影的那喀索斯。人的自戀一旦注入美學趣味或道德判斷,常會成為一種「精神潔癖」。
  • 遇事耍官威:成年巨嬰的全能自戀與偏執分裂
    巨嬰這就是巨嬰的全能自戀全能自戀又稱為嬰兒期的全能幻想,指的是一個人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只要自己動一動念頭,全部的外部世界都會按照自己的意願給予回應和滿足,泛化到日常生活中,不僅是一件事,一個行為當一個人受全能自戀的驅使,就會覺得即一往無前,因而思維和行動力都非常的強烈,什麼都敢做,什麼都敢說,這推動著TA啟動了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這是一種虛體的自戀,這種自戀性幻想,使得個體在做事情的時候,會習慣性地將注意力放在外部世界一些比較虛的東西上,如「官威」好處多,而對真實的、核心的東西有所忽視,把握不住,給自己和他人都造成巨大的損害。
  • 研究董明珠自戀碩士論文從知網消失
    近日,浙江工商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莫名「走紅」。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了解到,該篇論文的提交時間是今年1月,由浙江工商大學一名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陳舒心撰寫,論文指導老師是謝詩蕾。該論文以格力電器為例,深入剖析CEO董明珠的自戀如何導致內部人控制,以及其將會對企業的業績產生何種影響。文章直指董明珠的自戀人格導致格力電器產生內部人控制問題——董事會權利失衡、向關聯方輸送利益。
  • 可以愛惜自己,但不可以陷入自戀的迷境之中
    人生在世,愛惜自己沒有錯,但不可自戀,達到自戀的程度就進入了一種迷境。一個人不能自命清高,行為不能太自戀。自戀有時會以不可理喻,甚至讓人難受的方式表現出來。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戀傾向,人人都應該愛自己,但是愛得過了頭就危險了。
  • 與自戀的人相處,走為下策?《關係陷阱》告訴你答案
    在此過程中,「自戀」「缺乏同理心」等字眼頻繁出現在文章中。「自戀」一詞起源於水仙花。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則水仙花的傳說故事:美麗無比的少年納西索斯,引得無數少女對他一見傾心,其中包括山中仙女伊可,可他卻自負地拒絕了所有人。眾神憤怒了,決定讓納西索斯去承受痛苦:愛上一個人,卻不能以被愛作為回報。納西索斯無意發現山湖中有一個俊美少年,他對他一見鍾情,難以自拔。
  • 同樣是「自戀」,為什麼有的人讓人喜歡,有的人卻讓人討厭?
    為什麼有的人「自戀」讓人喜歡,有的人「自戀」卻會引起觀眾的不滿? 心理學家Heinz Kohut認為,一定程度上的自戀對人們來說是健康且必要的(healthy narciss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