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戀的人相處,走為下策?《關係陷阱》告訴你答案

2021-01-09 紫荷悅讀

近年來,媒體對一些影視人、體育明星的報導,使他們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規則不適合於我」的特權意識進入公眾視野。在此過程中,「自戀」「缺乏同理心」等字眼頻繁出現在文章中。

「自戀」一詞起源於水仙花。

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則水仙花的傳說故事:美麗無比的少年納西索斯,引得無數少女對他一見傾心,其中包括山中仙女伊可,可他卻自負地拒絕了所有人。眾神憤怒了,決定讓納西索斯去承受痛苦:愛上一個人,卻不能以被愛作為回報。

納西索斯無意發現山湖中有一個俊美少年,他對他一見鍾情,難以自拔。納西索斯並不知道那是自己的影子,終於在赴水求歡時溺水而亡,死後變成一朵美麗的水仙花。

這個故事給我們警示:只有在擺脫過度自戀之後,真正的美和可愛才會綻放。水仙花也成為自戀的詞根。

自戀,並不僅僅存在於神話中,也存在於現實中,通常我們會稱這人「自我感覺良好」。

隨著「自戀」一詞廣為人知,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身邊那位經常令人不快的同事、朋友、戀人、伴侶或家人,與自戀相契合。

到底什麼樣的人是自戀呢?自戀者能不能改變?他們真的能體驗到別人的感受嗎?人們渴望對自戀者多一些了解,近年也湧現了許多相關書籍。儘管如此,美國作家溫迪的《關係陷阱:如何與自戀的人相處》仍為人們解決這一挑戰性議題提供了獨到的方案,為自戀者的親友裝備了一套可信的導航工具。

溫迪是臨床心理學家,認知療法學會奠基人之一,從事心理諮詢長達30多年。這本書是她長期實踐與工作的總結。

大多數關於自戀的書,都在敦促你「快跑」,逃離這個心裡只有自己的、虛榮的人。可是,問題沒有這麼簡單,如果自戀者是婚姻伴侶、是自己的家人,都要離開沒那麼容易。此時,《關係陷阱:如何與自戀的人相處》就是你手中的工具。

01什麼樣的人是自戀者

美劇《實習醫生格蕾》中,美麗的女醫生Jo Wilson與Alex相愛多年,卻一直拒絕嫁給他。最後Jo說出實情,自己其實是已婚狀態。

Jo的丈夫paul是一位有名望的醫學博士,一開始他也很愛Jo,狂熱地追求Jo。可是,婚後Paul卻讓Jo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恐嚇她,以他的聲望和地位,她不可能對抗他,哪怕是去起訴他也不會有人相信她。

Paul本質上就是一個嚴重的自戀者。雖然他看起來體面、自信,有時還深諳迎合討好之道,但他可能突然對她出手,使她陷於憂傷、痛苦、厭煩和憎惡之中。

通常,自戀者會表現得只關注自己、有特權感、貶低別人、需索無度、不信任別人、完美主義、自視高人一等、尋求讚許、缺乏共情、強迫性、成癮性、情感上的疏離等等。

自戀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於讓自己保持完美形象,很少與他人共情,甚至完全沒打算去傾聽、關心、理解別人的需要。這樣的人很難與他人建立真正的、親密的聯結。

自戀者可能終其一生都在致力於吹噓和誇耀自己,殊不知自己內心深片也跟其他人一樣,憧憬著一個有溫暖擁抱的、安全安靜的避難所。他們試圖通過自身的魅力或唬人的行為來博取他人的關注。

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有一句非常熟悉的話可以解釋這個原因,「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當這個吹牛大王還是一個孩子,帶著每個孩子初來這個世界時都有的需要、願望和情感,然而因為受家庭的影響,使他們認為自己是舞臺的中心,是聚光燈下的尤物,規則都是為別人設定的。

一種情況就是被慣壞的。

在自戀都成長的家庭裡,父母灌輸給孩子的信條就是要比別人優越,要擁有特權,並且父母對這一信條身體力行。

這種家庭的做法通常是:基本不給孩子設立規矩,當孩子越界違規時,也不會承受什麼嚴重後果。

他總是被極度縱容,父母一般不會教他管理或忍耐自己的不適狀態,這導致他們出現一種不切實際的權力感和自大感,成人之後他毫不懷疑自己應維持自童年起就接受的那種優越感。愛對於他們來說,常常只意味著被愛,他們自己其實不懂得愛,也沒有能力去愛。

一種情況就是過度依賴。

父母雙方或一方過度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為孩子掃清一切困難或障礙。這樣的父母不去培養和鼓勵孩子做事或社交技能,而只是親力親為代勞。如此以來,孩子被剝奪了勝任感,習得了無能感和依賴性。長大後,他習慣於讓別人照顧他,這樣他就不必面對挫折,不必面對做錯事後的羞恥感,不必把自己看成一個失敗者。

第三種情況就是孤獨和被剝奪

許多自戀者的根源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換言之,孩子是否得到愛,取決於他的表現。父母讓孩子感到,愛是有前提條件的,只要不完美,就不值得被愛。

孩子逐漸發展出相應的人生信條,就是「我不需要任何人」「沒有人可以相信」「我會照顧好我自己」「我會證明給你看」等。

他不會僅僅因為他是他自己而被愛,也沒人引導和鼓勵他發現真我,也沒有教他換位思考,或如何體會他人的內心情感。在他所經歷的人際互動中,共情是缺位的。同時,因為他總遭受批評,他又背負著羞恥感和自卑感。作為一種防禦,他會集結內心所有的對抗力量,去扼殺與他生命主題相伴的痛苦。

因為人類的複雜性,人的性格又是多種因素混合作用而成,因此,一些自戀者表現出來的是混合型的。

02自戀者會改變嗎

書中溫迪舉了這樣一個例子:58歲的路易斯是典型的自戀者,從頭到腳穿著光鮮,經常驕傲地提到自己對經典文學的收藏,喜歡提起自己認識的名人的名字,藉此顯示自己的地位。

其實他與這些人很少有私人交往,一般都是生意合夥關係。他與家人的關係相處得也不好,他想念兒子,可兒子給他打電話主要是尋求商業建議,要麼就是借錢;他希望妻子趕快退休,對妻子的工作熱情他一點兒也不理解,甚至侮辱和貶低妻子。

兒童精神病學專家丹尼爾·西格爾認為,兒童依戀經歷會直接影響其情感、行為。路易斯是在怎樣的家庭裡長大的呢?他的爸爸為人嚴苛,而媽媽熱衷社交。他是家中的老大,父親忙於公務,母親心思不在孩子身上,所以路易斯在做人方面受到的引導很少。從小他就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任何問題都是「別人的錯」。

父親要求孩子在公開場合,不可以用不夠完美的分數或表現讓他丟臉,任何害怕或難過都是懦弱的表現。路易斯從小就被告知他是要做大事的人。孤獨是他最熟悉的狀態,在這個家裡,沒人為他提供一個給予共情或建立情感聯結的榜樣。「尋求認可」「羞恥」「不信任」就成為路易斯生命的底色。

當人感到危險受到威脅時,通常會採用熟悉的策略來驅趕惡魔。

在社交場合,路易斯為了避免羞恥和被拒絕的感受,很容易進入尋找認可的狀態,裝腔作勢、誇誇其談,這種用炫耀來逃避的行為,其結果適得其反。

這麼多年,他從沒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直到最近,妻子竟然威脅要離開他,而且看起來是認真的。

自戀,實際上是有情感缺陷的人格障礙,他們缺少共情能力,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自戀者可以改變嗎?在溫迪看來,答案是肯定的。

一個人之所以沒有改變,是因為痛苦還不夠強烈,或者除了名聲和榮耀,他還沒有找到一個值得追求的東西。

路易斯在婚姻生活中就是如此。妻子的態度讓他很痛苦,也很恐懼,大到可能會促成改變。

變化的槓桿有很多,比如潛在的或已發生的重大損失,如路易斯妻子威脅要離開,還有身體狀況欠佳、工作終止、財務窘迫、惹上官司等等,有了這些,自戀者才可能看到自己的問題,並想要改變。

如果我們有雙很舒服的鞋子,即使穿舊了,我們還是不願意扔掉,因為它跟我們的腳很貼合,我們可以穿著它走很遠的路。這點類似於我們與別人相處的方式。當我們面臨困境時,會本能地依賴自己熟知的、大腦程序化的反應。只有出現鞋不跟腳或走不了路太過疼痛的情況,我們才會痛下決心扔掉。

想要改變,只能清除掉通往果斷和自信的路障,克服對改變的抗拒和對舊習的順從。在理性、共情、自我擔當的基礎上,建立真實的自我,學會與人建立聯結,學會傾聽和接納,並承擔責任。從而治癒曾經的傷口,找回被放逐的那部分孤獨的自我。

03如何與自戀者相處

1. 衝破禁錮,從改變溝通開始。

為何自戀者的行為激怒你時,你會一而再的容忍呢?只因為自戀者的某種行為,引起了你內心深處的某種共振,這種熟悉的感情與陳年舊事中的感覺聯繫了起來。這種感覺讓你自發產生應對反應。

在年幼時,有人對你施加操控和辱虐時,你的反應大概是屈從,乖乖行事,以此保護自己。即使你現在是成年人了,自戀者的行為,也會點燃你舊時的記憶,與之相伴的習慣反應就會表現出來。

自戀者常用一些經典的誘餌和操控手段:玩消失、引蛇出洞(套出你的話,貶損你)、化身博士(他會抓住機會成為你的英雄,但你不能質疑他)、給傷口撒鹽(得寸進尺)、魔鬼代言人(置若罔聞)。

這時人們很容易產生:不安全感、威脅感、怨恨、氣憤、無力感。你希望保護好自己,卻毫無招架之力。要想更有效地與自戀者打交道,你要告訴自己「此一時,彼一時亦」,調整自己的內心獨白,採用新的溝通方式,勇敢表達真實的自己。

2. 立足當下,開啟全新互動模式

獲得成功的重要工具是充分認識到自己是誰,認識到自己如何一步步發展成今天的樣子。學會識別不健康的習慣,學會在自己即將落入陋習時止步。這是開啟全新互動模式的關鍵所在。

記住,你有自己的權利和觀點,你完全可以好好享受聚會時光,不需要去迎合取悅那個討厭的人。你可以選擇不再像過去那樣在他面前表現出內疚、屈從和虛弱無力的樣子,將自己錨定於真實、健康、成熟的自我之中,保持開放而淡定的態度。

面對炫耀者,立足於當下,只對你們互動中那些簡單而平凡的美好做出積極反饋,如誇讚對方的重點放在具體事物上;拒絕自戀者使用特權,告訴他遊戲規則;面對成癮的自我安撫者,提醒自己,他不是故意要帶上這個面具,他的疏離也不是你的錯。

3. 走為上計,逃離危險的自戀者

危險的自戀者從不自責,缺乏起碼的道德準則,在極端情況下,會出現那種頑固的自以為是或反社會者行為。

如果自戀者行為威脅到你的安全,大可不必停留,為自己制定好一個自我保護的計劃,為自己準備一條安全逃離的路徑。

應對困難關係時的七個小技巧:讓效果與意圖一致;示範;建立合理的預期;相互尊重;自我表露;明辨今昔;同舟共濟;預見衝突;承擔責任;真誠聆聽。

當我們深思熟慮地選擇交流方式、語言、聲調、動作,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時,就是向對方示範我們期望被對待的方式。沒人能確保自己能成功地改變他人,但可以學會如何利用善意和關愛的力量,開啟改變之門。無論結果如何,你在解救自己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這本書中,主要講述的是與自戀者相處的方式方法,對於改善與自戀者的互動體驗來說,都是有效的自助工具。當然,有時你竭盡全力,也無法改變,不妨尋求專業的治療師幫助你。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有這3個特徵的人,是自戀型人格,這樣的人很難相處
    另一種自戀是不健康的自戀,這種自戀不是傷害別人,就是攻擊自己,所謂的傷害別人,就是在關係中擠壓別人,或過度索取,所謂的攻擊自己,就是容易自責、懊悔,容易抑鬱和焦慮。這種自戀下的人格我們可以將其稱為自戀型人格,這樣的人通常很難與別人建立持久、穩定的關係,即他們很難與人相處。
  • 心理測試:選出你認為最好看的髮型,測出你自戀到什麼程度
    人生在世,各人的性格、相貌各不相同,但有些人卻很自戀,雖然這種性格很直接,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散發出獨特的魅力,一個人越是自戀自己的性格,普通人就越開朗,在面對眾多的人時也絲毫不露怯懦,因為他的自戀程度已經難以抵擋,但這種自戀程度也是令人羨慕的,那麼你想知道你的自戀程度嗎?或許可以試一試。心理學測驗:4種髮型,你最喜歡哪種?
  • 為什麼一次分手會讓一些人失去理智?愛情依戀理論給你答案!
    這裡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中,我們更多的是尋求自我改變,不要把改變的期望寄托在對方身上。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在依戀類型中是需要改變的,做好自己是關鍵。其次,根據具體類型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和對方的相處模式。如果覺察到自己是迴避傾向的人,就需要有意識地打開自己的內心,給予對方充分信任。從精神分析的理論來說,不願打開心扉的人,是一種高度自戀的狀態。
  • 病態自戀是什麼樣的? 自戀為何愈演愈烈?
    水仙:自戀之花   通過深入研究自我及自我與外界的聯繫,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讓自戀這個概念廣為人知;同時,他的研究也為其他自戀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自戀狂常以驕傲自負的形象示人,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隱藏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保護自己那脆弱不堪、些許微辭就能擊碎的自尊心。因此,自戀狂們發現自己的人際關係尤為脆弱,在他們眼中,那不過是個提供他人長期關注的工具罷了。當自戀程度特別嚴重時,就會產生危害。這表明他們已成為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
  • 同樣是「自戀」,為什麼有的人讓人喜歡,有的人卻讓人討厭?
    為什麼有的人「自戀」讓人喜歡,有的人「自戀」卻會引起觀眾的不滿? 心理學家Heinz Kohut認為,一定程度上的自戀對人們來說是健康且必要的(healthy narcissism)。
  • 最自戀的星座是什麼星座
    適度的自戀可以提高我們的自信心,但是過度的自戀可能就讓人接受無能了。你知道,最自戀的星座是什麼星座嗎?其實過度自戀的人,恰恰是內心缺乏自信,有點自卑,越是沒有就越要表現出自己強者無敵的感覺。在十二星座中,誰是自戀狂呢?自戀的人是什麼星座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下吧,看看你自己有沒有上榜。
  • 刺蝟效應:親密關係裡最大的陷阱,很多女人都忽略了
    刺蝟效應恰恰是告訴我們,要懂得保持人與人之間特定的距離,無論你們兩個是什麼關係,我們都應該明白,人與人之間應該需要一點「邊界感」。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總是會犯這樣一種錯誤,理所當然的認為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已經這麼親密了,所以二人之間完全不需要保持什麼距離。
  • 異性相處,經常聊「這些」話題,關係很容易曖昧
    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情感體驗,這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而且如果你在和別人聊天的過程中談論自己的情感經歷,很容易會讓對方想得更多,就像小雪一樣,甚至會推測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當你對一個人沒有這個意思時,最好不要談論對方的感受,因為感受是異性之間的敏感話題。
  • 貓咪的溫柔陷阱,你知道貓的叫聲代表什麼嗎,答案在這裡
    因此家裡有養貓咪的人時常能夠聽見貓咪的各種叫喚聲。但如果小編和大家說貓原本是不喜歡叫喚的你們相信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貓咪的聲音究竟表示的是什麼意思,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眾所周知貓咪是一種非常敏捷的動物,只要有一點點的動靜都能引起他們的警覺。因此在野外貓咪根本不喜歡發出任何叫喚聲。
  • 2020搞笑諾貝爾獎:窮則找人接吻,眉毛暴露你的自戀,川普喜提醫學...
    搞笑諾貝爾獎由《不可能的研究》(AIR)雜誌主辦,以「先讓人大笑然後思考」為宗旨,每年頒發10個既有趣又富含科學道理的研究。按慣例,頒獎儀式在哈佛桑德斯劇場舉行,並由諾貝爾獎得主親自頒獎,獎金為10萬億辛巴威幣(大概夠吃一頓金拱門),然後進行包含扔紙飛機等一系列趣味流程。
  • 鬼谷子:人情關係有時候就像陷阱,你把他當朋友,他卻拿你當傻子
    金錢、權利、地位,是世人皆追求的目標,有人會因為利益而背叛朋友,卻很難有因為朋友捨棄利益之人。「春冰薄,人情更薄;登天難,求人更難」,人情關係有時候像一張大網一樣,把周圍的任何事都緊緊相連;有時候又像一道深淵陷阱,進去了就出不來了。貪婪、自私、懶惰都是人之本性,在鬼谷子看來「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彼此是互為有利益的關係,就相處的親近些;彼此有害的關係,就會疏遠些。
  • 同樣是自戀,為什麼有的惹人討厭,有的不易發現?
    小Q直嘆氣,「很多時候真的想抽他,結婚前怎麼沒發現他這麼自戀呢?」是呀,按道理來說,自戀者總是很顯眼,他們要麼是人群中的閃光燈,用各種浮誇行為吸引他人注意;要麼是生活裡的奇葩,無止境索取卻從未付出回報。可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的自戀屬性深藏不露,初識時和藹可親,相處久了發現,他事事都只顧自己,認識時間越長,越覺得他自私自利。
  • 如何跟獅子座更好地相處?
    而在感情裡,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獅子座往往都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經常一條道走到黑。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他們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很難會將自己視為普通人,但是呢,這也並非是說,獅子座自己有多麼自戀或是多自負。
  • 婆媳關係相處之道: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
    你以為故事進展到這裡沒了嗎?不,還沒完。在李小璐扇了賈乃亮一耳光後,站在對面的婆婆就怒氣衝衝走過來拉開李小璐並反手給了她一耳光。婆婆說:「為什麼有話不能好好說?」(李小璐旁白:我也想好好好說啊,可是你兒子啞巴了,什麼都不說,敢做不敢當,我能怎麼辦?)這一耳光把所有人都搞懵圈了,李小璐回頭一臉茫然不知的看著眼前的婆婆。我想,那一刻,她似乎明白了很多。
  • 兄弟之間如何相處?讓這篇家訓告訴你答案
    璀璨悠久的歷史文化有的是口耳相傳,然後是一代代傳了下來,然而更多的是通過文字將這些璀璨的華夏文明記錄下來,為後人在修身齊家和治國安邦方面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非常重要的學習和借鑑意義。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一篇家訓是《顏氏家訓》,它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顏之推所作,這部家訓可以說包羅萬象,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部囊括在內。
  • 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我們需要接受、理解、陪伴
    父母和兒女關係不好,很多家庭兒女長期不上門看望父母,還有有的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好,在我住的院子,有一對爺爺奶奶同住一套房,可是分開做飯,過節子女回家,當媽的竟然一個人出去。現在父母已經很難相處了,該怎麼辦呢?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本書來自專業人士的與年長父母相處指南,兩位作者有30年以上的老人看護經驗,面對過許多難相處的父母,他們會幫助你與家中長輩實現更順暢的溝通。
  • 女人想知道男人是不是真心愛你?對他說「晚安」,回復會告訴你
    女人想知道男人是不是真心愛你?對他說「晚安」,回復會告訴你。女人由於情感細膩,多重善感,容易受到感情的傷害,總有些心懷不管的男人到處撩與人,他們獲取高大英俊或者浪漫多近,又或許花言巧語,但是他們只是抱著玩玩的心態,根本沒想過負責。
  • 心理測試: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面鏡子,測你的自戀程度,超準哦!
    ,屬於那種感覺自己很平凡,對自己外貌沒有多大的有信心,並且覺得自己只是那種很普通的人,覺得自並沒有別人好看,甚至自己身上的缺點頗多,所以你不注重打扮自己,是因為性格太過於內向,因此你的感情生活可能不會很理想,選擇B,圓形鏡子:你的自戀程度很普通,因為你知道自己的外貌不是十分漂亮,但也能夠排得上中等
  • 戀人關係很微妙!2個人如何相處才能走的長遠?
    互相需理解尊重真正聰明的人,不會想怎麼去吵贏這場架,而是提前做好預防的準備,什麼是預防呢?大家都知道,戀人相處久了,就會發現對方的很多缺點,因為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長了,通常人的一些壞習慣就會暴露出來,這些壞習慣無論是大的還是小的都很影響對方對自己的感覺,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及時的和對方溝通交流,有時候對方可能會不理解,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我們需要用正確的方法來化解這一難題,前提是你行得端坐得正,所以,要學會做一個冷靜的人,以正確的手段,正確的途徑來解決問題,來守護這份得來不易的愛情。
  • 最自戀的星座是這四個,他們自戀起來,都沒有其它星座什麼事
    這四個星座自戀起來很可怕,平時生活中可能大家不怎麼觀察,但是一旦注意力集中在他們特殊的點上,你會發現,原來存在這麼自戀的星座,其實偶爾的自戀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久而久之這樣的話,難免產生不好的影響。射手座喜歡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