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拯救地球,為地球環境做出巨大貢獻的5個現代創意發明

2021-01-09 集集屋

經常有人提倡要保護環境和愛護環境,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所習慣的生活方式一直都在對環境造成傷害。但是,有一些環境保護者、企業家和發明家卻並沒有將此遺忘,他們一直都在為保護環境和保護地球生態做出貢獻。在今天的文章裡邊,小編要為你重點介紹幾個偉大的發明:可以拯救地球,保護環境的5個小發明。

011、Nohbo一次性洗髮球

洗髮水是我們日常所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而通常被我們用來裝洗髮水的容器就是塑料瓶。在使用完以後,我們會將其丟棄,而它們的最終歸宿可能是在垃圾掩埋場內。因為根據國際數據顯示,一年下來,被人們掩埋的洗髮水塑料瓶超過5.5億個。更不用提還有不少流落到了海洋之中。它們數量的不斷增加,無疑會給地球生態帶來巨大的破壞。

然而,在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家名為nohbo的公司推出了一種被稱為Nohbo Drops的水滴狀的洗髮劑。Nohbo Drops可以作為保溼洗髮水使用,無論是短髮還是長發都非常適合。Nohbo是可生物降解的,因為其最外面的一層包裝是用植物材料所制,完全不含危險化學物質。

只要在流動的水下使用Nohbo,它就會融化,它會溶解成一個很好的香味的洗髮液。不僅可以在使用它時消除塑料瓶的浪費,還可以在旅行的時候輕鬆攜帶它們,並且不用擔心溢出或洩漏。

022、可清潔海洋塑料垃圾的垃圾桶

塑料對於海洋危害巨大,它們不僅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危害,還可能因為被海洋生物和一些鳥類誤吞食而讓它們出現生命危險。因此,如何減少塑料對於海洋的危害是至關重要的。

在澳大利亞,安德魯·特頓和皮特·切格林斯基這兩名衝浪者厭倦了在衝浪的過程中不斷看到的垃圾。他們打算做點什麼來改變現狀。在2015年的時候,他們辭去了工作,在從鯊魚緩解系統公司獲得投資之後,他們著手設計了一個海洋垃圾桶「Seabin」。這開啟了他們的研究和產品開發之旅,他們還帶著這個裝飾環遊了世界。

這個設備可以被放置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他們可以在最常見的水源中捕獲沉澱到水中的垃圾,這樣一來,進入海洋的垃圾就會減少。而且這種垃圾桶會將水流往中間抽動,從而引導垃圾進入其中。它還配備了吸油墊,能夠清潔地表水的石油基油和洗滌劑。而且,這個裝置不會傷害到海洋生物。

033、可以發電的地磚

Pavegen Systems是一家英國科技公司,這家公司開發出了一種用於將人們腳步中的能量轉化為少量電能的鋪路板。該公司的想法是依靠行人來產生足夠強大的可重複使用能量,以為公共服務供電。當人們在這個產品上踩下的時候,瓷磚會引起電磁感應發電機移動,引起旋轉運動,進而產生能量。據該公司稱,一個腳步足以產生將LED燈泡點亮約20秒所需的離網能量。如果此項技術逐步成熟,並且開始在世界被廣泛使用,人類將減少一些存在汙染的火力發電的行為方式。

044、可食用的餐具

一次性餐具是人類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物品,而且它們通常都以塑料和木材為主。要知道,每年在印度就要丟棄1200億件塑料餐具。

印度的地下水研究人員納拉亞娜·皮薩帕蒂顯然已經厭倦了這個可怕的數字,因此他創造了一種保護環境的可食用餐具。在2010年,他就開發了一種用小米、米粉和小麥粉製成的可食用勺子,再到後來還開發出了叉子和筷子。有趣的是,這種可食用餐具本身就擁有三種不同的口味:普通、甜和辛辣,它們的保質期約為三年。如果使用者在用餐後不吃掉這些餐具,它們會在四到五天內自然分解。但是這些餐具不能重複使用。

055、 可食用的包裝環

就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那樣,海洋中的塑料所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除了被動物們進食到肚子裡,它們也可能因為纏繞住了動物,從而使其出現致命危險。讓我們看看世界各地的啤酒包裝,有一些國家會使用6個一組的包裝環,它們是由塑料組成的。它們一旦進入大海,就很可能會給環境和動物們帶來巨大的危害。

然而,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德爾雷比奇的Saltwater Brewery啤酒廠發布了可食用的六支裝環,這是一種可持續啤酒包裝的全新方法。這些六塊裝的包裝環是100%可生物降解和食用的。因為它是由釀造過程中的大麥和小麥製成。實際上,這種包裝可以被可能與垃圾接觸的動物安全食用。

這些發明都相當的偉大,因為它們的確可以為保護環境帶來重大的幫助。但如果想要保護環境,我們需要從個人做起,從小事做起。你還知道其它可以保護地球的發明嗎?

相關焦點

  • 地球有救了!24歲印男發明「可以吃的塑膠」還能泡水喝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在地球上也製造了大量的垃圾,其中「塑膠」難分解,燃燒又會產生廢氣,是非常難處理的垃圾。
  • 遠古時代巨大的生物大規模出現,現代卻很少見,地球生物在變小嗎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氧氣在地球中含量的變化。氧氣,是不折不扣的生命之源。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氧氣來進行呼吸,一呼一吸之間,我們生物體內的細胞會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同時釋放能量,供給各個組織器官,沒有氧氣的話,人類撐不過5分鐘。但是在億萬年之前,地球曾經極度缺氧,是一片生命的荒漠。為什麼大部分星球在誕生之初氧元素都很少呢?
  • 地球上最奇葩的創意發明!石頭當寵物養?誰想出的主意?
    地球上最奇葩的創意發明!石頭當寵物養?誰想出的主意?這個創意來自國外一位叫加裡達爾的人,他認為最完美的寵物應該是石頭,不需餵食,不需洗浴,不會生病也不會死亡。於是,他便將這個創意變成了現實,寵物就這樣誕生了,就像真正的寵物一樣,寵物十被裝在一個紙質寵物和內附一份寵物訓練指南,為保證寵物讀書時紙盒內還放置稻草帶通風口,雖然這看上去非常的奇怪,但意外的是,寵物時受到了很多朋友的歡迎,很可能是這樣的創意,讓大家覺得非常有趣吧,如果家裡養了那麼在位置的時候應該肯定會很頭疼。
  • 我與地球母親通電話:請愛護環境,不要讓地球去「流浪」
    將近知命之年的辣媽賈靜雯狀態越來越好,在老公修杰楷及三個小棉襖愛的包圍下,幸福滋潤,大氣優雅,被稱為「逆齡女神」。最近又因一組為呼籲環保而拍的「暗系」時尚照片引起關注。賈靜雯說:環保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它就在我們身邊,環保可以從點滴做起,比如儘量減少使用塑膠袋。
  • 吃塑料的蟲子,被稱為「地球的救星」,若環境得到改善它是功臣!
    吃塑料的蟲子,被稱為「地球的救星」,若環境得到改善它是功臣!塑膠袋曾經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確實在短時間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高的便利,現在我們隨處走在大街上都會發現白色垃圾隨處可見,即使在國家的倡導下要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但是,相對於成本來講還是塑膠袋還是最優的選擇。這些難以降解的塑膠袋造成了地球上嚴重的白色汙染。它的降解也成為了現在面臨的一大科學難題。
  • 貢獻幾乎為零,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
    他說,我仍然堅持地心說,但是我給每個天體加一個輪子,它在繞著地球運動的時候,同時繞著自己的一個輪子在轉動。這樣的話,行星的逆行是一個真實的運動,我們在地球上看起來大多數時候是順行的,偶爾也會倒回來。這個理論可以較好地解釋觀測現象。但是有人覺得,這樣做的話有點畫蛇添足,有點不夠美,所以哥白尼基於它的美學的觀念(並不是宗教的觀念),提出日心說。
  • 薩古魯:冥想可以拯救地球嗎?
    冥想會讓一個人的幸福創造奇蹟,可是它能拯救地球嗎在美國Isha內在科學學院舉行的地球日慶祝活動上,薩古魯闡明了冥想可以讓你切實地體驗到你與地球並不是分離的個體。 薩古魯:印度有一個美麗的寓言傳說。有一個男人坐在一棵樹枝上砍著樹枝——他坐在錯誤的那一端;如果砍成功了,他也完了。現在,我們放任不管的社會經濟也是如此。如果經濟成功了,我們也完了。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這星球環境或「比地球更好」,就在太陽系
    因為生命對環境的要求比較苛刻,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不適合生命的生存。在太陽系內雖然有八大行星,但是這些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不同,導致這些行星的環境不同,有一些行星表面的溫度非常高,有一些行星的表面溫度非常低。我們地球剛剛好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所以地球的環境相對溫和,能夠適宜生命的生存。
  • 龍珠超:梅爾斯會打破天使守則來拯救地球嗎?
    《龍珠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悟空和貝吉塔等人的實力已經邁向了神的領域,而反派們也擁有類似的力量。在第二季的劇情中,一個名為梅爾斯的新角色出現了,基於目前的事態,魔羅極有可能會威脅到整個宇宙,在天使界觀望的梅爾斯和維斯會不會考慮打破天使守則來拯救地球呢?
  • 「世界地球日·業界聲音」臺達首支海洋環境8K紀錄片《鯨碳之歌...
    4月22日迎來了第51個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讓我們每個人審視人與地球的關係。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珍愛美麗地球、守護自然資源,就是在保護我們的家園。對於企業來說,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只有秉持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才能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世界地球日:小學100個關於「環境」的英語表達記得用在作文上!
    作為提高民眾環境保護意識的重要節日,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Earth Day)都呼籲人們共同應對環境惡化對人類生存帶來的威脅,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整體環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環境、珍愛地球很重要。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
    相比於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乘坐飛船逃亡的設定,《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不得不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不僅如此,《科幻地球》還火到了國外。這怕是中國科幻電影第一次被這麼怒贊吧!《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的是在太陽不斷膨脹,地球即將毀滅之時,地球聯合政府決定將地球移離毀滅之地,從而開啟了一個延續數世紀的移民新太陽系的徵程。
  • 保護環境,愛護地球
    為建設健康綠色的生活環境,提升同學們對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家園——地球的愛護意識,在4月22日第48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我校在周一晨會上,開展了「保護環境 愛護地球」的世界地球日主題晨會活動。      晨會上通過向學生介紹世界地球日的來歷,當前我們的地球面臨的嚴峻形勢,讓同學們感受到保護地球已經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 422世界地球日 讓地球因你而美麗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這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地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家園,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保護「她」。
  • 地球主宰者:那些年的地球霸主
    再後來又到了三疊紀,以鱷類為首的槽齒類動物獨霸地球。在當時已有恐龍,但是恐龍見到它們拔腿就跑,不過,沒經過多長時間,槽齒類動物滅絕,把霸主地位讓給了恐龍。恐龍時代中生代:顯生宙第二個地質年代,介於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間的時代,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 華夏為現代文明貢獻的少?沒有四大發明,世界現在還在蠻荒時代!
    華夏為現代文明貢獻的少?沒有四大發明,世界現在還在蠻荒時代!今天和一位朋友談論世界文明,朋友說:「用眼睛看一下周圍,好像沒有什麼是中國人發明的。電子產品,電器等等,這些都是外國人發明的,而中華文明對世界的現代文明的發展貢獻很少!」我笑著拿出了一本書說道:「造紙術可是我們的老祖宗發明的,沒有它的存在,文明很難傳播和繼承,如果沒有它,現在世界還有可能是在蠻荒時代!」
  • 第五十個地球日:170部紀錄片裡的危機地球
    「兩千萬美國人走出家門,在春天的陽光下和平遊行,要求環境保護的改革。」1970年費城的地球日活動,圖/網絡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變成了全球性的活動,參與者來自141個國家,人數超過2億。2016年4月22日,也就是第47個地球日,171個國家在聯合國總部籤署《巴黎氣候協定》,期望能共同遏阻全球變暖的趨勢。
  • 地球環境怎麼了?宣布滅絕的物種又重新出現,地球環境在變好?
    地球在很早前環境是非常溫和的,孕育了很多生命,每種生命都能夠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但是自從人類誕生,地球環境就開始發生了變化,人類與大自然一直難以做到和諧共處,對地球環境大肆破壞。如今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處於了崩潰的狀態,在人口數量的激增,對資源的不斷開採以及過渡地排放溫室氣體下,地球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由於溫度持續上升,導致地球出現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從自然災害到生物鏈斷裂,涉及人類生存的各個方面。
  • 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是人類嗎?有2種生物不能忽略
    地球從形成時期的星雲到現在的這般豐富的世界,地球上種類繁多的物種資源貢獻了不少力量。人類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員,既沒有敏捷的速度,也沒有強壯的體格,能夠獨立於世界區別於其它動物,靠的就是比較有優越性的大腦和強大的動手能力。對存在有危害的敵對生物,能夠利用各種方式規避,這樣看來也可以簡單粗暴地說明,人類是統治了其它生物的。
  • 對地球環境構成產生影響的幾大地球生物
    一般說到對地球環境的影響,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大家都知道人們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之中,對於地球的改變和影響是非常大的,其中包含一些好的方面,當然更多是一些壞的方面,越來越多的自然災害以及全球變暖,霧霾天氣,都是人類的活動影響,那麼對於地球環境的影響,除了我們人類之外,在地球上還有哪些生物能夠構成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