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竹北移 陝西將栽植試驗延伸至黃土高原地區

2021-01-10 中國農科新聞網

12月24日,在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西樓珍稀竹種基地,黑水竹、聖音竹、龜甲竹等珍稀竹形態各異、生長旺盛。它們的成功引種,進一步豐富了我省竹類種質資源,標誌著我省「南竹北移」試驗取得新進展。據悉,作為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竹類種質資源庫,省樓觀臺林場3年引進新竹種37個,竹子種類累計達20屬180種。

作為我國「南竹北移」試驗基地,省樓觀臺林場在引進竹子新品種的基礎上,近年來不斷推進竹子北上。2018年,該林場在宜君縣建立「南竹北移」種質資源試驗基地,栽植耐寒、耐旱優良竹子品種進行試驗,取得初步成功,使竹子栽植向北推進了兩個緯度。今年,該林場又選取4個品種600多株竹子在延安市寶塔區林業局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進行栽植試驗,把竹子栽植試驗向北延伸至黃土高原地區。

「這是黃稈綠槽羅漢竹,今年從浙江安吉竹子博覽園引進了786蔸1000餘株,目前長勢良好。」在基地珍稀竹種引種區,省樓觀臺林場高級工程師、竹子專家李作軍介紹,2018年林場引進了6個珍稀竹種,2019年引進了10個,基本全部成活。今年林場又新引進了花稈紅殼雷竹、板橋竹等21個竹種進行試驗,目前成活率在95%以上。

據介紹,省樓觀臺林場西樓珍稀竹種基地建於2018年,佔地90畝,承擔著北方竹類種質資源保護和科學試驗研究的使命。該基地分為珍稀竹種保存區、珍稀竹種引種區、竹種繁育試驗區和優良竹種培育區4個區域,目前保存北方優良觀賞竹種12屬88種,其中珍稀竹種20餘種。

在竹種繁育試驗區,10多株花葉唐竹被塑料布包裹得嚴嚴實實,另有3株則挺立在寒風中。「這些竹子是2019年從揚州引進的,當年冬天通過保溫措施全部成活。今冬我們對其中3株進行耐低溫試驗,如果明年試驗成功,其他10多株以後過冬就不用採取保溫措施了。」李作軍說。記者發現,2019年10月引種的金條竹、龜甲竹等已發出一人多高的新竹。

為推動我省竹子研究工作,省林業科學院通過成立竹子研究中心,建設珍稀竹種基地、竹類資源景觀展示基地、耐寒觀賞竹繁育試驗基地和大熊貓食用筍培育基地「一中心四基地」,加快推進竹子研究試驗,助力我省「南竹北移」工作邁上新臺階。(記者 王永鋒)

來源:群眾新聞網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陝西重啟「南竹北移」試驗 竹子栽植繼續向北推進
    核心提示: 3月29日,由宜君縣人民政府和陝西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合作開展的「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啟動儀式在宜君縣舉行。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首席記者姬娜 實習生高樂)3月29日,由宜君縣人民政府和陝西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合作開展的「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啟動儀式在宜君縣舉行。
  • 「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今天啟動
    「南竹北移」宜君栽好的竹林。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部記者 惠鑫) 由銅川市宜君縣政府、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實施的「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建設,今天(3月29日)上午啟動。陝西省17個耐寒、耐旱優良觀賞竹子品種,將從樓觀臺向北推進約2個緯度至渭北平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開展適應性試驗。「南竹北移」種質資源宜君試驗基地,規劃建設100畝,由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提供竹子種質資源和技術支撐,選取壽竹、五月季竹等17個耐寒、耐旱優良觀賞竹子品種進行栽培試驗。
  • 「南竹北移」讓秦嶺更綠
    受生長環境影響,竹子大多生長在我國的南方地區。隨著國家「南竹北移」試驗項目的實施,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人們也會驚喜地看到碧綠的竹林點綴在城鎮園林與綠水青山間。這一變化,與陝西省樓觀臺實驗林場的「南竹北移」科研推廣密不可分。如今,佔地200多畝的樓觀臺實驗林場百竹園裡,保存著152個竹類品種,成為我國北方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竹類品種園。
  • 省樓觀臺林場「南竹北移」再創新績
    近期,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科研人員調查了2018年至2019年新引進的龜甲竹、聖音竹等16種珍稀竹種的生長情況,發現它們全部存活,並且已經全部發出新筍。
  • 竹苗愛心接力 日照打造齊魯竹鄉、南竹北移第一市
    日照市林業部門先後從浙江等地引進16種竹子品種,面向社會無償提供竹苗,擴大竹子栽植面積。同時號召社會各界進行綠色接力,等竹子長成後向他人分享竹苗,讓竹苗成竹林,竹林變竹海,著力打造齊魯竹鄉,南竹北移第一市。   在今年的林水會戰中,日照市林業部門把打造「山間竹海」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先後向社會各界無償贈送竹苗近三萬株,讓更多人參與種植竹子,共同打造「山間竹海 林中花海」的美麗畫卷。
  • 陝北窯洞,黃土高原的精靈
    窯洞廣泛分布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裡,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墨子·節用》中說:「古人因丘陵掘穴而處。」
  • 南竹過江"落戶"跨過變異坎兒
    □ 本報記者 張忠德  5月19日,位於青島市黃島區海青鎮杜家村的一塊試驗田內,40歲的周瑞華像個孩子一樣笑個不停,捧著一些黃綠色小苗的雙手甚至有些顫抖。"太激動了,太高興了,這可是我們試驗田第一批發芽的竹種子,而且發芽率達到70%以上,單是這一項技術指標就可以稱得上全國領先了。"周瑞華說。
  • 陝北主題採訪調研 䴉䴉帶你來打卡 | Day6 陝西黃龍:黃土高原的...
    陝北主題採訪調研 䴉䴉帶你來打卡 | Day6 陝西黃龍:黃土高原的一葉「綠肺」 2020-10-17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生豹貓現身陝北黃土高原
    1月3日下午,陝西延安吳起縣一名攝影愛好者在吳起縣鐵邊城鎮呂溝咀拍攝到一組野生豹貓冰上嬉戲的照片。照片中的豹貓精神威武,一會再在冰面伏臥,一會奔跑十分愜意。
  • ...黃河|地坑院|窯洞|黃土高原|陝西|地坑窯|央視|柏社村|靠山吃山...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前言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是獨特的民居形式,是陝北農民的象徵。具有十分獨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修建窯洞滿足的條件氣候條件: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土質條件: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裡,垂直高度達二三十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
  • 蘭大研究團隊發現:熱帶牛科動物曾向北遷徙至青藏高原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日前,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將印度野牛分布的北界從此前的約北緯29度擴展至約北緯34度,表明熱帶牛科動物曾向北遷徙至青藏高原東北部。
  • 多學科研究發現:熱帶牛科動物曾向北遷徙至青藏高原
    蘭州大學供圖近日,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單位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將印度野牛分布的北界從此前的約北緯29度擴展至約北緯34度,表明熱帶
  • 中國的「羚羊大峽谷」,深藏在黃土高原,景觀驚豔卻無需門票
    提到陝西,很多人都會想到陝西的黃土高坡,這裡給人的印象是荒涼,粗獷而又蒼涼,但是殊不知這片黃土地裡也隱藏了一個「羚羊大峽谷」,這個峽谷位於陝西省延安市甘泉縣雨岔村,所以將它名為甘泉雨岔大峽谷,它是丹霞地貌,被稱為「黃土甘願高原自然地縫奇觀」。甘泉雨岔峽谷很少被人知道,但是它的景象讓人震撼,在陽光下,凹凸不平的石頭色彩交替,美輪美奐,像是一幅畫卷,堪比美國的羚羊大峽谷。
  • 野生豹貓現身陝北黃土高原,冰上嬉戲很愜意
    這次攝影愛好者在冬季的黃土高原拍攝到野生豹貓照片十分罕見,這也說明陝北黃土高原地區多年來一直堅持的退耕還林政策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豹貓的棲息地也在不斷擴大。這次攝影愛好者在冬季的黃土高原拍攝到野生豹貓照片十分罕見,這也說明陝北黃土高原地區多年來一直堅持的退耕還林政策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豹貓的棲息地也在不斷擴大。(央視新聞)
  • 陝西為什麼被劃分在了西北地區?它不是地處中部嗎
    說到陝西這個省,我相信很多人誤以為它和隔壁的山西的一樣,是屬於中部地區的,畢竟從地圖上看,它是屬於中部的,可事實上並非如此。按我國東西劃分,陝西屬於西部地區;可是按南北習慣劃分,陝西又好像屬於北方地區;可是如果按政區分類劃分,陝西屬於西北地區;再則,按氣象播報習慣,陝西屬於「西北地區東部」…… 可究竟是哪一個呢?要我說,以上這些基本準確,但是並不嚴謹。 在中國,地理劃分法有很多種,比如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四大區域,分別是:西北、青藏、北方和南方。
  • 7天6夜 行程2000公裡 穿越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 看陝西蘋果好在哪
    王文忠介紹,寶塔區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丘陵起伏,海拔高、日照足,晝夜溫差大,降雨量適中,蘋果生產環境完全符合世界蘋果優生區七項指標,屬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這片土地上所產的延安蘋果,香甜清脆、色澤豔麗、型正個大,在國內外享有極高聲譽,堪稱健康果、脫貧果、致富果、幸福果。「延安有我一棵蘋果樹」公益認領活動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 是誰說,黃土高原寸草不生?萬萬沒想到,居然還隱藏著一片大草原
    說起甘肅,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大漠戈壁、荒無人煙、黃土高原,寸草不生。總以為是「金戈鐵馬,長河落日」,實際卻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總以為是「風沙漫天,大漠駝鈴」,實際卻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黃土高原範圍包括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黃土高原並不是一座平坦的高原,用「千溝萬壑」來形容黃土高原的地形再恰當不過了。甘肅,簡單來說可分為河東和河西。
  • 丁仲禮來甘調研脫貧攻堅和黃土高原生態綜合治理工作
    8月18日至1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來甘肅考察調研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和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情況。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克恭,副省長、民盟甘肅省委會主委張世珍陪同調研。
  • 陝西為啥叫陝西?
    楚漢戰爭初期,項羽封劉邦為漢中正王,為防止他北上,將三員秦國降將分封在以鹹陽為中心的關中地區。他們分別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現在的「三秦」,是指陝北黃土高原、關中平原和陝南秦巴山區。
  • 《中國黃土高原常見植物圖鑑》出版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林草生態研究室主任程積民研究員編著的《中國黃土高原常見植物圖鑑》一書出版發行。全書分為「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部分,以草本植物為主,選用較為全面、並能真實反映黃土高原不同植被地帶主要植物的800多幅照片,採用圖片與文字緊密結合的形式,描述了植物的形態特徵、分布區域與生態特性,為黃土高原植被恢復、生態環境建設及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基礎理論與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