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周而復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大家應該懂得如何來適應氣候的變化,有效地保養身體,防禦疾病的侵害。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中青年人只為生活奔波,而忽略了身體的日常保健。中醫講「治未病」,就是養生。那麼,怎麼才能真正做到既知養生之意,又得養生之法呢?順應大眾所需,我們推出了原創節目《二十四節氣與養生》。以二十四個節氣為主線,針對不同季節、不同節氣的氣候特點、養生重點進行了講解,解釋二十四節氣與人體健康的關係,人體與自然如何協調統一。其中也包括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和食療佳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現代科學,將實用易操作的一些方法推薦給大家,以傳播健康的生活方式為節目主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鈕晶 鄧雲峰 杜虹曉 濟南報導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這一天晝夜時間均等,氣候由熱開始轉涼,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秋季天氣乾燥且寒涼,是胃病多發與復發的季節。此時,應該如何平衡機體,提高抗病能力?飲食調養方面又該注意些什麼呢?來看看中醫博士有哪些好的建議吧!
    
    嘉賓簡介:
    陳雲 中醫博士 博士後
    中醫整體診療工作室 負責人(主任)
    中醫多學科並學,專業跨越針灸學(本科、碩士),中西醫結合肺病學(博士)、中醫脈象學(博士後),分別師從山東省著名針灸專家葛寶和教授、著名呼吸病專家泰山學者張偉教授、系統辨證脈學創始人齊向華教授(首位博士後),目前師從中醫系統論創始人祝世訥教授,為復興中醫、實現中醫現代化進行著不懈的學習與思考。中醫功底深厚,辨治思維靈活,以人為本,崇尚「道法自然「的治養觀,注重一氣周流學說,擅長以脈診指導整體性、綜合性、系統性疾病及亞健康問題的診斷與治療,以脈診對病患進行健康狀況評估及疾病預估。領銜中醫臨床診療模式創新品牌發展,著力打造脈-針-灸-藥四維一體診療模式。
    兼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脈學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研究分會 委員
    山東針灸學會針藥結合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山東針灸學會針灸臨床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兼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