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領養群大揭秘:送養者很多未婚媽媽 私自達成收養協議是違法

2020-11-29 大眾網

  人販子借QQ群販賣嬰兒,廣東民警解救出一名被販賣的男嬰。(資料片)

  擁有一個健康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夢想,可不少家庭卻因生育或意外等因素與孩子無緣。複雜的收養程序、條件和有限的健康孤兒,讓不少家庭難以看到希望,而不受監管的網絡就像「捷徑」一樣,將抱有團圓之夢的殘缺家庭捲入其中。

  這種現狀值得重視。我們刊發這組報導,希望引起社會的關注,讓合法合規收養成為主流,讓每個收養家庭和被收養兒童能擁有看得見的希望和明天。

  正規領養程序複雜,「轉戰」QQ領養群私下「交易」卻毫無門檻,網絡領養這一「產業」正在不受監管的土壤上滋生壯大。交易裡既有兩廂情願,也有陷阱和欺騙。雖然這種「收養」屬違法行為,但急切的求子之心讓不少家庭鋌而走險。

  所有空閒時間,都用來聊天求子

  在和記者的QQ聊天中,李薇(化名)自稱來自臨沂,四處求子不得後將希望寄托在網絡上。偶然間,她加入了一個母嬰交流群,群裡的成員都把名字改成以「領」字或「寶」字打頭再加所在地的形式。新成員進群後,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其他成員是要送養還是領養。

  領養群都比較隱蔽,群名很少有「領養」字樣,而是大多打著類似孕媽、母嬰交流的名義。李薇透露,她也曾遇到因公安部門檢查而把QQ群解散的情況。

  李薇所在的交流群中共有228名成員,其中「寶媽」(有送養意圖的母親)就有45個,很多還在待產之中。和李薇一樣,群中的「領媽」(有領養意圖的母親)多是沒有生育能力、多年求子不得的人,她們對孩子有著深深的渴望。

  通過這一個群,李薇又陸陸續續加了三十多個領養群。「一兩個群成功率太低,想領養的人太多了,競爭太激烈。」剛入群時,李薇並不懂領養的「道道」,群裡其他「領媽」也都不願多說,於是李薇便自己摸索。

  她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用在從群裡找寶媽聊天,常常聊到深夜兩點多。四個多月來,李薇和上百名「寶媽」聊過。

  按照李薇的說法,有一個成員人數達上千的領養群,該群自2015年11月成立至今,已經「成交」了100多個孩子,而實際數量可能更多,「因為很多人領養成功後不會吭聲的,直接退群走人。」

  與眾多領養者不同的是,群裡的送養者則少得多。「寶媽」中有自稱離婚的,有自稱瞞著家裡私自懷了孩子的學生,甚至有人連孩子父親都不知道是誰,還有自稱養不起孩子或者乾脆生孩子賣錢的。「但大多數都是迫於無奈,沒有苦難和痛苦,誰也不想把孩子送人的,這是一輩子的牽掛啊!」李薇說。

  17歲的劉小玉(化名)自稱和男友已經分手,卻有了孩子,實在沒有能力撫養。目前,她正在群中給腹中性別不詳的孩子尋找「下家」。「對孩子好,給我補償3萬。」

  群中還有一名19歲的青海未婚女孩稱,一個人在外面生活,瞞著家裡人已經懷孕35周。這些「寶媽」大部分都要求三四萬的領養費用。

  私自達成收養協議,是違法行為

  群裡邊,「領媽」們也知道風險,李薇說,私下可以籤訂協議,但並不受法律保護,日後還可能成為法院判決私下買賣嬰兒的證據。「籤了協議,只能證明孩子不是偷來的。」

  我國《收養法》規定,收養人要滿足無子女、年滿三十周歲,且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當送養人是生父母時,生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村(居)委會應當依據重特大疾病、重度殘疾、因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失去人身自由等三方面的證明,判斷生父母是否無力撫養子女並決定是否為當事人出具。

  山東眾成清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嶸林強調,這種通過「非官方」的方式達成的收養協議是違法的,送養和收養雙方需要在民政部門辦理收養關係登記,否則會影響孩子辦理落戶以及今後上學等權利。

  寶貝回家慈善基金法律顧問張志偉也提出,父母私下收費送養孩子存在拐賣兒童的法律風險。他所接手的案件中,就有私下送養後悔了,轉而告上法庭的,也有表面送養,實則拐賣的情況。此外,還可能被騙錢財。濰坊的一位「領媽」表示她已經被騙了很多次,對網絡基本失去信心了。「我在一個貼吧裡剛給『寶媽』打完路費,人就沒影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 陳瑋 實習生 李娜娜

相關焦點

  • 揭秘QQ領養群:為求子加30個群!送養者很多未婚媽媽
    正規領養程序複雜,「轉戰」QQ領養群私下「交易」卻毫無門檻,網絡領養這一「產業」正在不受監管的土壤上滋生壯大。交易裡既有兩廂情願,也有陷阱和欺騙。雖然這種「收養」屬違法行為,但急切的求子之心讓不少家庭鋌而走險。
  • 媒體談私自收養亂象:應儘快完善制度將漏洞補上
    記者調查發現,在他們棲身的網絡世界,送養者、中介、收養者已然形成了一根銜接緊密的鏈條(4月11日「法治周末報」公眾號)。孩子是上蒼給我們的天使,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近日網絡上沸沸揚揚的「上市公司高管性侵案」,讓私自收養話題再次進入人們視線。私自收養同依法收養不同,是指未辦理收養登記、自行建立親子關係/類親子關係(祖孫關係)的收養,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行為。
  • 法制日報刊文談私自收養亂象:應儘快完善制度將漏洞補上
    記者調查發現,在他們棲身的網絡世界,送養者、中介、收養者已然形成了一根銜接緊密的鏈條(4月11日「法治周末報」公眾號)。孩子是上蒼給我們的天使,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近日網絡上沸沸揚揚的「上市公司高管性侵案」,讓私自收養話題再次進入人們視線。私自收養同依法收養不同,是指未辦理收養登記、自行建立親子關係/類親子關係(祖孫關係)的收養,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行為。
  • 中國式收養:私自收養子女 戶口難以辦理
    媒體報導出街後,來自全國各地的領養者踏破了醫院門檻。李家的登記本顯示,有200多人提出領養請求。一邊是領養需求爆棚,另一邊則是想送卻無法送出去。因為東莞市民政局明確表態:私下送養屬於違法。南都記者調查發現,領養小孩在東莞較為盛行,但真正通過法律途徑收養的卻只佔50%。根據初步調查及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市仍有300多名棄嬰(童)由社會私自抱養。因未成功辦理登記手續,這些孩子仍是「黑戶」。
  • 揭秘非法「送養」暗黑鏈條:中介宣稱領養落戶一條龍,與醫院合作
    很多領家不知道,這個「灰色地帶」也成了行騙的「生意場」。4月14日,經一名自稱領養成功的網友介紹,記者認識了「未婚先孕媽媽救助站」的「總負責人」,對方將記者拉進一個名為「愛心救助站三」的QQ群。群內一名「客戶負責人」私信記者稱,可以幫忙對接送家,但要先交2500元保證金。
  • 知乎QQ清理「領養送養小孩」信息後 母嬰網站仍有人發帖「換養小孩」
    在媽媽幫上搜索「領養」,會有很多條相關信息,「有寶媽生下來是女寶,要送人的嗎?有的話私信我」、「有要領養孩子的嗎?需要的聯繫我」。除了「領養」信息外,媽媽幫上還有「送養」信息,一位廣東的用戶發帖稱,老公有了外遇,三胎馬上就要出生了,她打算生完孩子就離婚,自己一個人養不了,要送給別人養。在該帖下面有93條評論,其中還有人留下了QQ號,稱其為朋友尋找送養小孩的。
  • 雙方自願領養送養小孩違法嗎,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符合條件的領養人是可以領養孩子的,而在現實生活中,私下抱養的行為是非常多的,那麼,雙方自願領養送養小孩違法嗎,法律是怎樣規定的?網友諮詢:雙方同意私自抱養孩子犯法嗎?其之間的關係主要有在收養人和被收養人之間產生法定的父母子女關係,二是對被收養人及其生父母之間的父母子女關係以及基於此的其他親屬關係同時消滅。符合這些條件的當事人在自願、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收養協議,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報主管機關進行收養登記後,收養關係便產生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十條 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
  • 保護孩子,冰冷的「禁止私自收養」遠不夠
    「嚴禁任何機構和個人私自收留棄嬰」,近日,民政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等七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級相關部門切實加強對棄嬰的規範管理。 從法律層面規範收留棄嬰的行為,一定程度來說,確能打擊部分人利用棄嬰牟利或違法的心理。然而只禁止、不完善配套措施,是否可能阻了一些本想幫助棄嬰的手?或者可能為了一種保護而失掉另一種保護?
  • 網絡收養平臺被指違規賣出生證 負責人稱打擦邊球
    但現實問題卻是,福利院裡健康孩子少、孩子信息不明確且收養手續繁瑣,不如民間「滿意就抱走」式的收養來得方便。  於是,網上匯聚、私下接觸、洽談補償,通過這些平臺得以完成。在這過程中,買賣嬰兒準生證藉以獲利的醫生、人販子,也陸續加入了進來。  平臺管理者稱,在這裡,收、送養者無需去民政部門登記,雙方私下溝通,達成一定協議,孩子直接抱走。
  • 50元入群,明碼標價6萬元賣親兒,網絡送養黑產鏈曝光!
    近日,白雲區人民法院以拐賣兒童罪判處黃某某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4萬元,追繳其違法所得6萬元,予以沒收。揭秘送養黑產:生娃、買賣、辦證一條龍今年4月,為打擊網絡送養兒童的不法行為,騰訊、知乎等網絡平臺對涉及「兒童送養」的違規內容和群組進行了清理和整治。
  • 河南蘭考將袁厲害違法收養說法改為私自收養
    採訪中,記者發現,袁厲害收養棄嬰的事情並非個案,蘭考還存在著其他一些民間收養棄兒的家庭,這些家庭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手續是否合法,仍待相關部門確認。鄉鄰還原火災現場 起火原因疑為電暖器引燃「著火的房間為中間的大屋,屋裡除了有一個烤火的電暖器,別的沒有什麼能引著火。」
  • 網絡收養存「灰色地帶」 自行協議收養法律風險高
    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臺發布領養收養信息販嬰檢察官分析認為網絡收養存諸多隱患亟須加強監管「送養待產寶寶!真心的,就微信」「不孕家庭想領養已經出生的寶寶」「有沒有這個月或下個月出生的待產寶寶,想領養」……對於這些出現在網上的領養送養信息,不少人都會認為是開玩笑,因為無論是領養還是送養,如果沒有經過法定程序、按照規定領養或送養,都會觸及販賣兒童違法犯罪的「高壓線」,都將受到法律嚴懲。
  • 籤訂領養協議還能反悔?法院判決:收養無效
    籤訂領養協議還能反悔? 十二年前籤訂的領養協議拿到法庭,法院判決收養無效。近日,博野法院審結了一起收養關係糾紛案。 梁先生與徐女士原系夫妻關係,二人婚後膝下久未有子女,2008年經人介紹領養了家庭困難,無力承擔養育責任的徐某之子汪某某,雙方籤訂領養協議,並籤字按手印為證。
  • 網絡預約收養興起 前提是送養收養關係要合法
    記者還進入一個名為「圓夢之家」的QQ群,群內不時有成員發出「誠心領養一個男寶」、「領健康寶寶」等消息,群內氣氛活躍。一位名為「廣東待產寶媽」的群友發消息稱:「送養寶寶,不知道性別,下個月預產期,希望領養方家庭條件可以給孩子好的生活和教育,夫妻感情好,性格脾氣好,收養後能視如己出。」消息一出,馬上有數名群友詢問。
  • 網絡收養平臺被指違規賣出生證
    但現實問題卻是,福利院裡健康孩子少、孩子信息不明確且收養手續繁瑣,不如民間「滿意就抱走」式的收養來得方便。於是,網上匯聚、私下接觸、洽談補償,通過這些平臺得以完成。在這過程中,買賣嬰兒準生證藉以獲利的醫生、人販子,也陸續加入了進來。平臺管理者稱,在這裡,收、送養者無需去民政部門登記,雙方私下溝通,達成一定協議,孩子直接抱走。
  • 網絡收養平臺內幕:賣出生證 不保證沒人販子
    但現實問題卻是,福利院裡健康孩子少、孩子信息不明確且收養手續繁瑣,不如民間「滿意就抱走」式的收養來得方便。  於是,網上匯聚、私下接觸、洽談補償,通過這些平臺得以完成。在這過程中,買賣嬰兒準生證藉以獲利的醫生、人販子,也陸續加入了進來。  平臺管理者稱,在這裡,收、送養者無需去民政部門登記,雙方私下溝通,達成一定協議,孩子直接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