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反哺、羊羔跪乳!(感恩)

2021-01-08 青衫菩提

美國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這個節日的由來有多種說法,有關吃火雞的習俗有這麼一說:1620年冬,一百零二位不願忍受英國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五月紅花」號輪船,歷盡艱辛,來到北美大陸,在普利茅斯住了下來。當時正值嚴冬,又逢糧荒,這群新移民開始有人餓死或病死。正當他們快要絕望的時候,不知從什麼地方飛來一群火雞,他們趕快舉起獵槍。火雞肉救了這群新移民的命。他們認為那是上帝送來的。於是,從那時起,為了感謝上帝的救命之恩,他們就在每年的那個冬日通過吃火雞來感謝上帝。兩百多年後的1863年,時任總統的林肯乾脆宣布感恩節為國家法定節日。於是每年一度的感恩活動,就更加具有廣泛性和影響力了。在這個充滿愛和謝意的節日,人們歡聚一堂,進行特殊的祈禱,感謝,頌揚上蒼在過去一年裡的仁慈和恩惠,感謝陽光,樹木和水,感謝周圍的世界和人們。非但如此,許多相關的社會活動也成為必須:超市門口放個大筐,讓人們留下一份食品給那些食不果腹的窮人;政府機關,學校和教堂準備大量的食物,敞開大門,分發給一些無家可歸的人。更可貴的,平日裡無憂無慮的孩子在這一天卻極其認真的挨家挨戶敲開鄰居家的門,募捐食品,給予那些貧窮的人們。這是一種節日文化,更是一種心靈的教化和洗滌。

一個源泉追尋未必清晰的傳說,讓一個移民國度裡的人眾堅信不疑,並且形成一種感恩文化,常年縈繞在心頭,念念不忘,是多麼的可貴,多麼的溫馨。也許是感恩本該是一種信仰,一種普遍的人性,一種天經地義的心理傾向。人的一生中,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烏鴉反哺,羊羔跪乳,於是,盡孝與報答原本就是感恩的最基本元素。「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母給予的,我們註定報答不盡。美國「9·11」事件中,銀行家愛德華被困在第五十六層,他意識到自己已經不能生還,於是播通了一個電話――他的母親,只說了一句話:「媽媽,我愛你。」面對死神,事業財富可以捨棄,唯獨母愛不可以遺棄。生命的最後一句問候,一句感恩,讓母愛更加彰顯,成為永恆。

漢武帝的乳娘服侍皇上多年,十分盡心。後來,因為一樁過失,坐了天下的皇上下令要將她處死,乳娘嚇的跑到東方朔那裡求救。東方朔授意到:「押赴殺場時,你經過皇帝面前,一定要頻頻回頭看他。」後來侍衛推搡著乳娘去問斬,走過漢武帝面前時,乳娘不住的回頭看皇上。東方朔看在眼裡,怒氣衝衝的罵道:「你個老媽子,還不趕快走!皇上已經不用吃你的奶了!」漢武帝聽了心頭一熱,般般往事浮現眼前,當即赦免了乳娘。除卻哺乳、撫育、贍養、衣食起居這些親情恩惠之外,生活中原本還有更多的恩賜需要我們去銘記,去感謝。人生的進步、深造、功名、財富等等,絕不是孤立形成的,它一定是在親情,愛情,友情的烘託下達成的。所以,任何人都得知恩,比如養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攜之恩、救命之恩。只有懂得感恩,才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有著正確的認識。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對筆者記憶猶新,今天分享給大家:某省有五名大學生,接受某市女企業家的資助一年多,從沒有主動給捐助單位或捐助者打過一次電話,寫過一封信,藉此說上一句感恩的話。其中一名男生倒是給寫過一封簡訊,但信中只是一味的強調自己家庭如何困難,希望得到更多的資助等等,通篇連個「謝謝」都沒有,任誰是資助者心裡也不會好受。顯然,這些貧困生心理上「極度自卑又極度自卑」,缺乏一種正確對待他人和社會的「陽光心態」,有的學生竟自以為「成績好,獲得資助是理所當然的」,缺乏起碼的感恩意識。善良不是義務,貧困不是值得幫助的唯一理由。當恩賜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很容易習以為常,感覺不到它的難得與可貴。而習慣於對於恩賜的接受和擁有,但是這絕不能成為一個人心靈麻木的藉口。

「吃水不忘挖井人」有些事情必須要記住,像泐石為念一般。漂母賞飯,韓信記了一輩子;藤野先生,魯迅寫進了《朝花夕拾》;結草銜環,說的是別人有恩於我,我死後也不忘報答――等等這些都是關於不得忘恩負義的文史典故!

相關焦點

  •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男子卻活埋癱瘓母親!喪盡天良!
    小時候,有兩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烏鴉反哺,另一個是羊羔跪乳。一個說的是,當烏鴉長大後,就會找食物餵養已經不能再飛尋找食物的老烏鴉;另一個說的是,小羊在吃母羊乳汁的時候,前肢是跪在地上的。兩個故事都是在告訴我們,動物還有感恩父母之情,人更要懂得孝順感恩!這也是中國傳統美德的精髓之一!
  •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感恩的實踐更讓我們感覺到無愧於這個世界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感恩的優良傳統,「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都是對感恩的表述,感恩是一種社會正能量,人學會了感恩,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會相處的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感恩意味著一種責任。感恩,說明一個人有感謝情結,而感恩的實踐更讓我們感覺到無愧於這個世界。
  •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百善孝為先!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畜生都知道報答父母的生育之恩,更何況我們人乎?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每到父親節,母親節,朋友圈裡各種的秀,什麼祝福父母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的話語,這些都是孝麼?真正的孝順不是嘴上的一番祝福,更不是節日的一番話語,而是為自己能做的每一件事而負責任!
  •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淮濱各學校將愛的教育深入日常生活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晶晶 通訊員 李林欣 洪唱「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11月26日,淮濱縣金色搖籃幼兒園開展了以愛為主題的感恩活動,通過趣味遊戲比賽、護蛋(防破碎)、「愛的抱抱」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通過對雞蛋細心的呵護,體驗到父母養育自己的不易。
  •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知道孝順的人會越來越有福氣!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當中有很多教育人們尊老愛幼的故事,許多人對於這樣的教育故事都是耳熟能詳,甚至還有比較多的俗語對此進行介紹,比如說烏鴉知道反哺,羊羔知道跪乳等等,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知道孝順的人會變得越來越有福氣。
  • 「媽媽,什麼是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啊,母親節有什麼來歷啊?」
    媽媽就開始了今天的故事,首先是「羔羊跪乳」的故事!羔羊跪乳一天,小羊咩咩對羊媽媽說:「您這樣疼愛我,我如何才能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羊媽媽說:「不要你報答,這是我應該做的,你有這片孝心,我就心滿意足了。」小羊咩咩聽後,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小羊為了報達媽媽的養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著的。
  •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的美德你做到了嗎?
    羊羔尚且知道跪乳之情,烏鴉還知道反哺。而作為我們人類,就能肆無忌憚的忘恩負義嗎?有把母親活活坑殺了的年輕人;有為了錢而出去碰瓷兒的老人,有為了爭奪房產而父子相殘,父女相殘的。前段時間新聞報導的榆林市一四十餘歲男子因不滿年邁母親拖累,遂將自己親生母親拖出去親手活埋。貴州發生的一件事,更是令人無法形容。
  •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我們該怎樣回報自己的父母
    古語說得好,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贍養父母、孝敬父母天經地義,連畜牲都知道感恩,都懂得感恩,上面的這姊妹三人不會連畜牲也不如吧?小時候就常聽父母念叨: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那時還小,根本就不懂這句話的意思。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家立業了,為人之父了,我不僅明白了這句話含義,對這句話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婦女拒不贍養老人被法院判刑六個月
    羊羔知跪乳,烏鴉尚有反哺之義。都說養兒為防老,可東興區一婦女卻對年邁的母親不思孝順報答,不盡贍養義務,躲避法院執行。最終,她的行為受到了法律懲處。日前,東興區人民法院向媒體通報了這起已判案例,向不孝之人敲響了警鐘。法院審理查明,2014年3月,法院在審理肖某訴其長女易某贍養糾紛一案後,判決易某自2014年3月起每月支付母親肖某贍養費300元。
  • 古有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今天又出現了河馬護母!
    但是我們也聽過這樣的成語: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今天我們要見證的故事是小河馬勇敢保護自己的母親的故事。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隻河馬在對戰獅子,看似好像和其它的動物捕食與反抗的過程無差別,今天的真正不同在於是小河馬為了保護自己的母親來勇敢抵禦獅子。
  •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代表孝順的烏鴉,怎麼會淪落成不祥之鳥
    認為雅烏就是楚烏,有白肚皮,似乎又不是烏鴉,終究弄不明白。大概後人因為它和烏是同類,才合稱為「烏鴉」,不過這事兒可能出現很晚,大概唐宋時期才有,到了宋代的《廣韻》就認為「鴉(雅)」是烏的別名了。在唐代以前的書裡,烏是烏,雅是雅,不是一種鳥。
  • 男子把親生母親活埋三天,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動物尚且如此!
    結語:這事情從情從理上講,每個人都應該贍養,如果推脫責任,即使法律不能約束,還有良心的譴責,還有因果的報應,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動物尚且如此那麼人呢?
  •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廣西男子竟然殺死自己的父母,為什麼反人類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和自己的父母矛盾重重,就算斷絕關係也不應該出現殺死自己父母的情況,這樣的人畜生都不如,不知道海外留學,都學到了什麼,真的讓人大失所望,縱觀歷史史冊,能夠殘忍殺死自己父母的人,也是寥寥無幾,這樣的慘案真的不應該在發生,因為這只能說明,人類整體道德水平在倒退。你們說是嗎?
  • 羔羊跪乳,烏鴉反哺
    但是,在動物界依然有「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說法。只要懂得感恩,懂得表達就有機會讓愛上揚。(視頻來源網絡)看到上面這個公益視頻時很是感動。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母親張雨蓮,一個患白內障的老者,在聽到城裡女兒身體不適時,因為擔心女兒,於是,放下家裡的生計,帶上老母雞和自己種養的蔬菜,爬山涉水,跨越四個省份,奔赴女兒家。
  •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讓孩子們的愛有出口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在孩子有能力盡孝的時候,請父母接受他們的孝心。哪怕是一件衣服、哪怕是一次旅遊、哪怕是一次體檢,讓孩子們的愛有出口。父母的開明接受,是子女之幸;子女的用心安排,是父母之福。舔犢之情,反哺之義,才能闔家幸福。這樣真好,孩子和父母之間愛的流動一直能夠被對方看見並且接受。這一年我們老倆口還趕了一次時麾,乘了義大利公司的7萬噸歌詩達號郵輪,去了一次寶島。
  • 從「羔羊跪乳」談孝敬之道
  • 烏鴉反哺,而你卻餵毒
    烏鴉反哺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一個優良傳統美德需要大家傳承下去。人是高等動物,但是有的人卻連畜生都不如。喝水不忘挖井人,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而你這個出國留學的「高材生」卻忘得一乾二淨。烏鴉知道反哺,虎毒還不食子。你憑什麼用這樣的詞語來玷汙一個璀璨的國度一個受過高等教育出國的高材生竟然是這種言語,真不知道你是無知還是愚蠢。我不明白為什麼出個國就覺得自己是高人一等就覺得別人的國家連空氣都是甜的?但是你別忘了你不是他們國家的,你是出國留學的,也許有一天你會變成哪個國家的人,但是請你別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裡。
  • 烏鴉反哺存在嗎?
    古訓《增廣賢文》中記載「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以「烏鴉反哺羔羊跪乳」警喻人們要懂得感恩父母、孝養長輩。然而,至今還沒有一篇科學文獻或觀察記錄,可以證明烏鴉有反哺的習性。那麼,古人何來烏鴉反哺的結論呢?烏鴉真的會反哺自己的父母嗎?答:烏鴉無疑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鳥類。研究顯示,白嘴鴉可用石頭升高一個容器內的水位,讓蟲子浮上來,然後吃掉。
  • 科學網—烏鴉反哺存在嗎?
    問:「烏鴉反哺」是美麗的傳說還是確有其事呢?
  •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潘石屹,陳天橋,陳啟宗等為啥做內賺外捐蠢事
    從古到今,都有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代代相傳。美談歸美談,但是,這世間有白就有黑,有美就有醜,有春光明媚,就有寒冬肅殺,有宏大的樂章,也會有不和諧的音符。武漢疫情爆發,牽動著全球華人的心,不僅國內民眾萬眾一心,對抗病毒,甚至和我們遠隔重洋的其他民族,都獻計獻力,傳出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