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男怕西皮女怕二黃
因為劇中不論是生是旦,演唱的時候,最難的是西皮快板,沒有本錢,休想唱得了,所以男角兒碰到了西皮快板,眉頭便皺起來了,換了坤角兒,非但不怕,還得開心,因為坤角兒的嗓子,大都是尖銳的,唱到西皮,很寫意的唱出來了。那麼坤角兒何以要怕二黃呢?這也有一個原故的,男角兒的嗓子來得闊,唱二黃很配胃口,坤角兒沒有低闊的嗓子,只會望上高唱,要他低下,很是困難,這便叫「男怕西皮、女怕二黃」的道理。
2
打不死的猴子唱不死的天王
從前的飾猴子,不論唱什麼猴戲,猴子都要拼命的打,尤其是《安天會》,更加打得結棍了,天王便是託塔李天王,當時飾李天王的,要唱嗩吶板的,現在可是改良了,也有不用嗩吶,改拉胡琴的了,這句話可就不通用了。
3
飽了吹餓了唱
學場面的吹打,必定要吃飽了去幹,肚子餓了,內部便得受傷,歌唱的伶人,就相反了,必定要餓了肚子演戲,你要是飽了肚子去唱戲,對不起,肺部受到了氣,便得脹了,不適意是假的,生肺癆病,那是真的。
4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這是指的學習武生的,因為練武生的伶人,沒有一個大塊頭的,你要是塊頭大了,還能夠的翻跌滾撲活動嗎?大多數都是筋骨瘦小,皮肉很是結實,這就叫「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講起來很是義廣意大,就來約略談談吧,譬如跌死殭屍,不是前是後,跌下去的時候,板要提一口氣,用足功勁,方才跌下去可以太平無事,你要是不提這口氣,不但跌下去不夠瞧,並且還要受傷,這就叫「內練一口氣」。
5
一白二引三唱
「一白二引三唱」和「千斤道白四兩唱」是差不多的,便是說白口的重要,唱要在白口的後面了。
6
上臺一齣戲下臺守規矩
這是說上了臺,是劇中人了,任你飾的奸惡淫邪,是不緊要的,你唱畢了戲,下了臺,便得做好人,不能夠和在臺上一般無二,無惡不作的。
7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這是講的藝術,不是唱戲的是這樣,就是做水木匠的,也是這個樣兒,你天天幹這個活的,隔了好幾年不幹了,便得生疏,這就叫「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8
救場如救火
那是說的是角兒誤場,戲快要上場了,列中軸的,可以把壓軸戲碼前,誤場的角兒唱的戲,只好碼後了,要是大軸呢,也有法子想,真是萬不得已,可派一出小戲兒墊一墊場子,也就掩飾過去了。
9
三剛不見紅
便是指的姚剛、薛剛、李剛,他們三位,都是闖禍的壞子,生得又是像煤炭店裡的小開,墨黑精光,一點沒有紅的地方。
10
十生易得一淨難求
這兩句話,好似麒麟童唱《蕭何月下追韓信》裡面的道白,一個解釋的,正是「千軍容易得、一將最難求」,差不多意思都包括在裡面了。
11
換班如投胎
這是說調換班子唱戲,好似重投人生那麼的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