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實現便捷出行,瑤海長江東大街有望謀劃增設人行天橋,高新海棠路區域開始研究道路下穿至政務區方案。針對市民身邊存在的一批影響出行安全「痛點」,近期合肥建設部門正想方設法尋找解決之道,加快提升城市交通環境品質。
長江東大街計劃設天橋解決過街難題
有市民反映,長江東大街(東一環至銅陵路段)沿線路途較長,如果按照正常過街就要沿著東大街到達銅陵路口後掉頭,來回將近2公裡,早晚上下班經常能見到一些人從中間跨越護欄橫穿馬路,還有人騎車逆行。
此路段車道多,車輛多,車速快,橫穿馬路非常危險。如果能在增加過街天橋並在路口加以引導,將有效緩解此處的交通違法亂象。不知道此處政府有無規劃,考慮一下在此處架設天橋的方案,方便出行也能提升安全係數。
據了解,為了解決過街難題,瑤海區建設部門正在申報人行過街設施計劃及資金,擬考慮在東一環至銅陵路段架設人行天橋,讓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長江東大街更安全,效率也會進一步提高。此外,針對行人和非機動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現象,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安排人員加大對長江東大街的巡邏密度,加強對該路段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
長江東大街與銅陵路交口後期或考慮拓寬
在城東出行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遇到車流量高峰期,銅陵路高架轉向長江東大街方向匝道往北容易遇堵,甚至能堵到新海大道。有車主就覺得,原因在於從此匝道下高架的車輛大多到前方路口右轉彎,右轉效率實在太低,導致高架下來的匝道排隊太長,以至於高架上車輛積壓,行駛緩慢。
因此,建議對銅陵路由北向南往長江東大街方向右轉車道進行科學規劃,結合車橋廠拆遷,能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該路口西擴一些,切實提高右轉通行效率。
經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原設計圖紙中,長江東大街-銅陵路交口北進口輔道,車道布置分別為右轉、直行、左轉。施工完成後,監測發現右轉交通量巨大,鑑於此有關部門已對標線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為右轉、直右、左轉布置形式。由於拓寬交口涉及片區拆遷,目前暫不具備實施條件,後期或將適時考慮。
城西皖水路等路網將完善慢行通道
位於西部城區的雍錦半島小區已交付入住近兩年,居民表示圍繞小區四周的幾條市政道路裡,除彩虹路以外,長寧大道、皖水路、石鏡路相應路段均未設置慢行通道和人行道,道路上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混合,無論是行車還是行人都存在較大的風險。
記者了解到,隨著長寧大道的車流量、人流量持續快速增長, 長寧大道(彩虹路-皖水路)東側慢行通道沒有完善,確實影響通行。相關部門已經制定了設計方案,正在擬定雍錦半島西側綠化處置措施,相關工作協調一致後,將及時開工建設。該小區北皖水路段慢行通道也已經考慮,計劃明年列入實施安排。
海棠路區域道路下穿至政務區研究可行性
現階段,高新區海棠路道路窄,沒有非機動車道。每天上下班,車道上混雜了機動車、行人、非機動車還有路邊的停車位,非常擁堵,也增加了安全隱患,因此,沿途有市民建議海棠路適當改造,增加非機動車道。
海棠路是成熟城區早年建設的一條支路,因為道路等級較低,沒有設置非機動車道。近年,隨著城市迅速發展,加上軌道交通建設的影響,原來從習友路出行受阻的交通流量,很多也繞行此路,導致局部路段交通高峰期非常擁堵。
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在研究包括海棠路在內的此類道路優化改造方案,市級建設部門還在研究該區域道路下穿至政務區,打通跨區域聯繫的方案可行性。相關方案論證研究成熟後,會分批安排實施。屆時,對這類城市通病的局部痛點會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