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寵物O2O玩家「爪爪」完成15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啟賦資本領投,天使客和鼎豐資本跟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建立自營門店和城市拓展等方面。
與「摸摸噠」、「好狗狗到家」等初創公司類似,「爪爪」也將上門美容、洗護作為進入寵物領域的入口。除了上門服務,用戶在平臺上還可以閱讀養寵乾貨、在線問診以及基於LBS與附近的養寵用戶直接勾搭,相當於搭建了一個寵物愛好者間的朋友圈。6月產品上線以來,「爪爪」將戰略重心放在上門服務一塊,對社交版塊還沒有深入介入運營。
之所以選擇從上門服務切入,創始人楊登峰的考慮是,如果從純線上社區開始做的話,跑通整個閉環需要很長時間,因為社區氛圍的建立需要一個養成周期。而如果直接上門,在一個小時的服務時間內平臺可以長時間接觸目標客群,並與之建立聯繫。「養寵人士的一大痛點在於許多關於寵物的零碎疑問沒法找到人解答,而平臺的上門人員可以充當一個免費諮詢師的角色,我們就碰到過服務完用戶還拉著美容師不讓走的情況。」楊登峰說。
單從這點來看,幾家做寵物O2O玩家的觀點比較一致。「狗管家」的劉倩也提到:國內養狗人群最主要的痛點是養狗的學習成本過大,用戶普遍反應從網上獲得知識太亂太雜,從朋友那獲得的信息又不準確。與其漫天找答案,不如趁寵物美容師上門服務的時候順便問問清楚來得方便,因此用戶對美容師的依賴性較強、不希望換人。
但寵物O2O只能提供洗澡等一系列較為基礎的服務,因此「爪爪」的設想是不通過上門服務來盈利,這一塊完全讓利於美容師。未來平臺計劃主要通過高客單的到店服務來變現,比如高階spa、寵物染色等等。
簡單地說,就是通過上門服務導流,吸引用戶到線下門店消費。這與大多數O2O的邏輯似乎是相反的。楊登峰告訴36氪:「許多寵物看到寵物店、寵物醫院這樣的新環境會感到本能的害怕,而美容師上門的方式不會讓寵物感到緊張。把美容師變成家庭寵物顧問後,就可以通過他們來引導客戶到店那些高附加值的服務。」據了解,「爪爪」的第一家線下旗艦店將於12月初在深圳開業。
團隊上,「爪爪」選擇了自建上門美容師團隊的方法,並設立「爪爪學院」為平臺輸送人才,在楊登峰看來人才體系的搭建也是「爪爪」為和競品產生差異化而築造的壁壘。
根據「爪爪」的調查,目前國內寵物行業中,雖然培訓機構眾多,但教學質量不高,畢業學員專業性堪憂,此外在寵物店打工了幾個月就半路出家的美容師也不在少數。「爪爪學院」的院長是一名在從事寵物行業20年的資深人士,曾在國內知名寵物醫院擔任高管。因此「爪爪學院」藉助團隊資源從社會上尋找有一定知識儲備的從業人員進行培養,一星期可以輸送20名左右美容師。
談及長遠發展,「爪爪」想搭建一個能夠輸出專業服務的平臺,解決地域拓展難的問題。具體來說,「爪爪」將為加盟者配備從人才(來自爪爪學院)、商品(通過聯盟體系,用團購方式壓低進價)和運營等一整套服務體系,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和寵物店,把模式變「輕」。
根據「爪爪」提供給36氪的數據,目前平臺註冊約50萬,深圳一個地區轉化成購買的用戶約4萬,復購率65%。創始人楊登峰是一名騰訊系創業者,曾在騰訊負責行動支付、應用寶方面的工作,此前有過創業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