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八卦女
文|周默
· · ·
說到銀行酒文化,我最有發言權了,因為我在銀行待了足足八年零……x天,具體多少天不記得了,其中有歡樂的日子,也有激情澎湃日益精進、沒頭沒腦剃頭挑子一頭熱蠻幹的時候。總的說來,對那個地方有感情,畢竟青春全部奉獻給了它,但對於這個酒文化,卻一直不敢苟同。
首先我要告誡大家,女孩子,剛進銀行,無論你是家裡有關係的還是沒關係的,如果可以,一開始就要隱藏你能喝酒的技能。因為,一旦你端起了這個杯子,以後就放不下了。所以,每次當我在觥籌交錯後,吐得膽汁都出來的時候,我十分憎恨那天的自己。
那天是我剛進G行,在一次新員工培訓的聚餐上。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喝白酒。由於急於想要表現自己,於是我還主動地端著一小杯白酒,去了領導們那一桌。
後來這些年的無數次,我都在悔恨當時的舉動。我想,大部分新人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覺得這樣的場合要表現好一點,方便給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也對,也不對。因為即使你敬酒了,領導根本對你毫無印象。但是,如果你沒有敬酒,那麼十有八九印象深刻。
還好,我開始遇到的行長出去應酬的時候不喜歡帶女下屬,這一點我挺感恩。一般到了周五,他都會自己主動去後勤處領兩瓶茅臺,然後去找副市長級別或別的什麼領導喝酒。不久之後,可能會贏得一兩個項目,或者幾千萬存款,但多數是啥也沒有。就暫且稱這個領導為K吧。
領導K很有毅力。他當時有個理論,說「要集中精力,像雷射一樣去做一件事」。為了不怕冷,他每天跑步20分鐘,不多也不少。而且他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習慣,倒立,並堅持了15年,以至於家中倒立的那塊瓷磚上,已經留下了他的掌印。這些,他時常在會議上拿出來說,也多多少少對我有些影響。說偏了哈,回正題。
他說我沒酒量,但有酒膽。因為我傻愣愣地就拿著杯子去敬酒,而且還會很實在地喝完。
後來,我的這些行為旁人實在看不過眼,教了我一些:比如,喝一口白酒,再馬上喝茶,然後在沒人察覺的情況下,把口中的白酒偷偷吐一點在茶杯。
或者,拿著毛巾擦嘴。因為很多餐廳都會提供熱毛巾,把酒抿一些在毛巾上。再或者,一開始就在分酒器做好手腳,換成一壺白開水。反正喝高了酒和水都差不多;再有實在一點的,就去廁所摳喉嚨……
那時候,我們有個同一批進來的女孩子,人長得很漂亮,也特別會喝,她當時的存款很多。我們聽聞一個段子,當時她跟客戶領導們一起喝酒,客戶說,這些白酒,一杯1000萬。然後她端著杯子就喝……最後被扛進醫院急診,大半夜的洗胃打點滴。後來聽說到了1個億。
還有一次,我們兄弟行有一個哥們來學習交流,據說特別能喝,在西北待過兩年,大家都戰戰兢兢地去了,果真,喝趴下了好幾個。那次我沒去,後來聽說,他不僅自己特能喝,而且特別特別能勸酒。
我們總結,酒桌上,有四類人:一種是能喝的;一種是不能喝的;一種是自己不喝、特能勸別人喝的;還有一種是自己能喝也特能勸人喝的。這位來自西北豪邁地區的領導就屬於最後一種。
到後來,我是能躲就躲,畢竟吐過好幾次,體驗過那種苦膽淚目的感覺。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扛不住了。當時有幾次是肯定躲不掉的:剛過完年的元宵會聚餐,每個季度工作會議上的聚餐,以及年終決算那天的聚餐。
對於銀行而言,年終決算可是個大日子。每到年終決算的時候,大家會按部門按條線輪番去敬酒。
那場景,就跟過年的時候唱龍燈鬧元宵差不多,人一茬一茬的,領導的酒杯端起來都沒放下過。敬得猛了,會瞪那個為頭的人兩眼,嗔怪著說,「讓我吃兩口菜」。而要是沒人去敬酒,又會顯得領導在那兒坐著很孤單。這就需要一個會察言觀色以及背後的酒託,隨時攛掇著大家輪番去敬酒。
桌子的主位,總是最大那個領導的。曾經一次聚餐,我在那個位置坐過,才體會到什麼叫做「高處不勝寒」。那是我後來組織的一個讀書社,當時我是社長,所以被推到那個位置。從此我也懂得了為什麼領導特別能說,而且也不怎麼吃菜。因為你在那個位置,就決定了你要負責調動全桌的氣氛,你要主動挑起話題,要照顧到每一個人,那時候覺得,當領導也真不容易。
我們那時候還有年會,由於大家平常業務口比較多,經常在外邊跟客戶,跟相關單位拼酒,所以練就了一身好本領。到了年會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自己人跟自己人鬥酒了。簡直就是一個「誰是最能喝的銀行客戶經理「評選大賽,一晚上喝掉的酒,估計夠我們家一個月的用水量了。
前面說了很多貌似是有趣的經歷,但其實銀行的酒桌文化不僅僅是這些,我只是摘取我個人的所見所聞,算是窺豹一斑吧。對於女性而言,在銀行酒桌上,是要承受得更多,遭遇著更為不公平的待遇。
男人跟男人之間喝酒,可能會說一些葷段子,開一些低俗的玩笑,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在有女性的場合收住自己。甚至,他們會表現得更加過分。
一是往死裡給你灌酒,似乎把這一桌為數不多的女性灌醉,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你喝了頭一杯,後面還有三四五六七八杯在等著你,而且各種說辭,比如說,「你剛剛跟李行長喝了,這杯不給我面子啊?」要麼說,「我喝完,你看著辦吧。」總之是想盡一切辦法,就是勸你多喝一點。
另外,在酒桌上的談資。有些人,在女性面前,也毫無遮攔。甚至會特意針對這名女性來說一些下流話。曾經有個女孩,熱情、活潑,在銀行已經做到中層管理,因為一次在酒桌上受不住客戶的言語挑釁、開過於低俗下流的玩笑,而憤然離席。後來被她的領導說她」不懂事、不會做管理者」,最後,貌似離開了那家銀行。
我曾經遇到過一名女性領導,或許這些年她都是這麼摸爬滾打過來的,所以深諳其中之道。那時候我還是客戶經理,當時一次巧合,就莫名被她硬拽到一個私房菜館,類似於一個精緻的會所。
進了包廂,發現一桌男的,就我和另外一個女孩子,以及我們這位女領導。這位女領導就叫她S吧。落了座,我不願意跟另外那個女孩分開,也不願意被強行插空到男人堆裡,於是自顧自的坐下了。
那天我大姨媽,實在不想喝酒,所以,對於女領導S的暗示,我權當沒有看見,而那天主座上所謂的副局長也沒怎麼搭理。遇到要喝酒,我就象徵性地抿一口,被逼急了,就說「自己身體不適。」好在那天,我旁邊那個女孩很講義氣,為我擋了很多酒,所以我很感激她。
快結束前,女領導撒了個謊,帶著我們從那個包廂離場了,因為貌似那些人還要續場,女領導巧妙地回應領著我們逃離了那個狼多肉少的空間,同時也沒有得罪那一群人。
等電梯的時候,她邀功似的跟我們說,「我說過,我既然帶你們出來,就一定會帶你們回去的。」我聽了,不知該怎麼回答,心裡想,是啊,你是帶我們回去了,但那是誰帶我們來的呢?明知道是個坑,還帶著我們跳?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無法釋然,直到近兩年才不那麼怪她了,或許她也有她的不容易,畢竟從基層一步一步到那個位置,需要付出很多。只是,我不願意付出,也知道自己不適合、無法融入那樣的酒文化。
說完這麼多當時喝酒的故事,竟然有一絲絲悵然若失,然而我始終覺得,儘管對於銀行人來說、尤其是業務口的,喝酒很重要,陪客戶喝開心了更重要,但喝酒始終不是長久之計,還是應該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多想想自己和所在的行怎麼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才是實實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