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的「頭號殺手」,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其病變的物質基礎是血脂異常。那麼,身體出現哪些症狀提示血脂異常呢?生活中又該注意些什麼呢?一起來看看。
1.眼瞼黃色瘤
這種名曰「瘤」,實際上是一種橙黃色的皮疹,常發生在眼瞼內眥的皮膚上。皮疹進展緩慢,很少自愈。眼瞼黃色瘤多見於中老年婦女,尤其好發於平時活動比較少,營養過剩的肥胖女性身上,這些人往往吃了過多的高脂肪食物,又不愛運動,造成體內脂質代謝紊亂。
較多的膽固醇等脂類物質就會在身體的某個部位沉積下來,這些脂類物質被細胞吞噬後,便形成各種形狀的片狀物,眼瞼黃色瘤就是常見的一種,它的出現是體內血脂高的信號。當中老年人眼部出現瞼黃瘤時需去醫院做血脂檢查。
2.角膜老人環
有些老人活到50歲以後,眼角膜(俗稱黑眼珠)邊緣會出現灰白色的圈環,醫學上稱之為「角膜老人環」。發生角膜老人環以後,平時沒有什麼不適症狀,也不影響視力。角膜老人環的形成與體內脂質物質含量及全身動脈硬化有一定關係,與腦動脈硬化的關係更加密切。
它的形成是由於血液中的膽固醇等脂類物質過多沉積在角膜邊緣所致,有資料表明,絕大多數腦動脈硬化症的患者都會出現老人環。而有老人環者都患有腦動脈硬化症。因此,角膜老人環既是高血脂的象徵之一,也是全身動脈硬化的體表標誌。
3.耳垂皺紋
人的耳朵是最不容易產生皺紋的部位,耳垂處沒有軟骨,是耳朵上唯一肉比較多的部位,當動脈出現硬化時,耳朵同其他組織一樣,得到的血液比較少。而耳垂是耳朵上缺血現象最敏感的部位,因而,耳垂上會出現細小的皺紋。研究發現,耳垂上有皺紋的老年人患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概率比沒有皺紋的高。
因此,老年人發現耳垂部位有明顯的上下斜行的皺紋時,應當引起重視,尤其是雙側耳垂出現皺紋或者一側耳垂皺紋比較深時,應及時到醫院查血脂、血壓、心電圖方面的化驗,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視力下降
當血脂過高時會減慢全身血液循環,視網膜神經得不到正常血液滋養,從而影響視力。血液中脂蛋白含量太高時,會從毛細血管中洩露,只要侵犯到黃斑,會對視力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從而引起視力下降。
5.聽力下降
血脂升高時會使得大量脂質在內耳沉積,增加過氧化脂質,對內耳細胞帶來傷害,從而引起聽力減退。
6.皮膚出現黑斑
部分高血脂患者還會在短時間內在面部、手部等皮膚表面出現黑斑,而且這種黑斑一般會陸續出現得比較多,斑塊比老年斑大一些,顏色比較深。
7.其他身體不適
當血脂不斷升高,影響到心腦等器官的供血供氧時,人會出現心慌、胸痛、氣短、肢體麻木、頭暈目眩、頭痛等症狀,這時候要多加注意,不要當成小問題處理,因為有可能接下來就會誘發冠心病、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出現高血脂除了必要的治療之外,生活調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戒菸戒酒,多運動,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合理安排飲食,嚴格限制高膽固醇食物攝入。
1.控制飲酒有助於降低血脂
糧食屬於高熱量的碳水化合物,由糧食釀造的白酒和啤酒都有很高的熱量。過量飲用白酒和啤酒,會導致甘油三酯升高。
2.少碰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屬於高熱量和高油脂食物,會升高血液中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從而引起血脂升高。另外食用油經過多次高溫加熱後,會產生大量反式脂肪酸,不利於血管健康。因此要少吃油炸食物,如漢堡包、炸薯條或炸雞塊等。
3.多喝水
高血脂患者每天必須保證有足夠水分攝入,早晨醒來後空腹喝杯水,能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飯後喝杯水能促進食物消化,避免油脂在身體中堆積,防止出現動脈斑塊。運動後立馬喝杯水,能避免身體脫水引起的血液濃度升高,只要多喝水才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但不能喝飲料,因為其中含有很多添加劑及糖分,可能會引起血脂粘稠。建議平時喝水以白開水為主,避免喝一些含糖飲料或者濃茶濃咖啡等。
4.堅持運動
幾乎不鍛鍊,或是常常久坐不動,不利於血液的循環和脂質的代謝。因此高血脂患者要注意養成堅持運動的習慣。快步走屬於有氧運動,能幫助甩掉體內多餘的脂肪,同時也能消除多餘油脂。建議每天至少快步走30分鐘,每周達到4~5次。即使不出門運動,也要在家裡多走動或者多做做家務,減少躺著和坐著的時間。
5.定期做檢查
高血脂患者不能因為沒有症狀而忽略治療或檢查,一般高血脂帶的危害是比較隱匿的,沒有症狀並不代表沒有傷害。因此高血脂患者要定期去醫院做血脂檢查,這樣能及時掌握血脂波動情況,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對血管帶來的損傷。
此外,平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分激動或者動怒。平時也注意不要太過勞累,少熬夜,這樣才能讓脂質代謝維持在正常狀態,對穩定血脂有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