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因為不想談戀愛也不想結婚,而在平時生活中,為了排解自己內心的孤獨,就開始養起了寵物。這種行為原來的目的是能夠讓人理解的。
但是有一些年輕人養起了寵物之後,對寵物甚至比對自己的父母還好,所以在社會上就有不少人開始質疑這樣的行為。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會發現自己的朋友或者是同學中,都存在著養寵物的人。這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但是有一些人卻發現,有的人養寵物簡直是太奇葩了,甚至比對自己的親人還好。
針對於這種情況,在知乎上有一個獲得兩萬九千贊的回答,確實應該引起大家的深思。這位網友針對這一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很多人養寵物之所以養的比較精緻,在寵物身上也捨得花錢,是因為他們自己在尋找一種情感依託。
他還向大家介紹了一下自己的人生經歷。因為自己的父母之所以會生下自己,是因為年輕衝動。所以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都沒有盡過職責。
他從小在感情上就有所缺失。為了彌補這份空缺,所以他開始養起了寵物,把自己內心的那份孤獨,通過和寵物相處來彌補。
這位博主甚至還說,當初他患有中度的抑鬱症,還伴隨著自閉。是他主動將寵物買回家裡,細心地開始照顧。也正是因為有了寵物,他的情緒也漸漸的開始恢復,所以他願意在自己的寵物身上。花時間和金錢。
至於那些在寵物身上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的年輕人,其實只是少部分,他們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他們的家庭教育和他們的成長環境。
這樣的行為在表面上看起來確實讓人難以理解,但是當這位當事人講述自己的經歷時,很多人都表示理解了。他之所以會那麼喜歡自己的寵物,就是因為自己在生活中,很難感受到父母的愛,自己的很多行為也不被父母理解,所以寵物就成為了他生活中的唯一精神寄託。
原問題下,還有人科普說,在某平臺上看到的一位愛狗人士。雖然那個人在寵物身上花的錢確實很多,但是他本身的經濟基礎和條件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對於這樣的人來說,花在寵物身上的錢是在他們承擔範圍之內,也是在他們接受的範圍之內的。
不僅如此,他還說道,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對寵物那麼的好。那些對寵物照顧得非常仔細認真的人。要麼是有一份穩定並且收入非常高的工作,要麼就是有一個穩定的家庭。生活中大部分年輕人在養寵物這件事情上,也並沒有大家所說的那麼誇張,他們也是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把寵物養好。
之前有一位年輕人養寵物的行為當時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因為他每個月雖然只拿著3000多的工資,但是他卻捨得在自己的寵物上花很多的錢。
他不僅每個月會給自己的寵物買很多玩具和好吃的,而且平時生活中也會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自己的寵物。
部分人之所以會那麼喜歡自己的寵物,就是因為自己在生活中,很難感受到父母的愛,自己的很多行為也不被父母理解,所以寵物就成為了他生活中的唯一精神寄託。
還有一部分,對待寵物好並不意味著對父母就不好了。寵物和人又怎麼相提並論呢?
其實這樣的例子也反映著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之所以愛養狗養貓等,和他們的家庭教育以及成長環境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1.缺少和父母之間的溝通
孩子從小最大的精神寄託可能都是父母,而父母如果不理解他們,他們可能就會將自己的這種精神依託轉移到其他地方。所以,當父母不理解孩子的時候,大部分孩子就更願意和自己信任其喜歡的東西在一起。其中寵物就是他們最願意選擇的。
2.缺少親情的關愛
父母如果從小就缺少對孩子的陪伴,那麼孩子的內心肯定就會感到孤獨。為了填補這份孤獨,找一個能夠陪伴自己的東西。他們可能就會在長大之後開始養起寵物。
3.外界的環境壓力
現在年輕人普遍不愛生育,而且就業,生活的壓力較大。自然就會通過寵物來寄託自己的感情和排解寂寞和壓力。
孩子在對待寵物的時候比對待父母的時候還好,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出了問題。
1.學會尊重孩子
父母如果希望得到孩子的尊重,那麼就要先去學會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後,他們也才會漸漸的理解父母,並且接受父母。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才不會變得越來越疏遠。
2.多和孩子進行溝通
父母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想用正確的方法去關心孩子。那麼有效的溝通就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在生活中一定要創造機會和條件。
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因為只有了解了孩子真正的想法,父母們對孩子的教育才會有用,孩子們也才會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父母。
孩子對待寵物比對待自己的父母還好,這樣的情況相信是很多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父母們就應該從小注意好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問題。
當他們能夠感受到足夠的關愛和照顧,他們才不會把自己的關心或者是理解交給其他人。(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