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飛購入《徵途》電影版權 國產影視內容正加速出海

2021-01-09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

7月14日,記者從巨人網絡獲悉,流媒體影視平臺Netflix(奈飛)已經購入電影《徵途》的海外獨家播放版權,將於7月24日與愛奇藝同步上線,這也是首部在全球同步上線的國產電影。

《徵途》成為首個通過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的國產電影

Netflix加速採買第三方內容 廣撒網模式保證「有」精品

儘管Netflix還沒有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但近年來這家流媒體影視巨頭採買的國內影視內容版權越來越多,這也是Netflix正在全球加速「廣撒網」加大版權採購、布局更多市場的一個縮影。

2017年,Netflix首次出手購買國產影視內容,優酷當年推出的口碑懸疑劇《白夜追兇》成為了第一部通過Netflix與全球觀眾見面的國產劇,也成為了優酷當年引以為傲的宣傳點。

《白夜追兇》是首部被Netflix買斷海外播放版權的國產劇

之後,Netflix購買了越來越多的國產電視劇和電影,《甄嬛傳》《琅琊榜》《步步驚心》《流星花園》《無證之罪》《流浪地球》《上海堡壘》《陳情令》等等,採買範圍也基本覆蓋了國內全部主流視頻平臺,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如今「被Netflix買版權」已經成為國內影視圈常見的現象,也不值得被拿出來當典型宣傳了。

能在Netflix這樣的全球平臺上播出,是中國文化和中國影視製作的較好對外展示機會,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觀眾也有了正規渠道觀看國產影視劇。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起家,靠著全球投資自製+採買攻城略地的Netflix,其實推出的自製內容並非國內很多粉絲口中所說的「部部精品」,甚至從IMDB和國內豆瓣評分來看,可以說雷作居多,但Netflix正是靠著「廣撒網」的海量內容模式,推出了一些精品,如《紙牌屋》《怪奇物語》《愛爾蘭人》《愛、死亡、機器人》等等,又有豐富的內容庫保障,才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成功。

亞洲影視作品製作規格低是出海軟肋

但中國影視劇出海的最大問題,軟肋依然在製作標準上,這也是Netflix在亞洲採買內容的通病——大多不支持4K UHD的解析度,也不支持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

Netflix採買版權的日、韓劇大多畫質上限也只到1080p的HD,這和Netflix自製劇集4K 雙杜比+多國語言音軌、字幕的標配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是阻礙亞洲原創劇走向更廣闊天空的主要原因。

《流浪地球》是Netflix採買的中國影視內容中,唯一支持4K 杜比視界規格的電影。此後在國內口碑不佳的《上海堡壘》在登錄Netflix後,並沒有支持4K以及杜比視界的畫質選項。

《流浪地球》是登錄Netflix的少數支持杜比視界的國產電影

記者了解到,此次登錄Netflix的《徵途》,片方交付給視頻平臺的版本都是符合影院播出要求的最高規格的,含4K、杜比視界等制式,但流媒體平臺播出時需要再做一次轉換,此環節由平臺的相關技術部門自行操作的。愛奇藝準備上線的《徵途》做了4k和杜比視界,但Netflix是否要做這個轉換,是由Netflix自己決定的。

國內流媒體平臺市場HDR和4K畫質的內容較少,與國內觀眾的主流使用習慣和播放設備有關。目前大部分國內觀眾使用手機或iPad、筆記本電腦等小尺寸設備觀看電影電視劇,這些設備中支持HDR、杜比視界的制式的又佔比很低,這也導致了國內視頻流媒體平臺缺乏升級畫質的動力——升級畫質意味著更大的帶寬開銷,在國內升級帶寬提升畫質的投資回報比,目前還很低。

奈飛的非英語市場「開門術」:一邊預訂採買劇續集,一邊投資自製劇

在非英語國家,Netflix也靠著採買、重新剪輯及投資製作續集的模式打開了市場,如西班牙犯罪劇《紙房子》前兩部分在西班牙國內播出時雖也是紅極一時的現象劇,但因為預算有限,第二部分結束時收視率下滑嚴重。Netflix買斷版權並重新剪輯、配音後,該劇在沒有任何推廣的前提下在非西班牙語地區取得了巨大成功,Netflix隨即投資了劇組,預定了後三部分的故事,並作為自製劇推出。《紙房子》已經成為了Netflix平臺上最受歡迎的非英語內容,第四部分已於今年4月播放。

《紙房子》幫助Netflix撬開了西班牙語市場的大門

而在亞洲地區,Netflix同樣決心不小。

在韓國市場的《屍戰朝鮮》(原名《李屍朝鮮》)、日本市場的《全裸監督》《咒怨之源》、中國臺灣的《罪夢者》《誰是被害者》,都是Netflix投資聘請當地知名導演、演員拍攝的自製劇,用美劇的拍攝工業,改造當地熱門的故事題材,但這些劇集大部分都沒有取得《紙房子》一樣的成績。

從選劇標準方面可以看出,Netflix在非英語市場採買內容時,對懸疑題材作品有更多關注,且青睞主題有當地特色,或者特效製作精良的內容。

《雪國列車》電視劇版並沒有採用一口氣釋放全部集數的模式

長期以來,Netflix的內容釋放模式主要是一口氣上線製作完成的整部劇,但隨著Netflix買斷的TNT電視臺翻拍版《雪國列車》電視劇以來,這一模式正在發生改變——Netflix被迫跟隨電視臺的播出節奏進行每周更新。

但像《愛爾蘭人》、《流浪地球》、《婚姻故事》和《徵途》這樣的電影,並不存在內容釋放模式的新舊之爭,在全球影院都面臨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影選擇在流媒體平臺首播。

相關焦點

  • 國產遊戲加速「出海」 借力傳播中華文化
    國產遊戲加速「出海」  「本季度,我們的海外遊戲收入在遊戲總收入中的佔比首次超過10%。」近日,網易CEO丁磊在公司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後興奮地表示。數據的背後,顯示的是網易遊戲國際化的重要進展。
  • 國產動畫電影的海外徵途:逆流而上,「錢景」未明
    全球同步上映的難度  由於銷售流程、發行策略等因素,一些當年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得等到次年才能走完自己的「海外徵途」,如上海河馬動畫2015年在國內上映了《特功明星》,但2015年實現海外銷售的是2014年上映的《81號農場之瘋狂的麥咭》和《綠林大冒險2》;蘇州米粒2014年上映的《龍之谷:破曉奇兵》於2015年在美國上架開始售賣DVD。
  • 奈飛提供倍速播放功能 影視界人士表示將抵制
    (Netflix)開始測試倍速觀看功能,眾多知名導演、編劇和演員認為此舉會破壞摧毀影視藝術,表示將要聯合抵制奈飛。奈飛為Android手機客戶端的用戶提供了0.5x、0.75x、1.0x、1.25x、1.5x等 不 同倍速選項,以便讓用戶能夠仔細回看慢動作,或者加速觀看不感興趣的部分。  但是,奈飛此舉讓許多影視界人士倍感焦慮,他們不希望自己精心製作的影視作品被觀眾以倍速播放,這在他們看來這是摧毀影視藝術。
  • Netflix買了一部國產網絡電影,將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作者 | 黃從浩「出海」,這個詞上一次用來描述純網內容還屬於網劇領域。不論是優酷的《白夜追兇》還是愛奇藝的《河神》《無證之罪》,都被世界最大的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納入其劇集版圖。這些網劇的出海看起來是順理成章的事:直線飆升的點擊量與豆瓣極高的評分都證明了這些精品網劇的商業價值。
  • 毒舌電影粉絲突破3500萬,抖音影視號迎來加速期?
    7 月 24 日,@毒舌電影的抖音粉絲量達到了3566.1W,不僅成為影視類內容中粉絲體量最多的帳號,在整個內容生態中也躍升為當之無愧的頭部帳號。而伴隨著@毒舌電影的強勁崛起,則是用戶及眾多創作者們對影視類內容的關注。事實上,除了@毒舌電影外,在抖音還有很多影視帳號近期也收穫了眾多關注。
  • 《歡樂頌2》登錄YouTube,國產電視劇出海步伐加快
    從《歡樂頌2》開播市場反響以及播放量數據來看,勢頭還算不錯,這也為該劇「出海」樹立了信心。近年來,在國產劇強敵攻勢之下,「高開低走」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歡樂頌2》最終的市場走向如何,現在就下定論,難免為時過早。《歡樂頌2》中對中國社會現象的寫實和劇中「五美」遇到的情感困惑和職場殘酷會不會對國外的觀眾產生共鳴呢?《歡樂頌2》會不會在國外受歡迎,似乎根本不必擔心。
  • 「獎盃跑了」神奇雲艾美獎背後:奈飛160項提名成最大贏家?
    奈飛160項提名創造歷史,《富家窮路》《守望者》《繼承之戰》《曼達洛人》大勝作為美國電視產業的見證者與風向標,隨著傳統電視臺沒落,越來越多的傳統影視公司自建流媒體平臺,舊有製作發行玩法被顛覆,疫情更加速催化了觀眾倒戈向流媒體的進程,電視劇界最重要的獎項——艾美獎,也隨之被顛覆,72歲的艾美獎正在越來越「網際網路化」,整個提名名單充斥著各家流媒體的身影。
  • 「非常時期」電影行業的發展趨勢與問題
    作者:《影視風向標》主編、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 胡建禮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令全球電影產業猝不及防進入了"非常時期",不僅令全球電影票房損失巨大,而且疫情下的"宅經濟"紅利,促使網絡電影加速崛起,流媒體影響力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觀眾線下線上結合的多元化觀影模式將成為電影行業發展新趨勢。
  • 《愛,死亡和機器人》背後:奈飛的「守舊」與「創新」
    對於奈飛而言,《愛,死亡和機器人》最大的意義還是針對用戶做一次大型數據實驗,為更好地了解用戶偏好做數據積累。奈飛的「守舊」所謂創新的另一個意思是打破或是顛覆傳統理念。從「創新」的視角上出發,奈飛在《愛,死亡和機器人》上並沒有表現出絕對大膽的創造力。《愛,死亡和機器人》延續的是1981年上映的成人動畫電影《宇宙奇趣錄》模式。
  • 大猩猩電影堅持以內容為核心 打造高質影視佳品
    大猩猩電影堅持以內容為核心 打造高質影視佳品 2016-12-28 16:24:57來源:北方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 國產電影為何難「出海」?不重視翻譯是一大因素
    「畫江湖」系列動畫的導演曾經在一次論壇上被問及國產動畫在海外的推廣情況,他對此的回應是:「不怎麼樣,近期在國內很火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在北美總票房其實佔比很小很小,觀眾也多是華裔。」而面對「這些動畫電影都是誰譯製的,或者將由誰譯製」的問題時,參加活動的幾位導演和製片人沒一個能答得上來。確實,相比是誰做的特效,誰做的後期,電影是誰翻譯的並未得到太多關注。
  • 國產動漫頻「出海」 原創動畫獲北美市場認可
    國產動漫頻「出海」 原創動畫獲北美市場認可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高凱)國產動漫近年來「出海」頻速日益加快,中國原創動畫在世界動漫舞臺上逐漸「刷」出「存在感」。日前,由企鵝影視和上遊動漫聯合出品的動畫片《超級小熊布迷》登陸加拿大著名兒童電視頻道TreehouseTV,取得該頻道2-5歲男孩觀眾群體的五月收視第一名,根據數據統計,《超級小熊布迷》力壓同時段內播放的國際知名少兒IP,成為五月收視黑馬。據悉,從2017年正式上線至今,兩年時間內《超級小熊布迷》的片集儲備已高達104集。
  • 奈飛市值超迪士尼:訂閱制和大力出奇蹟的故事
    亞馬遜的Prime Video,谷歌的Youtube TV,蘋果的Apple TV,百年老店迪士尼,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AT&T旗下的HBO Max(2020年奈飛的《老友記》版權到期,以後只能到HBO Max上看了),美國第一大有線電視運營商Comcast旗下的Peacock。
  • 奈飛漲勢「脫離地心引力」,機構和媒體是怎麼看的?
    這位分析師指出,由於COVID-19停產削減了內容製作成本,因此他假定的2020年自由現金流有所增加。Salmon指出,恢復生產應該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到2021年,但是將這些變化加速到Netflix生態系統中,也應該會導致內容支出早日合理化。分析師繼續將Netflix視為全球流媒體的"明顯領導者",並擁有進一步的增長空間。
  • 「網際網路+影視」助力國產電影匯民智、聚人氣
    記者了解到,在網際網路技術和資本的推動下,國產電影的產能被進一步激發,不僅促進院線觀影人群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下沉,還帶動了國產電影的數位化轉型。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的沉澱分析,國產電影的創作者們越發能「讀懂」觀眾的觀影取向。
  • 《一周的朋友》將被翻拍成國產電影,這次能否復刻原作的成功?
    而近日,功夫真言影業、星野影業、三尚傳媒、正夫君澤影視傳媒購買了日漫《一周的朋友》影視改編版權並改編成真人電影(這次不是電視劇了)。《一周的朋友》是日本漫畫家葉月抹茶曾經在《月刊GANGAN JOKER》上連載過的校園戀愛漫畫。其主要講述男主角長谷祐樹每周都會嘗試著跟記憶只能維持一周的同班同學藤宮香織成為朋友的故事。
  • ...三體》將由三體宇宙、遊族集團和奈飛聯合開發製作英文系列劇集
    我也很高興世界各地的新老粉絲們未來能夠在奈飛(Netflix)上看到這個故事。」監製林奇:「遊族集團和三體宇宙,一直致力於與全球範圍內喜愛《三體》的創作人才、頂尖藝術家們合作,對三體進行多樣化的內容開發和藝術展現,共建『三體宇宙』。
  • 邁出「出海」關鍵步,《超級小熊布迷》助力拓寬少兒影視全球視野
    正是執行講故事的國際標準,關注更具普遍價值的議題,《超級小熊布迷》才能從眾多純國產動畫中脫穎而出,成功發行Treehouse TV。更重要的是,這部動畫從前期構思到後期合成均由國人團隊完成。原汁原味的本土原創內容依然能獲得海外電視臺收視冠軍,在彰顯中國文化自信和動畫製作力量的同時,也讓以騰訊視頻為代表的主流網絡視聽平臺有了進一步布局兒童內容出海的決心。
  • 影視觀察:至暗時刻已過 黑天鵝還會來嗎?
    與其他行業相比,前兩年就因稅務風波、資本退潮等遭遇凜冬的影視行業可謂雪上加霜。空蕩的影院、停擺的劇組,仿佛時間按下了暫停鍵。但與此同時,流媒體行業加速發展,女性聲音聯袂崛起,懸疑劇等類型創作不斷出新,我國影視業在全球範圍內率先走出困局,重重陰霾也難掩亮色。以上種種,構成了2020年國產影視令人悲欣交集、五味雜陳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