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送大寒,今迎立春,宅家這樣做,新年少生病!

2020-12-05 騰訊網

N 海都記者 陳燕燕 通訊員 張玲玲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今天是立春。二十四節氣,立春為首,代表一年之中的開始,從這天起便進入春季了,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雨水多了,萬物漸次復甦。

2020年的立春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時節,正值全國遇到「新型冠狀病毒」橫行,這個時節,大夥更應適當「春捂」,謹防感冒。

福建各地「立春」習俗

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對「立春」都非常重視。傳說福建各地有不少「立春」習俗

福州:鞭春咬春

舊時,福州官府要在立春前一日,舉行「迎春、鞭春」大典。

「鞭春」也叫「打春」,又叫趕春牛。就是告訴農人,農閒已過,應積極準備耕作。在立春當天,用餅皮包裹生菜,做成春餅或春卷,祈求身體健康,稱為「咬春」。

閩南:「咬春」迎菜頭

明《酌中志》:「立春之時,無貴賤嚼羅卜,曰『咬春』。」

閩南有「咬春」的習俗,立春時節講究「啃甘蔗、咬白蘿蔔」,這時節的甘蔗正甜,由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圓圓滿滿」取吉利的意思;蘿蔔在閩南又稱「菜頭」,有討彩頭的寓意。

連城:立春時節犁春牛

在連城「立春」之日,由鑼鼓隊開道,村民牽著用紅綢布扎花披頭的健壯耕牛,挑著貼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大籮一路敲打,祈求新年興旺與平安。「犁春牛」隊伍每到一處,村民會在家門口放鞭炮迎接。相傳新泉、芷溪一帶「犁春牛」由中原傳入流傳至今。

沙縣:迎春接福掛「春葉」

沙縣人習慣將立春視為新一年的開始,民間有迎春接福的習俗。市面上的「春葉」格外熱銷。剪幾支「春葉」,貼上紅紙片,插在門前或房頂,寓意喜迎新春,大吉大利。

三明:擺供桌接春神

三明的「立春」之日,每家擺設香案於大廳前,先用紅紙束好鮮菜一棵,各色鮮果數碟,全家頂禮上供「天神」接春,有「新春大似年」之說。「立春」時刻,城鄉各地,鞭炮聲此起彼落,響徹雲霄,再吃上一根春卷,福氣才算吃到肚子裡。

閩西:放爆竹禮拜迎春

客家人習慣將立春稱為「交春」。家家戶戶放爆竹相迎,閩西客家更對天禮拜,名曰「接春」。這一天,當立春時刻到來時,客家人哪怕是在半夜,人們也要點燃香燭,鳴放鞭炮,以示迎春,接著便擺春酒,吃春卷,舊時還要耍春燈,相互慶賀。

寧化:吃了"松丸子",今年更輕鬆

在正月初一和立春,寧化人吃"松丸子",即吃了"松丸子",可一年輕輕鬆鬆。"松丸子"主料豆腐,配以炒熟的花生米、蔥頭、地瓜粉、香菇丁、荸薺丁等,捏成圓球狀,投入油鍋中炸至黃色,作為酒席的最後一道菜,祝願親友在新年裡事事如意,輕輕鬆鬆。

立春「五防」,才能少生病

福建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中醫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陳淑嬌主任醫師說,立春時節做好「五防」,才能助力健康,少生病。

1.防「倒春寒」。

立春時節乍暖還寒,加之福州氣候溫暖溼潤,是感冒的高發期。要適當「春捂」,不要過早地減少衣物,要特別重視對頭、腳、頸、手的保暖,防止感冒。

2.防病毒。

春天萬物萌動,也容易滋生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大夥應少出門,勤通風,勤洗手,減少病毒感染。

3.防熬夜。

不要因為宅在家,就熬夜打遊戲、追劇,白天睡懶覺。早睡早起,戒菸限酒,增強免疫力,才能避免疾病的侵擾。

4、防不良情緒。

中醫認為,春天屬木,與肝相應。立春時節,要戒躁戒怒,忌抑鬱,保持心境平和、暢達樂觀,避免對新型冠狀病毒產生恐懼心理。

5、防高血壓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發病與「肝氣」、「肝陽」的升發密切相關。

立春過後,要注意控制血壓,勤監測,發現問題,及時就醫。尤其是清晨,人體的血壓易升高,起床時要慢一點,先活動一下手腳,再慢慢起身,坐在床邊1分鐘,慢慢起身下床。

立春飲食:四多一少

陳淑嬌主任說,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宜多吃辛、甘、微溫之品。適當吃些生薑、大蒜、牛肉等溫性食物,可驅散陰寒,使人體內陽氣升發,提高免疫力,增加抵抗病毒的能力。

春天是肝旺之時,應多吃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多吃橙子、葡萄、車釐子、柚子等這類含有類黃酮的水果和菠菜、油菜、空心菜、芥菜等這類深綠色的蔬菜。

點擊播放 GIF 0.1M

還要多喝水,多飲茶,可潤肺,減少感冒的發生。立春後,少吃油膩生冷食物。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也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此外,立春時節,老人和小孩體質較弱,容易出現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喉不適等表現,而肺臟喜潤而惡燥,宜清淡飲食,防寒潤燥。她推薦了青橄欖杏仁豬肺湯,適合全家老幼一起進補——

功效:潤肺生津,化痰止咳。

食材:豬肺1個,裡脊肉100克,南北杏仁各10克,青橄欖10個,百合10克,白酒50毫升,白胡椒粉、生薑、蔥、鹽各適量。

做法:1.裡脊肉切塊,焯水,取出備用;

2.將豬肺切成厚片狀,用鹽反覆抓洗,並衝洗乾淨,至顏色發白;

3.水燒開,加入生薑三片,豬肺焯水,並加入白酒50毫升,反覆攪拌, 借白酒的揮發性散掉豬肺的腥氣,撈出瀝乾,並用廚房紙擠幹水分;

4.豬肺入鍋幹炒,去除水分,進一步去腥,取出備用;

5.燉鍋內放入豬肺、裡脊肉、南北杏仁、百合、青橄欖,生薑三片,適量胡椒粉,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小火慢燉半小時,燉好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蔥末、鹽調味。

三個中醫藥方防寒防感冒

立春時節,防寒防感冒,陳淑嬌主任還推薦了三個中醫藥方法——

1.灸法

選取大椎、肺腧、足三裡、神闕、氣海、關元等穴位,每1-2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體質偏熱者不宜灸。

2.中藥沐足

將荊芥20g,艾葉30g,石菖蒲15,花椒5-10g,桂枝20g,生薑30g,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約30分鐘,待溫度適宜時泡腳,水位應超過踝關節以上,睡前沐足15分鐘,可溫經散寒除溼。

3.中藥香囊

可選用藿香、佩蘭、貫眾、羌活、白芷、菖蒲、蒼朮、細辛等量,粉碎後,製成香囊,用適量冰片、酒精溶解後,噴灑於香囊上。

用法:每人1個(15-20g),睡前可置於枕邊,每周更換1次。

宅在家,運動不能少

立春時節,天氣乍暖還寒,尤其是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已到關鍵時刻,大夥應不出門、少出門,但運動不能少。

陳淑嬌主任建議,可在家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增強免疫力。

福州市第二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孫裕也建議,目前,新冠病毒肆虐,不宜出行,但長時間居家,也應避免長時間低頭刷手機、追劇等,容易導致頸腰椎、周邊肌肉勞損,大家可因地制宜,在家或空曠少人的地方科學健身。

他指出,居家期間,以個人運動為宜,可選擇較柔和的健身氣功、瑜珈、廣播體操等,有條件的年輕人,可在室內進行小強度力量性鍛鍊,雙手舉啞鈴、扭擰彈簧棒、伏地挺身、立臥撐或健美操、跳繩等,一般一次運動20分鐘左右,早起後鍛鍊1次,下午4-5點再鍛鍊1次。

點擊播放 GIF 1.2M

不宜進行有人員接觸或人員相對聚集的集體運動,例如籃球、排球、羽毛球等,不建議進行劇烈鍛鍊,因為消耗過大,可能導致暫時性免疫力下降,尤其是平時缺乏鍛鍊的人,更不能突然加大運動量,應循序漸進,運動前要充分熱身。老年人應選擇簡單易行的方法鍛鍊。

此外,海都君為您奉上居家健身小妙招——科學健身18法,這套方法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發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創編,妥妥的權威、科學,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不需要器械,不需要大場地,隨時隨地練起來!

1、懶貓弓背

提高胸椎靈活性,改善肩背不適,

防止駝背,預防和延緩肩部和腰部勞損。

點擊播放 GIF 1.6M

手扶椅背弓弓背

拉抻脊柱背不累

像只貓咪伸懶腰

肩背放鬆不疲憊

2、四向點頭

放鬆頸部肌肉,改善肩頸部不適,預防頸椎病。

點擊播放 GIF 1.3M

四向把頭點

鍛鍊頸和肩

動作很簡單

貴在每天練

3、靠牆天使

提高肩部靈活性和肩胛穩定性,緩解肩頸部緊張。

點擊播放 GIF 1.6M

背部緊靠牆壁

外展打開雙臂

貼牆緩緩而上

徐徐回到原狀

4、蝴蝶展臂

提高肩胛穩定性,改善圓肩駝背姿態,

提高肩關節力量,改善肩頸部緊張。

點擊播放 GIF 1.3M

雙肘平舉要到位

向內收緊別怕累

像只蝴蝶展翅飛

改善含胸和駝背

5、招財貓咪

提高肩胛穩定性,增加肩袖力量,

緩解肩頸部緊張,肩部塑型。

點擊播放 GIF 1.3M

手臂一上一下

交替重複多下

勤練加強肩部

肩肘功能不差

6、壁虎爬行

提高核心穩定性,改善協調性,

強化上肢力量,緩解肩頸部緊張。

點擊播放 GIF 1.9M

身體穩定向前壓

雙手扶牆往上爬

上下重複需多次

配合呼吸練肩胛

7、「4」字拉伸

拉伸臀部肌肉,提高髖關節靈活性,

緩解腰部緊張。

點擊播放 GIF 0.8M

單腿「4」字往上翹

保持姿勢固定腳

身體前壓深呼吸

經常練習腰胯好

8、側向伸展

拉伸軀幹側面肌肉,

改善肩頸部和腰部緊張。

點擊播放 GIF 1.9M

雙手上舉兩交叉

身體側彎向旁拉

左右交替做伸展

松解腰部頂呱呱

9、站姿拉伸

改善下背部緊張,

預防腰部和膝關節勞損

點擊播放 GIF 0.8M

坐在穩定椅子上

雙手交叉頂內膝

大腿向裡手抵抗

身體前傾不能忘

10、左右互搏

提高髖關節穩定性,強化內收肌力量,

提高上肢力量。

點擊播放 GIF 1.7M

單腿站姿抓腳面

腿在軀幹靠後點

降低難度扶椅背

緩解腰部緊和酸

11、靠椅頂髖

激活人體後側鏈,改善圓肩駝背,

強化身體後側的力量。

點擊播放 GIF 1.8M

站姿雙腳同肩寬

軀幹前傾後頂髖

微微屈膝不向前

雙臂貼耳儘量展

12、坐姿收腿

提高核心力量,提高身體控制能力。

點擊播放 GIF 1.6M

坐穩椅子身不晃

雙手扶在椅面上

屈膝收腹腿併攏

保持兩秒回原狀

13、足底滾壓

改善足底筋膜彈性,改善步態,

緩解下肢緊張,緩解疲勞。

點擊播放 GIF 1.7M

單腿赤腳踩球上

雙手扶穩身不晃

順時逆時各三圈

慢慢滾壓足底爽

14、對牆頂膝

提高踝關節靈活性,改善步態,

緩解下肢緊張。

點擊播放 GIF 1.6M

雙手扶壁分腿立

前腳距牆兩分米

腳跟不動緩頂膝

保持拉伸多受益

15、單腿拾物

提高身體平衡與穩定能力,防止跌倒,

緩解下肢緊張。

點擊播放 GIF 1.4M

手扶椅背單腿站

膝蓋微屈一點點

身體前傾像拾物

穩穩控制防跌絆

16、足踝繞環

提高踝關節靈活性和力量,

緩解下肢緊張。

點擊播放 GIF 1.5M

保持脊柱正當中

穩定身體不晃動

轉動腳踝內外側

練習過程無疼痛

17、單腿提踵

提高身體平衡與穩定能力,

提高下肢力量,緩解下肢緊張。

點擊播放 GIF 1.7M

扶住牆面單腳立

保持平衡往上提

慢慢下落需牢記

防止跌倒增腿力

18、觸椅下蹲

提高下肢力量和穩定性,

提高核心穩定性。

點擊播放 GIF 1.5M

雙腳與肩同寬站

向後下蹲屈膝慢

雙手向前水平伸

觸椅站立重複練

春天是復甦,是希望,

快快和家人一起動起來,

相信不久之後,

我們就能走到戶外,

擁抱和煦的春光!

部分綜合:中國新聞網福建、齊魯網

統籌:邦邦 編輯:郭郭

您可能還想看這些

海峽都市報微信矩陣

相關焦點

  •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後天漸暖」,大寒在何時,過年還冷嗎?
    農村老人常說,「小寒再大寒,轉眼又一年」,小寒、大寒之後,農曆新年也就不遠了,現在小寒已經過去,大寒即將到來,這是二十四節氣之中最後一個節氣,也是臘月的代表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
  • 上聯:新歲新年新氣象(邀請下聯?)
    新歲新年新氣象,一份默默的耕耘,渲染一份好心情,只願歲月安好和富足!我們迎著寒風,耐著嚴寒的天氣,在漫漫白晝和長夜裡,與時光攜手,閒庭信步自我呵護中,過小寒,迎大寒,盼望立春!當春天的那縷春風漫步田野,我們的心情開始舒展,自然中跳躍和歡喜,展示——一個青青的世界給你。
  • 今日大寒,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此時雖然十分寒冷 但已能隱約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 大寒過去,就是下一年的立春
  • 2021大寒祝福語及圖片 大寒祝福語2021簡短一句話
    3、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4、小寒大寒,殺豬過年。     5、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6、小寒大寒,全年最寒。     7、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     8、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 今日大寒,接下來的天氣是這樣的……
    北京時間1月20日22時55分將迎來大寒節氣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之後,又將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大寒三候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雞乳:大寒之日「雞乳」,雞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氣,開始孵小雞了。徵鳥厲疾:大寒後五日「徵鳥厲疾」。徵鳥是指鷹隼之類遠飛之鳥,厲疾是厲猛、捷速。水澤腹堅:再五日「水澤腹堅」,上下都凍透了,寒至極處,按物極必反原理,堅冰深處春水生,凍到極點,就要開始走向消融了。
  • 老祖宗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古人的智慧
    老祖宗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古人的智慧天氣一直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相信大家都希望冬天可以暖和一點,不然沒有勇氣出門。因此就有很多和天氣有關的俗語流傳了下來,那時候人們都以農作物為生計,所以判斷天氣一部分是為了幫自己做好禦寒的準備,另一方面就是大致判斷一下來年的收成,也好提前做一下準備。之前聽奶奶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
  • 「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俗語中小寒對春天影響有哪些?
    農村俗語中說的,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那麼小寒對明年的春天影響有哪些?從立春開始到小寒、大寒結束。各個節氣之間人們天氣變化,推演總結出了很多節氣對應的俗語。小寒、立春,驚蟄都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節氣,每個節氣都會有不同的氣候特點,一般來說,小寒大寒是比較冷的日子,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連個節氣,而立春是新年中的第一個節氣,驚蟄是第三個節氣,驚蟄的意思就是說,春回大地,這個季節會下雨了,自然界會常常下雨打雷,驚動地下冬眠的植物。
  • 新年送紅慄 溫暖一座城丨中北新都心迎新年親子美好時光!
    也許特殊的2020有些許遺憾  但這所有的遺憾  都是2021年快樂的鋪墊  新的一年到來之際  中北新都心迎新年親子美好時光  為你備足Happy燃料  讓您與孩子和歡笑聲在一起  去開始美好人生的再次想像  新年第一天!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 小寒將至,「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農諺預測開春冷暖
    在農村裡還流傳著「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的農諺,其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老農民說這些農諺可以預測開春天氣冷暖!①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小寒、大寒節氣對來年的天氣情況也是有影響的,古人發現在小寒、大寒節氣,如果沒有下雪,那麼在來年的小暑、大暑節氣的時候,一般降雨比較少,會出現旱情。
  • 「立春「剛有了新家,又要去流浪?
    小黃的這隻狗叫「立春」,取這個名字的理由,後面再詳細說。今年4月,小黃在杭州九溪徐村一處農居房裡,租了一個房間,每月租金1000塊錢。6月28號,小黃要出差,她說房東要主動照顧「立春」。跟小黃一起來的,還有一位小吳姑娘,小吳說,「立春」原本是一隻流浪狗,她在小區裡撿到的,當時小狗髕骨脫位,行走困難。
  • 立春的來歷由來立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咬春傳統習俗介紹
    立春的由來  立春,俗稱打春,標誌著一年春季的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立春節氣當天,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 2020鼠年迎新年圖片大全 2020鼠年新年元旦簡短祝福語簡短
    2020鼠年迎新年圖片大全 2020鼠年新年元旦簡短祝福語簡短時間:2019-12-31 2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鼠年迎新年圖片大全 2020鼠年新年元旦簡短祝福語簡短 還有幾個小時就是2020年元旦了,就到了鼠年,新的一年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 情人節撞財神生日 北高峰上靈順寺昨迎客流高峰
    昨天,北高峰「天下第一財神廟」靈順寺,一遊客敬完香後,一把抱住廟前的「金元寶」,喊著「發財啦,發財啦」,祈求新年裡多賺錢、多納福。 情人節撞財神生日 北高峰上靈順寺昨迎客流高峰民間相傳年初五是財神爺的生日,所以過了大年初一,接下來的一個重要活動就是迎財神。初四晚上12點一過,杭城頓時鞭炮聲四起。
  • 臺灣微雕家陳逢顯雕「世界最小羊」迎新年(圖)
    臺灣微雕家陳逢顯雕「世界最小羊」迎新年(圖) 2018年09月04日 16:19:33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臺灣微雕家陳逢顯雕「世界最小羊」迎新年(圖)
  • 送雞迎狗又一年
    送雞迎狗,中國農曆丙戌狗年來臨。  身處海外的華人,過農曆新年仍然是一年中最重視的節日。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的華裔人口有五六十萬人,農曆新年的節日氣氛也因此一年比一年熱鬧。  在溫哥華過農曆新年,雖然沒有公眾假期,人人照舊上班返學,但無損華人過年過節的喜悅。今年的農曆年初一適逢是星期日,使節日氣氛更加濃烈。
  • 全國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迎新年活動
    本文轉自【央視網】;元旦期間,祖國各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迎新年活動,我們來看一下。浙江寧波:慶元旦 漁鼓表演迎新年在浙江寧波,一場酣暢淋漓的漁鼓表演在鎮海區澥浦鎮上演,作為漁民祈福、慶祝豐收的儀式,寄託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迎新年賀新春 2020鼠年拜年祝福語大全
    迎新年賀新春 2020鼠年拜年祝福語大全時間:2020-01-22 22: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迎新年賀新春 2020鼠年拜年祝福語大全 1張燈結彩鬧新年,合家團圓享天倫。喜氣洋洋訪親友,笑語盈盈情意久。天地一派幸福景,願友新年好心情。
  • 「薦讀」今日大寒丨最後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春天的腳步近了
    古人說「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涼為冷之始,寒為冷之極。寒是冷的極致,而大寒又是寒的極限。所以從字面上看,大寒應該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不過,如果單純以氣溫來衡量,小寒、大寒兩個相比,卻是小寒略勝一籌。
  • 2019大寒祝福簡訊怎麼發 大寒節氣搞笑微信QQ簡訊祝福語大全
    2019年1月20日是農曆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節氣前後天氣寒冷,在此特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適合大寒節氣的搞笑祝福簡訊。在這個寒冷的季節,給你的親朋好友發條簡訊,溫暖彼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