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來歷由來立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咬春傳統習俗介紹

2021-01-12 閩南網

立春的由來

  立春,俗稱打春,標誌著一年春季的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立春節氣當天,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立春位居二十四節氣之首,人們十分重視這個節氣。3000年前我國就有迎春儀式,至今已形成了許多固定的風俗習慣。

立春是什麼意思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是什麼意思?立春節氣特點飲食養生預防感冒方法]

立春打春咬春傳統習俗介紹

  立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都是人們最為重視的節氣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歡天喜地地忙活著這些事兒:[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滋補養生]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

  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

  2、遊春

  與禮法的祭祀相比,地方民間更多了熱鬧慶賀的氣息。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3、打春

  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較早,這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五穀豐登的美好期盼。因為,春牛在塑制時,往往要在肚子裡塞上五穀,當牛被打爛時,五穀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著拾起穀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一些農村仍有「鞭春牛」的風俗。

  4、報春

  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一個人站在田間敲鑼打鼓,唱著迎春的讚詞,到每家去報春,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或迎春帖子。在這紅紙印的春牛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人,牽著牛耕地,人們稱其為「春帖子」。

  5、咬春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餅,而南方則流行吃春卷。吃春餅和春卷,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值得一提的是,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咬春」的另外一種食品是蘿蔔。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其意義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蘿蔔還可以解酒、通氣,具有營養、健身、祛病等功效。[立春為什麼要吃春餅春盤]

  6、迎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

原標題:立春即到,吃點好的補補自己!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幾點 2018打春是什麼意思和立春是同一天嗎
    導語:立春和打春是同一天嗎?立春實際上就是打春的意思,只是打春叫起來不是很好聽,人們多稱為立春。一般民間都叫「打春」,那麼「打春」到底是什麼意思?「打春」一詞是怎麼來的呢?是不是每年都要「打春」,如果每年都要「打春」,2018年幾點立春打春?我們一起來了解關於「打春」的相關知識。
  • 2020立春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 今年2月4日打春具體時間
    2020今年的立春節氣在2月4日,也就是明天。那麼2020立春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今年2月4日打春的具體時間。  2020年立春(打春)具體時間  新華社天津2月2日電(記者周潤健)「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 立春說的咬春是什麼東西 咬春餅做法步驟簡單版
    立春咬春是什麼?立春為什麼咬春?咬春是什麼意思呢?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講究要買個蘿蔔來吃,叫做咬春。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立春說的咬春是什麼?每年立春的時候,都會有來人說到咬春,那麼咬春是說的什麼呢?其實咬春是一種食物,我們將這些要在春天吃的東西,叫做咬春,下文詳解的解釋一下![貼春聯的寓意含義]
  • 2020立春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今年什麼時候打春具體時間是幾刻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春天的開始,天氣也逐漸回暖,那麼2020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哪一天呢?打春時間什麼時候是幾刻?接下來一起來看看2020立春具體時間。2020年立春(打春)具體日期時間  2020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蠟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蜡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 ,改用陽曆,才把陰曆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 俗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到底是什麼意思
    立春節氣的俗語也有很多,其中就有一句俗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老人對於立春天氣的一種期待而言。一、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俗語比較通俗易懂,它的字面意思是說在立春節氣這天如果是晴天,那麼預示著這一年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將會是一個豐收年。
  • 春盤、春餅、春繭、春卷,最容易混淆的中國立春食物 - 川味龍門陣
    春盤、春餅、春繭、春卷,是中國特有的傳統飲食,皆源於古人立春時節舉行的迎新納福習俗,由於幾者在原料、製法和食用方式上有相通之處,再加上名字相近,難免讓人產生混淆,比如在四川就有「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的有趣現象。
  • 昨送大寒,今迎立春,宅家這樣做,新年少生病!
    N 海都記者 陳燕燕 通訊員 張玲玲「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今天是立春。二十四節氣,立春為首,代表一年之中的開始,從這天起便進入春季了,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雨水多了,萬物漸次復甦。2020年的立春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時節,正值全國遇到「新型冠狀病毒」橫行,這個時節,大夥更應適當「春捂」,謹防感冒。福建各地「立春」習俗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對「立春」都非常重視。
  • 春節的由來
    年節習俗隨歲月的變遷,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發展、變化、日臻豐滿的歷史過程。     上古時期,人們的原始信仰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那時,人們相信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認為日月天地之神、動植物之神以及祖先的神靈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和命運。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 「百家號鼠你紅」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是什麼意思?
    雖然說目前的時代日新月異,人們崇尚科學,但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卻不能丟掉。在我國民間,自古就流傳很多俗語,這些俗語又稱民間諺語或者老話,是老一輩人總結的經驗之談。俗語文化包羅萬象,有的教給我們如何為人處世,有的告訴我們如何養生,如何觀察天氣的變化,可以說學好俗語文化,可以讓我們的見識更加的廣博,智慧更加的豐富。
  • 立春之日,蘇軾將平生豁達之氣寫進這首詞裡,開篇3個春字驚豔了
    盼來盼去,終於盼來了立春。作為24節氣之首,立春對中國人來說向來有特殊的意義,而2020年這個立春對我們來說顯得格外重要。「立春」的「立」是開始的意思,冬天要過去了,春天要開始了。立春是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春來秋去,一如人生的起起落落,不變的是心中藏著的希望。在這個特殊的立春,筆者給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立春詞,詞名《減字木蘭花·立春》。900多年前的那個立春,對蘇軾來說正是人生最艱難的時候。60多歲的他被貶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從20多歲名滿京城開始,蘇軾的人生很少有順遂的時候,但他卻硬是將本該滿是悲歌的一生過成了一場生命的盛宴。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正月打春春寒倒」,今年啥時候打春?
    可以說已進入到了臘月以後,市場上也是繁忙了起來,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裡,幾乎市場上都是能看到很多忙碌的身影,畢竟過年了商家忙著賣貨,消費者也是忙著購買過年的東西,彼此樂此不疲地忙著,想在農村這個時候,忙活的都是一些年輕人,很多的老人在這個時候也是沒事聊聊天,聚在一起喝個小酒也是很悠閒自在,在休閒的同時,老農們也是不誤為明年的天氣景象做打算,就比如村裡的老人常說的一句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
  • 立春至,農諺「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什麼意思?看完懂了
    ——【宋】辛棄疾《漢宮春·立春》立春簡介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幹支歷的歲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02月03日-02月05日之間,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立」是「開始」的意思,表示著冬去春歸來。單就一個「春」字,春天的氣息已撲面而來。此時,冰雪消融,草木萌發,花枝孕蕾,萬物復甦,人民也開始了勞作娛樂,春天以它特有的形質鋪展開來。
  • 2020年到2021年的冬至、三九與立春,農曆公曆對照簡潔明了!
    2020年到2021年的冬至、三九、立春與春分時間農曆公曆簡明對照。一目了然!本文是全網全冊獨家首發,全面系統講述2020年到2021年的冬至與三九天的公曆與農曆時間的轉換關係的小文,轉發引用請註明地名帝所著。否則,侵權必究!一、冬至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進入春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和立夏、立秋、立冬節氣一樣,都是反應四季更替的節氣,立春節氣的帶來,意味著寒冷冬天的結束,溫暖春季的到來。
  • 歲首和生肖的變化究竟在立春算還是正月初一?
    那麼,真的按傳統來,歲首究竟是正月初一還是立春;生肖究竟又在哪天換呢?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指的是夏朝歲首是正月初一,殷商歲首是十二月初一,周朝歲首是十一月初一。我國古代有幹支記年月日的傳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則組成「十二地支」。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順序兩兩相配,組成了幹支紀法。
  •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老輩農民的說法,到底什麼意思?
    立春,在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是非常特別的,它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同時立春這天的天氣狀況也能反應出一年內的天氣狀況,天氣狀況在我們農村是非常看重的,所以老一輩們也把未來一年的收成情況全指望在了立春這天的天氣狀況上。
  • 2018幾點立春 立春圖片萬物始生圖片 立春三侯是什麼
    2018年2月4日立春「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儘管嚴寒的日子並未離去,但溫暖不會太遠。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大自然萬物復甦。春爭日,你許下了什麼心願?列下了怎樣的計劃?一年之計在於春,願你不負春光,不負夢想!
  • 春分是什麼意思?2018年春分是哪天 春分節氣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推薦閱讀:春分和立春有什麼區別?2018春分是幾月幾日 春分和立春是一樣的嗎春分節氣的由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的日子。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