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女生眼裡的愛情上了熱搜,這件事的起因是,老師布置的作文題為「原來我們不懂愛」。於是滕霏同學就從吵了一輩子的爺爺奶奶入手,就寫了這篇引人關注的作文。
我們來欣賞一下原文:
女孩的字跡清秀工整,行文流暢,細膩深刻,情感表達純粹。更難能可貴的是,小小的年級,竟有如此透徹的領悟,愛一個人,就要對他(她)負責任。愛,是負責任,是長久,是忠誠,而不是小說電視劇中的纏纏綿綿,恩恩愛愛的各種浪漫。明白了很多人終其一生才明白的道理。網友們紛紛為這個小女孩點讚,覺得她寫出了現在社會都缺少的真情。
小小年紀,很會觀察和思考,對愛情的理解比很多成人都要深刻。」這跟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在接受採訪時,滕霏爸爸這樣說:我們不反對她談戀愛,就是怕遇到不好的男孩子,所以一直以來有機會會跟她談談愛情的話題,告訴她什麼才是「愛」。
沒有人是一生下來就會愛別人,出生後我們接觸最多的是父母,我們會觀察父母的愛情模式,也會不自覺的學習和模仿他們的相處模式。美滿的家庭對孩子影響是積極的,而糟糕的家庭會給孩子帶來一生揮之不去的痛。
14歲初三女生滕菲,耳濡目染爺爺奶奶的愛情,漸漸懂得真正的愛情是吵吵鬧鬧的小情調、瑣瑣碎碎的叮囑囉嗦、長長久久的關心陪伴。
身為父母,想要孩子形成正確的婚戀觀、價值觀、人生觀,父母就要努力經營婚姻,努力言傳身教做好榜樣,讓孩子感覺到家的溫暖,明白什麼是美好的愛,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懂得做人要有一定的原則和底線。
那麼什麼樣的家庭,讓孩子更懂愛呢?
一,爸爸愛媽媽的家庭
沙溢和胡可是娛樂圈可圈可點的幸福家庭,兩人姐弟戀,有兩個兒子。從前的沙溢是個東北大男人,不懂浪漫不會疼人,後來漸漸在婚姻裡學會表達愛。他們之前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胡可沙溢發生了矛盾,直接氣哭,沙溢沒有冷處理,也沒有更加生氣,而是耐心跟老婆把事情說清楚,並且給了胡可一個擁抱,可以說是很暖了!
在孩子的教育上,胡可更擅長限制和引導,沙溢更擅長陪玩和陪瘋,他們也會有分歧有矛盾,但更多時是相互包容和理解。
兩個兒子跟著爸爸沙溢參加《爸爸去哪兒》等節目,哥哥安吉霸道暖男的形象獲得了許多「阿姨粉」的青睞。他總是很懂事,會主動照顧弟弟,幫弟弟穿衣、擦臉、拿早飯等。父母彼此相愛,在充滿愛的家庭環境長大,安吉才懂得愛。
二,懂得尊重孩子的家庭
火了好多年的《家有兒女》講述重組家庭三個孩子的成長故事。
母親劉梅喜歡掌控孩子方方面面,但父親夏東海選擇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初來乍到的夏東海不僅主動承擔起了父親的責任,還積極地想要去參加劉星的家長會,他想要在全班同學前宣布:「劉星是個有爸爸的孩子。」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劉星建立自信心。當劉星做錯了事怕被家長批評,不敢承認。
但是,夏東海教會劉星勇於承認錯誤的勇氣,並與之相應的獎勵,對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性也是非常有用的。
當劉星考試不及格,媽媽劉梅一頓批評,夏東海立馬說道:「我發現他數學和物理考得還不錯呀,這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嘛!」
他還指出了他身上的其他優點:
「劉星溝通能力特別強,靈活、懂得變通。這些能力,課堂上是學不到的;但是在一個人的一生中,這種能力與學習成績好同樣重要。」
這部兒童電視劇,不僅孩子喜歡,也很受大人歡迎,被這個快樂、有愛的家庭所吸引。
聰明的父母會把孩子當獨立個體,當孩子遇到問題時,讓他們自己去面對,給孩子尊重、空間,讓孩子收穫自信和快樂。
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不惜重金購買學區房,幫孩子佔有更好的教育資源;
不吝嗇花錢報名各種補習班,幫孩子拔高成績;不厭其煩報名各種特此技能,幫孩子樣樣精通。
但是,提醒各位家長,作為父母不能忽略了「健康的愛源於健康的家庭教育」,孩子所在的原生家庭,是由你主導的。你創造的氛圍環境,會一直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幸福。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這麼多,感謝閱讀。
我是麗莎會客廳,關注我,有更多兒童成長教育知識與你分享,一起學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