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感情:友情、愛情、親情!最常說起的就是「愛情」。
我眼中的愛情:有人與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一日三餐四季,永恆是它不變的主題。
曾經,我看到街頭、站臺擁吻的情侶,非常羨慕,盼望著快點遇到那個人,也感受一下被人羨慕的情景,年長的朋友卻總說「你太小了,還不懂愛情」,初識不以為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懂得其中的不易和深情。
愛情,聽起來就很美,但是遇到的階段不同,情感也就不同。學生時期的情竇初開,是青澀、朦朧的,卻又那麼真實單純。青春期的女生都是渴望愛情的,幻想著要找個什麼樣的男生,然後一起去散步、逛街、看電影,可是這樣單純的想法,在父母眼裡卻是不合適的。在家長眼裡,這就是「早戀」會影響學習,耽誤前程,一旦被發現,就會採取一系列措施嚴格禁止。
但是這樣的感情就真的不值得被贊同嗎?
孟非主持的《新相親大會》婚戀節目,其中一個片段:男嘉賓是沒有戀愛經驗的小白,結果無緣牽手。引發了很多討論,究竟「小白」好還是不好?在多數女生的心裡:「小白」就代表不懂女生,所有都要「從頭開始」反之「免培訓,經驗上崗」,女生會認為,只有失去過才會更懂得珍惜。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學生期間必須戀愛,只是認為不應該輕易扼殺在搖籃裡,正因為不懂愛情,才會顯得純粹。
其實很多人都不懂愛情,也總是在問:什麼是愛?他到底愛不愛我?看了下面這段話,或許你就懂了。
這是一位朋友在她結婚前夕,跟我說起家庭對她婚姻觀的影響:記事開始,印象中父母總是在爭吵中度過每一天。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家庭瑣事吵架、冷戰,甚至嚴重的時候還會動手,不止一次地看到打架時母親受傷的畫面,鄰居過來拉架的情景,但是當時年紀小,什麼都做不了,她曾經很害怕回家,害怕聽到大聲的聲音,也曾經很害怕婚姻,到現在一晃二十幾年過去了,父親身體也不好了,母親也白了頭髮,雖然還是會有爭吵,但是依然一起生活,相互扶持。簡單說就是吵了一輩子。
記得曾經也問過母親:為什麼不選擇離婚?母親說我們這個年代,離婚不好看,也不放心孩子,後來不離婚,是因為覺得歲數大了,沒必要折騰。再後來,她和哥哥都成家在外地,一次聊天中,母親說:「你爸爸再不好,生活中再爭吵,老了陪在身邊的還是他」。那一刻,好像突然明白了許多,這大概就是:年輕的情兒啊,老來的伴。
曾經在她眼中,愛情是嚮往但又害怕的,也發誓一定要找個溫柔的人,對她百依百順,現在才明白愛情不是山盟海誓,而是平平淡淡和最簡單的陪伴,不是都說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嗎。
我突然想到前幾天在抖音看到的一句話:愛情不是找一個最好的人,而是找一個對你最好的人。愛情也不是1+1等於2,而是0.5+0.5等於1。
愛情沒有誰會等誰一輩子,別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去後悔。愛情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珍貴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能夠在最美的年紀遇到彼此相愛的人,那一定是幸運的。無論結局如何,遇到了,愛過了,人生就沒有遺憾。
突然覺得,當老的時候,陪伴在身邊的依然是曾經最初的那個人,才是幸福吧。「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變老」這或許才是愛情最美的樣子。「只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只有這樣才能讀懂愛情,讀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