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傳習邦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關注傳習邦,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道學習,教育興邦。
撰文 | Bugle X
編輯 | 灰 熊
在盒子魚英語創始人兼CEO黎小說看來,盒子魚是一家教育網際網路公司,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在線教育公司,盒子魚的在線教育之路,不是網際網路+教育,而是教育+網際網路。「不是先有技術,再想著怎麼去切入教育,而是教育為先,以技術賦能教育,挖掘教育的潛力。」假如在線教育是未來的風口,其本質,在於教育。
成立於2012年的盒子魚,先後獲得創新工場、新東方、美國史帶集團等頂級機構的投資。七年創業,作為進校學習APP的代表企業,盒子魚走進3600所省市重點中小學,覆蓋1200萬中小學生。盒子裡的魚,慢慢地長成了一條大魚。
- 1-
兩個北大學霸,一條盒子裡的魚
國內的在線教育創業者,要麼出身於下場教書的老師,要麼是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大拿,黎小說則是來自教育王國的邊緣地帶——教輔行業。作為一個天生的創業者,黎小說在北大求學期間,便是北大創業協會的核心骨幹。在北大社團文化的輕鬆氛圍中,他也結識了日後的創業夥伴、現在的盒子魚COO朱韻伊。
盒子魚CEO黎小說
畢業之後的黎小說,因機緣巧合進入教輔行業,幹得風生水起,當上了一家知名教輔出版公司的CEO,在業內小有名氣。年紀輕輕便「功成名就」,黎小說卻不滿足。2010年的時候,遭遇職業瓶頸的黎小說決定「四處走走」,思考職業生涯的下一個方向。在一次徒步穿越沙漠的旅程中,一道靈光乍現,讓他選中英語培訓這一逐漸火爆的賽道,開始了新的創業徵程。
正式辭去出版公司CEO之後,黎小說帶領10多個舊部,踉踉蹌蹌地找尋方向。一開始,黎小說選的是青少年託福培訓,瞄準留學低齡化的市場。在初步站穩腳跟之後,他通過微信聊天,重新找回北大社團時代的創業好友朱韻伊。
盒子魚COO朱韻伊
朱韻伊北大畢業之後留學美國,先是就讀文科的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管理學院,後在理科的MIT(麻省理工)學習環境和能源相關技術,一度參與新能源電池方面的創業。2012年,朱韻伊回國發展,照著幫朋友的心態,辦起了一個面向青少年的託福培訓班。
兩個北大時代的好友,經過不同的職業歷練,不約而同回歸到英語學習的賽道,兩人一拍即合,盒子魚應運而生。
- 2 -
5輪1.5億融資,史帶、新東方加持
學霸辦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善於鑽研。成立之初的盒子魚,把幾乎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對英語學習、教學的鑽研,從最簡單的背單詞開始,逐步摸索出一整套適合國內學生的英語學法、教法,慢慢地在圈內小有名氣。
2013年,為國內在線教育的元年,盒子魚也迎來了轉機,最終確定了未來發展的方向。事情的發生很偶然,一位北達資源中學的老師打聽到盒子魚一直在用iPad進行英語互動教學,感到十分新奇,便主動找上門來,要將盒子魚的教法引入北達的課堂。北達資源中學於1998年創立,是一所由北京大學資源集團申辦、北大附中承辦的民辦中學。
進入第一個學校之後,盒子魚在北京的英語老師圈中被口口相傳,逐漸地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大附中這些如雷貫耳的名校也紛紛採用盒子魚的互動教學法。黎小說、朱韻伊敏銳地發現商機,關掉了線下英語培訓班,走向進校、賦能K-12英語課堂這一更為廣闊的新天地。
國內青少年在線英語賽道,盒子魚第一個啟動大規模進校的攻勢,也成功地飲到了行業的頭啖湯。2014年的時候,李開復的創新工場率先關注到盒子魚不同尋常的模式,逐步把盒子魚帶上資本的康莊大道。2014-16年,盒子魚接連完成200萬美元天使輪、1200萬美元A輪、3000萬美元B輪融資,創新工場一路跟投,痴心不改。
盒子魚C輪融資資料圖
2016年11月,盒子魚完成B+輪融資。2018年5月,盒子魚完成C輪數億元融資,美國保險巨頭史帶集團、新東方赫然出現在投資人的名單之中。5輪融資過後,盒子魚一共獲得1.5億美元的資本加持。
- 3 -
智能作業本,融合線上線下、課內課外
國內青少年英語學習,早已是一片競爭慘烈的紅海。盒子魚的成功在於,專注於教研,率先發現了英語學習的ToB賽道,並在長達7年的時間內,不斷打樁,不斷豐富線上線下、課內課外英語學習的場景,觸發了一場英語學習的課堂革命。
在進校方面,盒子魚與流量網際網路的流量思路迥然不同,不求多,只求精,成功覆蓋了北京所有的著名中學,以及20個省市排名第一的中小學。在教學方法上,盒子魚的英語學習智能平臺顛覆了「老師講、學生背」的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引進「智能學、外教練」的教學新模式,讓智能互動學習在中小學英語課堂落地成為可能。
2018年9月,盒子魚發布了智能英語學習2.0系統,實現學校教材知識點智能匹配,結合外教學練課,學生不僅可以智能強化學習,系統實時打分、糾錯,還能與外教實時連線、實時練習,讓知識點內化,運用自如。盒子魚的系統,不僅可以「提分」,更可以練習口語,提升英語文化素質。
除了外教實時練的拳頭產品,盒子魚又在2017年創造性地推出智能紙質練習冊產品,學生做完作業之後,可以通過盒子魚APP拍照,實現手寫作業智能批改,在作業環節第一個實現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的融合。帶來的教學效果是,後臺的大數據、人工智慧系統準確診斷英語學習的各種「症狀」,老師既可以在課堂上集中講解錯誤率高的題目和知識點,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又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不讓一個學生落下。
以智能紙質練習冊為核心的盒子魚AI系統歷時兩年開發完成,手寫作業識別率高達96%以上,成功打通課內課外、線上線下,包括清華附中、人大附中、北京八中在內的數十所北京名校,都已在使用。據黎小說透露,全國範圍內,使用盒子魚智能紙質練習冊的學校已達200所。
- 4 -
另類打法:紙質作業突圍
一般來說,進校APP的商業模式十分簡單,通過進校獲取流量,再通過增值服務、在線輔導實現流量變現。2018年的嚴厲整肅之後,進校APP通過遊戲、闖關變現的路,徹底堵死,一起作業、作業盒子被迫更名為「一起科技」、「小盒科技」,刻意迴避「作業」二字,向在線一對一、一對多、大班課培訓艱難轉型。
B輪、B+輪之後,變現壓力下的盒子魚也嘗試過相同的打法,上線在線一對一、一對多外教服務,在線上辦起了補習班。運作兩年,黎小說總覺得不對勁,來自公立學校的流量,與課外輔導所需的流量,根本不是一回事,如果兩者之間存在著轉化,轉化的效率再怎麼努力也是差強人意。
2019年起,處於對學校流量本質的洞察,盒子魚逐步放棄通過在線課外輔導的模式變現,轉而挖掘課堂本身的潛力。對於盒子魚而言,學校不是一個簡單的流量入口,學校正是教育、學習得以完成的主陣地。
因而,盒子魚的未來在於賦能課堂,在於以課堂為基地,整合線上的資源,實現課內課外的融合,打造學習的閉環,讓課堂變得不同。
類似滴滴一樣在線Call外教,是一個創新的變現之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見讀音不準、知識點不會,可以通過盒子魚APP實時呼叫外教,找到外教後付費聽講、付費實時交流。
盒子魚智能紙質練習冊
由AI賦能的智能紙質練習冊是盒子魚另一個變現的利器。在盒子魚的體系中,智能練習冊是打通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的橋梁,為必不可少的教學組件。裝幀精美的智能練習冊400-500元一套,可供一年使用,只要推廣開來,前景廣闊。
不收割流量、轉而賦能課堂的盒子魚,由此走上了另類的、貼地氣的變現之路。當然,相對於變現,創業中道的黎小說更關心的盒子魚的教法能不能真正走向普及,能不能最大化地提升國內英語課堂教育的效率。
創業7年,盒子魚,正是黎小說夢想中的一條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