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最近很多人上山「尋寶」 這種叫蟬花的小東西有那麼好嗎

2020-11-29 浙江在線

  蟬花全貌。

  浙江在線07月26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 鮑亞飛文/圖)一根類似鹿茸的「小草」,毫不起眼。懂行的人卻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用一把小鑷子,慢慢挖去,驚喜往往在土層以下。

  「小草」其實叫蟬花,在最近的20多天時間內,它一度成為杭州臨安石瑞、湍口、洪嶺一帶山民討論的中心。從7月初開始,這種「小草」的價格一路攀高:開始是每根2元,後來是每根4元,現在的「收攤價」也不會低於每根6元。

  不少山民帶著一個小竹簍、一片鋸條或者一把鑷子上山去,穿行在各片山核桃林裡,彎著腰,緊緊盯著地面「尋寶」。運氣好一點的一天能挖100來根。可以坐等中間人上門來收,如果嫌價格低,山民還可以拿去山下的菜場,那裡的價格更高。

  每天數百人進山挖蟬花

  本地人全家動員,還有外鄉人

  錦南街道橫嶺村金敬禮算是當地最先發現蟬花的人,他的老家在台州臨海。小時候,他們老家的竹林裡會有蟬花。

  第一年,金敬禮找到30多隻,因為數量不多自用為主;第二年他找到了200多隻;第三年他挖了1000多隻。然後,村裡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去挖,挖得多了送親戚,也有人拿到網上賣。金敬禮估計,最近這20天,整個橫嶺村採了少說有四五萬隻。「有些人是全家動員,從早上一直挖到傍晚,一天能挖好幾百隻。」

  距離橫嶺村約50公裡外的湍口鎮也有蟬花,秀上村胡茂華就經常進山挖尋。他和其他村民挖蟲草賣錢不一樣,挖來的基本上都自己吃。「附近村裡知道這個東西的人不是特別多,所以來挖的人不少都是其它鄉鎮的,多的時候,一座山上就有幾十個人」。他說,最近進山的人比較多,因為蟬花快「凋謝」了,「6月底開始到7月底,也就一個多月。時間一過,看不到花就沒法挖了。」

  錢報記者了解到的消息,最近從臨安橫嶺村到石瑞、湍口、洪嶺一帶,每天都有數百人進山挖蟬花,竹林、山核桃林是這些人最願意去的。

  記者親歷找蟬花

  有熟人帶領1小時挖出9根

  埋在土裡的蟬花露出「尖尖角」。

  挖蟬花其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選擇一個蟬花的量詞也不容易。蟬花,不是動物,不是植物,它是一種菌。蟬花其實有點像「蟲草」,金蟬花是一種蟲菌組合體,也是我國三大蟲生真菌(金蟬花、冬蟲夏草及僵蠶)之一。野生的金蟬花冬天是知了、夏天是「菌菇」,從蟬幼蟲到野生金蟬花,需要經過漫長的周期。

  「這附近的山上,只有在土質疏鬆的山核桃林裡才會有。」7月23日上午,錢報記者在胡茂華的帶領下去了秀上村覆船坪。路上能看到村民曬在竹匾上的蟬花,幾十根或者上百根,村裡人都叫它們「蟬菇」:四五釐米長,根部是橢圓形的蟲體——能清楚分辨它曾是一隻知了。細長菌菇從蟬的頭部生長出來,像鹿的角。

  蟬花出現的時間很短,只有一個多月。「蟬鳴就有蟬花。」胡茂華說,現在挖蟬花的季節快過了,菌菇長得比較長,所以也比較好辨認。「你看,這裡就有一根。」出村上山約20分鐘的一片山核桃林裡,順著他的指認,記者看到一根像鐵釘一樣粗長的淡褐色菌菇。「要慢一點,下面會有知了。」他折了一根樹枝輕輕撥去表層的泥土,然後就能見到一個橢圓形小洞,洞裡真的有一隻知了!慢慢清理小土洞,前後不到2分鐘,完整的蟬花「出土」了。

  「雄蟬花露在上面的鹿茸狀的芽會更長一些,看著很明顯。」一行三人邊聊邊尋,前後大概1小時,9根蟬花入手。

  因為胡茂華知道哪裡有蟬花,所以就省去了中間尋找的艱難。不過,他說:「平時想挖並不容易。挖金蟬花要靠眼力與體力,挖上百株的要連續走很多的山路。山裡的蚊子多,山路泥濘難走,太馬虎的找不出蟬花,太過專注的可能會腳踩毒蛇而不知。」

  為什麼那麼多人挖蟬花

  近年每公斤價格漲了5倍左右

  蟬花,也叫「金蟬花」,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苛刻——在浙江,金蟬花多數生長在海拔600米以下的竹林、山核桃林裡,不僅溼度要大,還要有相對獨立的環境小氣候。《本草綱目》記載說,這種蟬花甘、寒、無毒,主治小兒天吊、夜啼心悸等。

  很多人也是看出了商機,大量的金蟬花流向市場,臨安本地高品質的蟬花往往會被嵊州、新昌,甚至是嘉興、上海一代的中間商收購。

  「現在貴了很多,但比去商店買還是要便宜。」臨安湍口鎮某菜場,一位紹興嵊州阿姨一口氣買了560多根,她只要品相最好的蟬花,蟬、花都得完整而且新鮮飽滿,所以價格也貴,「去年還只要4元一根,今年算批發價也要6元多。」阿姨說這是給家裡人治病用的,因為臨安的價格便宜,特意來買一次也很值得。「事先聯繫好幾個本地人代收,有一定數量了,我就過來。」

  臨安城區廣場也有人出售金蟬花。賣主介紹,蟬花最早每朵根需1元,現在賣到了5元,品質較好的還賣到了8元。如果以每公斤計算,則從原來300多元漲到了1500多元。

  網絡上也能找到專售蟬花的店鋪,這裡大多以根為單位,依據品質不同,價格多在3~10元。

  金蟬花難辨真假

  誤認誤食可能中毒

  「理論上吃金蟬花不會中毒,但蟬的生活周期長,容易受多種真菌侵染,很多『類金蟬花』也極易混淆。」7月1日浙江省新華醫院急診科就收治了一例來自德清的食物中毒病人——她就是吃了「金蟬花」。當天的值班醫生說,「患者的中毒表現類似蘑菇中毒,噁心、嘔吐、腹痛、頭暈、四肢麻木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神經系統損害、肝腎功能損傷甚至衰竭等。」

  「我國記載的易被混淆為蟬花的就達十多種,那些都是類金蟬花,兩者外形很像,很難辨認。」杭州知名老中醫方尚土說,不是一個知了殼上面長著一株草,就是金蟬花,正宗的金蟬花並不多。另外,因金蟬花性涼,寒性體質的人服用較多量之後也可能腹瀉;對青黴素過敏的人對金蟬花也可能過敏。所以,想吃金蟬花,要先請醫生看看適不適合吃,在藥房點配就好。畢竟跟蟲草比,金蟬花要便宜很多。

  「至於山民發現的這些蟬花是不是全部都是正宗的金蟬花,現在無法確定,必須要通過辨認實物才能下結論。」方尚土說。

相關焦點

  • 四川會東縣全民上山捕蟬:一斤金蟬能賣五六十元,月賺數千元
    吃蟬:油炸金蟬受歡迎一盤賣到88至120多元金蟬,在會東也叫知了、知溜,因其具有高蛋白、高營養的特點,又被稱之為「唐僧肉」。 當地人說,蟬最好吃的做法,是油炸,這樣吃起來很香,而且嘎嘣脆,「如果用來煮湯,就顯得有點軟綿,不那麼爽口了。」
  • 夏天除了蟬叫還有「蟬花」,呼呼開花牆上爬,紅火的樣子真耐看
    夏天除了蟬叫還有「蟬花」,呼呼開花牆上爬,紅火的樣子真耐看夏天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蟬鳴不斷,有人覺得蟬叫很吵,影響別人休息,但也有人覺得蟬叫是夏天的特色,也是動物們生存的方式之一,沒什麼好計較的。其實夏天除了蟬叫,還有蟬花,大家以前見過嗎?
  • 「好男人花」是什麼花(黃蟬花),黃蟬花簡介
    它讓人們覺得愉悅,生活在這樣的青山綠水中,我們也更加需要了解他們習性,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有關黃蟬的小知識吧。黃蟬有毒嗎?都說香水有毒,黃蟬居然也有毒「好男人花「是什麼花( 黃蟬花),黃蟬花簡介黃蟬黃蟬花也叫好男人花,因為黃蟬花是看不出花芯的花,就是「不花心」。因此被叫做「好男人花」一、黃蟬花的養護方法
  • 這花名字原來叫黃蟬,開花金黃嬌嫩像喇叭,路邊撿個果就能活
    黃蟬是一種什麼東西?大家一看它這個名字,肯定就會說:肯定就是外面整天吱吱叫的那種蟬的一個品種吧,那當然是一種動物昆蟲了。 花花告訴大家吧,黃蟬並不是一種昆蟲,而是一種植物哦~像這種植物,咱們好多花友幾乎天天都能見,但是卻不一定不知道它的這個名字。
  • 知了和蟬是一個東西嗎 臨沂人知道它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嗎
    在日常生活中,關於知了和蟬的叫法五花八門,不同的地方更是有不同的叫法,那麼知了和蟬是同一種昆蟲嗎?   蟬只是知了的學名而已,兩者其實是同一種東西,蟬的一生,極大部分時間是在黑暗的泥土裡生存,此時間少則三年,五年,多則十三、更長則有十七年。
  • 江都最近突現很多「不明飛行物」!這滿天飛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近日,有網友反應一個問題希望廣大網友幫忙解解惑:大家知不知道這是什麼昆蟲?最近滿天飛還挺可怕的,窗戶都不敢開了小編網上搜了下,這種昆蟲學名「斑衣蠟蟬」,民間俗稱「花姑娘」、「椿蹦」、「花蹦蹦」、「灰花蛾」等,是一種常見的害蟲。常識1+1斑衣蠟蟬,屬於不完全變態,不同齡期體色變化很大。小齡若蟲體黑色,上面具有許多小白點。大齡若蟲身體通紅,體背有黑色和白色斑紋。
  • 蟬的存在,對於自然界有什麼意義?它到底是害蟲還是益蟲?
    「存在即有用」這是我對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的看法,當然蟬也不例外。從表面上看,蟬是一種「害蟲」,但是害蟲和益蟲本身就是人為定義的,有著片面性。所以,我們不能以我們人類的視角去狹隘地看待某一種生物。那麼,蟬這種生物對於大自然有什麼意義呢?下面我就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 民間大量採挖金蟬花 亂食用引發中毒的人也不少
    「嵊州也有人吃金蟬花中毒了。」這幾天,這類消息在嵊州、新昌坊間廣為流傳。  7月27日,記者從新昌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了解到,該院確實收治了幾例因食用金蟬花中毒的病例。無獨有偶,除新昌外,嵊州也傳出食用金蟬花中毒搶救的事件,有個別人員還被送杭州醫治。醫生提醒,吃金蟬花時要向醫生諮詢,對這種古老的藥材,市民不要過量食用,更不可食用變質的金蟬花!
  • 蟬是叫聲最響的昆蟲,它為啥能叫那麼響亮?都是為了下一代啊
    蟬的鳴叫是夏天的一大特色,如今正是盛夏季節,蟬的歌唱聲又開始了,很少有昆蟲能發出蟬這麼響亮的聲音,相對於它的體型來說,蟬簡直就是個大喇叭,可以說是叫聲最響的昆蟲,有些蟬比較多的地方會聒噪得人睡不著,那麼蟬為什麼要鳴叫呢?可能大家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其實在一般的情況下,它的叫聲都是用來求偶的。
  • 為什麼一到夏天,蟬就一直叫個不停?
    &34;一到夏天,必然會聯想到蟬這種動物。立於庭院,但聞蟬鳴聲此起彼伏,叫個不停。夏不離蟬,蟬不離夏。那麼蟬為什麼會在夏天叫個不停呢?其實蟬的叫聲都是由雄性發出來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雌性。它們實在太小了,隱於枝頭,很難被發現。蟬鳴可傳遞一公裡之遙,引誘雌蟬前來交配;其次,響亮的聲音也起到一部分禦敵的作用。而雌蟬因為發音器發育不全,所以並不會鳴叫。
  • 蟬的壽命有多久?在地下待了那麼久,剛出來就被吃,你怎麼看?
    蟬在我們這邊,我們叫它「蛣蟟龜」(節老龜),當然還有其它很多種俗稱,比如知了龜、知了猴、爬杈等等。我們可以一直捉到月黑風高的時候,在濃濃的夜色下回去,即便是這樣,樹林裡仍然還有很多人。回到家中,清點數目,平均分配,每個人分個幾十隻還是可以的。近些年來,數量就降低了許多,可能是捉得太過度了吧。而如今,像這種在樹林裡自然生長的知了猴已屬於野味了,原則上是不可以吃的了。知了猴的壽命:知了猴的種類繁多,壽命不一。
  • 打屁蟲在飯店成了新寵,人們叫它「九香蟲」,這種東西能養殖嗎
    對於農村的很多人來說應該都見過這種東西,它們經常在一些綠色的植物上會出現,到了春天和夏天的時候,只要我們到地裡,總能在一些植物的葉子上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一般人遇見它們的時候,都會離得遠遠的,據說它會放屁,放的屁非常的臭,如果說是自己拿手去觸碰的話,肯定會搞得自己手上一股味道,小編想著可能「打屁蟲」的名字也是因此得來的。不過最近它卻成了飯店的新寵兒,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 宿遷泗陽夜晚樹林皆是捕蟬人 三伏天聽不到蟬鳴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一首《童年》讓很多人重拾關於夏天的兒時記憶。江蘇泗陽是「楊樹之鄉」,盛產蟬蛹,每年進入伏天,蟬鳴聲聲,不絕於耳。但最近幾年來,因每年捕食蟬蛹的人過多,讓這個夏天「沉寂」了許多,蟬鳴聲越來越稀疏。沒有蟬鳴的夏天,還是夏天嗎?
  • 我們總說蟬鳴,可是蟬並不會「叫」啊
    可是你知道嗎?我們總是說「蟬鳴」,但是我們聽到的聲音並不是蟬用嘴巴發出來的哦!大多數蟬的體型通常不大,成蟲體長多在2至5釐米(0.6至1.5寸)之間。蟬的外骨骼很堅硬,雙翅相當發達,多為透明或半透明,上面有明顯的翅脈。
  • 蕎麥和十七年蟬
    第三次就在隔夜,我和裡則林約好去上山找蟬猴,帶了手電筒,編織袋和粘著口香糖的長杆。來到樹下時,發現竹蓆猶在,蕎麥卻不見了蹤跡。裡則林檢查了一下席上諸物,並沒有楊梅,正沮喪時,猛聽到上方有人問話,你倆找啥?我倆頓時如遭遇晴天霹靂,忙拿起電筒往樹上照,結果看到發現一隻巨大的蟬猴,哦不,是蕎麥正穩穩騎在樹杈上。我問,你在樹上幹嘛?
  • 夏日捕蟬的幾種方式
    兒子們小的時候,好像只有帶他們去戶外時,我才能遊刃有餘。我們玩各種東西,爬樹、做弓、做捕蟲網,做各種東西,收集一些樹上的樹下的東西,在隔壁大學校園的山坡上,常有我們父子的身影。第一次帶小兒捕蟬還是就地取材用柳條、塑膠袋做的一個粗獷的捕蟬網,一下就把忘情鳴叫的黑蚱蟬扣在袋子裡,激動的小兒高興到飛起,對我非常崇拜。那一刻,我開始覺得帶孩子不是一件難事了。
  • 蟬是討人喜歡的怪胎,你應該學著去愛護它
    這種印象是持久的:一群蟬仍然被稱為瘟疫或者是一種不祥之兆。一位有40多年對蟬研究工作經驗的昆蟲學家說,後來這種印象有所改變了,起碼有一部分人改變了看法。「有些人嚇壞了,」她說,「但是另一些人,他們帶著他們的孩子走進樹林裡,去看蟬從殼裡出來。他們認為這很神奇,令人驚嘆。」
  • 為什麼蟬叫個不停,蟬的一生
    照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 此時蟬最重要的任務莫過於繁衍後代,而在求偶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鳴叫。為了擊退對手,獲得雌蟬的的關注,雄蟬會沒完沒了地大聲鳴叫 照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
  • 夏天的蟬為什麼叫個不停?其實在尋求交配
    原標題:夏天的蟬為什麼叫個不停?入伏之後,祖國各地陸續進入酷熱炙烤模式。在這麼熱的天裡,讓人們睡不著的除了高溫,還有夏天特有的聲音——蟬鳴。關於蟬鳴,文學家賦予了太多的美好意象,但對我們普通人而言,這種聲音簡直就是穿腦的魔音。
  • 「尋寶」事件:媒體獵奇 大山遭殃 後果嚴重
    如果媒體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話題,追求轟動效應,對信息「不把關」或「把錯關」,後果十分嚴重  過去的幾天對於西湖新十景「寶石流霞」所在的寶石山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從8月25日起,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和遊客帶著榔頭、鑿子、老虎鉗等工具,上山鑿石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