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大量採挖金蟬花 亂食用引發中毒的人也不少

2021-01-08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7月28日訊「新昌有人吃金蟬花中毒了。」「嵊州也有人吃金蟬花中毒了。」這幾天,這類消息在嵊州、新昌坊間廣為流傳。

  7月27日,記者從新昌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了解到,該院確實收治了幾例因食用金蟬花中毒的病例。無獨有偶,除新昌外,嵊州也傳出食用金蟬花中毒搶救的事件,有個別人員還被送杭州醫治。醫生提醒,吃金蟬花時要向醫生諮詢,對這種古老的藥材,市民不要過量食用,更不可食用變質的金蟬花!

  山上長出金蟬花,人們進山都想挖

  金蟬花是一種蟲菌組合體,是我國古老的名貴稀有蟲生真菌,是我國三大蟲生真菌(金蟬花、冬蟲夏草及僵蠶)之一。野生的金蟬花是非常珍貴的,從蟬若蟲到野生金蟬花,需要經過漫長的周期。

  高山毛竹園是生長金蟬花的最佳環境,而現在這個時節毛竹園也無人看管,因此一股搶挖金蟬花的風潮在嵊州和新昌兩縣市湧動,很多市民扛著鋤頭去山上挖金蟬花。

  市民黃梅永的家在嵊州市區,他聽到金蟬花也是蟲草的一個種類之後,想多保留些用以泡酒。這幾天,每天一大早,他就開車去四明山一帶挖金蟬花。黃梅永說,山裡的毛竹園蚊子多,而且都長了雜草,挖金蟬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辛苦一天忙下來,也只挖了100來株。

  關注金蟬花的專業人士介紹,嵊州和新昌都是金蟬花的出產地,今年梅雨季節正趕上了金蟬花生長的最佳時機,因此高海拔的毛竹園裡都有金蟬花可挖。

  在新昌天姥山下,一位姓梁的農民最多一天挖了500來株。梁師傅說,一天挖到上千株的人也有,挖金蟬花要靠眼力與體力,挖上百株的可能要連續走很多的山路,上山挖藥材是很辛苦的事,有時還會遭遇毒蛇。

  價格水漲船高,吃法五花八門

  很多人看出了從中的商機,大量的金蟬花流向市場,賣金蟬花盛行於嵊州、新昌的主要蔬菜市場。

  在嵊州市的江濱市場,一些山區的群眾早早進城,剛開始的幾天裡很少有人要買,價格僅為一元一株。

  後來,一些市民把金蟬花是補品的消息,通過網絡與微信進行散發,要求購買的市民一下子多了起來,特別是外地知情者趕來嵊州大宗採購,金蟬花的價格一下子水漲船高,由原來的一元一株上漲到了2元或3元,有的高達5元或8元。

  在嵊州市客運中心的大廳裡,一位臨安遊客對記者說,他以5元錢一株的價格,一口氣在市場買下了1000多株金蟬花。這是給家裡人治病用的,因為嵊州的價格便宜,趕來買一次很值得。

  金蟬花怎麼吃?很多市民是一頭霧水。在該市剡湖街道裡坂村,一位村民稱自己為了吃好金蟬花這種補品,用豆漿機進行打磨,煮開了就吃,裡面放了多少株金蟬花也沒有數過,只知道煮一次抓一大把。

  有的市民採用打水波蛋的方式,把金蟬花蒸熟了吃,口感特別鮮美,還稱從來沒有吃到過這種美味。更多的市民選擇泡酒,燒酒店的生意和泡酒用的玻璃瓶銷售也紅火了不少。

  是藥三分毒,吃法有講究

  隨著「金蟬花」被大眾熟知,不少人心中也存在著疑慮: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真的可以自行食用金蟬花嗎?

  就在幾天前,新昌中醫院收治了一位因食用金蟬花中毒的病人。「病人臨床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疼。」據主治醫生介紹,病人的狀況與菌菇類中毒的症狀很像,屬於腸胃型食物中毒。一問,病人表示,當天家裡做了金蟬花湯,他和孩子都喝了湯,唯一不同的是他把湯裡的金蟬花也吃了,沒想到就出了問題。

  「我學的是中醫,在我所接觸的中醫書籍中並沒有說到金蟬花。」這位醫生表示,所以當他聽說新昌不少人在自行食用金蟬花後,他建議大家:體質不同,不能過量食用金蟬花。

  在嵊州,記者也採訪了該院收治的患者吳某。據介紹,吳某把花和蟬蛹整個都吃了下去,而且吃了較多,吃後不久就出現口吐白沫的中毒情況。但醫生沒有看到過他吃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金蟬花。醫生查閱了醫學文獻,自古至今吃金蟬花中毒的沒有記載。嵊州市人民醫院的副主任藥劑師稱,人們吃金蟬花不能超過2株,而且建議煮湯,要先行焯水,煮的時間不少於20分鐘。金蟬花是寒性的,虛寒體質的病人不適用。專家表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金蟬花,是藥三分毒,要想吃金蟬花的人們請先向醫生諮詢。

相關焦點

  • 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少有人賣,不值錢了?
    大蟬草這個名字估計很過人都不熟悉,但是它在民間的俗稱很多人應該聽過,叫做「蟬花」或是「金蟬花」,它並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動物和真菌的結合體,屬於蟲生真菌。因其形成特殊,外形特別,所以得名「蟬花」或「金蟬花」。蟬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是以前農村裡十分常見的一種昆蟲,民間都俗稱為知了。還記得小時候那會,村邊的樹上特別多,一到夏季就在樹上「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不管還白天還是晚上,吵得人睡覺都睡不好。然現如今蟬已經很少見了,想聽到它的叫聲都不容易了。
  • 又一人因食用蟾蜍中毒身亡!「民間偏方」千萬不能 輕信!
    民間流傳有不少治病「偏方」許多人以為試試也許能有效,不過小編提醒沒有科學依據的「民間偏方」千萬不要輕易嘗試!近段時間,銅梁區人民醫院已經接收了兩起食用蟾蜍中毒被送進重症監護室的病人。7月9日晚,一位60歲老人因食用了整隻蟾蜍而中毒,搶救無效不幸去世。「這已經是近一個月以來我院接收的第二位誤食蟾蜍的中毒患者了。頭位中毒患者,也是一位胃癌患者,因聽信了偏方,認為食用蟾蜍能夠治療癌症,便食用了一條蟾蜍腿和一些蟾蜍卵,因中毒被送往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所幸該患者食用量少,經搶救後脫離了生命危險。」
  • 極具爭議的4種野菜,常被質疑對人體有害,卻擋不住人們大量採挖
    導讀:極具爭議的4種野菜,常被質疑對人體有害,卻擋不住人們大量採挖每年春季,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擋不住人們挖野菜的熱情。城裡人會就近選擇在小區綠地或者公園挖野菜,農村的朋友則利用天然的優勢,漫山遍野找野菜。
  • 棗莊金蟬破土上市,60元一斤價格趕超海鮮
    由於在當地吃金蟬的人特別多,所以很多人會買上一二斤先吃,等快結束的時候買上十斤二十斤,儲存起來慢慢吃。馮女士賣的金蟬是前一天晚上從農村收購來的,賣60元一斤,而市場的另一邊,朱女士賣的則是前一天晚上自己親手捉的,賣6毛錢一個。
  • 春天正是採挖野菜最好的季節,去鄉村採挖野菜應該注意什麼?
    春天是各種綠色植物發芽生長的季節,也是採挖野菜最好的季節,因為此時的野菜最鮮嫩,最美味。所以,周末總會有很多人結伴去郊外。一來可以到郊外放鬆心情,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二來還可以採挖野菜,品嘗野菜獨特的風味。那麼,到鄉下採挖野菜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村民吃野菜後發瘋咬人 疑食用曼陀羅中毒
    村民吃野菜後發瘋咬人 疑食用曼陀羅中毒   9月23日,晚飯吃了從地裡挖回的野菜後,一向老實巴交的武邑縣龍店鄉王薛莊村村民李某瘋了一樣,見人就破口大罵,還追著別的村民張口就咬。
  • 四川會東縣全民上山捕蟬:一斤金蟬能賣五六十元,月賺數千元
    烈日炎炎的夏天,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耳邊傳來「知了、知了」的叫聲……在涼山州會東縣,一直都保留著抓金蟬的傳統,而金蟬也成為當地一道著名的美食。眼下,正是蟬羽化成蟲的時間,大量蟬的幼蟲從地裡鑽出爬上樹,破殼而出。
  • 臨安最近很多人上山「尋寶」 這種叫蟬花的小東西有那麼好嗎
    「有些人是全家動員,從早上一直挖到傍晚,一天能挖好幾百隻。」  距離橫嶺村約50公裡外的湍口鎮也有蟬花,秀上村胡茂華就經常進山挖尋。他和其他村民挖蟲草賣錢不一樣,挖來的基本上都自己吃。「附近村裡知道這個東西的人不是特別多,所以來挖的人不少都是其它鄉鎮的,多的時候,一座山上就有幾十個人」。他說,最近進山的人比較多,因為蟬花快「凋謝」了,「6月底開始到7月底,也就一個多月。
  • 金蟬、螞蚱能吃了嗎?網傳「禁食令」解除,權威部門:系誤讀
    7月29日,新時報記者從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金蟬和螞蚱可以食用的消息系「誤讀」,山東省需要根據修訂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才能予以進一步解釋界定。權威說法:昆蟲是否禁食尚無明確規定29日上午,網上有消息稱「金蟬、螞蚱可以放開吃」,引發市民廣泛關注。新時報記者了解到,該消息源自網友對於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相關文件的自行解讀。
  • 闢謠|三亞有人食用雲斑裸頰蝦虎魚中毒?真相來了
    近日,不少市民在微信朋友圈轉發「有居民食用雲斑裸頰蝦虎魚中毒」的消息。據微信朋友圈的網傳內容顯示:近期三亞地區多次有居民食用雲斑裸頰蝦虎魚發生中毒,誤食雲斑裸頰蝦虎魚後的中毒症狀與食用河豚魚相仿,中毒者先感覺到手指、唇、舌有刺痛,然後出現頭暈、胸悶、嘔吐、唇舌和四肢發麻、行走困難等症狀,嚴重者有身體漂浮感,全身麻痺癱瘓、呼吸衰竭引發死亡。一般食後0.5至4小時發病,死亡率高。
  • 廣東21人食用跳跳魚中毒 毒性從何來仍無定論
    本月14日到15日,廣東湛江雷州市龍門農墾醫院陸續收治13名中毒病人,隨後又有8名相同症狀的病人住院治療,這些病人,大多來自英利等鎮的沿海村莊。這些患者都是在食用跳跳魚後出現中毒症狀。跳跳魚,學名為「雲斑祼頰蝦虎魚」,是當地較常食用的魚類。   截止目前,這21名中毒病人經過治療,已有多人康復出院,其他病人還在治療當中,均無生命危險。
  • 金蟬養殖村因禁食野味新規不敢開工:村民不知金蟬算不算野生動物
    據村民們介紹,如果沒有疫情,原本今年村民們想擴大規模,但因禁食野生動物新規卻不敢開工,村民們表示按照新規,不知到金蟬現在算不算野生動物。有養殖戶說,近期一直失眠,去年留的金蟬也不敢吃了……自疫情發生以來,濫食野生動物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的問題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夫妻田地裡抓癩蛤蟆食用中毒 一死一傷
    原標題:廣西一對夫妻田地裡抓癩蛤蟆食用後中毒,一死一傷  南國早報3月2日報導,2月28日,廣西資源縣兩水鄉塘洞村一對夫妻食用癩蛤蟆及癩蛤蟆蛋後中毒,造成一死一傷。  這對夫妻見資源各鄉鎮很多人都在抓癩蛤蟆吃,於是也去田地裡抓了癩蛤蟆及癩蛤蟆蛋。不料食用後不到3小時,兩人均出現嘔吐、腹痛、腹瀉、頭暈、胸悶等不適症狀。
  • 野生蘑菇別盲目吃,中毒事件經常有
    7月,我國不少地區進入高溫多雨季節,正適宜野生菌菇生長。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頻發。為預防和減少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貴州省市場監管局近日發布食用野生菌的安全警示,提醒人們不要輕易靠民間經驗採摘野生菌菇。
  • 36個村民食用青口中毒,老廈門解密比蛇毒厲害80倍的貝毒!
    五月的夏天正是貝類肥美的季節,像青口、花蛤、海蟶等常見的貝類海產紛紛登上廈門人的餐桌,可就在廈門隔壁的漳州卻爆發了食用貝類中毒的事件。6月8日,漳州漳浦縣佛曇、赤湖鎮多人因食用青口(淡菜、貽貝)中毒,出現頭暈、嘔吐、四肢麻木等症狀,部分緊急送往漳州救治。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出現生命危險,漳州全市已經暫時禁止製售貝類食物。
  • 大別山野生蘭花遭瘋狂採挖 部分稀有品種瀕臨滅絕
    當地人習慣把蘭花叫作蘭草花。「我們老家的山上原本長著很多野生蘭草花,如今這成了遙遠的記憶! 」汪海清感慨。  六安蘭花協會副秘書長戴源道與蘭花打了半輩子的交道,他說,大別山地區獨特的氣象條件和地理位置,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原始型和高度進化型並存的蘭花物種在大別山區就達數十種,奇棒、奇瓣、奇色、奇香應有盡有,每季都有蘭花開放。在金寨、霍山等地,甚至還有可觀的蘭花原始種群基地。
  • 拉布拉多犬中毒症狀 解毒關鍵在主人
    對於一些將寵物狗狗視為家人的人來說,一旦狗狗出現任何不良的狀況,不只是狗狗自身,就連家裡人也會跟著擔心難過。拉布拉多這種類型的狗狗,飼養稍不注意,餵食了不能吃的東西,極易引發中毒現象。雖然中毒是一個較為沉重的話題,但是我們還必須要正視。一般情況下,拉布拉多不宜食用巧克力。
  • 俄羅斯36人因食用汙染泡芙中毒
    原標題:俄36人因食用汙染泡芙而中毒新華網莫斯科5月20日電(記者曹妍)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市近日發生沙門氏菌疫情,有36人染病。調查發現,當地一家農貿市場的商店銷售的泡芙是此次疫情的源頭。
  • 夏季即將到來,目前是植種金蟬最佳時期,教你如何孵化與植種金蟬
    所以國家下達了野生動物禁令,禁止交易與食用部分野生動物。而我們新農業的特種養殖,其大多數養殖物都在這份禁令之中。金蟬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物種,雖然沒有明確的出現在野生動物禁令之中。不過由於現在養殖的風險比較大,所以很多金蟬養殖戶都減少了金蟬的養殖,甚至是放棄了金蟬的養殖。我屬於後者,畢竟我養殖的金蟬面積比較小,每年的產量也不是很多,所以能輕鬆地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