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貴婦帶700斤「白菜王」鑑寶,要4個壯漢一起扛,專家直呼無法估價
揚州是一座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的古城,更是曾經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還出過有名的「揚州八怪」,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人墨寶。特別是玉雕,在很多博物館裡的巨型玉雕,很多都產自揚州,接下來要說的鑑寶故事就跟揚州的玉雕有關。
在某檔鑑寶節目中,有一位舉止優雅的貴婦來到現場,只見她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拿,但後面卻跟著四個壯漢,十分吃力的扛著一座巨型玉雕就到了臺上。貴婦滿臉驕傲的說她這件寶貝可了不得,號稱是翡翠「白菜王」,這是她在九十年代的時候,花了500萬買回的原料,當時的總重是450公斤,製作完成後重量是350公斤,也就是700斤!
當時貴婦買回原料後,就找揚州一位很出名的玉雕大師進行加工,大師在雕刻時,每一天都會買兩顆白菜回家,用雙手撫摸感受白菜的紋路以及變化。所以才能把這顆「白菜王」雕刻得栩栩如生,這次帶來鑑寶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家都能看看揚州的特產,最好再能估個價,畢竟在那時500萬可是能買好幾套房子了。
專家們紛紛上臺觀看,拿著手電筒一打,嘴裡念念有詞,仿佛是對它很滿意。在故宮博物館裡很多千斤萬斤以上的玉雕都是出自揚州。另外揚州玉雕除了有恢弘巨製外,在細節方面的處理也是表現得相當到位。像這棵白菜的葉子與根莖包裹,翻卷自如,包括上面的葉紋都表現出了揚州玉雕的大件細出的特點表現了出來。
上面還有兩個螳螂,就更加增添了白菜的那種鮮嫩欲滴的感覺,那種田園的韻味呼之欲出,非常的有生活化。而且在北京牙雕裡面也有個著名的品種,叫做白菜草蟲,所以這件玉雕在創作時,應該也借鑑了很多相同的藝術進行移植和加工。
下面的底座做得也是別有一番風味,雕刻了很多的靈芝,用來烘託這顆「白菜王」。靈芝就是仙草,因此這顆白菜也為此增加了一絲的仙氣。古話說得好「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但專家卻認為腰纏十萬貫也不要下揚州,因為揚州的好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再多的錢也買不過來啊。
因此,,在最後估價環節,專家就直呼道:「無法估價「,因為這是一件現代揚州玉雕的一個代表。既然是代表怎麼能用金錢來衡量呢,這可是揚州的一件大寶貝。雖然專家最後沒能進行估價,可貴婦還是笑眯眯的下了臺,因為這已經是件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