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三回,林黛玉初到榮國府,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兩隻大石獅子——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
柳湘蓮曾經和賈寶玉說:「你們東府裡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
無論榮國府還是寧國府的門前都有兩尊大石獅子,過去官宦人家的府邸都是如此。今天我們去參觀遊覽,也會發現在宮殿、衙署、道觀或者大戶人家的住宅門口通常會擺放兩尊石獅子。
那們,這種風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石獅子的寓意又是什麼呢?
據說在唐朝的時候,長安城以」坊「作為住宅區的單位。將一座城邑劃分為若干區,通稱為坊,城內為坊,郊外為村。坊與坊之間有圍牆和坊門。為了固定坊門防風抗震,坊柱由一對大石塊夾住。但是光禿禿的石塊顯得太單調了,工匠們便在上面雕刻獅子、麒麟等祥瑞的圖像。
宋元以後,坊被取消了,但是這種風俗卻流傳了下來。大戶人家為了顯得自身的豪門氣勢,便在入門處按照坊門的樣式修建門樓,門樓前的夾柱石逐漸演化成了蹲守的石獅子。
獅子是百獸之王,具有威懾的力量,象徵著富貴榮華與權勢,因此豪門大戶門前放石獅子蔚然成風。封建社會制度之下等級森嚴,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的等級模式。主人的地位通過石獅子頭上的疙瘩數目的多寡來表示。最多的是十三個疙瘩。一品官衙府邸門前的石獅子上有十三個疙瘩;每低一級,減少一個疙瘩;七品官以下其門前不放石獅子。
關於石獅子的寓意就更豐富了,除了顯示權勢和威嚴,表明主人等級之外,石獅子還被認為是瑞獸,可以驅魔除惡,具有鎮宅作用。傳說中石獅子還可以預卜災害,具有闢邪告警的作用。
還有人認為石與實諧音,獅與思諧音,時時提醒子孫後代創業維艱,守業更難的道理,要常常自思,自省。
總之,石獅子寄託了人們對於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和追求,但同時也體現了過去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