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殺人蜂」入侵北美,它的毒素能引起心臟驟停和過敏性休克

2020-05-04 獨角鯨工作坊

據外媒5月3日報導,亞洲「殺人蜂」正在入侵北美。那麼它們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讓它們有了「殺人大黃蜂」的名字?

「殺人大黃蜂」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黃蜂,最先生活在東亞的溫帶和熱帶氣候地區,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32千米。

亞洲「殺人蜂」入侵北美,它的毒素能引起心臟驟停和過敏性休克

▲可怕的「殺人大黃蜂」

它們長約4-5釐米,翼展後約7.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毒刺長約6毫米,裡面充滿了含有神經毒素的毒液,這種毒素進入人體內能引起心臟驟停和過敏性休克。有人形容被這種黃蜂蟄了的感覺: 「就像紅熱的釘子扎進了肉裡。」

「殺人大黃蜂」的身上有橙色和黑色的條紋,像老虎紋路一樣向下延伸,翅膀則像蜻蜓一樣大。

華盛頓州立大學昆蟲學系專家蘇珊·科貝說:「這種黃蜂的臉看起來像是動畫裡的怪物一樣。」

亞洲「殺人蜂」入侵北美,它的毒素能引起心臟驟停和過敏性休克

▲「殺人大黃蜂」的臉

「殺人大黃蜂」的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築巢,最活躍的季節在7月至11月之間。可怕的是,它們不僅會「殺人」,還會「殺蜜蜂」。

去年11月,華盛頓州的一個養蜂人發現他養的成千上萬隻蜜蜂「被割下了頭」。

有相關報告稱,「殺人大黃蜂」的蜂王可以長到5釐米長,當它們試圖獲取蜂蜜時,「可以用尖尖的下顎在幾小時內消滅一個蜂房。」

大黃蜂通過利用嚙齒類動物挖掘的已有隧道,或佔據腐爛的松樹根附近的空間來築巢。

亞洲「殺人蜂」入侵北美,它的毒素能引起心臟驟停和過敏性休克

▲「殺人大黃蜂」的蜂巢

幸運的是,它們更喜歡生活在低山上和森林裡,而幾乎完全避免平原和高海拔的氣候。

那麼,它們是怎麼到的美國呢?有專家認為,有可能是通過國際貨物運輸傳過去的,也有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是人為的。

去年12月,人們首次在華盛頓發現了這種大黃蜂。科學家們認為,今年4月,當蟻后從冬眠中出來築巢時,這種大黃蜂會開始活躍起來。

華盛頓州立大學農業、人力和自然資源科學院的塞斯·特魯斯科特教授說:「黃蜂最具破壞性的季節是夏末秋初,因為它們要尋找蛋白質來源來餵養明年的蜂王。」

(舒暢,校審:一棉)

相關焦點

  • 美國出現的「亞洲巨型殺人蜂」巢穴,專家為何警告要徹底清除?
    早在8月1號,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就發言表示:經過數月搜捕,終於用玻璃瓶陷阱誘捕到一隻「亞洲巨型殺人蜂」所長查了下相關報導,大概在去年11月份,美國西海岸和加拿大部分地區就已經有了這些超級胡蜂的「足跡」。
  • 美國剷除首個「亞洲巨型殺人蜂」巢穴!專家警告須徹底消滅
    原創 南方都市報2020-10-26 16:54:34 身穿防護服的美國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當地時間10月24日剷除了在全美境內發現的第一窩「亞洲巨型殺人蜂」,並將它們從華盛頓州的一棵樹上用吸塵設備吸了出來。
  • 中國大虎頭蜂強勢入侵美國,以當地蜜蜂為食,被冠以「殺人蜂」
    ,體長能達到4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在中國長江以南大部分省市都有它們的蹤影。雖然這種大黃蜂在國內分布十分廣泛,但是它在國外的名氣遠超國內,被冠以「殺人蜂」的綽號,在歐美許多國家令人「聞蜂喪膽」。」其實沒那麼誇張「殺人蜂」的綽號並非浪得虛名,被它們蜇一下帶來的刺痛感就像熱指甲刺進肉裡一樣。
  • 亞洲大黃蜂首次入侵美國,專家警告:或永遠不能消滅
    不過,引燃美國另一場災難的,正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亞洲大黃蜂。相信不少人都有被蜜蜂蟄過的經歷,但這點傷痛比起大黃蜂的「攻擊」,簡直不值得一提。作為亞洲東部的古老「土著」,大黃蜂喜歡生活在溫帶和熱帶地區。事實上,最令人驚悚的絕非大黃蜂龐大的身軀(一般是2個普通蜜蜂大小),而是其擁有一根盛滿神經毒素的超級大毒刺。
  • 殺人大黃蜂入侵美國,被蟄後,就像紅熱的釘子扎進了肉裡
    據外媒5月3日報導,亞洲「殺人蜂」正在入侵北美。那麼它們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讓它們有了「殺人大黃蜂」的名字?「殺人大黃蜂」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黃蜂,最先生活在東亞的溫帶和熱帶氣候地區,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32千米。
  • 美國人全副武裝去摧毀殺人蜂巢穴,結果還差點兒讓蜂后給跑了
    「殺人」二字就知道,這玩意兒絕對不是什麼好蜂。,這些傢伙身上的毒液中含有鱖魚毒素,是一種可以引起心臟驟停和過敏性休克的神經毒素」,打算端掉這些「殺人蜂團夥」以絕後患...「殺人蜂團夥」,他們先是特地定製了這麼一套能夠免受蜇咬的全身包裹式防護服!
  • 美國人全副武裝去摧毀殺人蜂巢穴,結果還差點兒讓蜂后給跑了...
    」的生物,那就比較可怕了,光是看它名字帶有「殺人」二字就知道,這玩意兒絕對不是什麼好蜂。」正兒八經的學名是大虎頭蜂(Asian giant hornet),又被叫做亞洲大黃蜂,顧名思義,它們原本的棲息地都是在東亞溫帶和熱帶地區,最常見就是在日本,
  • 美國首現「殺人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數秒擰下蜜蜂腦袋!
    但是人類改變了這一切——物種入侵,它們可以搭著人類的順風車到達它們從未涉足的地方,所以目前全球出現物種入侵的現象愈發普遍。據外媒日前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一種侵略性巨大、號稱「殺人蜂」的亞洲大黃蜂入侵,由於它們能危害人畜,尤其會攻擊獵食當地常見的歐洲蜜蜂,引發了眾多養蜂人的恐慌。加上美國近年蜂群出現銳減,不少科學家表示亞洲大黃蜂的襲擊或會使其滅絕。
  • 北美首現亞洲大黃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30隻屠盡3萬隻蜜蜂!
    據外媒日前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一種侵略性巨大、號稱「殺人蜂」的亞洲大黃蜂入侵,由於它們能危害人畜,尤其會攻擊獵食當地常見的歐洲蜜蜂 亞洲大黃蜂,綽號「殺人蜂」,一分鐘內可以毒死一隻老鼠!
  • 北美首現亞洲大黃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30隻屠盡3萬隻蜜蜂!
    據外媒日前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一種侵略性巨大、號稱「殺人蜂」的亞洲大黃蜂入侵,由於它們能危害人畜,尤其會攻擊獵食當地常見的歐洲蜜蜂,引發了眾多養蜂人的恐慌。  目前尚不清楚生活在亞洲大黃蜂究竟是如何跨海到達北美,但它們已經傳播得如此之廣泛,以至於在加拿大邊境以北都有發現。WSDA建議任何人發現亞洲大黃蜂,請立即通報當局並附上照片。
  • 美國遭亞洲殺人大黃蜂入侵:毒液可致命 能咬爛蜜蜂的頭
    當地時間5月3日,據abc news報導報導,來自於亞洲的「殺人大黃蜂」大虎頭蜂首次在美國出現。它體長超過兩英寸(近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大小是普通蜜蜂的五倍。如果人被它身上的刺多次蟄傷會致命,因為被稱為「殺人黃蜂」。據悉,這種大黃蜂每年在日本導致50人死亡。
  • 被稱為殺人大黃蜂的金環胡峰,為何會引起美國恐慌?
    在10月22日,有目擊者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布萊恩鎮發現亞洲大黃蜂的蹤跡,隨後美國華盛頓州農業部介入調查,並在當地發現了第一個亞洲大黃蜂巢穴。這不是研究人員第一次在華盛頓州發現亞洲大黃蜂,早在去年的12月份就發現了這種非美國本土的入侵物種。為了尋找和消滅亞洲大黃蜂,這次美國直接動用了數名科學家參與其中,可想而知,美國對待亞洲大黃蜂的態度。
  • 虎頭蜂叮螫引發過敏性休克 醫生籲民眾注意
    虎頭蜂叮螫引發過敏性休克 醫生籲民眾注意 2008年07月17日 17: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南投醫院來說,近兩周就有將近十位病患因此到急診室求診,其中一位還引發過敏性休克,差點送命,南投醫院特別呼籲民眾,前往山區活動要多注意防護措施。
  • 大塊頭「殺人蜂」首次現身美國,引起民眾慌亂?這些大黃蜂的殺傷力真的有這麼大?
    紐約時報:美國的「殺人蜂」:當務之急是要儘快阻止亞洲大黃蜂據報導,去年11月,美國華盛頓州部分地區首次發現了這種巨型「殺人蜂」,當地的昆蟲學家至今還未弄清楚這些大黃蜂是何時又是如何來到這裡的hornets」,即殺人蜂,就感覺不是很好惹。
  • 疫情未完又有生態危機,亞洲大虎頭蜂在美國出現蹤跡
    主要分布在亞洲地區、有著殺人蜂稱號的「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最近在華盛頓州頻繁出現,專家警告,隨著氣溫回暖,大虎頭蜂很可能造成美國養蜂業的另一波災情。根據華盛頓農業部(WSDA)的說法,大虎頭蜂在2019年12月首次於華盛頓州首次被發現,這同時也是該物種首次於北美出現目擊情報。
  • 疫情未過,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引發此次危機的「殺人蜂」:亞洲大黃蜂 | 來自網絡作者 | 劉強 日本名古屋大學農學院責編 | 高佩雯這一次,美國人民真的水深火熱。新冠疫情蔓延,種族衝突升級,五月初又曝出「殺人大黃蜂」首次出現,侵襲北美多地,造成了多起人員傷亡案例。據當地農業當局公告,這是一種來自亞洲的蜂種,此前從未在美洲大陸出現過。
  • 非洲殺人蜂?渣渣,中國這種蜂才是蜂界的霸主!
    殺人蜂則不然,國際上認可的非洲化蜜蜂已經具備殺人能力。被國人喚作殺人蜂的胡蜂(wasp)則更危險,它的毒性比蜜蜂強5~7倍,5下就可能讓一個成年人得急性腎衰竭。它們的性格極為剛烈,一些脾氣大的胡蜂甚至不允許其他生物進入巢穴20米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