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期的汽車方向控制是用舵柄來控制,那是連接在方向舵的控制杆。第一個方向盤出現在1894年,在法國潘哈德車廠所生產的汽車上,當時結構簡單。現在的方向盤成了多功能集成零件。

現在的汽車方向盤,結合安全氣囊以及各種控制開關。時髦的環形,加上中間的喇叭,還有用來控制定速以及其他功能的開關。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製造工藝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經常會有乘客搶奪司機方向盤的事發生,以至於爆出各種各樣的爆炸新聞。面對這樣的社會不良想像,我們譴責、鄙視這樣的行為。

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紹家用汽車方向盤的製造全過程。

簡要地通過本田方向盤來向大家介紹方向盤的製造。開始咯
電樞的製造要說方向盤的製作,首先必須從電樞開始,因為它是方向盤的支撐件,材質通常是鎂或者鋁,這樣的材質輕而堅固,(一般航空航天會選用鎂合金,高檔的汽車肯定會首選鎂合金作為電樞原料)。只要方向盤堅固,大家才能將安全牢牢地拽在手心。
電樞的製造為工業壓鑄,首先將固態材料融化成液態。

鋁:熔點660.37℃,沸點2467℃,鎂: 熔點648.9℃,沸點1090℃。然後將融化好的液態金屬注入壓鑄模具↓

將融化後的液態注入電樞形狀的模具內。等待壓鑄完成後,打開模具↓

這時的金屬還是很燙的,需要通過機器臂將方向盤移動到風扇下進行冷卻。

待冷卻完成後,進入下道工序——去除毛刺環節。

人為將冷卻好的電樞放置在修邊去毛刺模具下,通過模具壓合,去除毛刺。這樣完整的電樞就製作完成了。
反應注塑也就是給方向盤電樞裹膠環節,使得方向盤很有握感。裹膠環節也是利用模具進行,首先對模具塗噴上脫模劑,防止粘模。

脫模劑噴完後,將壓鑄好的電樞固定在模具上↓

注入聚胺甲酸酯,當產生化學反應後,泡沫塑料會立即在模具內膨脹,包裹住電樞。

在開始注入聚胺甲酸酯前,他們也會在模具內部噴上保護漆,讓泡沫塑料變成需要的顏色,當然這次是黑色的。方向盤取出模具後,需要對邊角料進行清除,人工用小刀刮除。

大家可以看下修復前後的對比圖↓

就這樣方向盤的結構製造已經完成,接下來需要安裝事先準備好的開關按鈕。

最後裝上方向盤的喇叭以及安全氣囊。汽車方向盤的製造就介紹到這裡。
等等...西貝子 有話說文章中有介紹到使用聚氨甲酸酯來填充模具內的電樞。原理可以給大家展示下。

混合兩種聚胺甲酸酯,然後發生化學反應,並形成膨脹的塑料泡沫。這就是我們講到的在模具內膨脹,沿著模具填充。好了今天的分享就介紹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
作者:西貝子
校對:小吳
文中 Gif 截取自:騰訊視頻 圖片來源:百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