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田鱉嗎?田鱉是什麼?田鱉的天敵是誰?

2021-01-08 古今奇聞雜談

田鱉是什麼動物?它有沒有天敵呢?田鱉又名負子蝽,是一類水生昆蟲,它頭部小,身體扁闊,生活在水中,呼吸管在腹部的末端,以水中的小魚小蟲為食,性兇猛。直接將卵產至水草的莖上,濳蝽頭部較圓,濳蝽和負子蝽為2釐米左右,大田鱉最大可長到13釐米,普通為8至10釐米。它是是中國國廣泛分布的昆蟲。

田鱉生活習性介紹

負子蝽喜歡棲息在池沼、稻田、魚塘中,習慣於生活在水質變化小的山腳底窪、坑、溝、湖、塘中。它有較明顯的趨光性,傍晚時會向明亮處靠近。

田鱉分布於中國南方、以及東南亞一帶,少量分布在中國北方,在遼寧丹東鴨綠江也有。負子蝽從夏季到秋季都生活在水中,但有時也會到陸地上過冬,常藏身在水邊的草叢之中。

負子蝽以葷食為主,以小魚、小蟲、水蠆,蝌蚪為捕食對象。常用伏擊的辦法捕捉獵物,往往抓住水草,發現獵物後悄悄接近,然後進行捕捉,並用鐮刀一般的前肢壓住獵物吸其體液,但有是直接遊上前去時吸其體液,一般不吃獵物的肉。

負子蝽其遊泳的姿態與龍蝨相同。負子蝽翅膀較強硬,在夜間它能出水飛翔。

被田鱉咬上一口所能帶來的痛苦是所有昆蟲中最為嚴重的一個,它的唾液能夠讓肌肉液化。在一些罕見的情況下,被田鱉咬上一口也會對人體造成永久性傷害,因此,儘可能不要靠近這些可怕的昆蟲。

土鯰是田鱉的天敵,鯰魚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一般夜晚覓食活動頻繁。秋後居於深水活汙泥中越冬,攝食程度亦減弱。鯰魚為底層兇猛性魚類。

黃顙魚體長約20釐米以上,腹面平直,體後半部側扁,尾柄較細長。體長123-143mm,雜食,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食物多為小魚、水生昆蟲等小型水生動物。4-5月產卵,親魚有掘坑築巢和保護後代的習性。在生殖時期,雄魚有築巢習性。

多在湖泊靜水或江河緩流中營底棲生活,尤喜生活在具有腐敗物和淤泥的淺灘處。白天潛伏於水體底層,夜間浮遊至水上層覓食,冬季多聚在支流深水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因之在不良的環境條件下也能生活。黃顙魚是一種典型的廣食性魚類,幼魚主要食浮遊動物和水生昆蟲的幼蟲,成魚以小魚和無脊椎動物為食。

相關焦點

  • 我的日本大田鱉
    關于田鱉的文章已寫了不止一篇了,此文是用來幫助大家回憶一下前邊的知識點的。 我們從日本大田鱉說起。
  • 昆蟲界的「肌肉男「--大田鱉
    我飼養過許多水生蝽類,但大田鱉除外所以今天我就想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夢寐以求的大田鱉。    大田鱉身體呈灰色或褐色,大田鱉和負子蝽的外形非常相像,不同點在於它們的形狀和大小,大田鱉的身體形狀是長而細的紡錘形,而負子蝽的身體形狀是短而寬的紡錘形,大田鱉個子要比負子蝽大得多。大田鱉喜歡趴在接近水面的蘆葦杆子上,用粗壯而又有力的捕捉足捕食小魚、小蝦,甚至小青蛙。
  • 轉載 大田鱉——這個殺手不太冷
    它們是水生昆蟲世界的霸主——田鱉  田鱉又叫鱉蝽,是田鱉亞科(Lethocerinae)中的唯一個屬——田鱉屬(Lethocerus)內所有種類的統稱。在昆蟲分類學裡,田鱉亞科屬於半翅目(Hemiptera)> 異翅亞目(Heteroptera)>蠍蝽總科(Nepidae)>負子蝽科(Belostomatidae)。
  • 黑色外殼背後,隱藏著田鱉的真正本質:可怕的淡水捕食者
    田鱉分布範圍比較廣,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都有它們的存在,在我國也廣泛分布。地區不同對田鱉的叫法也不同,有些地方叫它水鱉蟲,也地方叫它河伯蟲,還有地方叫它水蟑螂等等,不知你那裡叫它什麼?,只不過田鱉的「刀」是橫著的。
  • 尷尬:稻田食物鏈頂端的田鱉,卻淪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
    既然是小世界,那當然也存在食物鏈,小昆蟲怕青蛙,青蛙怕蛇,而蛇怕田鱉。什麼,蛇會怕田鱉?田鱉這種小小的昆蟲這麼兇猛嗎?其實,光聽到它名字裡帶有一個鱉字,基本可判定它不會是一個和善的昆蟲,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農田小世界,田鱉是妥妥的食物鏈頂端生物之一。
  • 「水中霸王」田鱉現蹤金門 休養後將野放(圖)
    罕見田鱉現蹤金門。號稱水中霸王的水中昆蟲——田鱉在金門縣金湖鎮1座農塘被發現,體力不佳,被送到縣林務所飼養,待體力恢復後再野放。來源:臺灣「中央社」    罕見田鱉現蹤金門。號稱水中霸王的水中昆蟲——田鱉在金門縣金湖鎮1座農塘被發現,體力不佳,被送到縣林務所飼養,待體力恢復後再野放。
  • 田鱉是這樣捕食獵物的:注射可溶解組織的酶!
    田鱉,半翅目,負子蝽科,又名田付(負)蝽,也就是大田鱉。是一類水生昆蟲它和負子蝽、蠍蝽等及其容易混淆,大田鱉不負子,直接將卵產至水草的莖上,負子蝽為2釐米左右,大田鱉最大可長到12釐米,國內常見的個體為7至9釐米,較小的個體只有5釐米左右,它是中國廣泛分布的昆蟲。
  • 幫幫每周一蟲:水下最強戰力昆蟲—大田鱉
    圖片來源網絡大田鱉圖片來源網絡大田鱉大田鱉只吸食獵物的體液和被消化過的物質,不吃獵物的肉,因此被大田鱉吸食過的獵物最後只會剩下一張皮囊。憑藉強大的武器,田鱉從若蟲階段開始就能獵殺比自身重數倍的脊椎動物,有些較小的蛇和龜鱉也時常常會淪為它們的美餐。整個捕殺過程非常迅速,先用強有力的前肢鉗住獵物,然後給獵物來一「針」,幾分鐘後獵物便靜止不動。
  • 水下最強戰力昆蟲——大田鱉,連水蛇都是它們的盤中餐
    錯過的小夥伴們可以進入小編的主頁搜索相應內容&34;,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不僅僅是&34;,它們更是代表了水下昆蟲的最強戰力——大田鱉。負子蝽大田鱉田鱉主要是對兩種生物的統稱,一種是較常見的昆蟲負子蝽,這種昆蟲體型不大,僅為2釐米左右,雌雄交配之後會將卵產於雄蟲背上,雄蟲會照顧卵直到孵化。
  • 上海除蟲|硬核「蟲蟲蘇打水」你敢喝嗎?
    據媒體報導稱,「蟲蟲蘇打水」中加入的昆蟲精華是從一種名為「狄氏大田鱉」的生物體內提取的。該公司還表示,為了消除消費者對產品的恐懼,「蟲蟲蘇打水」加入的是由鹽漬「狄氏大田鱉」抽出的精華,而不是直接從活生生的昆蟲身上抽出的,因此產品本身仍是一般蘇打水的顏色,口味上會有一點淡淡的水果味。光看名字以及配料,想必就勸退了一大批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