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霸王」田鱉現蹤金門 休養後將野放(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水中霸王」田鱉現蹤金門 休養後將野放(圖)
2014-05-28 15:24: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罕見田鱉現蹤金門。號稱水中霸王的水中昆蟲——田鱉在金門縣金湖鎮1座農塘被發現,體力不佳,被送到縣林務所飼養,待體力恢復後再野放。來源:臺灣「中央社」

    罕見田鱉現蹤金門。號稱水中霸王的水中昆蟲——田鱉在金門縣金湖鎮1座農塘被發現,體力不佳,被送到縣林務所飼養,待體力恢復後再野放。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5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號稱水中霸王的水中昆蟲——田鱉在金門縣金湖鎮一座農塘被發現,體力不佳,被送到縣林務所飼養,待體力恢復後再野放。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自然村蔡姓民眾26日中午在住處附近農塘發現這隻9公分長的田鱉,送到縣林務所,由昆蟲專家陳西村鑑定是罕見的田鱉。

  田鱉又稱負子(蟲春)、水知了、鱉(蟲春),是種夜行性的水生昆蟲,翅膀強硬,有飛行能力;田鱉頭部小,身體扁闊,橢圓形,灰褐色,喙短而強,腿大,前足強壯,體長4.5到6.5公分,最大到9公分。

  田鱉喜歡棲息在池沼、稻田、魚塘中,夏季到秋季生活在水中,冬季則常藏身在水邊的草叢中;生性兇猛,以小魚、小蟲、蝦、蛙類、蝌蚪為捕食對象,能捕捉比自己身體更大的魚,有「水中霸王」之稱。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農林科長鍾立偉表示,田鱉是種環境指標生物,對生活環境的水質要求很高,只要水質改變、受汙染或溫度過高,就會死亡。

  他說,這是1997年以來第三筆發現紀錄,也證明金門還有極佳的生態環境。去年苗慄縣通宵一處水田出現田鱉,引發各界重視,田鱉米的搶購熱潮。

  金門金沙鎮浦邊村何姓民眾於1997年在住處2樓天井中發現田鱉屍體;第二次發現紀錄是2012年在水頭9號民宿,今年1月金湖鎮呂厝村民張榮德小區巡守過程中拍攝到田鱉。這次發現的田鱉是民眾中午工作時發現,有別于田鱉在夜間活動。

  這隻大田鱉活動力較差,暫由縣府林務所飼養,將在合宜地點野放。

  建設處表示,為保護珍貴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縣府積極推動安全農業政策,有農藥施用教育訓練課程,也著重農作物農藥抽驗,避免農藥過度使用,對特定的環境區域也減少過度開發或人為幹擾。民眾如發現特殊的物種,不要任意捕捉,報由縣府處理。

相關焦點

  • 全球僅存100隻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現蹤金門
    全球僅存100隻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現蹤金門 2019年04月04日 14: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右)現蹤金門。
  • 昆蟲界的「肌肉男「--大田鱉
    我飼養過許多水生蝽類,但大田鱉除外所以今天我就想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夢寐以求的大田鱉。    大田鱉身體呈灰色或褐色,大田鱉和負子蝽的外形非常相像,不同點在於它們的形狀和大小,大田鱉的身體形狀是長而細的紡錘形,而負子蝽的身體形狀是短而寬的紡錘形,大田鱉個子要比負子蝽大得多。大田鱉喜歡趴在接近水面的蘆葦杆子上,用粗壯而又有力的捕捉足捕食小魚、小蝦,甚至小青蛙。
  • 你見過田鱉嗎?田鱉是什麼?田鱉的天敵是誰?
    田鱉是什麼動物?它有沒有天敵呢?田鱉又名負子蝽,是一類水生昆蟲,它頭部小,身體扁闊,生活在水中,呼吸管在腹部的末端,以水中的小魚小蟲為食,性兇猛。直接將卵產至水草的莖上,濳蝽頭部較圓,濳蝽和負子蝽為2釐米左右,大田鱉最大可長到13釐米,普通為8至10釐米。它是是中國國廣泛分布的昆蟲。
  • 臺灣缺水影響大 雲林諸羅樹蛙遲不現蹤(圖)
    原標題:臺灣缺水影響大 雲林諸羅樹蛙遲不現蹤(圖)   受到缺水影響,雲林縣古坑山區今年目前為止出現的蜻蜓種類及數量都比去年少,原本應該出現的芽痣蟎璁至今也還沒現蹤。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全臺灣鬧水荒,不僅民生大受影響,生態界也拉警報,除了紫斑蝶為尋找水源提前從茂林北返,原本雲林縣古坑山區常見的蜻蜓種類和數量也大減,甚至連這個季節早該出現的諸羅樹蛙,至今仍未聽到蛙鳴,環保團體擔心如果持續缺水,生態界將大受影響。
  • 轉載 大田鱉——這個殺手不太冷
    (圖片來源外國文獻)上圖為負子蝽科的分類樹狀圖,右枝是田鱉亞科(Lethocerinae),左枝為負子蝽亞科(Belostomatinae)。     如今隱角亞目雖然已經不具備一個亞目的分類地位,不再被使用,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將這一個形象的稱呼來簡單辨識某一類水生的蝽:觸角隱藏,複眼大,田鱉正是這樣的一種蝽。
  • 水生昆蟲界的「霸王」,曾是稻田中的害蟲,如今成為一道餐桌美食
    「水中霸王」——田鱉田鱉又稱為負子蝽,屬於半翅目的水生昆蟲,常分布在中國南方地區以及東南亞一帶;它們喜歡棲息在稻田中,沼澤和魚塘區域也有分布,習慣生活在水質變化小的地方,有明顯的趨光性,傍晚的時候會向亮出靠近。
  • 田鱉是這樣捕食獵物的:注射可溶解組織的酶!
    田鱉,半翅目,負子蝽科,又名田付(負)蝽,也就是大田鱉。是一類水生昆蟲它和負子蝽、蠍蝽等及其容易混淆,大田鱉不負子,直接將卵產至水草的莖上,負子蝽為2釐米左右,大田鱉最大可長到12釐米,國內常見的個體為7至9釐米,較小的個體只有5釐米左右,它是中國廣泛分布的昆蟲。
  • 金門路邊發現小水獺 臺北動物園接手照料(圖)
    圖片來源:臺「中央日報網絡報」    華夏經緯網6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金門金沙鎮一條產業道路發現一隻小水獺,經縣府建設處評估後送臺北動物園安置,初判健康良好,由獸醫照料中。    縣府保育人員17日下午將小水獺送到產業道路旁,希望由母獸帶回,但當天風勢強大,且出入車輛頻繁,入夜後將小水獺帶回縣府安置,18日上午送到臺北動物園。
  • 幫幫每周一蟲:水下最強戰力昆蟲—大田鱉
    圖片來源網絡大田鱉是一類水生昆蟲,頭部較小,身體扁闊,通常是黑色和灰褐色,最大體長可長到12釐米,遊泳的姿勢和龍蝨相似,主要是以水中的魚類和昆蟲為食,它們生性兇猛,被認為是水中生物的終極殺手。圖片來源網絡大田鱉
  • 高雄鳥況熱鬧 稀有鳥類鳥松溼地現蹤(圖)
    高雄鳥松溼地的鳥況熱鬧,豐富的生態環境吸引珍貴稀有黃頸黑鷺現蹤。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高雄鳥松溼地的鳥況熱鬧,豐富的生態環境吸引珍貴稀有鳥類現蹤,也吸引攝影者和愛鳥人士拍照、觀賞。   高雄市野鳥學會22日表示,鳥松溼地面積很小,卻能夠一次吸引珍貴稀有的水雉和黃頸黑鷺前來栖息,顯示溼地的環境維護得很好。
  • 小水獺曝光 金門短片倡導保育(圖)
    小水獺曝光 金門短片倡導保育(圖) 2014-09-24 13:30:18縣府建設處委託專家拍攝水獺生活短片,倡導金門特有的水獺保育。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金門陸續拾獲3隻小水獺送臺北市立動物園撫育,受各界關注。縣府建設處委託專家拍攝水獺生活短片,倡導金門特有的水獺保育。
  • 真正的「水中霸王 」,鱷魚的天敵是誰?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大自然中,不僅生存著高智慧的人類,還有許多動物存在,然而說到陸地上最兇猛的動物,相信人們都會想到老虎獅子,但是要說到水中霸王,就算是小朋友也知道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鱷魚,鱷魚當然也算得上是水中霸王。
  • 溫柔的護子父親 兇猛的水中殺手
    田鱉的身體扁平,體型一般為長卵形,觸角較短,喙刺吸式口器堅硬,複眼突出。前足為捕捉足,十分強壯,用以捕捉獵物。中、後足是遊泳足,擅長在水中遊泳。田鱉起飛田鱉是非常迅猛的捕食者,主要以小魚、小蝦、水蠆(蜻蜓幼蟲)、蝌蚪甚至小青蛙等水中生活的小動物為食,可謂名副其實的水中殺手,對淡水漁業也有一定危害。
  • 水下最強戰力昆蟲——大田鱉,連水蛇都是它們的盤中餐
    而大家對於生存在水中的昆蟲卻知之甚少,小編之前有給大家介紹了水下的&34;——水蠆和龍蝨,它們個個身懷&34;,制霸一方。田鱉主要是對兩種生物的統稱,一種是較常見的昆蟲負子蝽,這種昆蟲體型不大,僅為2釐米左右,雌雄交配之後會將卵產於雄蟲背上,雄蟲會照顧卵直到孵化。
  • 我的日本大田鱉
    關于田鱉的文章已寫了不止一篇了,此文是用來幫助大家回憶一下前邊的知識點的。 我們從日本大田鱉說起。
  • 尷尬:稻田食物鏈頂端的田鱉,卻淪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
    既然是小世界,那當然也存在食物鏈,小昆蟲怕青蛙,青蛙怕蛇,而蛇怕田鱉。什麼,蛇會怕田鱉?田鱉這種小小的昆蟲這麼兇猛嗎?其實,光聽到它名字裡帶有一個鱉字,基本可判定它不會是一個和善的昆蟲,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農田小世界,田鱉是妥妥的食物鏈頂端生物之一。
  • 臺灣金門航空站出現逾五千隻蜻蜓飛舞罕見奇觀
    中新社臺北九月十六日電(記者陳立宇、黃少華)臺灣金門航空站大廈今天清晨出現十年來首見奇觀,該站候機樓估計至少有五千隻蜻蜓在飛舞,還有不少屍身也遍布在地板上,這些「不速之客」到了中午才散去,並沒有影響到飛行安全。
  • 黑色外殼背後,隱藏著田鱉的真正本質:可怕的淡水捕食者
    ,只不過田鱉的「刀」是橫著的。田鱉抓住獵物後,會向其體內注射帶有麻醉效果的消化液,這種消化液能夠腐蝕獵物的體內組織使其液化(整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小時),然後它才會用刺吸式口器正式開始進餐。當然,和其他昆蟲一樣,強大的田鱉也有捕食者,比如長大後的鴨子、牛蛙和一些喜歡把它們炸著吃的人類等,但這都不是田鱉在某些地區數量減少甚至瀕危的原因
  • 臺灣特有的罕見無尾葉鼻蝠現蹤(圖)
    臺灣特有的罕見無尾葉鼻蝠現蹤(圖) 2008年05月29日 16: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2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臺灣數量稀有的臺灣特有亞種「無尾葉鼻蝠」蝙蝠,最近被花蓮生態記錄人士發現。消息傳開,令臺灣蝙蝠保育界振奮。
  • 人在水中會被魚撞死嗎?「水中霸王」鱤魚讓人感到害怕
    人在水中會被魚撞死嗎?自然界中的許多魚類的瞬時時速能達到100km/h以上,那麼人這時在水中被魚類撞到會死亡或受傷嗎?答案是肯定的。更不要說被譽為水中霸王的鱤魚,鱤魚呈梭子型,一般在魚塘裡可以長到一米六以上,一條一米多一點的鱤魚只需要兩米的加速空間就可以把漁網撞破,所以一米六的撞到人的身上估計不止是斷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