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市堅持新發展理念,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經濟增長回穩向好,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
幾天前剛剛結束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深刻總結了2020年我市經濟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對2021年經濟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確保「十四五」打開新局面、呈現新氣象。
今天起,本報推出系列特稿,回顧這一年來我市在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攻堅、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推進復工復產落實「六穩」「六保」以及補短板惠民生等方面的成就,勾勒奮進軌跡,凝聚奮進力量。
增量足
2020年1-11月,全市累計新增落地項目9374個,總投資15626.91億元,註冊金額4413.09億元。
人才旺
截至2020年11月,我市已超額完成引育高層次留學人才600名、柔性引進人才6000名、高校畢業生60000名的「三個六」引才目標。
能級高
2020年1-11月,全市推動實現高能級項目落地428個,總投資5239.46億元,已超額完成年初下達的落地100個高能級項目目標。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崔昊)剛剛過去的2020年,廈門這座先鋒之城,經受住了「壓力測試」,危中尋機,借勢破局,積極應對挑戰,緊緊把握「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攻堅年」,招商引資「不斷檔」「不斷鏈」,加速招大引強、項目建設,抓住科技發展、產業優化升級新機遇,抒寫了豪邁篇章,奠定了夢想實現的堅實基礎。
雲破日出別樣紅。站在經濟特區建設40年的關鍵節點上,廈門一路披荊斬棘,在收穫滿滿信心與希望的同時,開始了新徵途中的新一輪奔跑與追夢。
在疫情中探索「雲招商」
事不避難,知難不難。
「廈門抓招商促發展的決心不會變!廈門推項目促落地的工作不會斷!廈門優環境惠企業的力度不會減!」
面對疫情「壓力測試」,2020年2月,由廈門市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的《致企業家朋友的一封信》,叩開了許多關注廈門發展的企業家的心扉。一字一句,溫暖鏗鏘,彰顯廈門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的決心和信心。
響鼓需重錘,酒香也怕巷子深。疫情期間,廈門一路闖關奪隘,奔跑起跳,積極探索「雲招商」「雲籤約」,通過服務再加力、政策再加碼,確保項目不斷、感情不減、商機不失、發展不停。
短短幾個月,294個招商項目在「雲端」籤約,總投資額逾兩千億元。我市疫情期間招商做法被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
疫情未減感情,迎難而上顯擔當。面對挑戰,廈門幹部隊伍在壓力中測試,在壓力中成長,提振精氣神,比創新、比幹勁、比成效,幹事創業的士氣更高、氛圍更濃。
抓疫情防控,國務院指導組評價廈門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抓復工復產,廈門率先出臺一系列暖企穩崗舉措,位居全國「城內出行強度」漲幅榜第一、城市滿血指數全國第二。
廈門疫情防控「硬核」治理的成效,展現出強大的執行力和可靠的穩定性,反過來不斷為招商加分,再度提振投資信心,招商引資成績逆勢飛揚。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全市累計新增落地項目9374個,總投資15626.91億元,註冊金額4413.09億元。
結合產業體系招商引資
冬日有春意。
同翔高新城,中航鋰電A6項目的主廠房建設進入全面收官階段,這是廈門市實施「抓招商、促發展」戰略之後落地的首個百億元投資項目;集美新城片區,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研究院)項目工地,開足馬力,現場總進度比計劃提前至少半個月……在一個個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上,處處可見緊張有序勞動的身影,無數人在為「兩高兩化」城市建設打拼。
謀定而動,篤行致遠。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的衝擊,廈門繼續緊抓機遇,把招商引資與完善現代產業體系緊密結合,實施千億產業鏈培育工程,圍繞12條千億產業鏈開展「九個一」產業生態補全計劃,著力抓龍頭、補鏈條、建集群,加速產業聚集發展,打造出強性磁場和黏合劑。
中航鋰電、天馬6代AMOLED、浪潮南方總部製造基地等百億項目相繼落地、動工或投產,華為鯤鵬生態基地、電氣硝子三期、國藥增資擴股、中金資本等一批優質項目籤約落地,產業規模和活力日漸加強。2020年1-11月,全市推動實現高能級項目落地428個,總投資5239.46億元,已超額完成年初下達的落地100個高能級項目目標。
藉助國際會展名城的這一金字招牌,高效精準、梯次推進的招商格局正在我市加速形成。2019年招商大會以來,金融、文旅會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海洋產業、總部經濟等二十多個重點領域產業大會輪番而至,累計推出137個產業配套政策文件;藉助九八投洽會、海峽論壇等「高光時刻」,城市營銷和產業對接積極展開……
招商引資形成高能磁場,吸引了一批產業鏈重大優質產業項目投資落戶。據統計,2019年以來,廈門依託各類節、展、會和活動直接達成項目籤約575個,總投資6568.6億元。
打造投資服務矩陣
去年,廈門率先全國推出土地供應審批「交地即交證」,天馬微電子不到三個月完成1200畝土地的農轉用報批和動工開建。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董秘鍾健生感慨地說:「體驗了廈門招商專班的全周期保障,也增強了我們紮根廈門的信心和決心。」
確保讓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在廈門「有地可落」——在「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攻堅年」的目標引領下,廈門著力強化更加優質的全要素保障,緊抓「讓項目找得到地、落得了地」這一「牛鼻子」,通過開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處置,梳理盤活近期可供招商產業用地千餘公頃。
新常態下的招商,既要拼政策、拼優惠、拼資源,更要拼戰略、拼服務、拼環境。
塑一流營商環境,我市制定《關於全面深化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部署51項改革任務和181個具體任務清單,進一步疏堵點、紓痛點、攻難點。在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評價中,廈門位列15個標杆城市第六位。
堅持招才與招商並舉、引資與引智雙增。截至2020年11月,我市已超額完成引育高層次留學人才600名、柔性引進人才6000名、高校畢業生60000名的「三個六」引才目標,才聚業興的良性局面加速呈現。
人人參與招商引資、人人關心招商引資、人人支持招商引資。我市建立掛鈎服務企業「六必訪」制度,面對面為企業疏堵點、化痛點;堅持「輕騎兵」到現場、「大篷車」到一線,零距離為企業攻難點、出實招、破瓶頸。搭建「五個一」便捷服務機制,打造線上線下互動、全鏈條全周期全天候的投資服務矩陣。
新時代立穩奮進坐標,新使命激蕩奮鬥熱情。在新的時代坐標上,廈門正在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繼續奔跑、繼續追夢,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原標題:廈門頂住壓力借勢破局 紮實推進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
責任編輯: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