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樹,原本農村很常見的一種鄉土樹種,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少了?

2021-01-11 園林郎中

我現在所居住的小區是位於鄭州五環之外的一個老小區,小區裡種植的植物雖然不少,但是由於管理不到位顯得有些凌亂、荒蕪。小區也不像市區內那些高檔小區種植的都是一些名貴樹種,而是桂花、玉蘭、木瓜、白蠟、大葉女貞等常見樹種,而且在小區中心的小廣場裡還種植小時候在老家十分常見的一種樹種——楝樹。

楝樹,可以說是很多地方都很常見的一種鄉土樹種,在我們老家平頂山、還有我老婆老家新鄉都十分的常見。記得小時候,家裡老房子沒有翻蓋之前,廁所的旁邊就種植著一棵楝樹,不知道是刻意栽植的,還是別處的種子掉落在這裡自己發芽長大的,只知道那個時候在農村隨處都可以見到它,基本上家家戶戶的門口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楝樹的樹體是十分高大的,雖然枝杈不是很多,但是樹冠很大,深綠色的葉子就像一張張展開的小手,片片向上,雖然葉片數量不多,但是卻有著很好的遮陰效果。

而且,楝樹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景致各有不同。

楝樹的一年四季,都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美好回憶……

每年一到4~5月份,楝樹花就開始陸陸續續開放了,楝樹的花期差不多可以持續一個月左右,花期結束基本上也就意味著春天結束了。宋代的詩人丘葵就曾在它的《初夏》一詩中,用「一信楝花風,一年春事空」來感嘆楝樹花盡之後就是意味著春天的結束,初夏的到來。

與其他花相比,楝樹花並不是十分顯眼,花朵很小,但是它的花瓣白中透紫,小而別致,於是比其他花多了幾分淡雅的氣息。楝樹花的花蕊為深紫色,像一個伸出的小棒,花蕊頭像喇叭口一樣張開,周圍呈紫色,而蕊心為黃色,布滿了花粉。

微風吹來,迎來陣陣清香。小時候的農村能見到的開花植物樹種很少,於是總是會把春天與楝樹花的香味、槐花的香味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那是童年記憶裡春天獨有的味道。

隨著花蕊的成熟,花蕊也會逐漸變成中空。雌蕊授粉之後,接下來就會長出楝樹的果實來,這也就意味著夏天到了。

到了夏天,青綠色的楝樹果就會密密麻麻地結滿了枝頭,看著一個個又飽滿、又光滑。記得小時候常常會在這個時候,約上幾個小夥幫帶著根木棍,在木棍的一頭綁上鐵鉤,去採摘楝樹上那些青綠色的果實。女孩子們喜歡拿針線將它們穿成手鍊、或者項鍊,戴在手上、或者脖子上;

而男孩子則喜歡用自行車的鐵車條、或者樹枝做成一個「Y」字型的架子,然後在開口兩端系上橡皮筋,在橡皮筋中間裝上一塊用自行車內胎做成的塑膠片,製作一把「皮彈弓」。而這些採摘下來的楝樹果,就是男孩子們最好的彈子……

在深秋,楝樹的葉子會一片片掉落,而果實也逐漸由青綠色變成了黃白色,然後高高地掛在枝頭,變黃的樹葉與青黃果實開始一個個掉落,而那些還在枝頭堅挺著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有些蕭條。偶爾還會有一兩隻小鳥落在枝頭,給這蕭條的畫面,添加了一絲生機。

冬天,楝樹的葉片已經落盡,而楝樹的果實卻沒有,還有很多都懸掛在枝頭,不過卻開始變得皺皺巴巴的。在冬日的陽光照耀下,以藍天為背景看著別有一番感覺。

這些已經變得皺皺巴巴的楝樹果實,可以在枝幹上停留很長的時間,有些是在第二年的春天、夏天、甚至是秋天才會掉落。

楝樹的用處,其實還有很多。

其實,這小小的楝樹還有很多的用處,它的花可以提煉出芳香油;它的葉子與果實可以用來製作肥皂、洗面奶等;而在家庭種菜養花時,有時還常常用楝樹成熟的果實泡水,然後製作成天然的殺蟲劑;楝樹的木質較脆,但是木紋很漂亮,所以有些木工還會用它來打造家具。

作為綠化樹種它也有很多的優勢,比如樹形優美、花朵清新淡雅;耐煙塵,還可以抗擊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最為重要的是,如果將楝樹與與其他的樹種種植在一起還可以有效地預防蟲害……

可是,即便是楝樹有這樣那樣的好處,依舊改變不了它越來越少的事實。

在農村,翻蓋老房子時大家都覺得它礙事,於是就將它砍伐;農村道路兩旁的樹更不會選擇它,而是會選擇楊樹、柳樹等生長較為快的樹種。可能越是常見的東西,平時大家就越不會發現它的珍貴吧。

而在城市,進行城市綠化時更不會選擇它,因為與其他多姿多彩的植物相比,它的顏值並沒有在園林設計師們那裡得到太大的認可……

就這樣,原本在我們這裡很常見的一個鄉土樹種——楝樹,慢慢地淡出了我們的視線。城市裡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色彩單一、品種配置大致相同的綠化;而農村,則開始一家家種植起了盆栽小花。

有時候去外地出差,看著城市裡的綠化植物,總覺得每個城市好像都一樣,沒有什麼太大差別,於是總是懷念記憶中的家鄉。

而記憶中的家鄉到底是什麼?是那個小村落,是那裡的人,還是曾經能抓到小魚而現在已經乾枯的那條小河,亦或是那開滿整棵紫色小花的楝樹呢……

我是園林郎中,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更新園林養護技術知識,以及關於植物的小秘密!

相關焦點

  • 一種被淘汰的「鄉土樹種」,憑什麼能再翻身成「頭牌」?去汙力強
    隨著人們審美要求的提高,對於周邊的綠化環境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像以前很多的鄉土樹種都逐漸被淘汰,就是因為這些鄉土樹的外形沒有其他樹種那麼漂亮。但是在過了一個盲目的改造階段之後,很多城市還是重新回歸到綠化環境的這一基本要求上,所以像今天所介紹的這一種原本被淘汰的鄉土樹種,他能夠翻身是憑什麼?其實還是由於它本身去汙能力較強的原因。
  • 霧霾這麼重,街道邊能否多種楝樹?
    近日,林科院的退休老專家給大河報建議,楝樹渾身是優點,環保驅蚊蟲,還能淨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硫,最適合作為行道樹,可咱綠城的大街小巷裡為啥並不常見呢?昨日,本報記者走訪調查。  [林科院老專家]楝樹渾身都是寶街道邊能否多種?  「應對大氣汙染、病蟲害日益猖獗,園林綠化應當多栽抗汙染、抗病蟲害的環保樹種,其中楝樹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專家稱楝樹可防霧霾 園林局:樹枝經不起大風
    近日,林科院的退休老專家給大河報建議,楝樹渾身是優點,環保驅蚊蟲,還能淨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硫,最適合作為行道樹,可咱綠城的大街小巷裡為啥並不常見呢?昨日,本報記者走訪調查。  [林科院老專家]楝樹渾身都是寶街道邊能否多種?  「應對大氣汙染、病蟲害日益猖獗,園林綠化應當多栽抗汙染、抗病蟲害的環保樹種,其中楝樹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園林景觀中不可少的鄉土樹——楝樹
    中國園林網3月11日消息:近日,一篇題為《林業專家建議:楝樹渾身是優點 街道邊能否多種它》的文章,讓小編不由得想起小時院中的那兩棵楝樹。小編覺得楝樹在園林景觀綠化中的應用應該得到推廣和賞識。
  • 如何處理好鄉土樹種和外來樹種的關係
    有的人認為,將來鄉土樹種會成為主力軍,於是大力種植鄉土樹種。而有的人認為,在苗木種植結構調整時,應注意引種開發外來樹種,特別是近年來引進的新優品種。對於此,記者認為,大力種植鄉土樹種也好,還是引種外來樹種也好,關鍵要注意協調好鄉土樹種和外來樹種的關係。?
  • 農村過去非常多見的「羊屎蛋」樹,現在為什麼消失不見了?
    其實這個稱呼還是很形象的,苦楝的果實一串一串,粒粒橢圓,的確與羊屎蛋非常相似,但南方養羊的少,所以南方是不這麼稱呼的。在長江流域,苦楝很常見,房前屋後,溝渠路旁,都可見到,農戶習慣稱其「楝子樹」。苦楝及其用途苦楝是楝科楝屬落葉喬木,屬於溫帶、亞熱帶樹種,分布範圍極廣,在我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均常見。苦楝是一種極具特色的鄉土樹種。
  • 常見的苦楝樹的作用真不小,綠化遮陰還能治病
    記得小時候這種樹在農村非常多見,現在種植這種樹的越來越少,苦楝樹是古老的樹種,種植歷史悠久,也有很多的作用。苦楝樹又稱為紫花樹,是一種比的較高的落葉喬木,能長十幾米高,苦楝樹的花呈淡紫色,稍有微香,花朵雖然小但花期較長。它的果實呈橢圓形,結果很多,秋季果實垂垂累累,一般在一二釐米左右。
  • 農村過去非常多見的「羊屎蛋」樹,現在為什麼消失不見了?什
    農村「羊屎蛋」樹過去常見,有藥用價值,如今為何消失了?農村有一種樹,果實橢圓形,一顆顆的,很像羊屎,卻又比羊屎要大,這種樹曾經是明星級的植物,出門便能瞧見,「羊屎蛋」是地方別稱,它的植物名為「楝」。一提到楝樹,農村的朋友就不陌生了。
  • 農村現在的癩蛤蟆越來越少了嗎?為什麼現在很難見到?
    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應該都被癩蛤蟆的恐懼支配過,這種全身疙瘩,相貌醜陋,走路跟爬行一樣的東西看著就讓人頭皮發麻,也不單單是恐懼,那是一種噁心加恐懼的無奈感。黑嫂小時候對這個東西極為厭惡,這東西跟青蛙體形差不多,樣子差不多,但卻用腿支撐著肥碩的身體,一晃一晃的爬行。別說小時候了,就現在仍然還是那樣恐懼和厭惡。
  • 城市綠色中有多少是鄉土樹種?
    在城市綠色中,有多少是鄉土樹種?這個問題讓局外人感覺有些無釐頭,但卻值得林業人思考。        在城市綠化中,北京重視應用鄉土樹種的努力,讓人心生敬意。而最近一項研究揭示,在紐約城市森林林冠層組成樹種中,鄉土樹種佔80%以上,令人驚嘆。
  • 農村為什麼現在「偷雞摸狗」的人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現在的農村「偷雞子摸狗」的人少了?農村「偷雞摸狗」的人就是偷取人家那些不值錢的小物件小東西的人,即小偷。為什麼農村小偷越來越少呢?現在,經濟發展了,農民都富裕起來,物質生活豐富,農民生活大大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農民的物質生活不能與過去一窮二白的年代相對,農民再不需要去偷取別人家的那些不值錢的東西滿足自己生活的需求,而不願意為了一丁點的小小利益丟人現眼,留下罵名,更不需要人家這一些小小的利益。所以,農村小偷越來越少。
  • 樹樁盆景樹種選擇,常見的盆景樹種及地方鄉土樹有哪些?
    另外追求根好、幹怪、耐修剪、萌發力強、生長緩慢、生理適應性強、耐移栽、耐旱、耐澇、耐肥、耐貧瘠、喜光耐陰、病蟲害少,尤以能在室內較長時間存放的樹種為好。耐寒也是一個重要條件,小葉榕、福建茶、九裡香、山 橘、黃葛樹等樹種,不耐嚴寒,不易在北方露地越冬。有花香、色美、果碩的更佳,另外有文化品位與生理條件相融合,更是上品。能滿足盆景樹多種選擇標準的樹種很少。
  • 農村又一樹種消失不見,曾是家具木材,但它的果實有毒
    在農村有一種樹俗稱「羊屎蛋」樹,為什麼叫它羊屎蛋樹,主要是因為這種樹長出來的果實非常像羊糞,加上這種樹的氣味非常不好聞,所以農村人喜歡叫它「羊屎蛋」樹。這種樹的學名叫苦楝樹,因為苦楝樹從根部到樹葉都是苦的,因此得到這個名稱。
  • 農村裡有一種叫「爬地虎」的小魚,曾經非常常見,如今卻越來越少
    在過去的時候,人們一直不需要這種叫「爬地虎」的鄉下小魚,但現在這種魚卻變得越來越貴了。大家知道這是一種什麼生物嗎?來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轉眼間,暑假就剩幾天了,孩子們馬上就要上學了。在池塘和河邊釣魚是無數七零後、八零後農村孩子美好的童年回憶。在捕捉魚的時候,我們會遇到很多非常奇怪的小魚,有一種小魚讓我的印象最深刻,是一種叫「爬地虎」的小魚,過去是在農村的河裡的,那個時候非常的常見,並且數量也非常多,可以說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小魚,但現在數量越來越少,價格也越來越貴。你們知道這是一種什麼魚嗎?
  • 為什麼現在老鼠少了,貓頭鷹也少了?它們去了哪裡?
    但是,現在雖然老鼠還是我們最常見的動物之一,但是比起以前來確實少了很多很多了,而且以前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還經常能聽到貓頭鷹「嗚~嗚~」的叫,現在也很少能夠聽到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老鼠真的少了嗎?
  • 為什麼現在的蟬(知了)越來越少了?
    知了是我們夏天最常見的一種昆蟲,而且它的叫聲一度成為了夏天的標誌,每年只要是聽到第一聲蟬鳴,就意味著夏天到了。當然,知了除了叫醒夏天以外,還叫醒了許多人肚子裡的「饞蟲」。但是,許多地方的小夥伴也發現,近些年知了真的是越來越少了,以前晚上出去一個小時都能搞到幾十個,現在出去半夜也搞不到十幾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以前農村每戶都有養土狗,現在感覺農村土狗越來越少了,為什麼?
    我記小時候,看到每家每戶都養的有狗,那個年代在我們農村不存在什麼寵物狗,大家都是養的土狗,養狗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吃狗肉,主要是為了看家,以防盜賊。在那時農村盜賊特別多,饑寒起盜心,主要是大家溫飽都沒解決。
  • 農村常見的「苦楝樹」,怎麼栽培?
    「苦楝」是我國栽培較廣泛的一種鄉土樹種,落葉小喬木,春天開紫色的花,香氣濃鬱。苦楝也叫「楝子樹」、「楝棗子」,其果實提取物可以做植物農藥,農村房前屋後常見,城市園林中也作為景觀樹或行道樹栽培。苦楝樹的形態特徵苦楝是楝科楝屬落葉喬木,2-3回奇數羽狀複葉,樹形優美,農村鄉野常見。
  • 農村常見的麻雀為什麼少了?農藥並不是主因,這個才是真正的原因
    農村常見的麻雀為什麼少了?農藥並不是主因,這個才是真正的原因小時候,我經常看到農田裡成群結隊的麻雀飛過,農田裡的稻草人對它們沒有影響。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這些鳥類越來越稀有。我們只能去大的綠色公園和野外看鳥。
  • 農村常見的癩蛤蟆魚,為什麼現在價格那麼貴?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天地資訊,帶你了解更多農村的人和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農村常見的癩蛤蟆魚,為什麼現在價格那麼貴?以前在農村確實經常能見到這種「癩蛤蟆魚」,特別在水質比較清澈的河流裡最多這種魚了,癩蛤蟆魚又像魚又像蛤蟆的,其長相比較特別,所以人們都叫它癩蛤蟆魚,在我們這裡農村還有其他叫法,叫它:呆魚子。其實它的真正學名叫:沙塘鱧。這個字有點深奧,鱧的讀音是(li)。現在農村的沙塘鱧越來越少了,記得小時候,小河裡有很多這些魚的,那時經常農村的哥們幾個人一起去河裡釣魚、捉魚的。